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天之世- 第3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汾水的河面并没有黄河长江那般广阔,因此汉军汾水水师的舰船也并不高大,数量也是颇为有限,只有十七艘战船。
  相比于汾水水师,黄巾军的战船的数量要多一些,共有二十五艘战船。
  就在汾水的水面之上,黄巾军正在铺设浮桥,而汉军的汾水水师和黄巾军的水兵正在汾水之上缠斗。
  看起来黄巾军的战船要远多于汉军汾水水师的战船,但实际上的战斗力,却是远逊于汉军的汾水水师。
  汉时水师的组成,一般都是由数种分工不同的舰船所组成。
  位于最前列的战船叫“先登”;有狭而长的冲击敌船的战船“艨艟”;有又轻又快如奔马的赤色快船叫“赤马”
  此外,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叫“槛”,四面设板防御矢石,其内如牢槛的重武装船。
  还有一种行进快速的小船,船上建有观测用的小屋,被称做“斥候”,可以观察敌人进退。
  同时还有一种小船,适用于近战接弦,也可以充当临时的运输船,上面选勇猛精锐的士兵划桨,往返如飞鸥,乘人之所不及,进行袭击,被称作“走舸”。
  还有主力战舰露栈、冒突、戈船等等。
  楼船、戈船都是大战船,都在500斛以上。
  冒突船的作用和战场、攻城之中所使用的冲车作用类似。
  在大规模水军作战时,冒突船的使用概率不及楼船广泛,主要起奇袭、突击之用。
  其中作为主力舰船存在的,还是楼船居多。
  楼船因船高首宽,外观似楼,而得名。
  因其船大楼高,远攻近战皆合宜,故为古代水战之主力。
  但亦因船只过高,常致重心不稳,不适远航,故多只在内河及沿海的水战中担任主力。
  一般的楼船高大,一般都在五百斛以上。
  作战用的楼船一般分三层,第一层为庐;第二层为飞庐;最上层为爵室。
  每层都设有防护女墙,用以防御敌方射来之弓箭、矢石。
  女墙上开有箭眼,用以发射弓弩。为防御敌方火攻,船上蒙有皮革,以隔热。
  楼船上常遍插旗幡和刀枪,以壮声势,又使用纤绳、橹、帆和楫等多种设备,以提升其机能。
  其中东吴所造的楼船如:“飞云”、“盖海”等,皆有五层,可载3,000名士兵。
  西晋泰始八年(272年)晋武帝升王濬为益州刺史,并密命其于四川组建楼船,以灭东吴。
  其所造之船,据记载最大的可载2,000多人,且能在船上驰马往来。
  这九种舰船是最常见的舰船种类。
  黄巾军的舰船之中。
  大部分都是小型的朦冲船、还有一小部分的走舸。
  而最大的旗舰也不过也才是一艘中型的朦冲船,和汾水水师的三艘主力舰船相当。
  朦冲:“外狭而长曰朦冲,以冲突敌船也。”
  朦冲船的主要作用就是冲突敌船,接弦作战,也可远程用弩箭进攻袭扰。
  走舸:“舷上立女墙,置棹夫多,战卒少,皆选勇力精锐者,往返如飞鸥,乘人之所不及。金鼓旗帜,列之於上。”
  汾水水师虽然舰船数量要少于黄巾军,但舰船比黄巾军要高大不少。
  不仅配有朦冲、走舸、赤马等,还有装备更为精良的斗舰。
  不过却没有楼船、冒突、戈船等大型的战船,这是因为汾水一些水面旷阔的地方可以容纳大型战船的通行,但是水量小的地方却占据了多数。
  汾水水师作为内河水师,受制于汾水的水量,实际上能够到达的范围也极为有限。
  所以并没有装备楼船、冒突、戈船等大型的战船。
  其最大的战舰是一艘大型的斗舰,是汉军汾水水师的旗舰。
  除去这艘斗舰外,汾水水师之中还有三艘斗舰,其余的便是朦冲、走舸、赤马之类的小船。
  他们长期在水上,无论是战力,还是适应力斗要比黄巾军高出了数个档次。
  这也是为什么黄巾军多装备朦冲、走舸的原因。
  许安部下大多是太行山的住民、或者冀州的逃难的难民、还有并州人士。
  几乎都是北地的人,没有见到什么大江大河,不习舟船,也不习水战。
  黄巾军的水兵,虽然经历了选拔,不晕船,也乘坐了一段时间的舰船,但是在操控等方面还弱上了一筹。
  使用朦冲、走舸等舰船,远距离使用弓弩攻击,找机会进行接弦战决胜,这就是黄巾军想要的结果。
  黄巾军不惧近战,而汾水水师虽然擅长水战,却多是没有经过什么近战厮杀的普通军卒。
