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刘表一直在扩建陆军,没有怎么扩编水师,尤其是在扬州的乱局平定之后,更加没有去管水师。
直到益州被黄巾军占领之后,刘表才感到了威胁,但是战船的修建并非是一日一月之功,制作一艘合格战船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比的漫长。
这也是为什么南郡水师只有五十多艘战船的原因。
而这份恶果,也终于是被荆州吞下。
在南阳郡的陆地之上,刘表苦心编练的荆州陆军根本不敌明军,节节败退。
而本来应当是占据着优势的水师,却是也因为长久的武备松弛而战败,使得最为重要的夷陵陷入了危险。
南郡水战败的太过于突然,根本没有给黄祖反应的时间。
大殿之中越发的昏暗,再也不复往日的威严,留存下来只有阴森和恐怖,还有……
还有一股破败衰落的气息,似乎预示着汉帝国即将走向衰亡。
十五岁的刘协坐在首座,他的目光从殿内群臣的身上缓缓扫过,他的心中一片冰寒。
孙坚战死、皇甫嵩被生擒,七万大军就这般化为泡影,他年岁虽小,但是他如何不明白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天命难道当真不再卷顾我大汉?”
刘协紧抓着膝间的衣袍,不由在心中发问道。
从卢植将他从洛阳带出,在陈都登基之后,一直以来他都不敢放松,不敢休息。
每日他做的最多的,便是学习,不断的学习,他想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学会更多的知识。
他想要中兴大汉,想要挽救这个国家。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刘协的心逐渐下沉,他不明白,他一直以来勤于政事,应当从未失德,但是为何天命却是与汉室越来越远。
环顾着大殿之中的众人,明明殿内济济一堂,四周的甲士众多,但是刘协是感觉自己孤立无援,就如同溺水的人一般,周围连一根可以抓住的稻草都没有,只有无穷无尽的大水,让他几乎难以呼吸。
那个一直以来都支持着他,背负着汉帝国前行的人,已经倒在了繁阳。
先是卢植,然后是盖勋、现在是皇甫嵩
父亲留给他的老臣相继凋零,孙坚如今也战死于繁阳。
刘协并非少不更事,他很清楚,孙坚掌握着颠覆整个国家权力,但是他依然义无反顾将最高的权力交给孙坚。
他信任孙坚,也信任刘宠,他们两人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仍然对他保持着尊敬,并没有将他当作傀儡。
王允进入了朝堂之后,刘协也逐渐发现了世家的力量。
刘宠在某些时候也和王允联合起来。
因此在很多时候,他的发出的命令其实都并非是完全出自于本心,而是不得不依从。
信任袁术正是因为刘协清楚,袁术本可以借助汝南袁氏在朝堂之上势力将他当作傀儡。
袁术掌握着不弱于孙坚的兵权,袁氏四世三公,在朝堂之上,有不少的故吏,袁绍自立确实让袁氏威望大减,但是袁术做出了反应,袁绍一系早已经被开除宗族,因此也没有收到太多的波及,势力仍旧还存在。
在洛阳的日子,刘协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去找寻事务的本质,而并非是去看事务的表面。
人确实会变,刘协也清楚,但是他别无选择,强敌在侧,就算明知眼前是一杯鸩酒,他也必须要饮下。
但是刘协也有自己的谋划,虽然给与孙坚等人几乎无限的信任,但是他也一直在训练禁军,巩固手中的兵权。
刘协明白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禁军很多地方,都是在效彷如今的明军。
大汉立国近四百年,天命在汉早已经根深蒂固。
明军宣扬太平道,刘协就命令禁军宣扬天命,让伏德统领禁军,重用外戚。
他从未放弃,并未失德,但是为什么如今却已经是快要走到了四面楚歌。
刘协心中一阵无力。
