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黄巾
当上艾县的县尉匆匆登上城墙时,眼前的一幕几乎把他吓得呆住了。
城墙不远处,大队的黄巾骑兵在城郊的原野上,呼啸而过。
人一上千无边无沿,人一上万彻天连地!
上艾县县尉的眼前是无数飘扬的土黄色旌旗。
大风吹起,上艾县县尉甚至都能听到那远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声音。
县尉将身躯压在城墙的青砖上,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整个上艾县内的兵丁,再算上小吏在内也不过五六百人。
寡众悬殊,五六百战战兢兢的军卒怎么扛得住成千上万,狂呼酣战的黄巾军?
上艾县的陷落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悬念。
五百多名汉军,还有上艾县的县尉,县令都战死在了城墙之上。
城门洞开,许安策马步入上艾城,城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血腥味。
所有的民居皆是大门禁闭,虽然所有人都知道那道薄薄的木门不可能挡住那些凶神恶煞的“蛾贼”。
“城中为何有火光?”
许安看着不远处燃起的火光,眉头微皱。
“此事应该不是我军军士所为,可能是城中的泼皮无赖。”
徐晃神色严肃,向许安建议道。
“可让斥候队先行入城,城中泼皮无赖多有趁火打劫之徒,需要赶快制止!”
“主公严令军队不能扰民,但是若不制止这些泼皮无赖,只怕到时候脏水都会浇到我军头上。”
“我倒是没有想到这事。”
许安没有攻下城池的经验,一时间判断出现错漏,他只命令军队先行去控制武库,还有粮仓,官府,忘记了普通的百姓,只以为只要自己的军队不去扰民就好。
不过好在黄巾军刚入城不久,徐晃建议后,许安马上下令骑兵进城,那些趁火打劫的泼皮无赖并没有造成过多的破坏,就尽数倒在了黄巾军的刀剑之下。
在黄巾军的强力镇压下,上艾城再度回复了宁静。
这宁静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清晨,整个上艾城依旧是出奇的安静,没有烧杀抢掠,没有火光冲天。
心惊胆颤度过了一夜的上艾城百姓中,有大着胆子的居民,趴在门缝中望街上看去,街头是一队队排列整齐,巡逻中的黄巾军。
城门附近原先汉军驻守的地方,也尽数变成了黄巾军的军士。
…
夜色渐深。皇甫嵩的大帐中灯火仍然没有熄灭。
这次北宫伯玉气势汹汹南下侵犯三辅地区,兵员众多,皇甫嵩临危受命,虽然暂时击退了羌骑,但却仍然不能扩大战果。
羌骑来去如风,更是劫掠了为数不少的汉军衣甲,汉军就算胜之,也无力追击。
皇甫嵩之前讨伐张角的时候,从邺城经过,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上奏天子,将赵忠的私宅没收。
后来中常侍张让又私下向皇甫嵩讨要钱五千万,皇甫嵩自然是置之不理。
如此种种,自然是全被记下,此番皇甫嵩出战,不说中央的禁军没有援助,连骑兵都少得可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果不其然,天子下诏书,言说嵩连战无功,功费者多,不仅征他还京,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
皇甫嵩手上这封诏书就是天子将他去官免职的命令。
……
中平二年(185年)八月,司空张温受封为车骑将军、假节,如此荣耀几乎与当初的皇甫嵩相差无几。
张温受封车骑将军后,派副将执金吾袁滂为先锋,讨伐胡人北宫伯玉。
而黄巾之乱屡战屡败的董卓也被封为了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同为张温部下。
张温上任后便将诸郡兵步骑十馀万屯美阳,边章、韩遂,北宫伯玉亦进兵美阳。
两军对峙于美阳,连战半月亦分胜负,局势好像正向好的一面转变了起来。
但是当三封信件送到洛阳时,却引得天子勃然大怒。
刘宏双眼赤红,地上散落了一地的碎片,宫女和宦官们跪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不是说黄巾贼都清理干净了吗?这太行山竟然乱成了这样子?一群废物!”
刘宏怒不可遏,又是一脚将灯台踢翻在地。
“贼子,安敢欺朕!”
