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它们留在那里,那拥有两个团的第六师,不用半个月就会被敌人围剿的渣都剩不下几点。如果撤那也得损失五成以上的兵力。
留在那里也不行,撤也没啥意义,这还办?
“要不,让第六师自行突围吧。”曹亚范提议道。
“突围撤回到金川?那个我们不是考虑过了吗?”不跳字。叶磊无力地说道,“嗯,那就让他们吧。呆在那里只能等死。”
“军长,我不是这个意思。他们撤回金川对整个战役没有任何帮助。我的建议是,首先取消今晚转移伤员的计划。从今天的反应来看,敌人对铁路了沿线的封锁肯定非常严密。他们的撤离计划,很可能被敌人拖住。这样不仅伤员无法撤离,第二十团和接应的两个营也有可能被被被敌人黏住。”
“这个是必要的。大家有意见没有?”
见没人反对,叶磊就让尹夏太马上传达命令。
曹亚范又说道昨晚,我们打过清远,虽然我们付出了一千人的伤亡,但对敌人也肯定损失了一定的兵力,我想这个数量也有三四百。这样敌人就有三千人的兵力。当然第六师还是无法攻下清远。但那里还有一个县城,宽甸。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深入山区的县城中,最多有一千到一千五百人的兵力。再多也应该不会超过两千人。其中的日军应该是第一**守备大队的剩余兵力,也就在五百人左右上。而剩下的最多一千五百人的伪军,我认为并不需要太多关注。敌人已经被我们消灭了太多的伪军,而伪军数量本就不多。那西线的这么多伪军只能是新招不久的兵力。所以我认为,如果集中第六师两个团的兵力,还是很有可能打下这个县城。如果真的打下了宽甸,那我认为,他们就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完全可以在那片山区跟敌人周旋。”
“你不是说要突围吗?这个好像不是吧”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打下宽甸后,第六师肯定能获得不少补充,之后我建议增加游击队的数量。现在那边有十只游击队,可以考虑在组建十只,然后让他们在四个方向上各投入五支游击队。而剩下的主力则集中隐蔽起来,准备寻找弱点突围。”
“那伤员呢?那可是有一千人啊”刘政委说道,“如果加上打宽甸时会出现的新伤员,那至少有一千五百人,而主力部队只会剩下三千人左右。”
如果不考虑伤员,那第六师的主力说不定这能撤或是突围到其他地方。但伤员可不能不管,一旦敌人打了进来,那伤员办?难道让他们自生自灭?
十二军已经开始宣传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了。如果抛下了伤员,那还向其他战士交代?
“这个方法不行。咱们不能不管伤员”叶磊坚决地说道。
过了一会,曹亚范才说道那我建议就建议再等一天决定第六师的行动。让他们先休整一天吧。”
“等一天?”
