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百战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百战将军-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问题,但之后他们就要碰到麻烦了。想通过龙岗山区进攻濛江,那还是很麻烦的。有了年初被歼灭两千人的经历后,小鬼子肯定没有把握只用一个联队的兵力突入根据地。从辉南发起进攻也有同样的问题,对补给要求较高的敌人来说,想安全地通过山区是十分困难的。

    但,从通化发起进攻就不一样了。首先守备四师要防守通化、辑安方向的敌人,还要防守临江到辑安一线的鸭绿江沿岸地区。再则,十二军的活动范围暂时还限制在梅辑线以东,沿线地区还只是游击队的活动地区,敌人在那里还有不少的驻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通化到浑江是有一条新建的铁路。虽然守备四师破坏了一部分铁路,但已有基础的情况下,只要敌人再次占领了浑江地区之后,很快就能修复完成,并能通车。

    想到这里,叶磊再仔细看了一下长白山周边地区的地图。

    叶磊本来以为小鬼子只是为了运输矿石才建立了这条铁路。但现在来看,这条铁路的用途并不仅仅是这些。

    小鬼子对铁路的重视,叶磊是早就的。所以在针对梅辑线、京图线、奉吉线等铁路沿线的作战部署上,他还是下了很多功夫。但他却独独忽略了这条还没修建完的铁路。

    如果敌人重新占领了浑江,这条铁路就能很快再次开通。到时,松树咀防线基本失去了意义。凭守备五师一个师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同时抗住临江和浑江两个方向的进攻。

    同时金川的守备一师也会被敌人半包围。那时,失去金川也只是问题。

    没有了浑江、金川,濛江就不保了。若再丢失濛江,那抚松就是下一个被攻破的县城。

    当明白了这一切之后,叶磊不得不和丁水龙、王长坤、高翔等人开了紧急会议。

    连一个副军长、政委都没有参加的会议进行的十分艰难。除了丁水龙还能插点话之外,王、高二人基本上都在那里当一个老实的旁听生。

    会议看了近五个小时,直到凌晨…半才有了一个初步的应对方案。

    “军长,我整理好了。我念一下,你们看一下有遗漏没有。”丁水龙说道。

    “嗯,你说吧。”

    “此次战役定名为第二次通化战役。此次战役的目标是粉碎敌人的讨伐,保护现有的根据地。并争取有一定的收获,消灭相当于一至两个联队的日军。战役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守住西部和南部防线,并攻克桦甸县。第二个阶段的目标是调整部署,布置口袋阵,为第三阶段消灭浑江方向的敌人做好准备。第三个阶段目标是收复浑江地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攻克通化街。”

    “嗯,这些你整理。主要说说具体的部署。先说第一阶段的情况,其他的以后再说。”

    “是,军长。”丁水龙道,“此次战役从即日开始,也就是一九四零年六月二十日。第二次通化战役第一阶段的部署如下:一,设立浑江前线指挥部,由刘松江担任指挥兼政委,索延、孙行担任副指挥,尹夏太担任兼任参谋长。浑江前指下辖第一师、守备四师及浑江地区的三个守备连和六支游击队。要求浑江前指指挥所属部队,利用现有防线逐步抵抗。并至少坚持五日,为转移百姓争取。五日后,摆脱敌人撤回老岭、三岔子岭一带,隐蔽待机。二,桦甸前指必须在五日内攻克桦甸县城。战后,守备二师驻防桦甸,并负责组建守备七师、守备八师。**师则撤回抚松补充兵力。炮兵第一团也岁**师撤回抚松。三,守备一师就地征召补充团,继续驻守金川县。四,守备五师、守备六师、炮兵第二团继续驻防原地,严守防线。五,第三师、骑兵一、二团及军部直属部队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六,由刘松江政委在浑江、金川地区组建的两个新编师即刻撤回濛江,加紧训练。若还有剩余兵力则组成补充团,归到浑江前指。”

    等丁水龙一口气念完作战计划后,叶磊说道王师长,你看有以后吗?”无错不跳字。

    王长坤道军长,是不是给老岭纵队和朝鲜纵队也发个命令?”