就在前不久,张温和北宫伯玉交战之时,上艾县和涉县已经落入太行山中的黄巾军之手。
而且连司隶的河内郡都遭到了黄巾军的袭扰。
刘宏至今都还记得去年情况有多么的危急。
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刘宏迫于无奈,在壬子日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还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幽州刺史郭勋甚至都被广阳的黄巾军所杀,波才更是连续击败了朱儁和皇甫嵩两大名将。
若不是突起大风,皇甫嵩以火攻击溃了黄巾大军,只怕是汉军就算战胜也是惨胜,到时候黄巾军其他部曲就有发展的余地了。
只可惜波才虽然帅才却也有局限,被汉军击败,败亡于长社。
“令冀州刺史王芬,并州刺史张懿给朕进剿太行山!”
“区区‘蛾贼’安敢妄称天命!”
第一百零七章 进剿太行?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刘宏在洛阳大发雷霆的消息,跟着诏书一并来到了并州刺史张懿和冀州刺史王芬的案牍上。
王芬拿着诏书,眼皮抽动了一下,进剿太行山说的倒是轻巧。
黄巾之乱初平,各地流寇劫匪任在肆虐。
冀州的郡兵们还都没有从石脆山之战中缓过神来。
主将陷入敌阵,生死不知,损兵折将不提,上千匹珍贵的军马也丢失了。
这无疑让冀州郡兵的机动能力大打折扣。
颜良,文丑,高览三人征战多时,才将冀州的形式彻底稳定下来,但是上至将官下至普通的军士,现在都已是疲惫不堪。
现在天子又下诏令让他进剿太行山,太行山中十多万的贼匪,他冀州郡兵就算加上征召的属国兵,战兵也不过两万人。
更何况大军调动,不止是只有战兵,还需要征发民夫,调动军粮。
冀州先遭黄巾之乱,本来皇甫嵩已是平定了动乱,但天子刘宏却丝毫不顾及黄巾初平,天下仍在纷乱之中,诏令天下,除正常租赋之外,每亩还需要加税十钱,用来修缮宫室。
大灾以后必有大疫,果不其然冀州再遭瘟疫,又逢重税,将最后那些还能勉强苟活的小民也逼反了。
王芬上任后收纳流民,安抚叛乱,治军理政,丝毫不敢怠慢。
石脆山一败,冀州汉军实力大损,本就难以压制各路暴民,皇甫嵩又被调遣回了洛阳。
王芬夙兴夜寐,埋头于公事,才有如今稳定的局面,怎么能承受得起大军的钱粮?
如今北宫伯玉与汉军主力对峙于美阳,朝廷更无钱粮和军力来支援。
但天子的诏令,王芬又不得不去执行。
王芬沉思了片刻后,询问道:“高览部现在还镇守在井径关外?”
“让他先将军营驻地向井径关前移十里,再命文丑领本部军兵协同高览。”
“算上文校尉所部,我军军力也不过四千之数,使君…”
一名文吏有些疑惑,思索了片刻还是进言道,王芬冷哼了一声,直接止住了他的话头。
“进剿太行黄巾一事,我胸中自有谋断,仲德此言以为我王芬不通军略?”
“不敢…”
那文吏被王芬一席话吓得冷汗直冒,王芬去年临危受命担任冀州刺史一职,被他直接罢免的官员更不知有几何。
而且皇甫嵩被临时征召回洛阳后,清剿冀州贼匪的担子便落在了他的肩上,调派指挥军卒多日,此时王芬身上也有一股行伍之气。
此时王芬横眉冷目,府衙中更无一人再敢进言。
……
收到诏令的另外一人,并州的刺史张懿此时也是焦头烂额。
不过不是为了诏书的命令。
而是因为上艾县和涉县的相继陷落,虽然上艾县和涉县,都是冀州的郡县,但却比邻并州。
据斥候回报,攻陷上艾县的黄巾军,不仅将南方不远的沾县攻破,如今更是又集结了部分军力,正向并州治晋阳方向进军。
但此时整个晋阳附近张懿可以调动的军士,却只有四千余人。
不久前北面的休屠各胡蠢蠢欲动,还有太行山中的张白骑等人,多次出山劫掠,再加上北宫伯玉进犯三辅地区。
张懿调派了部分的军士支援三地,他也想过,许安统一了南太行后,会来袭击扰并州,只是他完全没有料到太行山的局势居然转变的如此迅速。
许安在短短月余的功夫便一举消灭了盘踞在太行山南部的杨凤,要知道,汉军多次围剿杨凤,都是损兵折将,被杨凤给击退了。
并且许安还在扫平杨凤后,短时间内成功威服了太行山北方的七股势力。
而且并不是袭扰,反而是大军进攻,简直和得了失心疯一样。
进剿太行?
