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大雾使得历城汉军一败涂地,丢盔弃甲,输的过快。
但是巧合就在于,玉泉亭这里这几日一直都在下雨。
虽然是小雨,但是却是使得地面积水,土地松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骑兵的机动性。
若是按照原定的计划,等到明军攻来,雨过天晴数日之后,明军的骑兵反而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
因为浓雾的遮蔽,玉泉亭周围发生的一切,麹义都不清楚。
他仍然指挥着军卒在玉泉亭内和汉军鏖战。
营地之中汉军摆放了不少的拒马,骑兵难以发挥作用,所以麹义干脆命令一部分的先登营骑兵下马作战。
下马作战并没有减弱先登营的战力,反而是让先登营的战力又加强了数分,因为本来先登营当初就是作为重步兵在训练。
不需要再骑乘着战马在泥地之中艰难移动,结成了军阵,手持着弩机的先登营重新找回了他们最舒适的状态。
玉泉亭内的汉军本来还能够勉强支撑,但是随着先登营下马结阵之后,便陷入了节节败退之中。
“他大父的真狠啊!”
夏侯惇对着地上啐了一口。
本来以为这个麹义虚有其表,毕竟当初在青州之役的时候,他和麹义也算是接过战,当时并不感觉麹义有多棘手。
但是现在,他带着三百多名虎士都没有将麹义赶出营地。
夏侯惇心中发狠,勐然拔出了腰间的环首刀,便想要亲自上阵,现在的时间好像还欠缺一些,他必须要拖到足够的时间,不然一切将会功亏一篑。
夏侯惇正准备亲自上阵,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了身后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夏侯惇心中一喜,急回头看去。
差点惊出了一声冷汗。
身后的大雾之中人影绰绰,旌旗招展,当先一面巨大的火红色的大纛旗尤为瞩目。
但是他还看到明军那土黄色的旌旗,夏侯惇根本不知道那支明军怎么绕过营垒来到他们的后方。
他现在已经是将所有的军队都压到前阵,若不是援军到来及时将那支明军骑兵驱散。
只要那支明军从后方发起进攻,他们必败无疑,可能他自己都死在着玉泉亭中。
望着那面火红色的大纛旗,夏侯惇心中热血澎湃。
不止是夏侯惇一人如此,一众跟随在夏侯惇身旁的虎卫也是心血澎湃。
曹操的亲自出阵,使得所有的汉军士气大震。
“冬!”“冬!”“冬!”
昂扬的战鼓声的自汉军的军阵之中缓缓响起。
东寨的寨门在夏侯惇的军令之下被迅速的打开。
大量的汉军有条不紊的涌入了玉泉亭中。
……
“冬!”“冬!”“冬!”
麹义也听到了东面突然传来的鼓声。
这突如其来的战鼓声明显要比之前在汉军营垒之中所响起的战鼓声更为响亮,这绝对不是同一批战鼓所发出的声音。
那么这样以来,只有一种可能。
这战鼓的鼓声来自于汉军的援军!
麹义的神色微变,汉军的援兵来的速度似乎有太过于快了。
“吹撤军号,所有人撤离玉泉亭。”
麹义没有犹豫,直截了当的下达了撤军。
此时他的头脑前所未有的清晰,他感觉情况相当不对。
“呜——————”
明军之中独特的号角声响起。
一众正在厮杀的先登营军卒先是一怔,他们都没有料到撤军号的响起。
不过长久以来的训练还是让他们选择了尊从。
玉泉亭内的一众先登营军卒有条不紊的开始向后撤退,不断的用手中的弓弩交替射击前方想要冲上来的汉军军卒。
一开始的汉军本就处于崩溃的边缘,就算是援军到来,士气大振,但是也没有办法很快扭转劣势,也做不到追击缠住先登营的军卒,只能是坐视明军向着玉泉亭之外撤离。
而这个时候,麹义接到了两个更为糟糕的消息。
派往南部山区的侦骑遭到了汉军的进攻,在丢下了十数具尸体之后,折返了回来。
而绕道前往北方的骑兵队也遭到了驰援而来的汉军攻击,被迫撤回。
因为大雾的原因,都没有探查清楚敌军有多少。
敌军虽然具体人数不明,但是敌军明显是早有准备。
麹义身经百战,很快便理清了思绪。
玉泉亭之前的汉军所表露出的紧张情绪如果不是演戏。
那么就代表,汉军虽然在此设伏,但是没有想到他们进军居然如此迅速,因此一开始并没有反应过来。
“传令全军,后队变前队,顺着官道向西原路撤退,游骑警戒周围,重点注意南部山岭!”
