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星峰想帮忙讨点人情,少苦很不客气堵回去:“我第一次看到你这样的人,你妈妈被人打,你居然无动于衷在那里坐着,我对你很失望,我可以对我妈妈不孝顺,但是任何人敢在我面前打我妈,我都会把他打得满地找牙?你既然对你奶奶那么孝顺,过了年不用去南都了,以后就留在家里好好孝顺你奶奶吧。还有,你年前的奖金是单位算错了,你要原数退还,少一分钱,就是侵占国家财产,我会把你们杜家人送到监狱里面去?拿着我家的钱,吃着我周家的鱼肉,居然还敢打我周家的女儿,你们杜家真牛气啊?”
少苦的话把杜家的人都吓傻了,杜老头惊恐叫到:“发给我们的奖金还要要回去?天底下哪有这个道理?”
少苦摇头说道:“那是会计算错了,我们会批评会计的,国家的钱任何人都不用动用,否则就要坐牢。”
门口看热闹的人忽然往边上让开,门口进来好几个人,一个中年大叔笑呵呵的对着少苦热情的伸着手问候到:“你是市里来的领导吧,怠慢怠慢了?”
少苦看着这个人有点眼熟,想了想问道:“你是河东大队的李书记吧,去年过年的时候见过你,怎么杜家棚子是你们大队的啊?”
李书记看到少苦没摆架子,还有点念旧情,心里放心点,乐呵呵说道:“是啊,领导的记性就是好,就是我,河东的老李,杜棚子属于我们河东大队,给领导添麻烦了?我一定好好批评杜家这帮人,都和他们说了多少次了,不能动手打人,太不像话了?”
少苦摇头说道:“打别人我不管,但是打到我们周家的女儿身上,那肯定不行。还有,杜家这帮人打算侵吞国家财产呢?年前的是时候,食品厂的会计把一笔奖金算错了,多发给杜星峰了,他们杜家不打算还了,这个问题很严重?”
杜星峰看到少苦给李书记这么强词夺理的解释,急忙解释说道:“没有算错,大家都发的一样?”
少苦无赖的说道:“那就都算错了,都要回来好了。你们杜家想私吞国家财产?”
李书记大怒说道:“杜老三,你糊涂了,国家的财产也敢私吞,你不想活了?”李书记心里不停的祈祷,杜老三啊,你真的糊涂了,胳膊拗不过大腿,快点把钱还给别人,你惹不起人家啊。
杜老三也是人精,听懂了李书记的话,咬了咬牙,心里流血说道:“老太婆,还愣着干么,还不把小峰的奖金退给人家?”
杜老头气的真想给老太婆几脚,和她说了多少遍了,对二儿媳好点,人家周家现在牛气了,就是不听,这下子被人逮了现行,200多元的现金都没有了,孙子的工作也没有了,杜家损失大了。
杜老太婆看到来了那么多大队干部,老实的和小鸡一样,屁都不敢放一个,老老实实进去拿了200元交给杜老头,杜老头心在滴血,颤抖的手把钱交给少苦,哆嗦说道:“领导,你数数对不对?”
少苦接过钱赖得数,直接装进口袋,换了语气说道:“账目的事情完了,但是其他事情没完,刚才老太婆打我姑姑打的那么开心,没有人可以当我的面,打完周家人,还跟没事的人一样?”
周霞急忙解释说道:“少苦,李书记,刚才是我做错事了,打我是应该的?”
少苦摇头说道:“做错事是做错事,打人肯定是不行的,打了周家的人更不行。李书记,难道你们大队有人做错事了,别人可以随便打吗?”
李书记急忙把脑袋摇的飞快的反对道:“打人是犯法了,做错事可以批评教育,肯定不能打人?”
杜家人和旁边看热闹的邻居了听了李书记的话心里一阵鄙视,简直睁着眼睛说瞎话,当年做错事的那些人,被打一顿都是幸福,都要拉出去批斗,斗死了都有不少。
门口又来人了,周少安听到报信了,急忙着三爷赶过来了,李书记看到周少安来了,放心多了,周少安毕竟是公社干部,肯定要维护大队的利益。
李书记急忙迎上去说道:“周书记,你也来了,是这么回事。。。。”李书记急忙给周少安解释了事情的经历,鸡毛蒜皮的事情,被少苦上纲上线,杜家要倒霉了。
少苦摆手说道:“杜家老太太,作风恶劣,典型的封建家主作风,虐待和迫害妇女,公然违背人人平等的教导,抵制妇女可抵半边天的口号,杜家的这些人,长期包庇和袒护杜老太婆,一丘之貉,必须严肃处理,你们大队有劳动改造吧?”
