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苦提醒说道:“哎,那个家伙带了40吨过来。”
咦,三个老狐狸对视一眼,既然有那么多粮食还抢什么?反正自己的卡车也装不下,早知道多带点卡车过来了,现在回去调卡车肯定来不及。
杨书记首先表态说道:“好了好了,陈山,让大家休息一下?”
干活的小伙子都累的吃不消了,陈山听到领导发话,很自觉带着同事去休息,周全胜和赵书记对看一下,既然老杨都表态了,他们也不能落后啊,这可是面子问题,于是挥挥手,意思大家都休息一下。
李福田真是人精啊,不知道哪里冒出来,带着一帮人提着水壶过来,给干活的人倒点水喝,这个马屁拍的真是时候,倒完水就飞快的消失了,这个过程一句话都没说,周全胜都不自觉点了点头,识时务的好同志啊。
杨书记的资历比较老,以前是周全胜的老领导,就开口说道:“我们三家也不要抢了,大家一起分分吧?”
赵书记还不知道杨书记是什么人么,不是要抢了,是没法抢了,总不能让工人把粮食扛回去吧。不过赵书记也觉得这样抢来抢去影响不好,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带着下面的工人抢粮食,被其他老伙计看到,多丢人啊。
赵书记也点头说道:“是啊,有事情好好商量吗?要低调啊,现在狼国肉少啊?”
周全胜也点头说道:“是啊,赵书记,杨书记,粮食问题一定要低调,据说所知,军区也找过少苦,建设兵团也一直盯着少苦呢,少苦倒点粮食不容易。”
两个一把手没有说话,兵团的盯着少苦,大家都知道,少苦前一段时间去了西北那么久。可是军区盯着少苦就麻烦了。
有人说军队的粮食怎么可能不够吃呢?那是国家供应,优先保证军队。
是啊,没错啊。国家优先保证军队的供应,可是那是保证在职军人的粮食问题,那些军人家属也要吃饭的,特别是为了解决军人家属工作成立的那些单位和工厂,这些单位粮食不在国家的供应标准之内,要军区自己解决。
那帮人可是土匪啊,可是不讲道理的主,有什么好事一定要藏着掖着才行,上次抢哈密瓜他们算是见识了,太不要脸了,居然调动一个排的战士来抢哈密瓜,谁能抢得过他们?他们可是专业的,要是这批粮食让他们知道了,估计就没自己的事情了,直接调动一个连过来抢粮食。
赵书记和杨书记都不自觉点了点头,少苦这里的粮食一定要守住,要是以前没有见过少苦的能量,大家还可能不在乎,现在谁也不愿意放弃,粮食是好东西啊,肥猪更是好东西啊,大家都只有嫌弃自己的那份少,不可能嫌弃自己吃的多吧?
三个老狐狸很自觉的开始协商了,开始争取自己的那份。
杨书记最先开口说道:“小五是我们铁厂养大的,我们铁厂要拿大头?”这个理由多么理直气壮啊?
周全胜不满意说道:“小五现在是我们食品厂的科长了,应该我们食品拿大头?”多么光明正大的理由啊?
赵书记一看不对劲啊,合计你们都有道理,就我是应该拿小头是吧,嘲笑说道:“别说你那个不入流的食品厂,我打算让小五当我的秘书呢?”赵书记也发大招了,秘书多么诱惑的工作啊?
杨书记不满意赵书记摘桃子说道:“铁厂是小五的家,小五一直都是铁厂的后备干部,这个老周都知道?”
三个人都不让步,明明知道自己拿不到大头,反正也不松口,吵了十几年,都吵成习惯了,两个铁老大,在南都这个地盘,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挣个不停,后来大炼钢,奠定了铁老大的地位,可是南汽厂一直不服气啊。
三个人争来争去,估计最后的结果就是平分,这些都是他们惯用的伎俩,狮子大开口,然后慢慢的磨。
果然,三个老狐狸墨迹了一下,最后的结果是平分,不但这次平分,以后有粮食到了也要平分,特别马上冬天到了,少苦要出去捞鱼呢?
