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天之世-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安放下毛笔,不过敲定了军功授田制,还有一个问题,许安也需要解决。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鞭子一样,一直驱赶着黄巾军向前,一直征伐。
  这个问题就是钱粮的问题。
  许安要保证自己的麾下军力能够抵御汉军汉军围剿,还有进取的能力,那么势必就需要维持大量的军队,以保持对进剿汉军的优势。
  但正因为如此,也使得黄巾军背上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许安取下了上党郡,又制定了攻取河东郡的方略。
  不仅仅是为了日后好图谋并州,更是为了大量的人口,还有河东郡的千里沃野。
  自古解决财政问题,几乎都是两点,一为开源,二为节流。
  对于这两点,许安此前在上党郡定下攻略河东郡时,也已经有了谋划。
  强敌环绕,群雄并起就在不久的将来,青豫的黄巾军起义迫在眉睫,许安必须要充实实力,拿下基业。
  所以许安早早就定下了计划,而这也是他的老师张梁教导他的,行一步看十步,不能只注重眼前,眼光必须长远,做事必先筹谋。
  开源节流。
  首先是开源,河东、上党、并州三郡,适合耕种的土地众多,而能开垦的荒地也有。
  所以许安准备做五点:
  其一,颁布律令,鼓励开垦,开垦的荒地,全部归属开垦人,并且免税一年。
  其二,收取豪强世家田地,租借给无地的农户,收取三成半的租税,缺少农具、稻种、耕牛可以找黄巾军租借。租借也要收取租金,一同算在租税之中。
  其三,收取豪强世家财货,充当军资。
  其四,繁育耕牛,牛政马政自古有之,保护耕牛的法律,无论是《秦律》还是《汉律》都有法可依。
  而且不仅是秦汉两朝,中国古代几乎历代法律都严厉禁止任意宰杀耕牛。
  如果要宰杀耕牛,必须要经过严苛的屠宰标准和审批手续,私屠乱宰耕牛乃是重罪。
  这皆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作为农耕国家,“铁犁牛耕”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耕牛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增加耕牛的数量,又助于提高耕种的效率。
  黄巾军现在根本不缺耕种的土地,反而是缺少人口,缺少可以耕地的农民。
  其五,更新农具,提高耕种效率,灌溉效率。
  许安虽然没有亲自种过田,但小时候他也曾在乡下的老家,见过耕种的工具,曲辕犁,水车,这些他都见过。
  而且就在中学的历史上,也有记载可以增加耕种效率的工具,曲辕犁就是其中一种。
  这些工具,他的脑海中都有印象。
  开源完毕,然后便是节流。
  节流,许安的第一想法便是裁军。
  许安现在支给鹰狼卫的钱粮不过是悬赏要给与坐探的钱财,还有供应鹰狼卫日常用度。
  而城镇中办事的文吏,基本上给与的俸禄,除了满足其温饱外,每个月也余下不了多少,所以支出也并不多,大头还是在于军队。
  所以许安想到的便是裁军。
  他如今需要供养这么多的军队,短期还能靠着抢掠豪强的财产才维持如此庞大的军力,但难道真学明末的流寇,流窜各地,抢掠四方,维持给养?
  如果真做了这种烧杀抢掠的事,又和蛮夷有何分别,还说什么黄天之世。
  本是同根生,皆为贫苦人,却要做杀戮同胞的举动,为五胡乱华作助力?
  所以裁军之举势在必行。
  不过裁军这事,只能循序渐进,所以许安先设了武卒营和锐士营,现在又增设了骁骑营,再设陷阵营。
  现在许安的设想,是将麾下近十万军队削减至六万人,维持六万人的常备兵力。
  然后剩下的军兵降为屯田兵,效仿历史上曹操所实行的军屯。
  许安展开了魏律送来的卷宗,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上党郡中的那些不愿意臣服的豪强被黄巾军全部斩杀,河东郡想要反击的汉军被击退后,那些原本躲在坞堡之中的河东郡的豪强,除了少数的几家外,要么逃到了河东郡的南部,要么走出了坞堡选择了降伏。
  这些卷宗上记载的那些豪强的行径,如果按照上党郡中鹰狼卫的标准,那么大部分河东郡的豪强,最多被罚没一些田地,钱财,不至于抄家。
  许安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厉色。
  “魏律。”
  听到许安的喊声,魏律立刻低下了头,应答道:“属下在。”
  许安指着一旁的竹简,冷声言道:“不需要再理会卷宗和探查的情报,这些豪强世家获取巨资、眷养仆憧、藏兵于宅、兴建坞堡,哪家手中不是沾满了鲜血。”
  许安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问道。
  “河东郡的道堂应该修建好了吧?”
