《重生之百战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百战将军-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饭吃饱了,活还得干。三个小时的会餐完了之后,所有战士们又重新当起了建筑工人,该伐木的伐木,该搬木头的搬木头,该挖坑的挖坑。

    盖房子是一件辛苦活,但战士们干起来可是充满了力气。

    三天的盖房子任务完成之时,尹夏太和侦查中队进行的全面侦查已经完成。

    二十七日晚,宁东支队支队部。

    支队部在一处峭壁上用圆木支起来的三角形的空间里。

    毕竟是匆忙建起来的临时性空间,虽然已经基本做到了避风,但还是很冷。

    不得已,他们在里边烧起了柴火取取暖。

    “这鬼天气,还真是糟糕透了。还真是下雪不冷化雪冷啊!”

    “参谋长,现在可比以前好多了。至少咱还没有被敌人赶得漫山遍野地跑。”

    “政委,就因为现在好多了,这感触才更深啊!有了对比,才能知道差异不是吗?”

    “嗯,也是。”

    三人先唠了几句,然后话题自然而然转到了正事上。

    “队长,周边的地形已经一一查探完毕。”尹夏太说道,“先介绍一下我们支队的情况。指挥部所在的位置是西北沟以北的一处小山沟。从这里往南走出山谷,然后再往东南就能到达八人沟。警卫队部署在南边的山口,一中队在警卫队再往西北四里的地方,二中队在支队部以东四里的北沟,辎重中队则分散在周边五里范围内,侦查中队也分布在周边十里到二十里范围之内。现在我军的侦查范围基本包括周边二十里半径内的地区。”

    “嗯,那些仓库都建起来了吗?物资都搬过去了吗?”

    “队长,现在的物资并不是很多,并不需要分散太多,现在主要是把一些暂时还用不上物资都搬了过去。粮食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已经大都分发到各中队。移到仓库的粮食并不是很多。弹药方面,则把基本的配备和一些预备弹药分到了各中队,剩下的都分藏到了各个仓库里。”

    “嗯,很好。不管到什么时候,咱必须得留一手才行。你再说说其他方面。”

    “地形方面的部分都已经标注到地图上了,在上面可以看得更清楚,我就不再这里再介绍了。我就说说小鬼子的情况。我们周边的敌人主要分布在说五个方向上。分别是东北方向的西河牛屯、牛心屯,东南的罗子沟、新屯子、太平沟、三道河子、西三道河子,南边的响水诃子、太平屯、桶子沟屯、神仙屯,西边则是主要在图佳线铁路沿线上,西北方向有团山子、蛤蟆诃子。到昨天晚上为止,罗子沟、西河牛屯、神仙屯、蛤蟆诃子方面各有一个大队左右的小鬼子,其他集团部落方面的情况比较正常,日伪军加起来不到五百人。铁路线方面,日军大大增强了兵力,除春阳继续驻扎有一个大队外,老庙、金通沟、老松岭、鹿道村、斗沟子等地日军数量能够是大于增加,应该都有一个大队的兵力。”

    “小鬼子还真是不少啊!。就这个几个地方的兵力就超过了一万!”叶磊吃惊地说道,“那有没有发现敌人的讨伐队?”

    “没有,派出去的侦查员都没有发现讨伐队。敌人只是增加了各据点的兵力,还没有开始对山区进行讨伐。”

    “嗯,看来敌人应该还在北边进行讨伐。我们是二十三日晚上南下的,那敌人这应该都进行了四天讨伐了!再过几天,他们可能就要南下了。咱们是该准备一下了。”

    “政委说的对。敌人已经初步完成了蛤蟆诃子、西河牛屯、罗子沟一线的兵力部署。在下一步,他们在这条线上的兵力肯定还会有所增加,并会进一步扩大封锁区,并最终把这三地连成一片。当然,这就要看敌人是怎么想了。想把封锁线弄得短一点,他们可以建立蛤蟆诃子、西河牛屯、东宁这条封锁线。敌人可能形成的封锁线主要就是这两条。”

    “嗯,两条封锁线,各有利弊。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伊俊山说道。

    “那政委是希望敌人弄出那条封锁线?”叶磊问道。

    “这跟我怎么想又有什么关系吗?不管哪个,咱们还不得应对?!”

