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物资也要,人也要。哈哈。”
作为西北线大的总预备队,第一加强连是准备关键时候投入到战斗中的。现在西枚支队已经进入县城的情况下,剩下的部队完全可以全歼剩下的敌人,加强连就没必要继续呆在这里念经。
而现在又是争分夺秒的时期,叶磊不可能让他们闲下来,就安排了这一任务。
根据安排,第一加强连就要绕道濛江以西,在特战队和侦察班的引导下,与警卫旅的一团一起围歼还在南部山区封锁龙岗根据地的几路讨伐队。
“五天内,你们要完成任务。完成后就直接回青岭岗吧。”
九点三十分,江猛山的第一加强连出发。
九点四十七分,北线的七连和八连也突破了城墙打了进去。
十点零四分,西线的九连和十连也突进了城墙里头。
直到十一点二十三分,持续了三个半小时的攻城战才终于结束。
十一点四十八分,抚松县城。
这里原是伪警察警务科的办公地点,现在则已经变成铁血队西线指挥部。
等叶磊来到这里时,西枚支队支队长索延和松香支队支队长孙康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索队长、孙队长,咱有段时间没见面了吧。现在我们可是在抚松县城见上了。哈哈哈。”
“哈哈,有一个多月了。队长你可是长高了不少,哈哈。”索延说道。
“啧啧,索队长,你怎么老是拿我的个子说事?咱今天高兴,就不再提这个了。哈哈。”打下抚松县的叶磊心情很好,并不在意索延说自己的个子小。当然这也是仅对索延、李青、齐辉、刘松江等几人。就算叶磊不会责怪他,也没人敢这么说话。“说说各自的情况吧。我看咱这次可是伤亡不少啊。”
孙康先说道:“也就是在城外的时候,有不少伤亡。等打进来之后,就没遇到太多的反抗。就是一批负隅顽抗的鬼子稍微麻烦一些,其他伪军大都自己放下了武器。”
说道这里,孙康看到叶磊的脸色有些不好看,马上就知道他是不愿意听这些。年轻的队长更喜欢听具体的数字。
之后他和索延各自说出了自己队伍的伤亡,在加上叶磊所带的四个连的伤亡一合计,乖乖这伤亡数字还真是不少。
“队长。我们这次是硬攻县城,付出这些伤亡还算是比较正常的。”索延说道。
“我也知道是这样。哎,你说就这么几个小时,就牺牲了三百多人,重伤五百余人,你让我怎么能笑得起来。”叶磊叹气道,“那俘虏和缴获情况呢?”
孙康回答道:“伪军警和自卫队什么的俘虏的有近两千人,还有二十来个鬼子。”
“那些鬼子统统枪毙了。哦,对了。别让咱队伍里的人枪毙。要让那些不愿意跟着队伍走的伪军枪毙。这叫投名状。”
“队长,你这不是逼着他们加入队伍吗?”
“那还要放走吗?咱这也是不得已的。是在龙湾地区打仗时实行的办法,效果还不错。你们就执行吧。当然二十来个鬼子肯定是不够杀的,要加上那些认贼作父的官员和做尽坏事的伪军警,还有城里所有的日本人。统统按照此办法处理。”
索延一看叶磊的倔劲又上来了,也不再说什么,连忙给孙康低了脸色后,答应了下来。
“队长,这缴获方面还算丰厚。因为抚松是第二教导队的临时驻地,也是牡丹江旅的一个团部所在地,所以这里的物资库存还算较多。城里共有四个军火库,其中一个较小的被鬼子给炸掉了。另外三个则还算完好。”孙康说道。
“具体呢?”