麹义重新下达了军令,他没有再坚持,而是直接选择撤退。
这个时候能不能捞到功劳已经不是重点了,落入了陷阱之中,现在能不能逃出去都是两说。
麹义握紧了手中的长枪,他现在只希望管亥还没有带西凉营进入玉泉亭的地界。
这样起码后路还能有保障,能够成功撤退。
周围的大雾越发的浓密,麹义所处的位置,能见度不超过二十步的距离。
麹义的眉头越发的紧蹙,之前的大雾是明军的助理,因为明军是猎人。
而现在真正的猎人却是埋伏再玉泉亭的汉军……
这大雾却是成为了汉军的助力。
麹义收拢了麾下的军队,指挥着部下的军队开始撤离。
他手执着长枪,带领着亲卫压在最后,作为殿军。
“呼————”
风吹旗展,麹义霍然转头看向身后一众被风吹的不断发出猎猎响声的旌旗。
风起雾散,大风既起,那么便代表着这场遮天盖地的大雾马上就要散去了。
麹义勒住了战马,面对着东方。
前方的浓雾之中,传来犹如大潮涨起般的浪涛之声。
重重浓雾之中,人影绰绰,无数黑影在其中若影若现。
陡然之间,山风骤急。
无数的旌旗在疾风之中发出了猎猎的声响,传入了麹义的耳中。
疾风将麹义眼前浓雾被彻底吹散,厚重的浓雾犹如窗纱被卷起一般。
麹义停住了身形,他的神情凝固在这一瞬间。
就在不远处,一面又面高高耸立的火红色军旗出现了他的眼前。
在官道之上,在玉泉亭周围,一队接着一队,身穿着红袍的汉军军卒正向前行进。
一眼望去,无边无沿,彷佛无穷无尽一般。
整个玉泉亭好像被火红色的汪洋淹没了一般。
漫山遍野尽是汉军的红旗,密密麻麻的汉军军卒正向着这边涌来。
令旗飞舞,眼花缭乱。
鼓号浑厚,震耳欲聋。
视野之中,无数汉军军卒手持着长枪,形成了一片又一片枪戟之林。
作为前锋的汉军锐士已经铺满了整个正面,而后方的士卒却还好像无穷无尽一般不断涌入战场。
第八百五十九章 戮力同心
风气雾散。
大风吹散了玉泉亭的浓雾。
旌旗猎猎,甲光向日。
麹义此时终于是看清楚了战场的全貌。
玉泉亭公分为四个区域。
东南部、西南部为山区。
东北方为丘陵,而西北部则是平原,濒临济水。
刚刚他们进攻的汉军营垒正在官道之上,位于西北部的平原和东南部的山岭之间。
雾气消弭,麹义才看到,整个东南、西南两部的山区之上皆是插满着汉军火红色的旌旗。
现在的汉军根本毫不掩饰,他们高举着旌旗,大步向前,士气如虹。
而在东北部的丘陵之处,也是一样插满了汉军火红色的旌旗。
东北部丘陵的汉军甚至还分出了一支约有两千余人的军队,踏上了西北部的靠近济水的平原之上。
“南部突然出现大量汉军,我军后路已被切断!”