    “嗯,丁长谋你就补充一下。一,朝鲜纵队和老岭纵队暂时还按原有计划行动。但要保持联系。并做好随时扩大作战范围的准备。朝鲜纵队可多成立几支游击队,老岭纵队则做好让问天支队重新进入朝鲜地区的准备。二,给根据地的李青主任和白燕红主任,也发紧急电报。让他们组织好浑江地区的百姓撤离工作。金川、长白、临江、濛江等县的边缘地区也要做好撤离准备,一旦敌人攻了,一定要保证老百姓能安全撤回抚松地区。哦,还有一点,给西北纵队发个命令,等占领桦甸后,可以考虑再组建一个支队。嗯,就叫松花江支队。这个支队可以派到吉林和桦甸之间,松花江的西南方向。”

    “是不是太靠近吉林了?如果把小鬼子惹急了就不好了。”丁水龙劝道。

    “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只允许小鬼子打我们,还不让我们反击了?没关系的。好像小鬼子在那边还在水库。就让这个支队袭击攻击,抢人、抢物资。”叶磊说道,“好了,你整理一下。然后马上把电报发出去。”

    王长坤看着匆匆离开的丁水龙,对叶磊说道这仗打得……,哎。军长,咱的兵力分得太散了,这样不好吧?无不少字”

    “咱们处在敌占区,还想建立根据地,又不想让小鬼子糟蹋老百姓,你说能办?如果我们不这样安排,那小鬼子就轻松地占领各村镇,又能建立起一个个军事部落,然后再次把我们和老百姓分开。到时咱跟以前就没区别了,还得钻山沟。”叶磊叹道,“现在可不像去年末了。那时我们还处在暗处,敌人还不我们的存在,我们搞个偷袭就能攻下几个据点。为了继续发展下去,我们必须得有根据地,总是躲来躲去可不是个办法。有了根据地就得守吧。光守又守不住,那只能像泡沫一样不断地变大,不断地把战线推进到敌人的控制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住根据地。”

    “但泡沫总会有破灭的一天吧。”唐风说道。

    “那是肯定的。泡沫毕竟是泡沫,他避免不了破灭的宿命。”

    “那咱们是不是得提前做点准备。要不然,等泡沫破灭的时候,那就都晚了。”王长坤劝道。

    对于这个泡沫的结局,叶磊是早就想到了。但除了这个办法之外,他还找不到其他好办法来,继续让十二军维持下去。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不见得是最坏的结局。

    毕竟泡沫不只是十二军一个。说起来,小日本也是泡沫,他也有破灭的那一天。这是历史证明了的。

    现在的问题是,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保证的泡沫不会破碎。

    自从开始组建铁血队的那一天开始,叶磊就做好了准备。他希望至少能撑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那一天。到了那个时候,叶磊战局肯定会有所转变。至少不会像现在这么困难,都被逼的明是死路还要往前走。

    

………………………………

第七节 五天

    

    第七节 五天

    当晚,叶磊没有给王长坤和唐风任何解释。因为就算他有九张嘴巴也解释不清楚。

    战役开始的第一天是在平静中度过的。通化方面的敌人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而是开始沿着铁路线建立封锁线。

    小鬼子不进攻,十二军方面可不能继续坐等。已经得到作战命令的各支部队都开始进入作战状态。

    第一师已经于二十日早上出发,赶向浑江。守备四师则带着三个守备连开始在通化到浑江的各条路上挖起更多的战壕,建立更多的防线。

    新编一师和新编二师也已经启程赶向濛江。浑江地区的老百姓也跟着部队开始了转移。

    守备一、五、六师也加紧巩固防线,征召补充兵员。梅辑线和鸭绿江上的近二十支小股部队也开始更加频繁地活动,并开始主动攻击小规模的据点。

    桦甸前指则发来了攻打桦甸的作战计划。

    叶磊只是粗粗地看了一下,就把计划仍在了一边。由两个副军长指挥的战斗,他是再也放心不过了。

    他现在最为关心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各支部队能不能在敌人发动进攻之前,尽快到达目的地。二是,浑江地区的老百姓能不能撤到安全地区。如果说还有的话,那就是两个深入敌后的纵队了。

