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想去,一时叶磊还是无法想出好的办法来。于是,他就下令,就按正常作战单位处理。意思就是,该派人的就派人,该控制的一定要控制住,决不允许出现意外的情况。
当把军队方面的工作具体安排下来之后,叶磊的目光终于回落到了地方工作上。
现在还有点,他必须在这段内对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各项工作作出多个决定来。
说军队的整编工作混乱,那地方上的各项工作更是乱得一团糟。
连续的作战、根据地的快速扩大、人才的缺乏都是造成如此场面的重要原因。
几乎没停止过的作战直接影响了地方工作。在这段里,刚占一个地方,派出去的并没有多少地方工作经验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起完整的地方组织,就要先忙于进行各种动员活动,收土地、分土地、招兵买马、筹集军粮物资,哪里还有组织生产,更不用说执行叶磊早已定下的各项工作了。
第一个工作就是分区的问题。这点还比较简单,基本上可以按照军队的防区进行调整。几番讨论后,根据地将分为基地、青岭岗、抚松、长白、临江、浑江、金川、濛江等八个分区。
第二个工作就是建立基层组织。其中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建立更是重中之重,以此为基础再建立农会、妇救会等民间组织,并还要建立青年团、民兵队等准军事武装。但暂时不设立公安等系统,治安、巡逻等任务均由民兵队负责。
第三就是建立三个个委员会,分别是生产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卫生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的工作是地方工作的重点。其中生产委员会的任务就是组织人员大力生产各类军用物资,包括粮食、被服等。教育委员会负责宣传抗日思想、百姓扫盲、基础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卫生委员会则主要负责伤员的治疗,并针对敌人有可能发动的细菌战做好准备。
此外,防空、防偷袭、防间谍汉奸、屯垦等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说,此时的青岭岗根据地全部已经进入了战争总动员状态,所有的工作全部围绕着战争而进行。
对于这些问题,叶磊和李青、白燕红等人已经交代完毕,他们能做得更好。
再不好,总比要强得多吧
几天里,叶磊是晚上开会,白天跟着李青等人视察根据地的情况。转移的百姓生活是不是有了保障、春耕是不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伤员是不是得到了尽可能多的照顾、伤残人员的安置是否做好、地方治安安全工作是否都已展开等问题都是他要关注的重点。
几乎是走了三天三天,才对青岭岗地区和抚松地区完成视察后,叶磊总算是放下了心来。
嗯,这计划经济在短期内确实是能产生出很高的生产里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又能看到未来的百姓们爆发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劳动热情空前高涨,觉悟……嗯,觉悟也有很大的提升。
完整了这些事情后,叶磊的注意力再次回到了军事方面。
在根据地外活动的部队不只是是曹亚范带领的老岭纵队,崔贤和黄海峰带领的朝鲜纵队再休整几天后,也将再次进入朝鲜地区。他们将从长蛇洞方面出发,所属的摩天支队会进入咸镜北道、咸镜南道交界的摩天岭地区,而黄海峰领导的平安支队会进入平安北道和咸镜南道交界的狼林山地区。出发的则安排在了六月一日。
而根据地内部的作战部队的调整,也要在五月三十一日之前完成。到时六个守备师将分别驻扎在根据地外围的濛江县双阳哨、板子房、金川县的通沟和临江县的临江、浑江、长白县的漫江等地区,负责区域性防御。**师则要明日就要出发,与第一炮兵团一起支援一路军,帮其攻打敦化县城。留下的三个师则分别驻扎在濛江、石龙岗、西枚顶子三个地区。
