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老龙坑的西北六里处。而南线的鬼子主要是集结在濛江和抚松县之间的地区。而老龙坑以东濛江一西地区则只有一个团左右的兵力负责防守,就是加上甕圈、板子房、空杨树三个军事部落里的日伪军和伪警察自卫团,也最多有三个中队五百多人的鬼子和一千左右的伪军,并由人数在一千左右的伪警察和自卫团。就是说所有的加载一起才有两千五百人。这还是往多了算的,实际上能有两千人就不错了。你再往南看,这里就是龙岗山中部山区。我们去年就是差点被鬼子给围在龙湾湖周边的这一山区。后来才从老龙沟以东地区转移到这边来的。那三个村子我们先后打过三次,现在鬼子肯定还没来得及修复。之前我们安排战术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在根据地继续坚持,兵力也比较有限,另一方面又考虑那片山区,那里的山区几经鬼子的扫荡,已经没有任何的村落,不适宜建立根据地,所以一直没有方面考虑这个方向。现在你们过来了,我们就完全有能力打通这片地区,把我们的活动范围扩大到龙岗山中部地区。”
“对,只要我们进入了这里,就算是又一次打到了鬼子防线的后方。鬼子好不容易把防线推到濛江北、华电南、辉南西一线,又被我们给打到了濛江南部、金川东部地区,甚至都可以把活动范围扩大到敌人兵力更加空虚的通化、柳河一带。”
“你说得很对。那边虽然已经被鬼子扫荡完了,山区没有任何村落,但是周边的群众基础还是很好的。毕竟我们在那附近已经活动了多年,很多老百姓都是很支持我们的。记得有个老大爷先是把自己的儿子送进了山,后来自己又背着一袋子粮食往山里送,结果被鬼子发现后杀害了。你要到了那边的山区能站住脚,就不会缺少群众的支持。”
“站住脚?”
“是的。只有在那边活动,鬼子才不得不,继续往龙岗中欧部山区周边的金川、临江、通话增兵,甚至柳河、兴京、辑安、恒仁等地区也是要增兵的。你想想,鬼子这要增加多少兵力才能圈住这片地区?至少也得两个旅,那也只是能对周边地区进行防守,凭这两个旅连进攻都不可能。”
“但是那边离青岭岗是不是太远了。先不说我们过去合适不合适,就是补给都有些困难。”确实,那一地区离青岭岗较远,直线距离都有两百里左右,想从磖子地区、五斤顶子、小北山这条线绕过来,就差不多要走近四百里地。就是以正常速度行军,都要走上四天以上,若是在冬天走雪地,没个十天是走不完这段路程的。再说那里没有任何村镇,得不到补给的情况下,还怎么站住脚?就以他们所带的物资,能坚持半个月都算是奇迹。
“补给方面,那里有几个密营,那里还是有些粮食的,虽然不多,也能让你们吃上两个月左右。”
对打通小北山地区的防线,进入龙岗山中部的计划,叶磊还是十分同意的,只要在鬼子发起进攻前,执行这一计划,鬼子尚未发动进攻就要陷入被动之中。到时,不管他们是继续进攻龙岗根据地,还是分兵再次包围龙岗中部山区,都无法达到他们这次的讨伐目的。抗联方面也是能获得这次反讨伐作战的胜利。
但要让叶磊带队去那里的方案,叶磊还是有些不愿意。离老巢那么远,又是一个不熟悉且四面都有敌人的四战之地,以叶磊的本事,还怎么在那里坚持下去。
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的青岭岗根据地已经把大部分兵力都给抽调出来了,留下来的大半都是民兵。若鬼子对自己的老巢发动了进攻,这边又无法回房,那还怎么守。老巢都丢了,就算是在这边站住了,又能怎么样呢?!不可能这样没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每隔几个月就要转战他地吧。
就算鬼子不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到了夏天,大部分民兵是不能继续进行训练和巡逻等任务了。民兵毕竟是民兵,到了农忙时节他们都是要回去种地的。到时,只要鬼子派进来多支讨伐队,都会对根据地形成威胁。
不管是私心作祟也好,还是叶磊从自身的角度考虑更加全面也好,他是不愿意自己的这支支援部队来完成这一任务的。