“对,等一天。先看今晚一路军是否能拿下敦化。如果能拿下来,我们就可以考虑在额穆、吉林方面打一个大仗,争取消灭敌人一两个大队,甚至打掉额穆的敌人。到时我们就比谁先撑不住了。我们可以派出第六、第七团,再从一路军方面调回第二师,再加上一路军部署在西线的两个师强攻额穆。”
“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赵尚志说道,“第六师方面可以分散打游击。这样我们和敌人各打各的。他们要打浑江、金川,我们还是按原来的计划去做。”
叶磊说道我想杨司令已经有了使用第二师的计划,我们这一调,就不合适了。如果真能调,我倒是不介意在同法方面再打一次大仗。”
为了救第六师,从傍晚开始的会议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凌晨…,杨靖宇终于发来了电报。
敦化打了下来。一路军在持续八个小时的战斗中,几乎打光了所有的炮弹,并付出了一万多人的伤亡,才得以消灭聚在敦化的敌人。
一路军的三个师打得只剩下了一半不到,第二师也是付出了相当于一个团的伤亡,就连作为预备队的**骑兵团也付出了一个营的伤亡。
杨靖宇也发来了一路军以后的作战计划。
也许是他们了十二军在想,竟然准备集中一路军的第一、三、九师和十二军第二师强攻额穆。目标是消灭或击退在那里的第十五联队。
其他方向上,五常方面由第八师和抗联第十军阻击十六联队,宝宁方面由第七、十师和十二军调给二路军的老四团阻击第四联队,汪清方面由老三团和十三师阻击七十六联队,安图方面由第四、五、六师阻击七十五联队。而十一、十二师则把兵员补充给一路军
第十七节
三占敦化
第十七节
三占敦化
………………………………
第十八节 又一个杨二
第十八节
又一个杨二
虽说参加进攻额穆的一路军三个师都没有参加过进攻敦化的战役,但作为辅助作战的十二军第二师和炮兵团、骑兵团可是参加过敦化战役。若想让这部分部队连续作战连续转移也不是不可能,但这会影响他们的战斗力。因此,一路军进攻额穆的战斗不可能在十二日晚上进行,最快也得等到十三日晚。'。'
而今天到傍晚,不管是十二军还是一路军,将都处于防守状态。这对于十二军方面是很不利的。
一路军现在要对付的主要是北线的三个联队,但十二军则要应付更多的敌人。
让前线部队增加游击队数量的命令也是刚刚下发,真要执行到位,那还得等到才行。
叶磊很紧张,紧张敌人是否会发起大规模进攻,紧张第六师的安危。但这一切并不会因为他的担心而得到解决。日军还是会按他们的战略战术执行讨伐。
这一天,叶磊一直处在惶惶不安的状态当中。
,他试图用工作转移一下的注意力,便到警卫营视察了起来。
现在的警卫营只有两个连的编制。就这两个连也不是处于满编状态,离满编还差着近百人。
实际上,警卫营管辖的人员还不止这些。在上月下发命令给军部主要领导配警卫兵力之后,这些警卫兵也是要贵警卫营管理。
“泰一,警卫营的工作还适应吗?”不跳字。叶磊问道。
自从军部撤消了侦察连,原警卫连的吕昌贵调任他职之后,郑泰一就接管了新建的警卫营。
“队长来了啊。稀客稀客。”
“你这是怪我平时不经常吧。怪我怪我,以后我多下来看看。”
“我会那么想?”郑泰一说道,“队长,时候咱警卫营也上前线啊这老呆在后方,身体都快要生锈了”
“有你们上战场的时候,别急。你先把这些兵练好,到时肯定给你机会。”
“这个队长不用担心,我拿他们当特战队练着呢”
“这行警卫营就是警卫营,是为了军部军官存在的。你要是把警卫营练成特战队,那谁保护军部机关?再说了,你从哪里挑人员?”
“队长,能不能也给我一个挑人的权利?”
“不行。为了特战大队挑人的问题,我可是得罪了不少人。还有,连特战大队都招不满人,哪里还有更多的人让你挑?你就好好的操练警卫营吧。保护军部机关,保护军部领导才是你们的任务。”
“……”
“你不就是想上前线吗?不要着急,等你练好了警卫营,我会给你找机会。至少给你一个团长当当。”
同样是特战队出身的人,杨二继续当着他的大队长,于万魁已经当上了**骑兵团的副团长,崔成柱更是当上了朝鲜纵队的副队长。只有郑泰一一个人还只是营长,比起其他人可是差了一级,只比还是铁道游击队队长的李启明高一个级别。
李启明自从跟着龙湾支队去兴京方面之后,叶磊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了,只他还活得好好地。他的铁道游击队虽然归属于第六师,但其行动非常自由,基本上不受第六师的领导。听说除了要打列车的时候,他才会找到张明生帮忙之外,其他基本见不到他和他的铁道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有多少人,装备又样,这些叶磊都不是很清楚。
郑泰一听叶磊要给他个团长当当,就问道队长,你就说吧。要把警卫营练到程度?”
