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在有汾阴城作为屏障,否则若是身处野外,只怕是就算是韩信再世,也难以带领士气低落至如此的军兵避免覆灭的命运。
人数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败。
黄巾军的骑军虽然只有五千人,虽然经过了长距离的奔袭,虽然是疲军。
但是他们大战刚胜,是获胜方,是追击方,此时士气高昂无比,乃是得胜之军,战力甚至不减反增。
而反观西凉军,虽然他们也是精锐之师,不是精锐,早就已经在于夫罗反叛的时候彻底的奔溃了。
但是前线的大败,还有于夫罗的反叛,一路逃亡,胆气皆失,见到黄巾军未战便已经先怯了,又谈什么战力。
黄巾军的武备也都是有限供给骑军,武备上骁骑营并不逊色于西凉军的骑兵,而在经验之上,骁骑营却还要胜过西凉军的骑兵。
骁骑营历战无数,收复西河,北击匈奴,鏖战朔方,袭取两郡,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将出来。
而吕布又是顶尖层次的骑将,吕布本就勇武非常,罕有敌手,跟随着许安一路南征北战,战法也不断的完善,军略一途也是走的更远了。
吕布现在已经不再是曾经上郡那个,最多只统领过千骑百骑的小军侯了。
李傕、张济、郭汜、董重他们或许能称的上勇将,称的上一流的骑将,但是比起吕布,却无疑是相形见绌。
贾诩看着不远处正在的耀武扬威黄巾军骑兵,面色凝重无比。
现在他们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河东郡所有的控制权,就在刚刚玄庭卫用特殊的渠道送来了最后一封情报。
之所以说是最后一封情报,则是因为黄巾军的鹰狼卫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河东郡的大部分地区。
玄庭卫被鹰狼卫全面压制,大量的玄庭卫暗探、卫士被斩杀,被俘虏。
黄巾军鹰狼卫新成立专门用于管理江湖人士的六扇门,也在这一次的战役之中大放异彩。
玄庭卫全线溃败,多处辖区的管事被刺杀,玄庭卫也因此几乎全部退出了河东郡。
玄庭卫损失实在是太过沉重,失去了上官、失去了骨干,暴露于明处,他们已经无法再待在河东郡了。
最后还没有沦陷的几处城邑,玄庭卫留下了书名联络的人员之后,便匆匆离开了城邑。
现在的玄庭卫已经彻底丧失了河东郡的控制权,河东郡因此流言四起,放出流言的不是别人,正是黄巾军的鹰狼卫。
舆论的风向,正向着黄巾军缓缓偏移。
闻喜、安邑、东垣、猗城四城沦陷,黄巾军正向着河东郡最后的四城发起进攻。
河东郡已经再没有什么事务可以挡住黄巾军了。
龚都领兵向着西南部的河东郡西南部的河北城进军。
何曼带领着本部的兵马,还有于夫罗麾下一众胡骑,向着西边解县进军。
而郭泰马上就要带领麾下的军兵抵达大阳城。
很快这三城也都将沦陷,到时候整个河东郡还在他们控制之下的城邑就只剩下汾阴了。
而正往汾阴赶来的,正是许安带领的黄巾军主力!
贾诩双手支撑着身躯,站立在城墙的垛口。
吕布带领的五千骑军彻底的断绝了他们西撤的道路,想要撤退,必须要绕开吕布。
但是现在的情况,根本没有任何的办法绕开吕布。
吕布带领的五千铁骑,就如同一座大山一般,挡在了他们唯一的退路面前。
兵无斗志,将无战心,纵使贾诩智计百出,又能如何?
