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天之世-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军之中,根本没有任何一人注意到另一侧坡面上的异样。
  徐晃左手握持着缰绳牵引着不安的骅骝,劲风鼓荡,吹起了他身上素色的战袍,露出了里面漆黑的铁甲,顶盔上绑扎的黄色巾带也被山风吹起。
  朔风猎猎,一面黄底黑字“徐”字大旗迎风展开。
  山风也将山坡另一侧的厮杀声传导了过来,徐晃听着耳畔的厮杀声,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徐晃左手握持着缰绳,双腿踢动马腹,骅骝低嘶一声,迈开四蹄慢慢向前奔驰而去。
  高大的旌旗被山风吹得猎猎作响,徐晃身后五十余名和他一样头缠着黄色巾带的骑士,正同样伏鞍跃马向前奔驰而去。
  沉重的马蹄叩击在山道之上,犹如天上的豪雨落入江河。
  ……
  左校的两名亲卫一左一右守卫在左校的身旁搀扶着左校,左校的腿部被一名锐士的长戟刺中,已经无法站立了。
  左校从没有感觉时间过的如此的漫长,黄巾军的军阵之中不断有士卒被汉军格杀。
  哭喊声、哀嚎声、喊杀声如同魔音一般贯入左校的脑中,让左校的脑袋无比的胀疼。
  左校的心一点一点冷了一下,眼前的血腥的场景,刺激着他的神经。
  他想逃,他想逃离着炼狱般的战场,眼前汉军锐士凶神恶煞的脸庞,身旁军士们恐惧的表情,都被左校尽收眼底。
  左校身躯微微有些颤抖,他不想死,他的喉结上下涌动,他想命令守卫在他身旁的亲卫带他撤离这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军阵之中突然传出了一声怒吼,打断了左校的言语。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更多的黄巾军士卒歇斯底里的放声嘶吼。
  听着身旁士卒的呼喊声,左校眼前也慢慢浮现出了一层淡淡的雾气,他握紧了手中的断戟,将撤退的话语重新吞回了肚中。
  “战死者,魂归黄天……倒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左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他举起了手中的断戟,身前汉军锐士已经再度蜂拥而来,殊死一搏的时候已经到了。
  “咻”
  一声刺耳尖鸣声突然在汉军的右边响起。
  时间好像在一刻的停滞了下来,左校的眼前,那些气势汹汹蜂拥而来的汉军锐士都停止了前行了步伐。
  左校甚至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惊惧。
  雷鸣般的马蹄声陡然在左校的耳畔回响,左校霍然转头,黄巾军的骑兵已如排山倒海一般踏入了汉军的阵中。
  “万胜!!!”
  左校身旁无数黄巾军的士卒皆是大声呼喝了起来,眼前的危局终于消散!
  徐晃策动战马冲锋在前,长柄的战斧在徐晃的手中犹如一条银龙一般落入汉军的阵中,当者无不披靡!
  倏忽之间,已经十数人倒在了徐晃的长斧之下。
  而在徐晃的身后,一众黄巾军骑士也紧随其后,骑阵中的骑兵将别在腰间的投掷物疯狂的丢向骑阵之外。
  骑阵外侧的骑士,朝着四周的汉军奋力的挥动着手中的兵刃,铁蹄踏过,只留下的一地的疮痍。
  有骁勇的汉军锐士想要阻挡黄巾军骑兵前行的脚步,但无一例外都倒在了徐晃的长斧之下。
  失去了军阵的步卒,怎么敌得过马速已提至巅峰的骑兵?
  更何况,黄巾军的骑兵队中还有着徐晃这样一员悍将。
  倾斜的山坡更是为黄巾军的骑兵增加了去势。
  “杀!!!”
  左校高高举起手中断戟,大声的咆哮道。
  他的身后,无数黄巾军的士卒皆是齐声响应,这些黄巾军的士卒挺起了手中的兵刃,大步向前!
  “稳住军阵!”