李书记听到劳动改造,犹豫的看来一下周少安,周少安看了浑身发抖的杜家人,不忍心说道:“少苦,就这点小事情,劳动改造没必要吧?”
杜老头听了周少安的话,愤怒的冲过去,“啪啪”正反耳光使劲的抽杜老太婆呢,一边抽一边大骂道:“我让你动手,我让你动手,有事情不能好好说,快点给老二家的道歉,要不然就给我滚出杜家啊?”
杜老太婆都吓傻了,被了打了十几耳光,回神了,几十年的老夫妻了,虽然被杜老头打了,但是明白了杜老头子的意思,急忙抱着周霞的腿说道:“老二家的,我该死,我老眼昏花,都不该打你,你打我吧,你想怎么打都行。”一边说一边拿周霞的手打自己的老脸。
杜家顿时鸡飞狗跳热闹的很,周霞也是帮忙求情,周少安也跟着帮忙说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想省心点。
最后的处理意见就是分家,把周霞一家分出来,以后不用受杜家老太婆的气,必须分三间房子给杜元书一家。杜家一家人连个屁都不敢放,只能全部答应了。
少苦看着周霞不争气的样子骂道:“你怕个屁,以后周家给你撑腰,杜家的任何人敢在你面前呲牙,就不用客气,大耳光抽他,我们周家的女儿都是欺负别人的份,哪有被别人欺负的,你不要丢周家的脸。”
周霞一脸胆小害怕不争气的样子,杜家的其他人老实和小绵羊一样,听了少苦的话,屁都不敢放一个。
第十三章,回年
剩下的日子少苦也要去其他人家家里走走,王老七家里也要去拜年,王老七看到少苦来了,非要请少苦吃饭,王老七家里一大堆人,吃饭都有困难,靠着王开胜的补贴,才不至于饿肚子,王老七居然让王开胜在城里买房子,真的好大的魄力。
人们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说的一点都不错。少苦和杜家这点事情,王老七居然也知道,少苦过来的时候,王老七都钱准备好了,以为少苦真的犯了错误,上面对少苦给的那么高的奖金有意见,要收回去呢。
少苦摆摆说道:“没有那回事,市里哪里管你这点事情。你放心吧。是杜家太过分了,拿着周家的钱,吃着周家的鱼和牛肉,吃饱了还打着周家的姑娘,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少苦每次想到这个事情,就是一肚子的火,让周少安有事没事盯着杜家,坚决不让杜家好过,周少安也觉得没面子,毕竟也是自己的姑姑,杜家摆明看不起周家。
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有句话老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错。第二天的时候,周霞和他的老公,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上门了。
周霞上门的原因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两个儿子来求情,希望少苦不要和两个孩子计较,给两个孩子一个机会,农村讨生活太苦了,要为孩子考虑,她和杜元书留在乡下没问题,但是两个儿子不能留在乡下啊。
少苦当时就不同意的反对到:“这么不孝顺的儿子要着干嘛?反正他们姓杜,让杜家的人自己想办法。”
周霞哪里舍得啊,别说两个儿子都没有动手,就是动手了她也不介意,还是要为两个儿子的前途考虑。
少苦拿定的主意不会改变,被磨的不耐心,大怒说道:“你不要讲那么废话,反正我是不会同意的。都是成年人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看着你的面子上给他们一个机会,五年的时间,他们在家好好孝顺你,少安负责看着,他们表现得好,五年之后给他们一个机会,表现不好,就在家种田吧。以后不要让他们出现在我面前,否者我见一次打一次。”
周霞绝望的带着一家人回去了,五年的时间,以前觉得没什么,现在看来多么漫长的等待啊?杜星峰和杜星明,听到少苦最后的决定,心都凉了,特别是杜星峰,习惯了城里的美好生活,让他再回到农村,要熬五年,他就要疯了。
