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天之世-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凉州的羌氐部落,也都收到了许安的传信,无一例外都派遣了使者前往冀县参加婚礼,并备上了丰厚的礼物。
  不过虽然如此多的人齐聚冀县,但是冀县却丝毫未显混乱,甚至于连续一月连一件治安事件都没有发生过。
  这不仅是因为城中日夜巡逻的鹰狼卫,和冀县城外两万余名黄巾军的战兵,还得益于许安的威望。
  太平道在许安的统领之下,西平鲜卑,旬月之间安定凉州,高平川一战,名声大噪。
  凉州被许安的攻取的消息自然是不可能隐瞒,现在整个天下都知晓了凉州之战的经过。
  中原群雄皆是为之侧目,开始重新审视起了一直盘踞在并州的太平道。
  他们一次又一次提高对许安的看法,但是却是一次又一次发现他们预估的错误。
  凉州之战,让中原群雄深刻感受到了太平道的危险。
  凉州韩遂和马腾两人麾下汉羌联军多达十数万,虽然缺乏武备,但不得不说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凉州叛军甚至一度攻入三辅地区,威胁长安,威胁洛阳。
  七年的时间,汉庭都没有办法解决凉州的乱局,但是黄巾军秋后出兵,冬季收兵,却已经是击溃了韩遂和马腾的联军。
  而内中情况复杂无比的凉州更是在短短两三月的时间便安定了下来,那些羌氐部落不仅没有作乱,甚至很多羌氐部落都开始信奉太平道了。
  冀县城中的街道之上,人来人往,服饰各异,面貌大相径庭的各类人行走在其上。
  他们有的是羌人,有的则是氐人,还有鲜卑人和匈奴人,甚至还有乌桓人的踪影,不过更多的还是汉人,峨冠博带,束发左衽的汉人。
  街道之上,虽然行人、车马众多,但是却并不显纷乱。
  身穿着深蓝色制服,腰佩着环首刀的警察队伍巡逻在各个地方,穿着鹰狼服的缇骑三三两两的行走在市井之间。
  一队队头系着黄巾的黄巾军武卒全副武装的在冀县城中巡视着。
  冀县自从许安进入之后,也做了大量的改动。
  每一处的坊市都立着一座望楼,望楼之上有黄巾军的军卒值守,监控着坊市之间的一举一动,以防生变。
  每一座望楼下皆有一队满编黄巾军武卒待命,一旦发生情况,立刻行动。
  为的便是防止其他势力派遣来的奸细在城中趁着婚礼举办的时候生乱。
  整个冀县之中,在今日,共有八百余名鹰狼卫的缇骑,一千余名警察,三千余军卒作为警备,为的便是确保万无一失。
  “诸位稍作等待,大贤良师稍候便至。”
  冀县府衙中,一名黄天使者推开了府衙正厅的大门,对着身后一众羌氐部落的使者说道。
  一众羌氐部落的使者自然是没有任何的意见,众人跟随着引路的黄天使者进入府衙的正厅,随后在值守军卒的引领之下选好了位置坐下。
  一众羌氐部落的使者皆是正襟危坐,端端正正的坐于椅子之上,没有人东张西望,也没有人相互攀谈。
  他们也曾经拜见过马腾、拜见过韩遂,但是这一次到冀县来,他们确确实实的被黄巾军那的军容所震惊。
  黄巾军的巡逻骑军,尽皆是身披铁甲,佩弓带刀,手持骑枪,衣甲鲜明,旌旗崭新,而且他们都看得出来,那些黄巾军的骑军,并非只是虚有其表的样子货,那种东西单是用眼睛一看便可以知道。
  在进入了冀县的境内之后,等他们见到那些全身披坚持锐的黄巾军武卒,还有肃杀非常的黄巾军营垒之后,那种惊惧便如同毒草一般迅速的生长,难以遏制。
  黄巾军的军容比之马腾和韩遂两人麾下的军卒要鼎盛数倍,乃至十数倍,百倍。
  黄巾军拥有的武备,更是马腾和韩遂不能比拟。
  太平道如今在凉州已经传播甚广,他们的心中原本更多的是敬意,但是现在看到了黄巾军的军容之后,更多的却是惊惧。
  而进入了冀县的府衙之后,众人更是如坐针毡,因为冀县府衙值守的军卒,是黄巾军中最为精锐的黄天使者。
  他们确实被黄天使者吓到了,府衙之中值守的黄天使者皆是罩袍束带,战袍之上写满了经文,还都佩戴着狰狞的面具,顶盔掼甲,行为更是一板一眼。
  那些巡逻的黄天使者几乎连步伐都是一样的,真的犹如传言之中的黄豆所化的黄巾力士一般。
  传言之中,黄天使者并非是凡人,而是以仙法将其从黄豆所转化而成的道兵。