  汉军锐士的军候横戟在前,大声的呵斥令着周围的军士。
  但是汉军的锐士虽然是训练有素,但是突然遭到黄巾军骑兵的突击,一下子也是乱了阵势。
  而且周遭还有不少普通汉军,他们的表现比之汉军锐士更为不堪,甚至有一部分的士卒直接溃败。
  黄巾军骑兵突如其来的踏入汉军的军阵,汉军当时正和黄巾军陷入鏖战之中,正是难分难解之时,等到发现黄巾军骑兵的时候,已是为时已晚。—
  青石岭前阵的汉军,除了少数的汉军锐士外,其余汉军已经全部崩溃,而这少数的汉军锐士也被左校带领的黄巾军步卒缠住。
  以寡击众,纵然这些汉军锐士皆是百里挑一的精锐,但猛虎亦难架群狼,他们最终的结局已经注定,只有力战而亡。
  大风呼啸,厮杀声正如落潮一般远去,留在徐晃耳畔的只有那旌旗被狂风吹动的猎猎之声。
  徐晃眼前一阵豁然开朗,他已是带着黄巾军的骑兵杀透了汉军的前阵。
  身前崎岖的山道之上,一队接着一队的汉军正沿着山道往青石岭的顶坡上赶来。
  这些汉军此刻还不清楚前阵发生了什么,猛然发现自己的头顶跃出一支黄巾军的骑兵,不由愣在了当场。
  骅骝马长嘶,已是纵开四蹄疾驰而下。
  大地如同落潮一般向徐晃的身后退去,徐晃怒吼一声,骅骝高高跃起,长斧在空中划出一道扇形,猛地砸进了汉军的队列。
  紧随在徐晃身后的黄巾军骑兵如同巨大的山石一般,从高处俯冲而下。
  战马俯冲而下,狂暴的冲击力甚至直接将最前面的汉军高高撞飞开来,也瞬间让这一支汉军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
  火红色的大纛之下,卢植霍然起身,他已经发现了青石岭上的异状,也看到了那面土黄色的黄巾军将旗。
  那队黄巾军的骑兵不过四五十余骑,但在山道之上各汉军的队列之中,左冲右突,无人可挡。
  领头那名白袍战将更是勇猛异常,兵锋所指之处,皆是望风披靡,纵马所过之处皆是戈戟尽断,衣甲俱裂,旌旗四伏。
  “黄巾军中如何突然之间多出如此之多的骑兵?!”
  卢植面露愠色,战场之上汉军的情势急转直下。
  青石岭和青石岭的西侧,还有安山都出现了大队的黄巾军骑兵。
  尖锐的哨音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黄旗,出现在了各处的山头,而就在前一刻还在高歌猛进的汉军却正在溃败。


第一百六十六章 撤军
  “稳住军阵。”卢植转身坐下,冷声言道:“溃兵胆敢冲击军阵者,杀无赦!”
  将令既下,汉军阵中,一时间令旗四舞。
  急促的战鼓声也在汉军的军阵中响起,军阵之中的汉军闻令而动,
  投入攻击序列的汉军此时已经是彻底崩溃了。
  山坡之上,黄巾军士卒正漫山遍野追杀着抱头逃窜的汉军溃兵。
  “胆敢冲击军阵者,杀无赦!”
  传令的骑士飞驰在各阵的间隙中,大声的传达着卢植的将令。
  汉军的主阵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骚动,但在卢植强有力的弹压之下,还是重新恢复了秩序。
  徐晃带着本队的骑兵想要驱赶着溃兵冲击汉军的军阵。
  汉军主阵的弓手毫不犹豫执行着卢植的将令,将所有胆敢冲击军阵的溃兵尽数射杀,根本没有给黄巾军骑兵一丝一毫机会。
  徐晃尝试了几次后,放弃了冲阵的想法。
  汉军军阵中的巢车之上,蓝色的战旗被旗手摇动摇动。
  号角声响起,大队的并州骑兵在令旗的召唤之下越过了汉军的军阵。
  眼见汉军主阵未乱,趁势掩杀而来的黄巾军军士也不敢离开山道,去冲击汉军的军阵。
  “将军,有汉骑。”
  徐晃身旁一名眼尖的骑士,立刻就发现了汉军阵前的异常。
  并州的骑兵动身了,大队的骑兵正向前涌来,他们一部分驱赶着溃兵向军阵两侧撤离,另一部分则冲着徐晃带领的黄巾骑兵而来。
  骅骝不安的用前蹄刨动着泥土,并州骑兵已经两翼包围而来。
  徐晃心中思索了片刻,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此时攻击汉军主阵已无可趁之机,黄巾军骑兵本就珍贵,马匹和骑手都极其稀缺,和这些并州骑兵硬碰硬,实属不智。
  与此同时黄巾军的营寨之中,正好响起了钲声。
  漫山遍野的黄巾军,慢慢消失在了汉军的视野之中,重新隐藏在营垒之中。
  卢植目光闪烁,盯视着八尺山屹立在山头那杆将旗。