去年冬天少苦捞了不少鱼,大家都等在急切的等待呢?涉及到捞鱼的问题,这个就麻烦了,到时候肯定要多出来其他的贪狼,到时候更要好好合计合计啦。
第二十四章,货轮
少苦看着远处的卡车,终于把三个祸害打发了,自己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现在就剩下一件事情,就是兵团的粮食,这个比较头疼,五百吨呢,就是卡车都要200多辆才能运完呢。怎么样才能让这批粮食合理的出现。
少苦要在江边找一个合适的码头才行,看来还是要打李达生的主意才行。
少苦就问李达生:“生叔,你在上海人脉广,哪里可以搞到1000吨左右的小货轮?”
李达生十分吃惊的看着少苦,一千吨的货轮,要是以前这些都不是问题,可是现在货轮都是统一管理,私人肯定没有办法调控啊?
李达生为难说道:“五哥,你要货轮干嘛?要是小的快艇我可以想想办法,1000吨的,没有办法私下调控的?”
少苦也叹气说道:“还不是为了你的粮食,100吨粮食,肯定不能指望卡车啊?”
李达生听到100吨粮食,立刻来了精神,激动说道:“五哥,粮食你搞到了?”
李达生一直等待着少苦答应了100吨粮食呢,这个粮食老主顾都等着呢,他这次能凑出40吨粗粮,还不是少苦上次支援的20吨大米给力,大家都相信他。
李达生沉思一会说道:“我回到上海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样才能合理的把货轮调出来?200吨的货轮应该差不多了吧?”
少苦开口说道:“至少500吨的,还有别人的粮食呢,数量不少啊?”
李达生默默的点了点头,这是一个难题啊。
少苦觉得可以找周全胜想想办法,两手准备总是对的。
晚上时候,少苦把李达生的粮食准备好了,十吨粮食就够了,还给李达生准备了很多牛肉罐头,李达生幸福带着车队回去了。
少苦早上起了一个早,要尽快把兵团的粮食事情搞定,搞定了自己还要去一趟香港,然后好好过年了。
周全胜看到少苦这么早比较意外,开口说道:“你自己去财务结账,我和财务说好了?”
少苦叹气说道:“不是来找你要钱的,问问你哪里可以搞到500吨货轮,我要去一趟上海?”
周全胜听到500吨吓了一跳,开口说道:“那么大的货轮太碍眼了吧?”
少苦觉得也对,让步说道:“小点也可以,多跑几趟,手续要光明正大。”
周全胜沉思一会说道:“可以帮你想想办法,手续肯定没问题。”
少苦准备离开了,顺便去结一下账,周全胜把少苦叫住说道:“你怎么不去找一下杨书记,据我所知铁厂有一艘一千吨的货轮,运煤和铁矿石用的,好像一直都闲在江边呢?”
少苦十分吃惊问道:“啊?铁厂有货轮吗?我还真不知道?”铁厂的煤炭和铁矿石都铁路运输,从来没有见过货轮的出现,也没听人提起过。
少苦急忙去财务结了账,然后飞快去找杨书记。
杨书记看到少苦十分开心,昨天把粮食拉回仓库,工人都知道仓库有粮食了,看自己的眼神就是不一样,充满了敬意。
今天还送了一部分粮食给工务局,上级领导听到铁厂支援粮食来了,电话里面就把杨书记夸上了天。工务局虽然是肥水衙门,可是不生产粮食啊,又不是农务局,他们自己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找粮食呢,哪有粮食给你?
铁厂真的给力,前一段时间送过猪肉过来,这次居然还送粮食过来,要是下面的单位都像铁厂这么给力,工务局的日子就好过啦。
杨书记看到少苦第一句话就是:“小五,财务那里已经把账算好了,你去结账吧?”
尼玛,这些单位都是以为少苦要钱的,其实少苦不是要来钱的,少苦只好无奈的说道:“杨书记,我找你有其他事情,听说我们铁厂下面有一艘千吨小货轮啊?”
杨书记好奇的看着少苦说道:“是啊,是有一艘,很长时间没有用过了,已经改造好了,打算过一段时间给你去打渔用呢?今天铁厂的鱼都指望你呢?”
铁厂的货轮一般还真的用不上,就是前几年用过几次,后来铁路比较发达了,铁路线直接修到铁厂的货场里面,谁还用货轮干嘛?