    特别是老岭纵队。虽然叶磊判断敌人会主动攻击浑江,但还有一种可能是,这支日军的攻击目标并不是浑江,而是已经占领兴京的老岭纵队。之前他们的周边就有两三千的敌人,如果再来一个联队的话,那老岭纵队的前景就十分危险了。危险到叶磊连派出援军的机会都没有。

    至于朝鲜纵队,他们并不需要固守一地,也没有掩护老百姓的需要,只要不被几倍于己的敌人包围上,那整个朝鲜半岛都是他们活动的舞台,任由他们自由转移。

    第二日,敌人的进攻终于开始了,第二次通化战役也正是拉开了战幕。

    一个联队的敌人于早上八点出发,开始向浑江进攻。从通化到鸭圈的这一段路,都被控制在日伪军手中,日军很快就赶了四十里路,于中午时分感到了鸭圈。

    而剩下的从鸭圈到浑江的六十里路可不再是那么好走的。刘松江将会带着他的部队在那里层层阻击敌人的进攻。每一座山头,每一个村镇都将是双方争夺的目标。

    叶磊后来又给浑江前指下了命令,要他们反复争夺各个村镇和山头,让敌人不得不分兵驻守。从而逐步削弱敌人的进攻兵力,直到他们占领浑江后,无力继续前进为止。

    同时考虑到敌人的飞机和炮火优势,叶磊建议他们采用白天由小部队抵近骚扰,采用打冷枪的方式尽可能的减缓敌人的进攻速度。而晚上则主动出击,抢回被敌人攻占的村镇和山头。

    刘松江执行的也很彻底。当日,小鬼子虽然向东推进了近二十里,但到了晚上,刘松江就带着早上就赶到浑江的第一师和其他部队硬是抢回了八个村镇和十几座汕头。

    晚上,新编一师和新编二师赶到了濛江,他们将在这里开始为期半个月的集训。

    桦甸前指则发来了新的作战计划。他们改变了原来制定的计划,把原来冲周边地区逐个清除敌人据点,最后对桦甸发起总攻的计划改为,先强攻桦甸县城,再回头攻占红石砬子等周边地区。

    至于为,电报中没有解释清楚。但叶磊那边肯定是发生了变化,他们才否掉昨天才定下来的计划。

    这一日,南线的敌人仍是没有任何动静。

    第三天,浑江方向的战斗开始进入白热化。敌人连续不断地派出了大量的飞机开始轰炸日军周边出现的小股部队,为日军保驾护航。

    刘松江又使出了他的法宝,该守的,死绝了都不许后退,能争取的不把山头和村镇炸平了,绝对不撤退。

    对于这样的安排,叶磊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战争是残酷的,死亡死不可避免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浑江方面必须得争取更多的。

    仅仅是一个白天的战斗,浑江方面就伤亡了七百多人。其中牺牲的人就占了七成之多。

    晚上刘松江又发动了反击。虽然敌人已经有了准备,但在刘松江指挥的十二军面前,敌人还是没能完整地守住白天占领的地方。

    这一晚,刘松江又打回了九个村屯、二十一处高地。战果比昨天还好,但付出的代价更是惨重。

    到第四天凌晨,仅仅进行了两天的战斗中,十二军就在浑江方面付出了近两千人的伤亡,其中牺牲的人数就有一千二百余人。

    敌人也是不好受的。在十二军的坚决反击下,两天里小鬼子至少丢下了三百多具尸体,如果算上打伤的,日军也有了近七八百人的伤亡。

    考虑到伤亡数量过大的问题,叶磊曾发电问过刘松江,需不需要增援。刘松江则马上答复了,不需要。

    既然他有把握继续守下去,叶磊也不想把手中不多的预备队这么快地投入进去,就先放下了增援浑江的想法。

    刘松江带着部队在那里艰苦奋战的时候,其他战线上还是一片寂静。好像敌我双方都只关注着浑江,似乎浑江的战局将是决定性的,似乎双方都把宝压在了浑江上。

    第四天,浑江方面的战事还在继续。白天是日军在进攻,晚上是十二军在反攻。

    到了这日傍晚,筹谋已久的攻打桦甸的战役正式开始。

    叶磊在桦甸方面可是投入了一个主力师和一个守备师,再加上一个炮兵团,另有一路军方面支援的一个师。这些兵力加载一起足有一万两千人。而敌人在桦甸的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