  关于黄巾军的传言在凉州有很多的版本,其实最初只有一个版本,就是鹰卫散布的版本。
  不过随着传播,一传十,十传百,其中不可避免的被添油加醋,传言也变得有些离谱。
  传言流行的结果就是太平道在凉州的地位直线拔高,各地兴建的道观香火也几乎没有断绝过,连带着许安的威望也提高了很多。
  原本在凉州,汉羌混居,彼此必然会有摩擦,但是自从黄巾军入驻各城,黄巾军的官吏开始执法之后,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就直线下降。


第五百九十九章 畏威而不怀德
  “夷狄,畏威而不怀德,说的倒是真有几分道理。”
  许安站在正厅后方的房舍,透过摆放着的屏风看着正厅中一众端坐着的小心翼翼的羌氐使者,若有所思。
  “畏威而不怀德……”
  阎忠眼眸露出一丝意外。
  “明公这句话从哪里听来,倒是说的……说的颇为正确。”
  许安微微一愣,这句话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唐太宗所说的一句话,全文为:“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但是他现在肯定不能这样跟阎忠所说。
  不过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许安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万能的答案。
  “这句话出自《太平经》。”
  阎忠微微一笑道:“我现在对《太平经》倒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不过我需要提醒明公一点,凉州汉羌混居长久,不能全然以夷狄视之,北方鲜卑诸部,或许是全然畏威而不怀德,但是凉州的羌氐有一部分也能够怀德。”
  昔日凉州刺史耿鄙兵败,六郡之兵败亡,韩遂等人围攻汉阳郡,傅燮据城死守。
  当时北地郡的胡骑数千随韩遂攻城,感念傅燮的恩德,共于城外叩头,求送傅燮归乡里。
  傅燮最终还是没有投降,率领仅有的士兵出城迎战,死于战阵之中,但也正是那些胡骑,傅燮的儿子傅干才得以返乡,冀县其余的人也得以幸免。
  董卓少时和凉州羌氐的豪帅结交,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董卓杀耕牛与相宴乐,后来相结诸豪帅感其意,收拢杂畜千余头赠送给董卓。
  “我知道。”
  许安点了点头,不过对于如何安排这些羌氐部落,他有自己的想法。
  凉州的乱局维持了如此之久,动荡不休,自凉州立州以来,羌乱就没有怎么平息过。
  诚然有一部分的胡人受汉文化所影响,感念恩德,但是更多的却仍旧是畏威而不怀德。
  五胡乱华之时,一切的兽性就在其中显露了出来。
  阎忠双目微眯,他知道许安并没有听进去他的说的这句话,许安只怕是早就了打算,而且这个决定比他设想的要激进的多。
  其实很早以来阎忠就有些奇怪,每当谈论匈奴、羌人、氐人,尤其是谈论鲜卑之时,许安的眼神便会变得锐利起来,似乎在压抑着怒火。
  “明公。”
  许安停住了脚步,偏头看向一旁的阎忠。
  “你每一次做出的决定,之后的发生的事情都证明了你的正确性,这一次我虽然不然不知道你准备做什么,但是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
  许安咧开嘴,笑了起来。
  “但是,该说的话,我一定都会说完,至于怎么选择,便是你的事了。”
  阎忠也是露出笑容。
  “我知道了。”
  许安重新迈步,从屏风之后缓步走出。
  “恭迎大贤良师。”
  正厅之中等待良久的一众羌氐部落的使者,皆是诚惶诚恐的站了起来。
  他们说的都是汉话,而不是部落的胡语。
  许安一路走到首座,坐了下来,先扫视了一眼厅中的众人,这才抬起手,示意他们坐下,
  “都坐下吧。”
  一众羌氐部落的使者这才敢重新坐下。