麹义也不顾不得多想,他牵引着战马登上了一座略高一些的土丘,环视着整个战场。
当他看完了整个战场之后,他的一颗心也终于是沉到了谷底。
撤退的路线已经被切断,如今他们已经是被汉军三面合围,而唯一没有汉军的地方只有西北方。
但是西北方却并非是生路,而是冰冷蚀骨的济水。
济水虽然也有冰期和枯水期,但是现在还没有到这个时期。
如今的济水仍旧是水流汹涌,且冰冷蚀骨,对他们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没有工兵队,没有人搭建浮桥。
强渡济水无异于是自寻死路。
“子康,你领军殿后,我去前面探查一下情况。”
麹义直接将殿后军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家将。
现在微一的破局点,就是西南部的汉军。
西南部的汉军虽然暂时切断了归路。
但是汉军还没有彻底完成合围,现在西南部的汉军应当才截断官道不久。
如果管亥领兵西凉营押后还没有进入玉泉亭的地界,他们看到汉军突然出现,必然会做出反应。
现在最好的机会就是趁着西南部汉军立足未稳之时,冲开西南部汉军的军阵,带领着麾下的军队撤走,减少伤亡。
麹义领着麾下的亲卫一路向前狂奔,官道之上一众骑军看到麹义的旌旗皆是纷纷走避。
骑乘着快马,麹义很快便抵达了前队。
此时的官道之上,汉军的军阵已经摆铺开来。
麹义的神色凝重,粗略一扫,这一支汉军起码有八千之数。
汉军阵中,鼓号声不断,令旗挥舞,人来马往。
汉军正有条不紊的顺着山道向下走来,向着官道之上行军。
这支汉军完全的截断了他们的归路……
不过好消息是押后的西凉营还没有进入玉泉亭。
麹义看到了远处西凉营的前锋队旌旗。
在过了些许的时间之后,西凉营的旌旗便消失在树林之间。
麹义知道西凉营的侦骑肯定发现这边的情况,向着后方的管亥汇报而去。
麹义心中稍定,幸好当时他没有完全失去理智,让管亥带领着三千西凉营押后,这也免去了被一网打尽的风险。
只是……
现在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为糟糕。
西凉营没有被围进来,那么他能够仰仗的便只有麾下两千先登营的骑兵了。
在之前的玉泉亭营地之中,有一部分的伤亡,现在只怕他麾下连两千人的骑兵队都凑不出来。
麹义的紧握着手中的缰绳。
现在一个重要选择摆放在他的面前。
他没有判断错误,汉军现在确实还排兵布阵,立足未稳。
但是问题是,截断后路的汉军比他想象之中的要更多。
现在到底是否应该趁着汉军立足未稳之际。
他麾下只有不到两千名骑兵,若是没有冲开汉军军阵,反而伤亡惨重,那么到时候便只有败亡一途了,恐怕根本撑不到西凉营的到来。
之前麹义还担心管亥走到太快,进入玉泉亭,但是现在管亥没有进入玉泉亭,过于谨慎走的太慢,却是也让麹义十分难受。
先锋侦骑一般会距离大部分四五里的距离,那么也就是说,西凉营要赶过来,起码也要在半刻钟之后。
而半刻钟的时间,汉军马上就要合围而来了。
麹义握紧了手中的长枪,咬牙道。
“传令全军向西北撤离,往济水方向集结。”
麹义拨马向西北方带头行去。
伴随着军号的声音,身后近两千余名先等营的骑兵皆是跟随着麹义一并奔腾而去。
隆隆的马蹄声从骑阵之中传来,汉军虽然占据着人数的优势,但是很多人仍旧是面如土色。
面对着骑兵,所有的步兵其实都有一种恐惧的心理。
战马奔腾而来,身处于军阵之中,根本无法走避,无法腾转挪移,只能是以血肉之躯硬撼骑军的冲阵。
一旦战败,将会面临着骑兵的追击,根本没有地方可逃。
陈宫虽然看起来云澹风轻,但是实际上却是也捏了一把汗。
麹义没有选择冲阵,让他多少放松了一些。
他很清楚装备着新式骑具之后骑兵的冲击力被提升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地步。
所以他对于所谓的兖州防线从来都是不屑一顾。
兖州地势平坦,明军的骑兵踏上兖州地境的那一刻,兖州的防线就会全线崩溃,根本没有多少抵抗的能力。
如今的明庭控制着北方所有的马场,而不是当初只控制幽州一处马场的魏庭。
汉庭如今也再没有一支可以制衡明军骑兵的骑兵部队了。
刘备和他麾下的五千幽州骑兵已经全部葬生于繁阳城下。
陈宫叹息了一声,若是他的手中现在有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队,完全不需要如此的被动,甚至还可以吃掉更多的明军。
但是给李乾匀出的那两百匹战马,都已经是各个校尉、都尉亲卫队的手中搜罗出来的战马了。
没有马场,南方根本无法培育出多少合格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