    “嗯,也是。那参谋长,你继续说。”

    “那我还是说我们所处的位置和敌人形成封锁线以后,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吧。不管敌人形成哪条封锁线,北边的部分都会在蛤蟆河沿岸上。蛤蟆河离我们只有二十二、三里,走快点的话,两个小时就能赶到我们这里。所以,一旦敌人发现了我们的位置,那我们很容易受到敌人的进攻。”

    “你说,敌人会怎么选择讨伐路线?”

    “不管敌人设置了那条封锁线,罗子沟肯定会有不少日伪军,且这部分敌人肯定也会是讨伐我们的主力。从罗子沟出发,不管是往哪个方向,只要走上一百里,就能到达日军设置的外围包围圈。换句话说,从包围圈外围派出讨伐队的话,也只需要走上一百里就能到达罗子沟。而这一百里的距离,如果走快点的话,那敌人只需走上一个白天就能走完。所以,等敌人完成了封锁,只要他们投入的兵力足够,那他们只需要几次来回讨伐,就肯定能够发现我们的踪迹,然后再对发现踪迹的方向重点讨伐的话,最多需要四天,敌人就能发现我们的位置,并能派出重兵过来进攻我们。”

    “说不定敌人还真会这么做。”伊俊山说道,“参谋长说得四天,我看还是过于乐观了。只要他们投入的兵力足够,说不定在讨伐的第一天,他们就能发现我们。而大雪已经停下,以后的一段时间,继续下大雪的可能性应该不是很大。所以,只要我们四处行动,那留下的脚印就很有可能被敌人所发现。到时,敌人就很有可能跟着脚印找到密营。”

    “我也可能是太乐观了。”叶磊也说道,“听政委和参谋长这么一说,我们看来是不能再这么待下去了。这样下去,我们顶多能撑到二月五日左右。”

    “队长说得对,我们确实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必须得有所行动才行。”

    “那参谋长,你们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既然敌人很容易就能发现我们,而我们也不能在短期内离开这里,那我们必须得让敌人找不到我们主力的位置。因此,我建议,两个步兵中队是否可以以小队为单位四散活动?八个小队四散活动之后,会扰乱敌人的视线,让他们在短期内判断不出我们的主力所在的位置。而敌人也不得不派出多个讨伐队分别跟踪几个小队。这样我们就能实现迷惑敌人,分散敌人的目的。一个小队只有一百人左右,完全可以灵活地进行游击作战。我的建议是,分兵把敌人牵制住,然后让敌人疲乏,最终拖垮他们。”

    “拖垮敌人?”叶磊说道,“咱们能拖垮敌人吗?他们可以不断地更换兵力追踪那些小队,而我们的小部队,只能在敌人的尾追下,不断地进行转移。你不觉得,被拖垮的反而会使我们吗?”

    “队长,参谋长说得还是很有道理。当我们分散成多个小队活动之后,当敌人知道这一情况之后,为了完成围歼的任务,他们在不断派出讨伐队的情况下,还得进一步加强外围封锁圈的封锁力度。在总兵力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封锁线上的人数增加,自然会造成讨伐队数量的减少。若想两方面都要增强,那日伪军必须得加强巡逻、讨伐强度才行。其结果就是,敌人会快速地疲劳下去。只要我们的队伍能够撑下来,那完全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疲劳战术?”

    cente

    

………………………………

第五节 是土匪吗

    

    第五节是土匪吗

    叶磊并不同意两人的方案。(小

    网!

    kan。赢话费)不是说那种方案不可行,而是太过被动了。这个计划成功与否,只能寄托在敌人不能追上小股队伍,且那些队伍必须得撑到最后才行。这种战术的结局很难预测,听天由命的感觉更大一些。撑过去的活下来,撑不过去的那就只能被消灭。'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如果这些部队的老抗联战士的比例很大,说不定叶磊很可能采取这种办法。毕竟只要能够坚持下去,损失并不会很大,且也能完成任务。