但是要让一路军方面分兵也不是很现实的事情,他们的兵力全部加起来才四千出头,加上民兵也只能顶住西线的鬼子进攻,想分出兵力是基本不可能。但要由叶磊他们替代一方面军或是警卫旅的任务,让其中一支队伍去龙岗山中部的方法也是不太现实。等打完这一次仗后,叶磊他们肯定是要回到青岭岗的,不可能在没有任何隶属关系的龙岗根据地长期呆下去。而已经分出一批队伍到南边活动的一路军,则没有更多的兵力防守根据地了。不可能青岭岗方面每次都要派出部队支援这里吧。当然叶磊也不可能因为这样的情况而划出三四个连来支援一路军。别说三四个连,就是一个连叶磊都不愿意分出去。这带队容易吗?好不容易有了可用的兵力,怎么可能分给其他人,就算是抗联也不行。
但想要保留自己的队伍,那也只能他来完成这次突进龙岗山中部的任务。
又想帮助一路军打赢这场反讨伐战,又不想去南边,又不想把兵力分给一路军的叶磊陷入了矛盾之中。这几点都是叶磊希望做到的,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很难做到三全其美。
必须要舍弃一个。那要舍弃哪个呢?叶磊想道。
第一个是肯定不能舍弃的,没了这个,自己也不会有好日子过,顶多多坚持一两个月时间。第三个也不大可能,他还没那觉悟。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去南边了。但这……
杨靖宇看叶磊听到要让他去南边山区后,就陷入了深思,一会皱眉,一会摇头的,大概是想到了其中的原因,但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选择。毕竟这是现今情况下最好的方法。要不然只能在四方顶子那边跟鬼子死拼了。可以好不夸张地说,那将是决定一路军命运的一仗,失败了那一路军就会被打成原形,能不能再坚持两年等到叶磊所说的转机都是个问题。胜利了,就基本确定了这一片根据地,以后就是反复地跟鬼子在这一片地区进行拉锯战。除非敌人调来野战师团来。
“营长,我看这是现在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一方面能暂时避免跟敌人的决战,为刚成立的根据地争取时间,又能用这段时间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又能扩大根据地的范围,扩大我们的活动空间。”一直在一旁听着两人讨论的刘松江说道。
“政委,让我再想想。”叶磊闭上眼睛又沉默了一会,说道,“杨司令,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对于这样的作战方案,我是十分同意的。但是让我们铁血营去中部山区的安排,我看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随后叶磊便把自己所想的事情给提了出来。当然关于第三个自己不愿意分给抗联一些队伍的事情是不能说的,其他的则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这些问题,杨靖宇显然都是已经考虑过的,一听完叶磊的话后,他就笑道:“你是想多了。我也不需要你带着三千多人去这一地区。就算是都去了,那边的密营也没有那么多粮食给你们吃。前边我说的两个月,也就是能维持六百人左右的粮食。若按你们铁血营的吃法,也就吃上四十天左右。真要是那么多人过去了,你们连十天都坚持不了。我的想法是,趁西边的敌人都回到出发地等待雪停的这段时间里,你们完全可以把兵力埋伏到小北山东北一带,等鬼子发起了对甫板的进攻,你们就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下三个部落。然后排出六百人左右的队伍进入那片山区。而其他的队伍,则留在龙岗山这边,等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后再回到青岭岗。”
“哦,原来是这样啊。”叶磊松了一口气,说道,“嗯,那样我就没什么问题了。就这样安排吧。”
“那你是准备派哪个连过去?”杨靖宇问道。
“当然是加强连了,只有他们能担任这样的任务。”说道这里,叶磊突然想到,现在的加强连是由副连长江猛山带队的。而现在的江猛山暂时还没有这样的能力独自带队在敌人的包围圈中进行长期作战。难道自己也要过去?这倒不是不行。长蛇洞有母亲白燕红坐镇,青岭岗有李叔和齐辉坐镇,留下来的五个连可以让刘松江看着,这些还是能放下心来的。自己完全可以亲自带队,再次开辟一个根据地。于是说道:“我会带着加强连到那边去。”