青、兖两州只剩下七万余名军卒,禁军还有一万余人,荆州夷陵告急,一切都在向着最坏的地方发展。
大厦将倾,天地将覆……
殿内,数名宦官缓步走向殿内宫灯,将其一一点燃。
原本昏暗的大殿,也因为点起的宫灯重新的变得的明亮些许。
烛火渐明,也让刘协眼前的视野慢慢的清楚了起来。
就在众人沉默不语的时候,刘宠缓缓站了起来,走到了中央的位置,面对着刘协,双手作揖行了一礼,郑重其事道。
“明军占据了秭归,夷陵如今情况不明,但是臣以为,夷陵地势险要,伪明水师多小船,而少大船,南郡水师仍有三十余艘战船可用,借助水寨并非不能抵抗伪明水师,”
“夷陵驻兵有五千人,扼守城池,就算伪明陆军有霹雳车之攻城利器,坚持十日应当不成问题,一旦江夏水师抵达,夷陵之围便可以解除。”
刘宠侧目看向刘先,语气加重了些许。
“我军并非必败,别驾也情勿再做丧气之言。”
此时刘宠站出来所说的一席话,引得殿内众人的目光皆是聚拢而来。
殿内原本沉闷的气氛也因为刘宠起身发言而被驱散了些许。
“荆州暂时无需去管,兖徐两州之兵并未受创,青州防务依旧严密,青州也无需管理。”
“轘辕关东段,广成关、旋门关,三关尽在我军之手,依托关隘,我军并非不能坚守,只需要戒备伪明自冀州南下兖州即可。”
司空张喜神色仍然凝重。
“明军有霹雳车可发大石,摧城破墙易于反掌,轘辕关地势狭长,关关相扣,因而能够抵御进攻,但旋门、广成两关却是寻常关隘,伪明若是进攻两关,我军该当如何?”
殿内群臣也是如同张喜一般有些悲观,自从黄巾军中有了那种可以击发大石的投石车之后,关隘、城池便不再成为阻碍,也是从那个时候,攻守之势正式开始逆转,太平道因此逐渐发展壮大。
“霹雳车并非是没有可以克制之法。”
刘宠转身面对着众人,沉声道。
“有克制霹雳车之法?”
殿内有人惊呼出声,也不怪有人君前失仪。
实在是因为自从明军的霹雳车发明出来之后, 城墙关隘便成为了一个笑话,他们彷制了许久,也没有办法攻克难关,只是彷制出了更大的人力抛石机,而抛车的出现,也使得他们在与魏军的交战之时占据了极大的上风。
“此法乃是我府下属官郭奉孝所献之策,名为‘包砖法’”
“将原先的夯土城墙,表皮以砖、石加以保护,基座以石条砌筑。”
“有砖石保护,明军若是仍以投石车进攻,城墙也能保持完好,起码不会再如同以往一般直接成段塌陷。”
“此法已经确实可信,臣在属地之中修筑了一块场地已经经过了检验,抛车对于砖石城墙破坏有限。”
刘宠的一席话犹如一块大石一般砸入了平静的水潭之中,激起了千层浪花。
殿内一时间喧嚣声四起,汉军的抛车和明军的霹雳车威力相差并不太大,缺乏的只是射程和对人力的使用之上。
殿内群臣议论纷纷,刘宠知道现在是趁热打铁之时,继续道。
“如今伪明正急于吞并河北之地,无暇南顾。”
“昔日改置州牧之时,允许地方招募乡勇以包围乡土,乡勇战力虽弱,但是也可以作为倚仗,只需要编练数月,便可以成为战兵。”
刘宠跪坐而下,沉声道。
“臣请求国家明发诏令,募集兖、豫两地乡勇为兵,编练新军,以为预备。”
“同时诏令兖州军回师兖州,防备冀州,征调扬州军、交州军北上驰援。”
“如此,我军可以再得数万大军,足以暂时抵抗伪明,暂时划河而治,再做图谋。”
第七百九十七章 鞘里藏刀,漠北序幕
想从河北之地南下进入河南之地,一共有六条路可以走。
这六条路,分别是从河内郡、魏郡、东郡、清河郡、平原郡、乐安郡六郡出发。
河内郡在大战不久,便已经是被明军攻占,而魏郡和东郡一直处于战争之中,平原郡和乐安郡则被麹义所掌控。
唯有清河郡畅通。
繁阳之战的落幕,明军大胜,让河北的一众世家豪强皆是恐慌不已,很多世家豪强纷纷弃家南逃,害怕被清算。
这些世家豪强之所以能够绵延数百年靠的是分开下注,靠的是察言观色,还有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
但是这一切在明军那里都行不通,他根本没有办法下注到明军身上,只有凉州的世家最为机警,在一开始便已经旁上了许安。
明军鹰狼卫的公审条例都已经是成为了写在明面之上的规章制度,河北的一众世家豪强早已经是熟读过了条例,他们甚至都已经算过了自己宗族将会受到怎么样的惩罚。
