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丐世奇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丐世奇侠-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显而易见,任自强一行人在李家屯一下打死了这么多鬼子和二狗子,以鬼子睚眦必报和习惯迁怒的尿性,鬼子势必会不停追杀任自强等人,而且也不会放过李家屯的老百姓,因为他们在鬼子眼里已经成了从犯。

    所以,李家屯活着的人要为亲人报仇雪恨,还要生存下去,除了拿起武器和鬼子抗争之外别无他途。

    毕竟任自强能救他们一时救不了一世,何况现实不充许他带着一帮老弱妇孺在鬼子腹地折腾。

    三千里白山黑水,像李家屯这样沦落在鬼子铁蹄下的老百姓多了去了,如果他抱有妇人之仁、普济众生的想法,见一个救一个,累死他也搞不定。

    再说他也没打算在李家屯再开辟一个和鬼子抗争的基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把他们武装起来,短时间再传授他们一些和鬼子斗争的游击战术。

    然后任自强最多在外围制造一些混乱,迷惑吸引一下鬼子视线,为李家屯老百姓争取一段撤离、适应时间还是能做到的。

    任自强对此没想的辣么复杂,此举就相当于他顺手丢了一个火种,至于火种以后是生是灭全靠李家屯乡亲们自己发挥。

    他不求李家屯的老百姓抗击鬼子的斗争多么轰轰烈烈,哪怕他们能杀死一个鬼子而没有引颈受戮,他认为这都是值得的。

    同理,任自强之所以留鬼子活口给乡亲们以报仇雪恨的机会,也是出于这个念头。鬼子你们都杀了,你们还有回头路可走吗?

    果不其然,当周青带着李家屯的乡亲们押着二狗子俘虏回来,一并抬回来的还有乡亲们的尸体。

    原本回来的路上就红了眼的乡亲们再看到屯里年轻后生被鬼子虐杀的惨状,满腔的悲愤再也压抑不住。

    就像一点小火星落在一桶装满汽油的油桶里,顷刻间燃起熊熊烈焰。

    任自强也就轻飘飘向鬼子兵们一指:“冤有头债有主,杀害你们亲人的鬼子就在你们眼前,我把这帮小鬼子交给你们了,是杀了他们替你们的亲人报仇,还是放了他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杀了鬼子给小锁报仇!”

    “小鬼子不是人,要他们以命抵命!”

    。。。。。。。。

    话音刚落,李家屯的老百姓除了几个蹒跚学步的孩童没动外,其他人就像发疯一般,悲号着,呼啦啦扑向十三个苟延残喘的鬼子。

    他们对鬼子拳打脚踢,手撕牙咬,一支烟功夫硬生生把十三个鬼子兵揍的只有出得气没有进的气,眼看已没有人形。

    “老乡们,拿刀砍小鬼子,小鬼子最怕砍头!”任自强适时递过去一把刺刀。

    李家屯的老百姓有刀在手那叫一个狠,把小鬼子砍头不算还挖心,直接把还剩一口气的鬼子吓得屎尿横流,有的甚至吓死了。

    非但如此,在安葬完被鬼子杀死的李家屯老百姓的遗体后,任自强一鼓作气又授意李家屯活着人处死全部二狗子俘虏,以告慰亡者的在天之灵。

    这帮认贼作父有奶便是娘的二狗子们,他可没有杀俘不祥的妇人之仁心思,这样的人死一个鬼子就少一个帮凶。

    当然,这回是教会李家屯乡亲们用枪打死二狗子俘虏的。万幸的是,李家屯老百姓长年累月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以打猎为生,简单指点一下差不多都会使用枪械。

    由此看来,任自强的盘算可以说是基本成功,起码李家屯的老百姓有血性,敢于杀鬼子和二狗子。
………………………………

二百一十二章:夜袭郭家屯(上)

    杀完了鬼子和二狗子俘虏,李家屯村民们虽然大仇得报,满腔的悲愤得以宣泄。但问题是好好的一个屯子,半天功夫朝夕相伴的十四位亲人被鬼子残杀就此阴阳两隔,是个人都接受不了。

    因此,李家屯的老百姓又在亲人坟前祭奠亲人并陷入无尽哀恸之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见此情景任自强一行人肃立当场,心中也酸楚不已。