还有一个炮兵团是配备到了松树咀的守备五师,两个骑兵团和军部直辖的各部队则留在了抚松地区,作为机动部队。
到五月三十日,各部队陆续完成了调整,已经兵力满员、装备齐整,缺乏的就是训练了。
训练的可不好确定。敌人的进攻是随时都有可能,如果训练定得过长,就有可能会出现,这边正在忙着训练体力消耗很大时,敌人就来了。那时,还没有补充体力的各支部队,就要投入前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叶磊对前线的守备部队的训练要求是,只进行基础性体力、纪律、战斗的训练,而对后方的三个主力师下达了,为期五天的强化训练。若还有,则继续以五天为单位进行训练。对新建的各团则下达了进行全面强化训练的命令,要求他们在半个月内具备战斗力。
这其中,有一件事情让叶磊感到有些不妥,就是向一路军方面派出的一师一团。步兵方面没问题,**师本就拥有整个十二军最强大的攻击能力,虽然调整、休整的少了一些,叶磊对他们的表现还是充满了信心。但问题在于那个新编炮团和配属于**师的炮连。这两支队伍拥有十六门山炮,应该是具备很强的攻城能力的。但因为这些部队都是炮连扩编而来,一次性扩编的速度又过快,导致炮兵的技战术能力还没有训练好,达不到实际作战的要求。
那又有办法呢?再有问题,硬着头皮也得上,只能用实战代替训练了。
………………………………
第四十五节 朝鲜军
第四十五节 朝鲜军
十二军在忙着调配兵力、加紧训练的时候,日军也在忙于调兵遣将。
就像叶磊他们所判断的一样,朝鲜军方面确实有十九师团、二十师团。两个师团都是常设师团,都有四个步兵联队,且配有骑兵、工兵、炮兵、高射炮各一个联队。
十九师团的师团部设在咸镜北道的罗南,主要部署在咸镜北道和咸镜南道两个地区,负责对苏防御。在这次讨伐作战前十九师团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罗南,此外在咸兴有三十七旅团部及所属的三十七步兵联队,会宁有三十八旅团部和所属的七十五步兵联队和师团直辖工兵第十九联队。
去年末刚从中国地区回到朝鲜休整的二十师团主要部署在朝鲜南部。师团部设在京城的龙山地区。三十九旅团本部和所属七十七联队和高射炮联队在平壤,第四十旅团所属的八十联队部署在大邱和太田。
为了执行新制定的昭和十五年南满地区治安肃正计划,朝鲜军方面先是投入了三个步兵联队和两个骑兵联队、两个炮兵大队等部队。此外,为了加强讨伐兵力,大本营命令关东军把第七**守备队暂时归为朝鲜军管辖。
朝鲜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此次肃正计划,从十九师团抽调了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骑兵联队、两个炮兵大队、一个工兵联队,从二十师团抽调了一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投入到讨伐作战中。
加上第七**守备队后,参加讨伐的兵力达到了一万六千人。这个兵力虽然比去年执行的,且已宣布失败的昭和十四年度治安肃正计划的六万人少上很多,但战斗力却要高的很多。去年的讨伐部队只有五千人的日军守备大队,其他都是伪军和警察部队,而这次却是清一色的日军,其中更有参加过华北作战的二十师团一个步兵联队和一个骑兵联队。
在进攻开始之时,中村孝太郎对这一次的讨伐充满了信心。他有把握一次性消灭干净活跃在满洲国通化省境内的这支抗联部队。
但战局的发展,却让他心惊肉跳。
先是七十八联队被全歼,再是两个奇兵联队,然后是七十六联队。不得已他只能再派出平壤的七十七联队和咸兴的七十四联队及本想偷袭安图地区的七十三联队。
到了此时不要说进攻、偷袭,就是想消灭活动在咸镜北道、咸镜南道的抗联部队都让他有些一筹莫展。
更加让他惊讶的是,抗联竟然奇袭了长白县城和对岸的惠山,两个炮兵大队又被全歼。
这时的中村孝太郎已经不再想进攻的问题了。怎样封锁住长白山地区去鸭绿江沿岸,防止这一片地区治安状况进一步恶化才是重中之重。
至此讨伐作战还没有正式开始就早早的夭折。