他们能做的只有困守孤城一条路,只有等着许安带领大军赶到,将他们团团包围,最终走向覆灭。
结局似乎已经注定……
……
六月十四日。
解县、河北、大阳相继被黄巾军所攻破,被黄巾军纳入了版图之中。
汾阴的西凉军在这数日之间,又接连发起了数次进攻。
都被吕布一一击退,甚至还被吕布又斩杀了两名军侯。
损兵折将,城中的西凉军士气更为低落。
黄昏时刻,一件更为让人绝望的事情,更是让城内的一众西凉军陷入了悲观。
汾阴城东方的地平线上,一支蜿蜒犹如长龙的大军正缓缓开赴而来。
旌旗如林,枪戟如林,两翼的骑军呼啸而过,中央的步卒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缓缓行进而来。
疾风吹袭而过,吹起了无数面绣着“天下大吉”的土黄色旌旗。
第五百零八章 动如雷霆
洛阳城,董卓府邸。
原本董卓夜宿皇宫,引得百官不满,在李儒的力谏之下终于是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但是如今董卓的府邸奢华程度比之皇宫亦不遑多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甚至有时候,商议国家大事,董卓直接让官员前往府邸禀报,商议,连皇宫都不去。
满朝的官员因此敢怒而不敢言。
现在的董卓权势已经是彻底的达到了巅峰。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京城百官无一人敢于反驳于他。
就在前不久,因为关东联军的原因,董卓在洛阳城中再度掀起了一番风雨。
一大批的世家被诛杀,而在其中就包括了四世三公的袁家。
董卓以袁绍之故,杀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馀人。
还有其他与关东联军有关系的家族都没有被董卓放过。。
在董卓的授意之下,玄庭卫在洛阳掀起了大案
一时间洛阳之中,人人自危,家家闭户,董卓的府邸之前站满了投效表忠之人,而玄庭卫在洛阳掀起的大案,株连之人竟然以千计。
人头落地无数,大量的世家豪强被牵连,钱财充公,田土被没收为董卓的私产。
此时的董卓的府邸之中,安静非常。
房舍之间除了董卓之外,只有李儒尚在,其余的人都被董卓支了出去。
河东郡陷落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董卓的耳中。
玄庭卫在鹰狼卫的攻势之下溃不成军,于夫罗关键时候反叛,导致牛辅溃败。
现如今河东郡,只有汾阴一城没有落入黄巾军的手中。
但如今汾阴其实早已经被许安带领着大军围的水泄不通,他的女婿牛辅现在就被围困在汾阴。
和牛辅一起的还有一万多名军兵,这其中可是有八千多名西凉军,这八千多名西凉军可都是他军中的中坚力量。
“这许安,真是好大的胆量。”
董卓冷笑了一声,李儒眼神微动,他自然是听出了董卓声音之中压抑着的怒火。
“他以为他是谁?进攻河东之后,竟然还胆敢派遣使者往洛阳来?!”
董卓的眼神之中充满了暴虐。
就在前不久,汾阴刚刚被围困之后,黄巾军便派遣的一队使者前往黾池。
而那队使者的目的就是想要来洛阳和董卓面谈,而且他们居然声称黄巾军其实并非是想占领河东郡。
对于这种鬼话,董卓自然是半个字都不会相信。
黄巾军其实并非是想占领河东郡?现在整个河东郡西凉军还有控制的最后据点就是汾阴了。
而现在的汾阴城都还被许安带领的大军围得水泄不通。
于夫罗反叛,黄巾军旬月不到便攻取了河东郡南部地带,如果这还是没有计划,那什么才算是有计划?