  一旦接弦血战,基本上只有被黄巾军水兵屠杀的份。
  这也是为什么黄巾军的舰船能够暂时挡住他们的原因。
  黄巾军现有的舰船一部分是在临汾城中所缴获,一部分是新建。
  汾水的水师仗着操控更甚一筹,不断的用弓弩射击,斗舰上的床弩也不时的被击发。
  汾水水师舰船有限,虽然战力要胜过黄巾军。
  但是牛辅并不想让汾水水师和黄巾军的舰船硬拼,他和贾诩一起看过汾水水师的军卒。
  牛辅心里清楚的和明镜一样,若是让这些水兵和黄巾军近战厮杀,怕是瞬间土崩瓦解。
  黄巾军对舰船操控明显落于汾水水师,汾水水师只需要远程袭扰,便可以压制黄巾军的舰船。
  如果真的接弦战,那么反而还是黄巾军占据了优势。
  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这种愚蠢的事情,牛辅还不至于去做。


第五百章 战意昂扬
  让黄巾军搭建浮桥,本来就是西凉军的计划。
  到时候占据优势的汉军汾水水师,还可以配合着攻击的地面部队,从河面之上,用弓弩协助西凉军进攻黄巾军的地面部队,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一条条军令从望台上方下发出去,贾诩不时说着什么,按照黄巾军搭建浮桥的动向,布置着南岸的防御。
  战线可不仅仅只是这里,汾水平缓,可以渡河的地点也众多。
  从冀亭到临汾北渡口汾水主流,一直到汾水的支流浍水北岸的城邑,绛邑、翼城,上百里的范围,很多地方都可以作为渡河点。
  “于夫罗那边情况如何。”
  牛辅转头看向河东郡太守王邑,于夫罗驻扎在河东郡,一直是由王邑管辖。
  “我已经发放了大概三千余人的武备给于夫罗,于夫罗部下的胡骑大部分现在被安排在绛邑、翼城一带。”
  王邑虽然对这些西凉军不太感冒,但是形势比人强。
  黄巾军就在旁侧虎视眈眈,要想守住河东郡,还是要靠这些他看不上眼的西凉武夫。
  “还有一部分由于夫罗统领,随同我大军一起作战,约有三千余人。”
  贾诩听到于夫罗的名字,向王邑看了一眼。
  于夫罗的名字他自然听说过,也了解过于夫罗的事情,毕竟这一战要用到于夫罗,贾诩肯定要做好准备。
  这一次汾水之战,对方的指挥官乃是许安。
  贾诩自然是拿出了十二分精神来慎重对待,纵然贾诩并不觉得自己要比许安在军略上差。
  但是人的名树的影,对于许安,贾诩的心中实际上十分忌惮。
  堵河之战,对于汾水这样的不算大江大河的寻常内陆河流,可以选择渡河的地点十分之多。
  黄巾军将战线一次性拉长到上百里,这无疑是让汉军更难防守。
  所以这一战,主要还是看骑兵的调动。
  这一次西凉军中的西凉骑有五千人,几乎占了半数,但是若只有西凉骑肯定是不够的。
  河东郡的汉军骑兵两千人被贾诩全部打乱进了西凉骑的序列。
  不过七千人,贾诩还是觉得不够。
  虽然黄巾军骑兵一共也才八千人,不过黄巾军乃是进攻,许安可以随时集中优势军力攻击一点。
  而贾诩却是防守方,战线的扩大,也让兵力十分的分散。
  所以这个时候于夫罗麾下的一万两千名胡琦,就是一股较为关键的力量。
  贾诩扫视着数里宽的黄巾军阵线,眯起了双眼。
  “许安啊,许安啊……”
  他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能看出许安的图谋。
  “你到底在筹谋着什么……”
  ……
  “水师的短板果然不容易补齐。”
  许安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河面上黄巾军水兵和汉军水师的交战都被许安看在了眼里。
  黄巾军的水兵训练也有五六个月,但还是明显不如汉军的水师。
  汉军的水师在河面上来去如风,根本不给黄巾军接弦的机会。
  甚至于汉军斗舰上的床弩,还重创了一艘黄巾军的朦冲船。
  难怪当初曹操会在赤壁之战采用铁索勾连舰船,这种看似有些愚蠢的举动。
  这或许真的是无奈之举。
  水兵和骑军的难练程度,几乎是相差无几。
  没有多年的侵染,只能得其皮毛,而不能得其精髓。
  “军师,听说贾诩被牛辅从平津调了回来,”
  许安转头看向一旁的阎忠。