如今晋阳不过四千多的汉军,而且大半都非精锐,在平原上和成千上万的黄巾军搏杀,张懿根本没有半分把握。
他知道此时许安麾下的黄巾军几乎和当时张角麾下的黄巾军战力相差无几。
一样都是连战连捷,士气正处于最高峰。
而且许安在太行八径和陷落的数个郡县中获取了为数不少的汉军武备和粮草的补给,更是进一步缩小了汉军武备的优势。
并州骑兵多在北地防备胡人,如今晋阳可以调动的骑兵,算上张懿的卫队也不过只有三百之数。
前线的汉军斥候没有办法弄清黄巾军骑兵的大概数量。
因为有大量的黄巾军斥候存在,汉军斥候的活动空间极为有限,根本无法得到什么有用信息。
张懿此时才发现局势恶劣,稍有不慎,甚至可能重蹈去年黄巾军攻杀一州刺史的覆辙。
山雨欲来风满楼,晋阳城门一日比一日晚开,一日比一日早关,盘查的军兵数量越增越多,盘查也越发的严密了起来。
城墙上驻防的官兵成倍的增加,他们的神色都无比的严肃凝重,甚至晋阳城中那些世家也派遣了自家的家奴加入协防的部队。
这样的变动,根本无法瞒住城中的百姓,随着越来越多的探报,街头巷尾的百姓都传言着黄巾军正在往晋阳方向进军的消息。
甚至黄巾军的兵力在他们口中逐渐增至了十数万之多,连大贤良师张角复活的谣言都传了出来。
甚至将晋阳城中发生的一些怪事也说成了黄巾军的方士作法惩戒。
张懿此时因为城防的事,忙的焦头烂额,等他反应过来后,命人连续抓了数十人进入大牢,这才勉强止住了城中传播的谣言。
但城中守军的士气还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低迷。
第一百零八章 晋阳之战(一)
就在第六日的清晨,晋阳城上守卫的士兵发现了远方地平线上隐隐约约出现了很多小黑点。
没过多久,大量头裹着黄巾的骑兵就出现在了晋阳城外的原野之上。
紧接着,晋阳城外的原野上又传来激昂的战鼓声。
随后漫山遍野的黄色骑兵如潮水一般冲下坡地,远远的传来一声声放肆的大笑。
一杆土黄色的大纛缓缓的从地平线上升起,刀枪如林,数以千计的黄巾军兵卒士汇集成了漫无边际的土黄色浪潮。
伴随着震天的战鼓声,土黄色的浪潮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向前冲去。
那土黄色的大纛旗后,是一杆在风中张牙舞爪的虎纹军旗,旗下正是许安麾下最为精锐的黄天使者!
他们身披着汉军的连身重甲,一手持着高大的塔盾,右肩上还扛着一支两米多长的铁戟,腰配环首刀,背插描着虎纹的靠旗。
在那面土黄色的大纛的统领之下,黄巾军的军士滚滚向前。
前锋的黄巾军军士已经铺满了整个正面,而后方的士卒还好像无穷无尽一般。
不多时,一个个巨大的军阵陆续出现在晋阳城守军的面前,头裹黄巾的黄巾军兵卒依旧源源不断的从地平线后冒出。
一声凄厉的哨声划破长空,土黄色色的浪潮突然一顿。
土黄色的大纛下,许安左手微举,四下令旗挥舞,号声不断,上万黄巾大军就此缓缓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勒住了前行的战马。
而后黄巾军的大军中,突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一声胜过一声。
只见许安土黄色的大纛从军阵中缓缓驶出,当大纛行驶到黄巾军军阵前的时候,欢呼声达到了巅峰,乃至整个平原,都回荡着黄巾军兵卒们的欢呼声!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