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丐世奇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丐世奇侠-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知道现在已是身处太行山北麓,估摸着出了保定府易县辖区进了涞水县和涿鹿县交界处。

    也就是民国地图上所指的察哈尔省察南地区,此处依旧群山连绵,山头要么绿草如茵,或者林深叶茂,景色秀丽。

    等队员打来野猪把肉烤好分配完毕,任自强又命令队员们清理干净宿营停留过的痕迹,并严令以后也照此除理。

    而且行军途中不得随意丢弃身上不需要杂物,即使丢弃也要掩埋好。

    甚至严格到连大小便和擦屁股的纸都要就地掩埋恢复原样,绝不能向外人暴露一点行踪,防止敌人顺藤摸瓜找到基地。

    否则,山谷里放置的大批军火必将首当其冲,真要出事他哭都来不及。这也是他选择在夜里通过山谷和一线天的原因,此事对队员们也要保密。

    为此,他吩咐陈三先带队出发,有指北针在一路迎着朝阳向东偏北方向走就对了。他又返回一线天入口,用巨石把峡谷入口堵得严严实实,足有百米高才罢休。

    唉,人力有穷尽。从这一切可以看出,任自强也不是有万全计划的人,有些事碰上了才能想起查漏补缺。幸亏,还没到“亡羊补牢”地步。

    一通忙活完后他收起行李,快步追上大部队。

    士气饱满,吃饱喝足又是白天行军,队伍行进的很快。即使在山地行军,每小时前进五、六公里很是轻松。

    太行山脉又是东西走向,有指北针在手加上沿着山势前进,也不虞多走冤枉路。

    任自强知道察哈尔现在归二十九军管辖,他之所以选择在山地穿行,未尝不是想避过二十九军耳目,尽最大可能避免引起他们关注和当地驻军起摩擦。

    不管二十九军是听调不听宣的军阀部队也好,其总归在抗战时期打过鬼子并给鬼子以重创的一支军队。

    不提其带头大哥宋哲元的是非功过,其下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都乃赫赫有名誓死抗战的名将。

    在任自强只知历史大事(大势)却不知细节的浅薄历史知识中,他本以为“何梅协定”签订后,当今国府军队撤出平津之时二十九军会填补空缺。

    却不料二十九军此刻依然在察哈尔驻扎,而平津却陷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权力真空期,呈无正府状态。

    他所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二十九军进驻平津要到今年年底十一、二月份了。

    不过任自强对这些国家大事不关心也操心不着,他现在犯愁的是选择白天行军的计划是不是个错误?

    无他,现在时间正处于八月初,也就是北方俗称‘秋老虎’最为肆虐的季节。

    早晨六点到中午十点这一段时间行军无疑是最为舒服的,山区中虽还不能说是秋高气爽,但温度也是极为适宜。

    等到了中午十二点吃完午饭至下午四点,火辣辣的日头炙烤着大地。队员们每人身负四十公斤左右的装备,这些装备包括分担了二十名担任搜索和警戒队员一大部分行李。

    如此重负之下,他们一个个走得无不是汗水如浆,身体内水分流失很快。即使他们控制着喝水,每次都是喝一小口润润嗓子,但只能装一升水的水壶又能禁得起喝多少口呢?

    察南地区的山区还不错,水是不缺的,一路上山间小溪和泉水随处可见。但架不住任自强一直有严令,不到万不得已禁止喝生水。

    其实他对饮水这项规定确实有些想当然了,总是把后世一些生活习惯强加在队员头上。他也不想想,当下的生态环境是后世遭到各种污染物破坏的生态环境可比的吗?

    在后世,他在西部家乡童年的时候,一村子人没自来水还不照样喝‘涝坝水’。讲真,涝坝水还远远不如此时山间溪水和清泉干净。

    家乡的涝坝水是一潭死水,人畜共饮不说,水面上还肉眼可见密密麻麻的红线虫、水蚤等活物,饮用时实在看不过眼,也不过是简单的用两层纱布过滤一番完事。

    七八十年代的人哪有那么多讲究,信奉的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后来只不过迫于生态环境被破坏,各种污染纷至沓来。