王老七听了少苦的话,不由得擦擦自己额头上的汗,幸好自己对周少家的态度不错,虽然欠自己的礼金到现在都没有还,可是自己从来没有上门闹过,周少家过年来拜年,王家人也没有为难他。
杜家其实也挺委屈,这个年代有几个婆婆不打儿媳的,家里的儿媳那么多,总得拉几个出来杀鸡儆猴,敲山震虎,杀一儆百之内,基本都是惯例了,否则家里都要乱套了。
王老七自己家还不是一样,前几天还把家里的几个儿媳都教育了一顿,老太太虽然没有动手,但是指着鼻子狂骂,喷了一头的吐沫,几个儿媳谁敢反抗。
王老太婆让她们以后对王开胜客气点,不要总是对王开胜冷嘲热讽 王开胜以后是城里人,不要把情分弄淡了,家里的儿媳多了,鸡毛蒜皮的事情都争来争去,三天不骂,就要上屋掀瓦了。
谁叫杜家倒霉呢,都说柿子赶软的捏,周家的女儿那么给力,不但帮杜家的孙子安排了工作,就连杜家的儿子都搞定了工作,这种好事情哪里有,这么好的儿媳你杜家不好好哄着,还非要在家闹,以前怎么闹都不要紧,现在肯定是不行了,你不是打周家的脸面吗?杜老太婆总是以前的那一套,活该杜家倒霉。
杜家那点事情也传的非常快,周霞为什么不打呢,是因为周霞和她老公,打算带着儿子要一起去城里工作了。王老七和三爷他们都知道,当初一起进城的,少苦的承诺是没人怀疑的,就连三爷和王老七都羡慕的要死。
杜家棚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所有人都羡慕的要死,可是有人不甘心啊?杜家另外两个儿媳就出幺蛾子了,就怂恿杜老太婆,要把周霞留下来孝顺自己,让周霞把工作让出来给其他孙子。
杜老太婆在周霞和孙子之间,肯定是优先照顾孙子,非要周霞在家孝顺她,让自己的大孙子替周霞去工作。周霞肯定不愿意了,自己的老公和儿子都进城了,她一个人留在老家,她傻啊。
杜老太婆看到周霞居然反对她的话,顿时就爆发了,那几天对周霞横竖不顺眼,逮到机会就是拳打脚踢,正好那天被少苦碰见了,杜家倒霉了,什么工作全都没了,一朝回到解放前啦。
本来就看不惯杜家春风得意的那帮人,把杜家倒霉的消息传得飞快,整个公社都知道了,王老七肯定知道了,王开胜在少苦来的之前和王老七感慨呢。
王老七听了少苦的一肚子的怨气,也在边上帮腔说道:“杜家太过分了,这是他们活该啊,孙子都那么大了,居然还打儿媳,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说啊?”
少苦很生气说道:“向来都是周家的女儿欺负别人的份,哪能被别人这么打脸啊?我咽不下这口气啊?我那个姑姑也是不争气的,早知道这样,何必管她呢,哎,给自己找罪受啊?我也是活该。”
王老七第二次看到少苦一脸的吃瘪,心里有点好笑,但是不敢笑,只能不停安慰少苦。
中午的时候,王老七非要拉着少苦在家吃饭,少苦来了两次,还从来没有在家吃过饭,今年王开胜工厂发的有白面,王老七特意留着没吃,担心家里来贵客,其实是担心王开胜的一些同事过来。
农村人比较好客,宁可自己吃粗粮和草根,也要好好招待客人,对于王家来说,还有什么客人比少苦尊贵呢?王老七拉着少苦不让少苦走,似乎少苦走了,就是不给王家面子,少苦只好留下来吃顿饭。
少苦过年发给王开胜的牛肉和羊肉,都被王老七拉出来准备烧了,王家的小孩子都在流口水,王家过年都没有吃过这么多肉。
王老七这个人虽然爱算计,但不是那种贪得无厌那种,和王老七一起聊天,还是比较开心的。少苦对王老七的印象不错,虽然因为王红的婚事和王老七闹得不开心,但是对王老七还是比较欣赏的,说话大气做事硬气,当初王家逃难到南都,少苦非要请王老七喝茶,去年年关的时候,少苦知道王家断了粮,二话没说支援100斤粮食给王老七。
事实证明王老七也是那种知恩图报的人,发现别人有玉石,把家里宝贵的粮食拿去换了几块玉石给少苦,今年知道城里的粮食紧张,居然换了五十斤大米送给少苦,讲究难听的,就是王老七的亲老子,都不一定能够吃到他的五十斤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