    太阳已经落山,山谷中天色变得阴暗,此情此景端的是悲悲戚戚、凄凄惨惨。

    但迫在眉睫的现实告诉任自强,现在不是悲春伤秋的时候。众所周知,小鬼子部队都是一环套一环纪律严明的部队。

    由于周青在押解二狗子回来的路上已经从二狗子嘴里得知,这帮下乡扫荡的鬼子是隶属于鬼子第八师团驻丰宁松岛大队铃木小队。

    至于二狗子则属于伪军张海鹏部队,都是臭名昭著的土匪。

    虽然鬼子小队长铃木少尉和他带领的三个小分队鬼子已被全部击毙,但离李家屯四十里地外的郭家屯还留守一个班的鬼子以及一个排的二狗子。

    由此得知,如果小鬼子铃木少尉在今晚或明天没有回归郭家屯,势必会引起留守郭家屯鬼子猜疑、警觉以及前来探查,甚至会把此事上报丰宁松岛大队。

    到那时绝逼纸包不住火,用脚趾头想也清楚事关四十个鬼子兵在李家屯消失,松岛大队一定不会等闲视之,必然会派大队人马再次前来,而李家屯又会迎来一场浩劫。

    危险迫在眉睫,留给任自强和李家屯乡亲们应对的时间不多了。

    因此,任自强不得不硬下心肠制止他们的祭奠活动。

    “陈三、周青,你们快去劝劝老乡们,时间紧迫,不能再耽搁了。”

    或许陈三他们的手段太温柔,劝解了几番乡亲们依旧哀哭不止,死活不离开坟前。

    看来响鼓还须重锤敲,见此任自强只好掏出枪对空“叭叭叭”开了三枪,并大吼道:“都特玛别哭了!”

    枪声和吼声震摄了李家屯的村民们,他们纷纷止住哭泣木呆呆看着面沉如水的任自强。

    任自强扫了一圈众人言辞厉色道:“光哭有什么用?你们也不用脑子想想,现在是哭泣的时候吗?咱们杀了这么多鬼子和二狗子为死去的亲人报了仇,你们以为这事就算完了吗?”

    看到村民们面露疑惑,他继续道:

    “我明白的告诉你们,李家屯现在已经成了是非之地。如果鬼子上级知道这么多鬼子今晚没有按时回归郭家屯,不出明天鬼子就回派更多的部队前来李家屯探查,到时候你们所有人的下场如何不用我多说了吧?”

    话说到这份上就是傻子也明白了,何况李家屯的村民们又不傻。他们没怎么招惹鬼子都被鬼子杀了十几位亲人,更何况他们亲手杀死了这么多鬼子和二狗子,就等着鬼子疯狂的追杀报复吧。

    想到这儿村民们一时惊慌失措,没了主意。最后,还是李老汉出头:“好汉爷,求求你们救救我们吧?”

    “我救了你们一时救不了你们一世,再说我们只是路过这里,还有重要的事要办,不可能在这儿久呆。”

    “啊!?”李老汉闻听此言不由傻眼,无力跌坐在地,茫然失措:“那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候任自强可没多少好话可讲:“怎么办?那要问你们自己,你们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洗干净脖子等着小鬼子来杀,要么就和鬼子拼命?杀一个鬼子够本,杀两个还赚一个。”

    “好汉爷,我们手无寸铁,怎么和鬼子拼命?那还不是去送死?”

    “谁说你们没有武器?”任自强脚尖一挑,挑起一支三八大盖扔到李老汉面前道:“我好人做到底,这些从鬼子和二狗子手里缴获的武器弹药都送给你们,有了这些枪你们还怕鬼子吗?”

    这次从鬼子手里共缴获三八大盖二十八杆配刺刀、两挺歪把子、两具掷弹筒、四只南部手枪,以及子弹四千余发,手。雷及掷弹筒榴。弹近百枚。还有四把鬼子指挥刀,一只望远镜,以及鬼子外出扫荡相配套的铝制品饭盒和水壶。

    从二狗子身上缴获的更多,辽十三式步枪九十六支、捷克式轻机枪四挺、六只盒子炮,子弹近万发,手榴。弹四百出头,以及相配套的武装行具。

    这些武器武装两个李家屯活着的老百姓也富富有余,其价值不可谓不丰厚。

    李家屯老百姓也都是识货的,很清楚这些先进武器即使有钱都买不来。见任自强不但救了他们并让他们手刃仇人,而且眼睛眨也不眨把这么一大批价值不菲的武器白白相送。

    是个人都明白,有枪在手的话起码胆气都会壮很大。

    此刻,任自强等人在李家屯老百姓心中就像活菩萨一般,乡亲们无不感恩戴德,感激的话一箩筐一箩筐送上。

    任自强可没功夫听他们白活,摆摆手道:“别的话先不要说,你们现在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李家屯并非久留之地,我想问问你们在这大山里还有别的去处吗?”