    但现在的宁东支队可不行。宁东支队的组成人员是原骑兵团和警卫营,而这两支队伍的基干力量还是以老铁血营的人员。关键就在这里。这批人员虽然也已经有一年的战斗经验,但他们的战斗经验可不像原一、二、三路军。他们基本没有做过艰苦的游击战,更没有被敌人尾追着逃跑过。对那种游击战术,他们并不了解,更不可能完全、灵活地执行。在没有任何经验和准备的情况下,让他们去完成这么艰苦的任务,叶磊很难对他们有足够的信心。

    当然,什么事情都要有第一次。不能因为重来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就不敢去做。那样,他们就永远无法积累经验。

    但,在还有机会的情况下,还被逼到那种程度的情况下,就要选择那样的战术,就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

    因为情况并没有恶化到那种程度,因为战士们的求生*不会那么强,所以他们反而会抱怨安排如此战术的上级,而不会憎恨敌人。这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不说别人,至少叶磊会那么想。哪有把自己的部队往火坑里推的道理?!还是故意地,还是没有把握扭转局势的应对之策的情况下!

    什么事情都得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才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有没有更加主动一些的办法?”

    “主动一些?”伊俊山问道。

    “嗯。我觉得你们提出来的这方案,太被动了。”叶磊在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之后,继续说道,“你们也知道我的性格,我可是不喜欢这种被动地作战方式。光是这么拖延下去,又看不到什么太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我并不喜欢。”

    “队长还是要主动攻击?”

    “攻击不攻击还不好说。但我们应该更加主动一些。比如说派出一支有力部队假扮是主力,让他们牵制敌人或是把一部分敌人引入包围圈,然后消灭他们。或是主动攻击某些据点。当然,具体怎么办,我还没有想明白。但我希望我们支队应该采用这种办法,更加有效、更加直接、更加快速、更加有力地打击敌人。”

    “队长,你要知道,我们这可是无后方的游击作战。如果频繁地进行作战,会付出伤亡。而有了伤员,我们就不能更好地进行游击作战。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没有太大的活动空间的游击作战,更应该避免出现伤员。”

    伊俊山也说道:“队长,参谋长说得对。我们现在只有一千六百人。每牺牲一人,受伤一人,我们的实力都会减少一分,负担会增加一点。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找到安置伤员的方法之前,我们确实不易参加战斗。”

    “那你们的意思不就是能躲尽量躲吗?”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确实如此。”伊俊山无奈地说道。

    叶磊从起步开始就有长蛇洞基地。刚开始都是以那里为中心展开活动,后来则是把中心移到了西北岔、青岭岗、之后则是抚松。除去年初带着龙湾支队到三岔子岭地区活动时都带着伤员活动之外,在其他时候他都没有进行过游击作战。但就是那次的龙湾支队的游击活动,也没有进行多长时间,就带队回来了。

    所以他对游击作战有点认识,但这种认识并不深。

    等伊俊山和尹夏太又详细的介绍了当年在一路军的时候进行的游击作战的经验之后,叶磊才算是对游击作战有了较深的认识。

    从了解到的游击作战的经验来看,叶磊也感觉如果进行频繁地战斗,就是兵力在不断地增加,但随着伤员的增加,还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到时,为了保护大量的伤员,叶磊就不得不派出兵力去守,不得不正面防御敌人的进攻,不得不继续付出更大伤亡。在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那宁东支队一开始会有所变强,但最终还是会被敌人围困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最终会被敌人消灭。

    想活下去,想坚持下去的唯一办法,只能是抛弃伤员!

    但这点是叶磊无法接受的。如果他抛弃了伤员,那他以后还怎么带队,还怎么维持部队的凝聚力。最终小鬼子都不用真的打他,只要重兵压进,部队就有可能缺乏凝聚力而散掉。

    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可是,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什么事情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的,只要天知道,那迟早有一天那些事情就会大白于天下。

    而谁又敢保证这件事情不在这几年里就传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