    人都被各种莫名其妙就得上的病吓坏了,人的身体变得娇贵起来,才慢慢讲究卫生,养成饭前饭后勤洗手、不喝生水等习惯。

    何况来自后世的任自强正是在这种习惯下成长起来的,亲身经历过因不讲卫生带来过阵痛的人,他才妄顾当下现实情况,下了如此荒诞的一个命令。

    当然,辩证法讲究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他根据自己后世的卫生习惯制定了一系列条例来要求当下的人们,说起来太超前了,可谓有点苛刻也不为过。

    自从他发布卫生条例以来,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野狼寨和刘家堡人员肠胃疾病纷纷减轻或消失,动不动会拉肚子症状几乎绝迹。

    之所以在行军途中还如此严格要求,他委实怕队伍中出现病患。只要出现一位病患,想当然至少需要两位队员照顾。如此一来,何谈行军速度。

    所以他才不遗余力帮助这帮过惯苦日子的队员,使他们在行军途中能舒坦就舒坦一点。

    按理说他这种做法已与野外生存训练大大相悖,人家特种兵的野外生存训练是怎么训练的,吃生肉喝生水那都是平常态。

    只要能活下去,凡是能下嘴吃不死人的蛇虫鼠蚁、野菜草根,那是不带半点犹豫就往嘴里塞。

    唉!可惜任自强不是严酷的特种兵教官,他即使掌握了这种训练方法也传授给队员,但并没在现有条件下严格要求队员去执行、磨练。

    说来说去还是他有储物戒这件‘随身仓库’作怪,抱着既然有条件何必自找不自在的念头。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像特种兵野外生存训练那都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遇到。

    而他手下这些队员有他作为保障,只需了解万一碰到极端生存条件下保命的方法足矣,亲身实践就不必了。

    何况打鬼子的执念心若火焚,他没时间耽搁。万一队员在野外生存训练中不说出现死亡,就是出现病患他都会急得跳脚。

    再有就是一想到这帮队员都是懵懂不知中被他蛊惑即将和鬼子拼命的人,流血牺牲的人,他就不忍心令他们在闭眼之前再受苦。

    都已经让他们白嫖了,他势必要让这帮队员们健健康康、精力十足,以最好的战斗状态打击鬼子。所以现在对他们好一些,想法设法再照顾一些都不过分。

    因此,眼看着队员们水壶里空空如也,他们一个个眼巴巴的望着清澈的溪水、山泉不能喝。因为要喝水就必须烧开水,势必停下来埋锅烧火耽误行军。

    任自强不开口,队员们即使渴得嗓子冒烟也得忍着,万万不能因小失大在恩同再造的老板面前掉链子,他们着实丢不起那人。

    好在别人没水任自强有啊,为了不耽误行军早一天去打鬼子他也顾不了许多。

    所以队伍中就属他活蹦乱跳跑前跑后最忙活:“来,把水壶拿过来,我水壶里水多给你分一点。”

    除了二十位警戒的队员在外,剩下八十七位队员都得到他分水的照拂。空荡荡的水壶又从他那儿分得大半壶水,八十七只水壶需要多少水?傻子一眼也能看明白。

    队员们就觉得老板背的包好像神话故事中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手中的‘玉净瓶’,里面的水壶取之不竭。

    毕竟看到任自强分完一壶水,转手又从包里拿出一壶水。

    好在绝大部分队员心中虽有疑惑但和任自强关系没好到那个份上也不敢问,心中更多的是对他的感激和膜拜,老板绝逼和神仙有一腿!

    关系好的陈三已是见怪不怪,他早已得到任自强的告诫,不该问的别问。

    但架不住有个一心探究他的好奇宝宝武云珠,这丫头仗着和他关系好非要弄明白不可:“强哥,你怎么会有那么多水?你包里到底装了多少水壶?”
………………………………

一百八十八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上)

    任自强最烦武云珠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奇宝宝,谁还没有个隐私啊?难得糊涂不好吗?别人看到了都不问就你特殊?

    他没理她问话,恰巧路边立着一块一人高的巨石,足有半吨重。他随手推了巨石一掌,把巨石推得翻了好几个滚。

    然后没好气对武云珠道:“我天生神力能多背水不行啊?以后别再问这些傻乎乎的问题。”

    说真的,队员中也就陈三见过他天赋异禀异于常人的手段,他平常都没在队员面前显露过。

    结果小露一手不但当即震慑住武云珠,她都顾不上琢磨任自强为什么对她的问话很反感。

    同时也令队员们惊骇莫名,心中陡然间升起莫大的信心:“老板太厉害了,能跟着这样的老板干,就是天塌下来也不怕啊!”