    李老汉道:“恩人,有的,离这儿向西北走四五十里山路有个牛家屯,屯里的族长是我亲家,晌午头鬼子追我们,我们就想去牛家屯避一避。”

    “牛家屯安全吗?”

    “恩人,牛家屯就五家猎户,除了我们外人很少知道。”

    “那好,李叔,你赶紧带乡亲们先填饱肚子,再把武器还有粮食都收拾收拾,明天一早全部搬去牛家屯。”

    “好好。”李老汉点点头,迟疑了一下问道:“恩人,你们这就要走吗?”

    任自强摇摇头道:“我们现在还不能走,我担心鬼子会追过来,所以我们还要连夜赶往郭家屯去消灭剩余的鬼子和二狗子,为你们安全撤离再争取点时间。”

    “恩人,你们对我们的大恩大德。。。。。。”李老汉一时铭感五内,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感谢的话才好。

    “嗐!都是华夏人,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任自强忙摆摆手道:“对了,李叔,你们不要以为光躲在牛家屯就会安全,这片地方以后都是鬼子的天下,鬼子迟早会找上门的。

    俗话说狡兔三窟,所以你们到了牛家屯后要在大山里多踅摸几处藏身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还有,等会儿我会留一个人,让他教会你们使用武器以及以后对付鬼子的办法。你们今天晚上就辛苦点,尽量多学点本事。”

    短时间任自强能做的就这么多,剩下的就让刘家屯的乡亲们在战火中磨练吧。他把大头留了下来,一来还要照顾伤患,二来顺便培训乡亲们。

    他没想到的是,草草吃过晚饭正准备带队出发前往郭家屯时,李老汉带着屯子里剩下的十八个男丁拿着枪匆匆前来。

    李老汉急切道:“恩人,你们帮了我们李家屯这么多,这回打郭家屯的鬼子我们总不能袖手旁观。你把我们也带上吧?我们可以带路,而且我们熟悉郭家屯,说不定能帮上什么忙?”

    起初任自强嫌他们是累赘,原本想拒绝的。继而又一想,乡亲们已经铁了心要和鬼子斗,既如此,带他们去见见世面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就算他们打鬼子的‘首秀’了。

    于是他点点头叮嘱道:“带你们一起去可以,但是到地方要听命令行事,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李老汉忙道:“恩人,您放心,我们全听您的。”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附和。

    任自强招手叫过来小五等人,对李老汉道:“你安排一位熟悉路的老乡和他们一起先头侦查,你们其余人随我们一起出发。”

    一路上任自强也没闲着,一边急行军一边给李老汉传授了不少打鬼子的战术。不外乎知己知彼,出其不意,要集中火力打伏击、偷袭战,绝不能脑子一热攻击敌人重兵驻守的县城。

    再就是‘十六字’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也不管他们能不能听懂,总归三个臭皮匠还赛过诸葛亮呢,让他们以后慢慢琢磨去。

    任自强还是小看李老汉他们了,怪不得鬼子追了十来里地还没追上。人家不愧是长走山路的,跟着任自强急行军几十里山路,依旧脸不红气不喘,和陈三他们完全不遑多让。

    相较于人口不多的李家屯,郭家屯就相当于一个集镇,是周围山里屯子的山货集散中心。虽然人口不过五六百之数,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山货铺子、打尖的客店、饭馆、、烟馆、大车店样样俱全。

    即使晚上孤单寂寞,想找个暖被窝的“褥子”(褥子即当地烟花女子的俗语)也大有人在。

    不过自从鬼子施行‘集团部落’策略以来,把周围屯子烧得烧,强行把人口都集中在郭家屯。郭家屯人口一下激增到一千五百多人,短时间造成郭家屯有种畸形的繁荣。

    以前的郭家屯是个开放式的集镇,长不过三百米,宽也就一百米,没有围墙四通八达。现在却被鬼子整个用四米高的木墙围起来,只留下东面一个进出口。

    由于鬼子刚开始在郭家屯实行‘集团部落’政策,防御设施还没完工,木制瞭望台才建了个半不拉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