“我满意为止。”
“满意?不行,队长。你得给出一个明确一点的标准。”
“咦?好吧。就练到比原来的侦察连水平再高一些就可以。”
“嘿嘿,队长。那我算是交差了。我现在就可以说,警卫营的能力比原来的侦查连要高。”
郑泰一可不是说大话的人,他说高那就是高,不会掺一点假。
叶磊没想到郑泰一这么快就能把警卫营的能力提高上来。这下可让叶磊有些下不了台。他现在去哪里找一个团长给郑泰一当。
第六师倒是少个副师长,但那个位置是叶磊准备留给李启明的。而除此之外,还真没有空位了。
“嗯,现在咱没那么多部队,你先再当一段警卫营长。等下次调整的时候,我给你弄个团长。哎,一时半会还真没有个合适的位置。”叶磊说道,“如果你走了我该找谁当这个营长?”
“队长,我推荐一个人。”
“谁?”
“警卫一连连长马振东是个好苗子。这人有脑子,也有点文化,战斗也很勇猛。我看是第二个杨二。”
郑泰一把这个马振东比喻为第二个杨二,这让叶磊来了兴趣。他说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人。你给我说说看。”
“马振东虽不是土匪出身,但身上有一股匪气。如果是搁在十几年前,那肯定是笑傲一方的大柜子。大高个,光脑袋,大嗓门,讲义气。力气大,有功夫,耍大刀,枪法也不。”
叶磊嘿嘿笑道你不会是好听说吧。大高个?不,是个当警卫的好料子。光脑袋?能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是能掩护领导。大嗓门?能不能把敌人吓退?其他的嘛,看了再说。”
很快郑泰一把马振东带了。
这一见,叶磊就感觉郑泰一说得没。这身板,这形象,确实是典型的胡子。
与马振东聊了一会,又让他耍了几下大刀,开了几枪后,叶磊是越看越满意。
让马振东先离开后,叶磊对郑泰一说道嗯,这人不。我先跟
第十八节
又一个杨二
第十八节
又一个杨二
………………………………
第十九节 主动撤退
第十九节
主动撤退
有意思的是,在这一天当中,日军仍是没有发动全面的进攻。'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在第二师攻打桦甸之前,日军在奉天东南方向,部署了第二**守备大队的四个联队。其中三个分别驻扎在吉林、双阳、伊通,另有一个联队带着大批伪军警进入山区尾追第十六团。等十二军再次攻下桦甸之后,并派出两个团到磐石、桦甸以北地区活动之后,敌人也许是感到这一地区的兵力不足,便在今天又派出了一个大队进驻到吉林。而尾追十六团的那个联队也撤回到岔路河屯。这一来敌人在从吉林到伊通的一线上可是部署了整个第二**守备队,形成了一条两百多里长的封锁线。再加上西线的第九**守备队和西南方向的第一**守备队、鸭绿江方面的第七**守备队,基本完成了由四个**守备队近两万日军为主组成的比较严密的封锁线。
可以说,到今日日军已经全面完成了对十二军的包围。剩下的就是利用第十、二十八师团进攻根据地了。
叶磊一直在试图增加日军的防守线长度,让敌人把有限的兵力分散到更多地方上,让机动兵力变成守备兵力。
应该说这个办法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从叶磊带着铁血队进入青岭岗地区开始,他们曾用这种方法把大半的敌人都限制在据点上,并采取逐一围歼的策略,才一点点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竒 書 網 W w w 。 q í S ǔ W A И G 。 C ō M
叶磊曾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为同样的做法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会起到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在关内,八路军部队应该已经到达了华北地区。晋察冀根据地等一批敌后根据地也应该先后建立了起来。对这些根据地,敌人似乎也曾采取过讨伐等手段,但最终都没能取得效果。
这可能是因为敌人的兵力有限,无法分守太多的地区才造成的现象。
但以兵力众多著称的关东军怎会让叶磊的十二军逼的只能不断地建立封锁线,围堵十二军的发展?难道他们在之前就不能派出很多兵力围堵十二军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