把七十七联队部署到临江,七十四联队部署到长白县,第七**守备队部署到鸭绿江沿岸后,中村孝已经抽调不出更多的兵力了。
长白山地区的战斗虽然比正在武汉方向进行的宜昌作战的规模要小得多,也没有像轰炸武汉那样进行大规模空袭,但这里的占据从今年初开始就受到了大本营的关注。
开始大本营让关东军方面自行解决,可随着的流逝,长白山地区的战斗的牵扯面越来越大,原来只是一两个县范围内的问题,很快就蔓延到了整个通化省和间岛省、吉林省的部分地区。
关东军在增加满洲**和日军的兵力后,这样的局面没有得到任何改变。而关东军又不可能从边境地区抽调过多的兵力,所以这次的讨伐轮到了朝鲜军方面。
这次,朝鲜军也抽调了尽可能多的兵力,加上第七**守备大队都动用了半个多联队的兵力。可最终的结局让中村孝太郎十分难看,他不仅没能剿灭抗联,反而让他们把战火烧到了朝鲜半岛。这还不要紧,只要剿灭了就可以。
可随着两个步兵联队和两个骑兵联队、两个炮兵大队一万多人被全歼后,中村孝就没有刚开始的自信了。
当大本营这件事情后,给他发来的消息却是无兵可调,只能给他的两个师团补充兵力。同时还要求他配合关东军,在七月之前重新占领丢失的几个县城。
对于这样的结果中村孝太郎早就有所准备。
大本营是把全部精力、兵力、弹药、物资都集中在宜昌作战上,他们这是要打开四川的门户,最终逼迫蒋介石投降。到时,只要蒋介石投降了不管军还是抗联都将不是问题,消灭他们只是问题而已。
同时,大本营方面也碰到了更多麻烦。一方面是随着占领区的扩大,不得不抽出一部分兵力驻守各地。如此后前线就缺少兵力,无法组织更多的会战。此次的宜昌作战就是为了能够一次性打败重庆政府,让其投降。为此,各地都抽调了大量兵力投入到这次的作战中。而后防就显得十分空虚。另一方面,随着战争的进行之前准备的物资储备已快见底,预备队的数量更是不足,这让大本营更是下定了速战速决的决定。更加重要的是经过张谷峰事件和诺门罕事件后,日苏两国之间紧张局面到目前仍没有得到任何好转。
从去年末到上个月,大本营共复员了一一四、一零九、一零八、一零一、一零六等五个特设师团。只是在诺门罕事件之后,考虑到关东军兵力有些不足的情况,才增设了二十四师团归属到关东军。可以说关内战场上,大本营开始逐渐减少兵力,而在关东军方面则在不断地加强兵力。在今后的一段里,关东军的兵力会不断得到加强,这是必然的结果。
目前,关东军已有一、二、四、七、八、十一、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等九个师团,其中前七个师团都是常设师团,都是有最强战斗力的。加上朝鲜军的两个师团后,可以说战前的十七个常设师团中,有超过一半的常设师团投入到了对苏防御上。
让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么多兵力聚集的地方,本就苟延残喘的抗联不知发生了样的变故,竟然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特别是南满的抗联。
仅仅在半年的里,南满地区的治安状况迅速恶化。本来快被消灭的一路军,兵力都快达到了上万人,兵锋更是直指敦化。还有,那个突然冒出来的长白铁血队,嗯,应该叫抗联第十二军才对,更是歼灭了上万的皇军,其兵力更是有三万以上。
这样的事情让中村孝太郎有些想不通。抗联人数最多的时候,才三万多人,一个十二军就有了三万以上的兵力?
从获得的情报来看,十二军的军长是一个年纪不大的人,据说还不到十五岁。就是这个小孩在半年的里扭转了南满地区的局势。他是办到的?
对于这个叫叶磊的敌人,中村孝太郎充满了好奇。他很想见见这个年轻的敌将,想不是真长了三头六臂。难道他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不成?
好奇归好奇。中村孝太郎可不会因此而放松对十二军的警惕。因为他,如果这次不能完全收复失地,他就得剖腹了。那还是最好的结果,比被赶到预备队要好得多。
既然大本营把这次讨伐的重点放在了收复几个县城的问题上,中村孝太郎还是很有自信的。想一次性全歼,看来是很困难,但想大兵压境直接攻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