    一看武云珠被转移了注意力,目光不在盯在自己包里装多少水的问题上,任自强心里一松,哪有心思琢磨队员们崇拜至极的目光。

    潇洒的手一挥道:“别愣着,出发。”

    下午一气走了二十多公里山路,在前面搜索警戒的队员跑回来报告:“前方山下是个方圆几十里的大山谷,人烟密集,现在穿过去容易暴露行踪。要绕行的话,估计要多走上百里。”

    任自强一听忙竖起右拳,示意全体队员停止前进。他拿出地图细细对照了一番,确定现在身处太行山脉尽头到了涿鹿境内。

    眼前的大山谷应该是涿鹿的倒拉嘴山间平原,是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的分界点。穿过山间平原将进入燕山支脉,也意味着要从南到北穿过涿鹿全境。

    按地图上的比例尺算,涿鹿南北长不到一百公里,还余七十来公里就到宣化和怀来交界处。再继续沿东北方向前行,就到达此行的第一站热河。

    按现在队伍的行进速度,途中没有意外的话,最多四五天就有可能直面鬼子。

    于是任自强心中有了计较,抬手一指前方一座树木郁郁葱葱的山丘道:“全体队员到前方树林休息,开始埋锅造饭,咱们等天黑再出发穿过山谷。”

    山丘是这一片最高点,可以一览无余,如此一来就无需警戒队员在外围警戒。

    又叫过来陈三:“你带俩人乔装打扮下山一趟,打听一下路再顺便在山下村子里搞点粮食。”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大洋递给陈三。

    “明白,强哥。”陈三接过大洋点点头带人先行离去。

    到了宿营地,队员们把背囊一放自觉分组。有收拾宿营地的,有挖无烟灶的,有收集队友的水壶去山下小溪中打水的,也有去山坡上挖野菜的。

    武云珠也没闲着,自觉的拿着工兵铲和长顺说说笑笑去挖野菜。

    任自强则站在山尖尖上,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山间平原。目之所及,间隔三五里的村庄星罗棋布,村庄间阡陌纵横。

    刚收割完的麦田留下一片片金黄的麦茬,高粱还没成熟,青纱帐犹如绿毯般铺在山间平原上。

    一条亮晶晶的玉带由北至南蜿蜒贯穿山间平原,地图中标注这条河叫洋河。洋河汇入永定河,沿永定河可到达北平。

    初看之下,山脚下好一派鸡鸣狗叫的田野风光。

    在任自强看不到的对面山谷中,此刻树荫正东倒西歪躺着近二百号人。他们一个个面带菜色,看不出颜色的衣衫褴褛不堪,瘦骨伶仃,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恐怕就属他们身边的一杆杆破枪或马刀了。

    再有就是从他们扣在脸上或是拿在手中烟熏火燎的破帽子上,还能分辨出他们曾当过兵。

    谷口的榆树树荫下斜倚着一位同样消瘦的中年汉子,穿得帽子、衣服还算周正,身上斜跨着一支大肚匣子。看样子像是这群人里领头的。

    他嘴里嚼着一根芨芨草草根,面带焦急与无奈,目光一边不时瞥一眼身边的躺着的一大票人,一边投向谷口,好像再等什么人回来。

    这时离中年汉子一米多远处一位歪戴帽子的汉子有气无力道:“连长,你说小五他们今天能从唐万林家借到粮吗?”

    连长眉头拧成一个疙瘩道:“应该没啥问题,以前咱们向唐万林借粮他还算给得痛快。”

    “小五他们早晨就出发了,按理说到了这个点该回来了。”歪戴帽子的汉子一把扯下帽子扔在地上:“唉,弟兄们都断粮两天了,这两天喝野菜汤喝的眼睛都绿了!”

    连长安慰道:“宝军,别着急,再等等,小五的本事咱们都知道,他机灵着呢!”

    宝军不甘心道:“连长,如果小五借不来粮怎么办?”

    “如果唐万林这回不识好歹,咱们也不会跟他客气!”连长恨恨道。

    “连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