“暂时还没来得及统计。我匆匆看了一下,嗯,怎么说呢?反正在补充完这次咱们的消耗之后,还能剩下一大批。”也许孙康说完之后感觉说得不是很明了,又说道:“两点前能初步统计完毕。到时我再向队长汇报。”
“好。以后回报问题就要这样。好了,你们也辛苦了。但咱们不能一直呆在城里头,在把俘虏都处理完后,你们安排队伍把需要收编的俘虏和各种物资全部带出县城,转移到安全的地区。”
;
………………………………
第四十二节 里外
叶磊把剩下的四个连分别配属给西枚支队和松香支队各两个连之后,自己则只带着警卫班和通讯班连夜赶路,于第二日下午回到了青岭岗。
叶磊还没有下马,提前得到消息的李青就从指挥部走了出来。他说道:“营长,你可算是回来了。”
“哦,李叔,我回来了。大家都好吧。”
“好,都好。走,赶紧进去烤烤火。”
现在已经不是被敌人追着满地跑的时候了。鬼子现在已经都知道铁血队在青岭岗地区的事情,他们也没必要熄火隐藏自己的行迹。
走进屋刚坐下,叶磊看李青还要继续说什么,就先说道:“李叔,这次我回来,短期内是不再出去了。有什么事情咱明天慢慢说。让我睡一觉怎么样?”
“现在才四点,我去叫黄政委,咱们先说点事。说完了就让你睡到自然醒。”
“好吧。”看李青着急的脸色,叶磊只好答应下来,“黄政委不在这里吗?”
“他到下边训练加强连去了。我已经派人通知他了。”这是屋门被人推开,李青是看都没看,就说,“说曹操曹操就到。”
来人果然是黄海峰,他一进来高兴地对叶磊说道:“恭喜叶队长一晚上就打下抚松县城。这在咱东北可算是少有的事情。”黄海峰只是恭喜了两句,然后话锋一转,就像叶磊要起了东西,“队长,上次你答应的歌,什么时候写给我啊。我这边做政治工作正式需要地很。”
“政委,你怎么像是在讨债似的。我记得是我赢了啊。杨司令还说你拉走了几十人呢。”
“哦,这……”
“当然,这里也有个时间限制问题。咱们各让一步,我写一首给你,你也别跟我说拖延时间的问题。”
“好。什么时候?”
这首歌叶磊早就想好了,便让黄海峰拿来纸笔后,写了起来。
“‘咱当兵的人’?怎么唱?”
有了歌词,没人教也是不行的。不得已叶磊又一次喊了起来。
嗯,对。就是喊了起来。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二郎。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
有些部分他都忘了怎么唱了,要好好唱他还真没法子把歌唱完。但喊着就不一样了。
“这歌不错。队长果然是神通啊,哈哈”黄海峰高兴地说道。
叶磊连着喊了三次,让李青和黄海峰都学会了之后,说道“好了,歌也教完了。有什么事情,你们快说吧。我困得不行了。”
“是这么回事。”李青说道,“现在已经是三月末了。根据地里已经开始了春耕准备,但准备是做了,但到农忙的时候,这人手缺口就太多了。特别是咱青岭岗地区的五个村子,大部分男人和年轻的女性都被队伍带了出去,等农忙的时候,就缺少劳力。不可能完成安排的任务。”
“那你们的意思是?”