;
………………………………
第十七节 能人
“不行。”刘松江急忙反对道,“青岭岗那边还需要你啊。”
其实刘松江担心的不是青岭岗没有叶磊会怎么样。现在的青岭岗根据地,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就是没有叶磊坐镇,在几人的带领下也能坚持下去。他最担心的却是叶磊的安全。龙岗中部地区是一个四战之地,对于这点刘松江也是能看出来的。何况那里没有任何基础,又被鬼子反复讨伐过几次,现在到了那里将会很危险。叶磊不仅是铁血队的队长,在刘松江眼里他更像是自己的侄子。
“叶队长,不用你亲自带队去。现在还没那个必要。”杨靖宇避重就轻地说道。他也不想让着个自己战友的儿子,去那个危险的地方。
“不去不行啊。现在的加强连只有副连长江猛山带队,但现在他的能力还稍有欠缺。”
“那就让齐辉去,他不是加强连的连长吗?!。”杨靖宇建议道。
叶磊摇头说道:“先不说他还在青岭岗,就是他来带队,我也不是很放心。毕竟他以前主要都是进行的游击战,并且都是根据一路军的安排,执行作战命令。不是我说大话,我感觉他在创建根据地、拉人、拉队伍等方面不如我。”
说道这里叶磊不好意思的呵呵笑了两声,继续说道:“让两位笑话了。至少现在齐辉还不适合。在青岭岗方面,除了我还真找不到一个人,能把这事做好。”
在刘松江看来,叶磊的这话并不是大话,甚至是笑话。从拉人、拉队伍的问题上,还真没人能比得上他。谁能在三个多月内把一个六百多人的队伍扩大到一万多人,虽能在一个百姓只有七八千人的地方,养起一万多人的队伍。就是创建根据地方面,他已经先后建立了长蛇洞基地和青岭岗根据地,其他人还真是拍马都赶不上。
叶磊没给两人多想的时间,考虑了一下就说道:“但是我有一个要求,我希望一路军方面能支援些人员。”
虽然杨靖宇不是很同意这样的安排,但他暂时还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就是找到了也不是他能安排的,便问道:“你要多少人,什么样的人?只要我们这边有,就一定给予你们支持。”
“我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和一名参谋人员,同时我还要一个政委或是指导员,并要几十名对那边地区十分熟悉的人员。”
“胃口不小啊,你是要抢人啊。”杨靖宇笑道,“好,我同意。我就给你找三个人。”
“谢谢,司令的支持。”叶磊高兴地说道。他也知道一路军方面也在扩军缺少各级人员。能找这样三个人,已经不容易了。
“应该的,你们也是为了支援我们才要接受这样的艰巨任务。”杨靖宇看了看表,说道,“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你们连着赶了一天多的山路,还讨论了这么长时间,一定会很累。你们先休息一下,明早我就给你们把人带来。”
“那我们的队伍是?”
“不用担心,那边不是有人接应吗?现在他们可能已经往这里出发了。相信后天早上就能到达这里。”
当晚的讨论就此告一段落,叶磊和刘松江是回到了抗联安排的驻地休息,而杨司令则要等待一方面军的消息,还要给叶磊找人。
这一晚的讨论进行了很长时间。在与杨靖宇的对话中,叶磊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又不是很清楚,只能以后慢慢地去咀嚼。
二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又赶了八十里山路的叶磊,一连睡了十三个小时,到第二天下午三点才醒了过来。
简单地洗漱后,再吃了一碗吕昌贵端过来的热乎乎的面的叶磊,感觉一身又充满了力气。
等他和早已醒来的刘松江来到一路军指挥部的时候,杨靖宇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怎么样,休息好了没有?”杨靖宇亲切地问道。
“好久没睡得这么香了,跟以前在家里睡觉一样。呵呵。”
“那就好。”杨靖宇带着笑容点点点,然后对站在一旁的战士,“生发,你去把他们几个带过来吧。”
叶磊听杨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