  许安再度扫视了一眼厅内的众人,厅内一众羌氐部落的使者几乎没有人几个人敢于抬头看他的人,更别提和他对视的人,这也打消了一些许安原本有的一些忧虑。
  “我此前派人传召,已经言明,诸位都是各部落派遣来的使者,应当是可以为本部落做主。”
  许安靠在椅背上,沉声言道。
  “我知道凉州多年以来混乱不休,各部相互争夺牧场、土地、牲畜已为常例,州内动荡连番,已为常态。”
  “但是……”
  许安顿了一顿,微微加重了语气。
  “我不管汉庭占据凉州之时,各郡国如何处置。”
  “现在凉州已经改天换日,如今占据着凉州之地的势力是我太平道,而非汉庭。”
  厅内的不可遏制的产生了一些骚动,不过并没有人敢出声质疑,只是一众羌氐部落的使者都有些坐立不安。
  许安眼神微厉,敲击了一下椅子的扶手,厅内骚动也随着这一声轻响而平息了下去。
  高平川之战,还有黄巾军的军容带给这些人震慑力实在是有些大了。
  “第一,凉州境内所有部落皆要受我太平道官吏管理,并按时缴纳税赋,依照所拥有的牛羊、牧场、土地、人口收取一定的税收,一应税收制度皆依照我太平道制定的《税法》收取。”
  许安话音刚落,厅内便出现了噪杂的声音。
  许安没有去管那不合群的声音,而是招了招手,厅外数十名顶盔掼甲的黄天使者待命已久,闻令捧着书册走入了厅内。
  “这是我命人印制一部分《税法》中的内容,你们只需要看这一部分即可,我太平道的官吏会再六月和十二月两月收取两次税赋。”
  黄天使者入内,厅内刚刚想起了喧哗声瞬间便被压制了下去。
  “记住一点,我不是征求你们的意见,而是通知。”
  许安眉头微蹙,冷声道。
  “第二,现今于凉州境内的各部落,其首领必须接受了我太平道的赦封,方可继续管理本部落,而且每月都要前往附近城邑报告部落之中的情况。”
  “我会派遣官吏去各部落统计人口,根据人口划分等级,共分三等,分别为部、邑、落,然后派遣使者给予印信,赦封首领。”
  “若有违者。”
  许安锐利的眼神从厅内一众羌氐部落的使者脸上一扫而过,沉声道。
  “夷灭其家族,取消其部落之名,所有部落民惩罚劳动改造五年。”
  “第三,凉州全境为我太平道所有,既然如此,你们便要遵守我太平道的法令,你们部落之中的法令一概废除,若有违者,依法严惩。”
  “大概便是这三条,还有一些旁支末节,我们谈话结束之后,我的长史会和你们继续详谈。”
  “你们有人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站起来说明。”
  许安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问道。
  “我希望最好没有,这样对大家都好。”
  许安等待了一会,看到厅内众人没有动静,便准备离开,但是就在这时,一名羌人部落的使者站起了身来。
  “大贤良师……这样实在是有些太过于苛刻了……”
  许安停住了脚步,回头看向那站起来的羌人使者,而后眯起了双目。
  “这里还有人觉得我的命令苛刻吗?”
  许安话音落下,厅内稀稀拉拉又站起来了数人。
  厅内众人的位置都是经过了安排,许安自然也知道那些人代表的是哪个部落。
  这几名站起来,表示苛刻的部落都是比较大型的部落,最少的也有三四千人,其中有两个部落都是万人以上的大部落。
  许安转过了身来,开心的笑道。
  “要是太过于顺利,我心中还有些忐忑,既然你们站了出来,那么一切都好解决多了。”
  “传令吕布、张辽、让他们带麾下骑军可以出征了。”
  “顺便将这几人都请出去,他们已经不是使者了。”
  守卫在厅内的一众黄天使者得到了许安的命令,迅速上前将那些反对的使者尽皆拿下。
  许安目光森然,冷声道。
  “凉州境内,除了我太平道的声音之外,不允许再有其他的声音存在。”


第六百章 洞房花烛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乃是人生四大喜。
  冀县城中张灯结彩,一名名军卒挎刀而立,一名名宾客走入宅邸。
  唱名声不绝,身穿着鹰狼服的绣衣使者将一箱又一箱的贺礼录入礼单,随后装上四轮马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