董卓眼神之中充满了杀意,他现在总算是体会了昔日刘宏的感受。
那个许安出兵的时间,每每选在关键时刻。
而且每次进攻皆是计划周全,迅捷无比,犹如雷霆闪电一般。
一击不中,便迅速而退。
而一击命中,后续的攻势便如同疾风浪涛一般连绵不绝,令人难以招架。
原本董卓根本看不上许安,就算是许安当时定鼎并州,已经是名扬四海。
但董卓对许安实际上还是不屑一顾,在董卓的眼中,许安只不过是靠着运道和张角一样只会装神弄鬼的神棍罢了。
等他扫清中原,掌控天下之时,平灭许安不过是易如反掌。
但是现在的许安却让董卓的心中生出了危机感。
那种感觉董卓很熟悉,因为他当初见到皇甫嵩、卢植、朱儁三人时,也生出那种感觉。
《孙子·军争》有云:“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皇甫嵩出身高门,以身作则,为止欲将,行止欲之法御兵,用兵稳重,其徐如林。
朱儁出身寒门,以威御兵,善于攻,用兵迅猛,侵掠如火。
卢植文武全才,以智御兵,修兵权谋,进攻迅捷其疾如风,防守稳重不动如山,多藏后手,难知如阴。
说皇甫嵩、卢植、朱儁三人,乃是当世的前三的名将,其实并不过分。
而党董卓真正的了解了许安之后,才发现许安其实已经隐隐成为了兵法上可以比肩皇甫嵩、卢植、朱儁三人。
如果说葵城许安斩杀朱儁,击破河内郡,是机关算尽,以有心算无心,河内军孱弱,这才斩杀了朱儁。
那么冀州之战,便是真的实打实的硬碰硬,虽然黄巾军有特殊的战争兵器抛石机相助,还有阎忠在一旁协助。
但是那一战黄巾军的主将依旧是许安,许安抗住了局势,在正面上压制了卢植了,这是事实。
昔日修习《太平经》中兵阴阳军法的张角曾经击败过董卓,兵阴阳家所能鼓动的士气,董卓曾经亲眼见识过。
兵阴阳家:“顺时而发,推行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正因为见识过,所以这也让董卓的心情越发凝重
许安修兵阴阳,军略知识皆是从《太平经》之中所得。
而且似乎比之张角,许安的对于兵阴阳家理论的掌握更甚一筹。
许安凭借着《太平经》,还有连番大战积累的经验,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兵阴阳家的大成者。
而且隐隐兵技巧家的影子在里面。
现在的董卓甚至都怀疑,许安除去《太平经》外,还有其他的传承和老师。
不然无法解释那种可以远距离抛射石弹的抛石车,还有各种练兵,训练,以及武备。
诸如雁翎刀、诸如四轮马车、诸如重甲军全面装备钝器。
这正合乎兵技巧家的特征,“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利攻守之胜者也。”
如今的许安兼修兵阴阳、兵技巧,其用兵之法,不同于皇甫嵩,不同于朱儁、也不同于卢植,独具一格。
许安用兵,用四个来形容,正合“动如雷震”四字。
不动则已,动则犹如雷震,雷霆万钧!
越是看许安的发家史,越是深究许安之前走过的路程,董卓便越是心惊。
起于微末,却能迅速的崛起。
平定太行,出战葵城、侵攻上党、进取河东、定鼎并州发生在许安的种种事迹,让董卓看清了许安。
许安的性格非常谨慎,往往是谋定而后动,几乎没有冲动行事的时候。
遍观其经历,无论敌人强弱,皆是计划周全,而后迅速行动,在敌人还未又完全准备之时,一举击溃地方。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在李儒的帮助之下,董卓复原了许安的发家史,这才看到了一个完整的许安。
太行山、上党郡,再到王屋山、太岳山,河东郡北部、并州、南匈奴、幽州两郡,最后到四州黄巾入并州。
这一路来,黄巾军的发展,似乎都在许安的计划之中。
黄巾军似乎一直都是有条不紊向前行进,而没有被外界任何别的事物所迷惑,所阻碍,一直没有受到干扰,他们一直都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的向前行走。
黄巾军夺取这些所有的地方,都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都是以一种极为快速的速度攻破城邑,击破敌军,真正可以被称得上动如雷霆。
而随着新型抛石车的加入,还有黄巾军中新的四轮马车,以及大量的骑兵出现,黄巾军现在的机动性也越来越强。
董卓突然有一种感觉,或许最后阻碍他夺取这天下真正的大敌,是北方的黄巾军,而非是如今看似声势浩大的关东联军。
第五百零九章 使者
董卓缓缓睁开了双眼,他做出了决定。
“让黄巾的使者进来。”
形势比人强,牛辅麾下还有一万多人被困于汾阴,董卓不可能不管。
一万多名军卒,其中有七八千的西凉军主力军卒。
董卓如今虽然号称带甲之士二十万,但是实际上麾下的军卒数量刚过了十万大关,不过才有十三万的常备军,这其中还有不少的新募兵。
之前河东之战已经是折损了三千余名西凉军,这次再折损七八千人,真的可以算是有些伤筋动骨了。
这么久的时间,汾阴外无援兵,一群败兵完全丢失了精气神。
拥有着投石机,士气正盛的黄巾军按理来说其实早就可以攻破城池,但是许安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派遣了使者,想要和他董卓亲自交谈。
董卓也能猜出许安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