“我和黄政委商量了一下。我们建议实施两个办法,一是让跟随队伍作战的五个民兵连的大部分人都回来进行生产。二是从周边地区转移一些群众到这里来。三是不适宜继续作战的战士提前退役。当然,这些人大都是有作战经验的,我们完全可以继续保留五个民兵连的编制。”
“我看你们想得都挺好的,就这么安排吧。”叶磊又想了想,补充道,“等打下安图和濛江之后,就把五个民兵连撤回来。但只撤回那些原来的村民,而新招的那些人则继续留下。重伤员和不适合继续作战的轻伤员全部退役,集中安排到青岭岗地区的五个村子里边。其中部分有领导能力或是有些知识的人则分别派到各地担任要职。然后把排级以上的指挥员家属全部移往五个村,让他们减少后顾之忧。我再补充三点。一是规划五到十块适合种植粮食的地区,我们组织单身且不愿意继续打仗的人成立农垦队伍。具体的还得看一下其数量。如果数量足够,我看能不能从明年开始通过军队自己的农垦补充大半的军需。二是建立劳教所,有些俘虏和地痞罪不至死,把他们都集中起来投入到劳教所里,也主要参与生产活动。三是建立各种工厂作坊。被服厂、农具厂等都给建起来。我们不能紧靠缴获获得物资,自己也得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此外,我看抚松县城和濛江县城有很多各类作坊,我担心鬼子会对那里进行轰炸,建议你们组织各个作坊转移生产基地,尽可能分散安排进根据地里。还有那些学校里是有不少有只是的教师的,你们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看看能不能再年中前,组织这批人在整个根据地全面推广小学教育。争取今年以内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学习。中学也间隔三四所,”
李青和黄海峰本来只是想跟叶磊讨论一下农耕方面的问题。没想到叶磊一说起来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说完了农耕、养鸡、种蘑菇等生产方面的问题后,又说建立作坊、工厂,转移现有生产基地等内容,接着又是教育问题,小学、中学,甚至是幼儿园都被他提上来了。叶磊的建议远远不止这些。工会、农会、商会、青年团,儿童团等问题他都提了出来,就是关于党团的建立,他都有要求。每村建立一个党支部、团支部,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大型作坊要有党小组、团小组。
本来还要早点睡觉的叶磊,这一说可是说了近三个小时,除了中间吃晚饭时,稍微休息了一下外,他是一刻不停地说个没完。这颗让李黄二人措不及防,两人虽也想到了这些问题,但还都没有细细思考过。现在听叶磊张口就来,他俩一开始是诧异地相互对视了一下,然后就各自拿出本子快速地记录了起来。
“我看这些就差不多了。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你们自己补充吧。另外我若还有什么其他问题,会及时告知你们的。”
黄海峰看了一会自己的笔记之后,说道:“队长,咱的根据地现在已经比较大了。而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几人也不可能给每个村子进行安排。我想咱是不是可以先对根据地进行调整,根据地形、人口等因素分为几个区,每个区下边再下辖几个小区,小区下边安排村子。”
“我也同意黄政委的建议。这么多村子,想考几个人管理下来是很难办到的。”李青说道。
“这……,咱也不可能拍着脑袋纠纷三个四个区吧。今晚你们还是先向各个支队询问一下各地的情况,等手里有了具体的数据之后,咱们在进行调整也不迟。”
“那我们这就去整理资料。”黄海峰说道。
送走两人之后,叶磊就像睡下。晚上的战斗他又看不到,就是再关心也不能帮上什么忙,还不如老实地睡觉。
但当躺在炕上之后,叶磊是始终无法入睡。想起刚才跟李黄二人的对话,他始终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
对,鬼子怎么可能让他在三个县风风火火地发展!
如果是七八年前,那时日军刚进入大东北,没有足够的兵力全面占领,所以有些义勇军等抗日队伍在某几个县城范围内发展一两年。但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候了。不算伪军和地方自卫团,光是关东军就早就超过了二十万。具体数字叶磊不是很清楚,但三十万以上是肯定有的。
就算他们要防守苏联边境,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抽调一两个师团吧。不用调来关东军,就是飘来两个**守备队都够叶磊头痛的。
现在的局面可不是一支抗日队伍在长白山地区游击,而是占据了三个半县城。鬼子还会采用封锁讨伐的策略吗?不会的,局势变了,他们的策略肯定会有变化。
以后的策略已经不再可能是讨伐了,是进攻,是围剿才对。
那时,他还怎么发展根据地内部的生产,怎么推广教育?!没有生产,物资就无法自足,那为了养活这么多部队和百姓,铁血队将只能继续向敌人发起进攻,抢夺粮食等物资。
一方面受到敌人联队以上规模的进攻,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想敌占区发起进攻,这要有多少兵力啊。如果按之前的战斗力判断,面对至少有一个师团规模的敌人,他要准备二十万军队才行。那可是二十万啊!三个县的人口全部加起来也就这个数,不可能真做到是人都是兵吧!
内无生产不能自足,外无援助孤立发展,重兵封锁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