  他知道八尺山一战,汉军已然是失败了,此番攻势被瓦解,汉军的锐士死亡惨重,军队士气正是低落之际。
  要想重振旗鼓,只怕是需要两到三日的光景了,而且就算汉军再度进攻,只要八尺山的黄巾军再拖延几日的功夫,就能等来位于上党郡的黄巾军援兵了。
  届时恐怕就是汉军要想方设法来脱身了,卢植知道许安麾下还有一支精锐骑兵部队,甚至还有一支重骑兵。
  这些黄巾军的援兵,多半是一路急行北上刚刚抵达八尺山不久。
  卢植虽然收到了情报,提高了对太行黄巾的评价,但是还是没有料到太行黄巾的行动如此迅速。
  上党郡的信使刚刚传递消息给汉军不久,黄巾军的援军便已经抵达了八尺山。
  “许安……”
  卢植凝视着八尺山的黄巾军营垒微微有些发愣。
  “撤军吧…”
  败局已经注定,再纠缠下去,吃亏的只是汉军。
  此番战败汉军已经彻底失去了主动权,也彻底失去了上党郡。
  事到如今只能撤军,保存汉军的兵力。
  不过局势也还没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太行黄巾虽然占据上党郡,但太岳山和王屋山两处山路狭窄,不能大规模出兵。
  而且连通王屋山的织关径还在汉军手中,所以黄巾军无法威胁到并州的西郡和上郡。
  太行黄巾军能造成威胁的是冀州,还有司州的河内郡和并州的太原郡三处地方。
  太原郡自从上次许安领兵攻击晋阳城后,张懿将晋阳城的防备军力加强了不少。
  冀州也因为太行黄巾的威胁,得到了兵力的补充,还在许安带领黄巾军主力南下之时,在几处要道建立了营垒。
  河内郡暂时有皇甫嵩坐镇,而且已经在各处加强城防,征召士卒。
  虽然太行黄巾军的骑兵得到了加强,但葵城一战后,又再次削弱了太行黄巾的骑兵。
  其实本身汉军的骑兵质量和数量都远超黄巾军。
  葵城一战,黄巾军骑兵取得优势,很大程度是因为汉军的轻敌之举。
  如今各山路要道基本都在贼匪的手中,汉帝国如今正处内忧外患之际,汉军的主力如今被西北的羌人拖延在西北,处于进退两难之中。
  内地的汉军,防守有余,进攻却不足。
  太行黄巾的如今盘踞在太行山,王屋山,上党郡内。
  凭借着太行八经的天险,还有驻扎着大量的守军,汉军若是想要强行突破,只怕是要死伤数倍以上的士卒。
  这样的损失不是现今汉军可以承受的损失。
  卢植为什么不下令军士继续强攻,下令撤军,就是因为北部的匈奴人开始越来越活跃,并州北方边郡的军士无法调动,如果再有大量的军士死伤在了八尺山。
  那么太行黄巾的战力就会彻底压过并州汉军的势力,
  甚至如果太行黄巾和匈奴人合流一处,再联合西北的羌人,那对汉帝国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所以留给卢植的选择,其实也只有撤军一条而已。
  只要并州的汉军力量不被削弱太多,能够坚守住太原郡。
  从而隔绝太行黄巾和北部匈奴的联系,就可以将这个计划扼杀在摇篮之中。
  再等到西北羌乱平定下来后,届时汉军主力班师回朝,再集中力量进攻上党郡,重新夺回上党,拿下太行。
  只是,不知道如今,西北的战事到底如何了。
  卢植遥望着西北,张温的军事水平他如何不知。
  比之皇甫嵩,张温无论是军略还是战术都差上一筹,而从西北传来的消息更是让卢植心神不宁。


第一百六十七章 传缴而定
  八尺山南面七里处,上党郡郡兵驻地。
  军司马郭华嘴唇发白,双手不住的颤抖着,几乎握不住手中那片单薄的竹片,整个人如同刚从寒冷的冰窟中被捞了出来一般。
  这竹片上记载的正是卢植已经下令并州郡兵从八尺山撤军的消息。
  上党郡半壁已入太行黄巾之手,上党郡南部高都城陷落还有汉军在长平惨败的消息,卢植收到了,郭华自然也是清楚无比。
  不提北面八尺山黄巾军还有近万人,此时上党郡的南面,据郭华所知,就足有两万余名黄巾军从高都一路北上,长驱直入。
  现在八尺山黄巾军北面的汉军,也在卢植的带领下从三木山营寨重新退回了阳邑。
  一名汉军军候面无血色的看着郭华,颤声道:“军司马……”
  郭华有些发愣,他偏转身子,看向出言的汉军军候,他的身形晃了一晃,连番的征战,让这名尽职尽责的军司马劳累不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