  河东之战关系重大,虽然有于夫罗作为内应,但是阎忠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虽然许安劝说了多次,但是阎忠还是执意到河东来。
  “听说牛辅资质平庸,军略不过中流,这样几乎没有任何的纰漏的布置,恐怕不是出自牛辅的手笔,而是出自贾诩。”
  阎忠点了点头,贾诩绝对是他见过最为优秀的人。
  虽然如今的贾诩不过只是平津都尉,但是阎忠也并没有觉得自己看走眼过。
  “用兵有序,不见丝毫匆忙,旌旗严整,营帐齐备,这确实是贾文和的布置,没有错了。”
  阎忠认得教授贾诩军略的老师,眼前西凉军的布置暗合兵法,他自然是看得出来。
  “听到贾诩的名字,我倒是真的有些担心他,会发现于夫罗是我军内应的事情了。”
  许安说的不是假话,他在广宗城的时候,就不敢小瞧任何一人。
  皇甫嵩、孙坚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
  无论是历史上留名的,还是历史上没有留名的。
  更何况面对的还是贾诩这样名留青史,史书之上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的顶尖谋士。
  阎忠感觉到了许安的慎重,言道:“于夫罗反叛没有任何的征兆,不在我等意料之中,也必然不会在贾诩的预料之中。”
  “明公将匈奴除名,按理来说于夫罗决计不会投靠明公,这才是常理。”
  于夫罗现在还挂着汉庭封赏的单于头衔,怎么看也不至于反叛。
  阎忠虽然觉得贾诩有良、平之才,但是就算是张良,陈平也只是凡人,而非是事事皆知的仙神。
  预料之外的事情,又如何能够轻易猜测的出来。
  许安收起千里镜,往前再走了一步。
  河风拂面而来,也带来了一丝的凉爽。
  许安双目微眯,声音也逐渐沉了下来。
  “那就按原计划施行,让吕布和张辽两人准备进军,将我的旌旗前移,安插在汾水北岸的渡口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我的旌旗。”
  ……
  “‘蛾贼’动了!”
  望台之上,贾诩也是打起了精神,看向北面
  军令既下,聚兵的鼓声从黄巾军军中响起。
  大量的军卒被调动了起来,浮桥搭建的速度陡然又加快了数分。
  一队又一队手持着土黄色旌旗的骑军从汾水北岸的原野之上呼啸而过,几乎遮天蔽日。
  一时间竟然让人有些眼花缭乱,似乎在眼前出现了两层大地一般。
  贾诩有些诧异,因为他的胸腔居然是一团火热。
  他明明已经是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但是这一战居然让他重新有了热血沸腾的感觉。
  贾诩嘴角上扬,露出了笑容。
  “既然许安已经率先行动了,那么我们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
  贾诩挥动令旗,一道道将令从其口中发出。
  一时间汉军军阵也是一阵响动,大量的军卒被调动了起来,鼓号声不绝于耳。
  牛辅有些惊诧的看了一眼贾诩。
  他认识贾诩这么多年来,从没有看到贾诩如此战意昂扬的样子。
  不过这样也好,既然贾诩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这一战他有能够拿到一个满意结果前往洛阳交差。
  就在这时,万千的人声却陡然传到牛辅的耳畔。
  牛辅转头看向北岸,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他听出了那万千人声汇聚成的字词。
  那是从成千上万名黄巾军的喉咙之中里迸发出来,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


第五百零一章 大礼
  “报,‘蛾贼’吕布、张辽、龚都、何曼四将带领部曲同时渡河,其先锋部队已经抵达南岸滩头!”
  “报,‘蛾贼’出动一种可以抛射石弹的战车,我军滩头部曲不敌,只能暂时退避!”
  “报,‘蛾贼’用一种怪异的马车于岸边开始设防,车有四轮,比寻常战车要高大不少,‘蛾贼’弓弩手站于车后,难以靠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