货轮运货每次只能运到码头上,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运输,太不方便了,慢慢的就没人用啦。
那个货轮现在不但用不上,每年还浪费不少维护费在上面,现在连开货轮的师傅都没有,要用的话还去别的单位借人呢,基本放在长江里面等着报废呢?
上次想到打渔的事情,杨书记提议把货轮给利用起来,闲着也闲着,还不如为铁厂谋点福利,铁厂的几个高层都默许了,反正都是铁厂的资源,当然为铁厂服务了,谁不想吃鱼,当初的那些鱼,政府和上级单位,谁都没少吃,都只有嫌弃少的,哪有嫌弃多,今年的情况更加紧张,更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福利。
少苦没有想到有这么好的事情,刚想睡觉,有人送枕头了,有了货轮,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担心的问道:“小货轮可以出海吗?”
杨书记愣了一下说道:“近海可以,以前最远地方去过福建。”
少苦已经十分满意了,可以出海就行了,剩下的手续问题,这个肯定没有问题,铁厂的招牌还是很好用的。
少苦开心的问道:“什么时候交给我啊?我去试试看。”
杨书记为难的说道:“没人开,你去找周市长安排一个人帮你开吧?”
少苦无所谓说道:“这个没问题,我先去看看货轮怎么样啊?”
杨书记干脆的说道:“你去办公室开个证明,你看看货轮哪里需要改造的,你直接写一个报告上来,今年冬天的鱼就指望你啦?”
少苦保证说道:“放心吧,杨书记,保证你铁厂每人至少分到十斤鱼。”
杨书记听到少苦的保证,开心的说道:“行,记得你的保证啊。一人十斤不够,至少二十斤才行。”
少苦到了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主任已经把证明开好了,内容就证明少苦是铁厂的人,以后货轮归少苦管理,剩下就是报省里的长江管理办备案,这些都没问题。
少苦拿着证明,让胡子开车直奔下关码头,少苦把证明交给码头的负责人,很快找到铁厂的货轮,上面硕大的南都铁厂四个大字。
少苦带着胡子上了货轮,前前后后仔细打量一下,货轮还不错,应该是当初光头党留下来的,用了很多年老掉牙的货轮呢,上面最近维修过,看来大家对于自己的肚子,永远都是那么在乎。
中国的货轮还是很紧张的,当年打着海岛的时候,别说货轮了,就是一条小舢板,都要南下支援战争。
长江的这条黄金水道,基本很少运用,因为和台岛的关系紧张,沿海基本没有多少货轮,因为碰到台岛的军舰,基本都是有去无回。
也就是铁厂这样的重点单位,才能分到一艘千吨货轮,长江运输公司都没有几艘这样的货轮。
少苦试了试,自己开动应该没问题,剩下就是办手续了,自己还是要找周全胜,让找个老师傅带一下自己,以后自己可以开这货轮出发了,再多的粮食,都能搞定。
周全胜接到少苦电话,二话没说就同意,让少了明天去江边,到时候自然有人教导少苦。
少苦在酝酿呢,有了货轮,自己可以想要出去溜一圈,带那些人出去呢?这艘货轮既然可以直接开到福建去,那也应该可以开到香港去,自己应该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第二十五章,名额
少苦听到一连窜的摧残自行车的声音,就知道是张海洋和钟玉明几个小土匪过来了,不把自行车当车,估计只有他们几个才能干的出来。
张海洋看到少苦,十分兴奋的说道:“五哥,秋季征兵开始了,我们帮你搞定了10个名额,怎么样?”
少苦听到这个好消息,十分开心说道:“十个名额够了,谢谢哥几个?”
张海洋从背包里面拿出一叠表格,给少苦说道:“你让要去当兵的人,把他们的信息填好,然后把表格给我,我把表格交到人武部,到时候人武部的干事直接按照表格上面的地址和人去通知他们就可以了?”
少苦一听惊讶的问道:“这么简单,不用体检吗?”
张海洋没好气说道:“当然要,只要不是大问题都可以过,十张表格,报废了我不管?我们哥几个费了好大的力气的,今天征兵名额非常紧张,要是以前要个20个名额都没有问题,今年不行。”
今年普遍粮食紧张,部队也差不多,所以征兵的名额缩减了很久才定下来的。
钟玉明这时候不拆台了,帮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