未虑胜先虑败。
他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世家豪强的行为其实也是他们需求的演化。
身为世家,他们所谋求的只有两点。
一是让宗族能够最大限度的发展壮大,第二则是生存,延续宗族。
所以世家豪强才分开下注。
审配虽然对于袁氏忠心,但是审氏对于袁绍可不算是忠心,审氏在汉庭之中也有为官者,只是因为审配的原因,审氏将更多的筹码压在了袁氏的这一方。
在明军获取胜利之后,一众平日间作恶多端的世家豪强皆是惊惧不易,还有一些平日里在邑亭乡聚里名声不好的游侠恶霸更是惊惧不已。
事实证明,太平道可不会管你什么四世三公,还是高门大户,更不会管你祖上出过多少的高官显贵,是什么大儒名士。
律法之下,众人平等。
太平道的那些鹰狼卫,真的是会毫不犹豫的执行着许安的命令。
魏军主力,汉军主力,两军的主力都败在了明军的手中,河北之地的一众世家豪强还没有膨胀无知到认为就凭借着麾下的一些私兵、乡勇就能够挡住明军的进攻。
修筑的再坚固的坞堡又有什么作用,明军军中有投石车,坞堡再坚固,还有邺城的城墙那般坚固吗?
并州世家豪强修筑的坞堡哪一座的地势不比冀州的坞堡地势更为险要,修建的坞堡哪一座又不比冀州的更坚固。
当初并州的世家雇佣死士刺杀许安,黄巾军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几乎将整个并州的地都犁了一遍,所有反抗的并州世家豪强皆是被黄巾军所斩,无一幸免。
麹义盘踞在青州,当收到了明军战胜的消息之后,便拒绝了所有世家豪强的南逃,不过他也没有将事情做绝,并没有去干涉清河郡的事情。
清河郡也因此挤满了南逃的河北世家豪强,很多人都是轻装便行。
他们很清楚,明军一旦腾出手来派兵前往清河郡,他们便再无机会逃到河南。
很多世家豪强只带了一些细软和少部分的家兵、门客一路南逃,马不停蹄。
他们现在只想活命,鹰狼卫公审几乎没有族诛,但是对于那些犯下了罪责的人却没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就是那些归附的凉州世家都有不少的族人在公审之后因罪被斩杀。
因此从清河郡南逃的人多是横行乡里的恶霸,还有名声不佳的世家豪强宗族之人。
他们南逃的计划一开始还算顺利,有不少的人通过了渡口逃到了黄河的南方。
然后不久之后,一队打着黄旗的明军骑军顺着河岸急行而来。
明军的骑军轻而易举的便击败了占据着渡口的汉军,扣押了所有渡船,并将官道之上一众世家豪强全部拘捕。
所有人都没有料到明军来的如此之快。
河北的变化可谓是快如闪电,就在明军占据清河郡后不久,麹义正式受明庭册封,魏国崩塌。
袁谭、袁熙两人被斩杀,袁尚被封为魏候,明军大队军兵不断涌入了河北之地。
河北之地的一众世家豪强也彻底的放弃了抵抗,抵抗已经是毫无作用的事情了。
那行走在官道之上,一队接着一队根本看不到尽头的明军行军队列实在是让人胆敢。
幽州的战事结束,大队的骑军顺着官道南下,彻底瓦解冀州北部世家豪强的抵抗意志。
麹义的投降,使得冀州的一众世家豪强彻底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如今的河北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瓮,而他们就是这瓮中的游鱼,无论如何都无法逃出瓮中,他们只能是选择束手就擒。
束手就擒还有保存宗族的希望,抵抗只有死路一条。
明军传来的消息,主动投效者,可以酌情减轻责罚,但是若有敢于抵抗者,族诛!
这一次明军下达的命令无比的强硬,比起在关中、益州下达的命令还要严苛数倍,族诛本来在太平道之中没有怎么实行这一惩戒。
一众河北之地的世家豪强因此更是不敢轻举妄动,皆是唯唯诺诺。
这一条命令传遍整个河北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