  魏律自然知道许安要问什么,当即回答道:“已经全部营建完毕,奉明公令,河东郡中一众豪强的嫡长子皆在平阳城道堂就学。”
  “正好。”许安点了点头,吩咐道:“如今刘辟有要务在身,你为我掌管此事。”
  “河东郡的豪强,妄图抗拒我天兵,居于坞堡负隅顽抗,直到汉军退却,才放下兵刃选择投降,也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许安拿出一枚精铁铸成,染成土黄色的虎符,放在了案桌上。“这虎符是我的凭证,你拿这枚虎符,可以在河东郡调集兵马,让其他的将领配合鹰狼卫行动。”
  “河东郡豪强势力根深蒂固,你必须要有万全的准备,再行雷霆一击,否则河东郡只怕又要再度一段时间的动荡。”
  魏律接过虎符,此事确实事关重大,坞堡易守难攻,围困和攻下往往需要数倍的兵力。
  那些豪强胆大包天,私藏甲胄者比比皆是,魏律曾经也在上党郡中参加过围攻坞堡的战斗。
  攻击坞堡局部的惨烈程度甚至不亚于高都城,那些豪强眷养的门客、还有家族中人,手中所持的兵刃,甚至比汉军还好。
  也辛亏私藏甲胄乃是重罪,虽然这些豪强势力不小,但铁甲也只是偷偷摸摸打造了一些。
  不然只怕是攻击坞堡,都要消耗黄巾军大量的兵力。
  魏律郑重地应承道:“必不负明公所托。”


第二百六十章 绣衣使者
  中平四年(187),距离光武皇帝刘秀横扫六合,并吞八荒,肃清寰宇,才过去了一百多年的时光。
  洛阳的皇宫在白日总是显得威严而神圣,高高在上,富丽堂皇,让人不禁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一队又一队披坚持锐的汉军甲士,恪尽职守的巡视在皇宫的周围,护卫的皇宫的安全,保护着汉帝国的皇帝,保护着受命于天的汉家天子。
  正是这些忠于汉室的汉家男儿才使得众多宵小之辈,不敢对皇宫起丝毫窥探之心。
  但到了夜间,当整个神州大地进入黑暗之时,白日里皇宫的威严和神圣却演变成了一阵神秘和肃穆……还有一丝恐怖……
  在空荡荡的大殿中、在黑暗下的宫墙下、在寂静的皇宫里似乎有什么在昏暗的灯火下涌动,只有偶尔宿卫走过时,才会带起轻微的响动。
  厚德殿中,灯火颇为昏暗,殿中数名老宦官静静站在殿下。
  刘宏面色苍白,他刚刚喝下一碗热汤,流入喉中的热汤使得他的身体略微舒服了一些。
  耀兵大典前,刘宏便已是染上了风寒,虽然宫廷的医生尽职尽责的为他治病,但多日以来,却是仍旧不见好转。
  病魔纠缠着刘宏,让这位曾经精力旺盛,沉迷酒色的汉家天子再不复往日的面貌。
  “蹇硕……”
  刘宏闭目休息了一会,向四周张望了一眼。
  “臣在。”
  听到刘宏的呼喊,蹇硕快走了几步,扶住了伸出来的手臂。
  “什么时辰了?”
  刘宏在蹇硕的扶持下缓缓的站了起来,病魔使得他身躯乏力,曾经清醒的头脑也开始变得昏昏沉沉了起来。
  蹇硕扶持着刘宏,回答道:“回国家,已是子时三刻了。”
  “国家身体未愈,喝过了热汤,还请早些休息。”
  蹇硕看着虚弱的刘宏,眼眶微微有些发红。
  “睡不着。”
  刘宏轻轻的摇了摇头拒绝了蹇硕的提议。
  “朕好像已经很久没有看过晚上的星辰了,陪朕出去走走。”
  刘宏面色露出怀念的神色,笑着说道:“还记得在解渎亭时,母后带着朕在庭院中看着漫天的星辰,当真是绚丽无比啊。”
  蹇硕恭敬了应了一声诺。
  随后放低声音对着守在殿内的几名老宦官吩咐其去取衣物。
  “国家稍候,夜里风大,加一件披衣再出殿。”
  刘宏点了点头,这次并没有拒绝。
  很快衣物已经取来,厚德殿的大门已经被打开,殿外十余名甲士恭敬的站在殿外,等候着刘宏。
  刘宏将衣裳披在身上,拒绝了蹇硕的搀扶,缓缓的走出了厚德殿。
  蹇硕紧紧的跟在刘宏身后,紧张的注意着刘宏的身体状况,不敢怠慢。
  一行人走出厚德殿,刘宏被十数名甲士团团护卫着缓缓的行走在夜幕下寂静的皇宫之中。
  刘宏走到一处空地,停下了脚步,四周护卫的甲士也离散了开来,站在四周过道处紧戒,虽然皇宫戒备森严,但他们仍旧没有丝毫的放松。
  皇帝的安危高于一切。
  “时间过得真快啊。”
  刘宏仰头看着漫天的繁星,不由的感慨了一声。
  他的身旁现在只有蹇硕一人在,他也没有在隐藏自己任何的情绪。
  “一眨眼的时间,已经快二十年了……”
  刘宏微微有些失神,好像就在昨天,他还无忧无虑的生活解渎亭内。
  今时他却是已经大汉的天子,大汉的皇帝。
  朝堂之上,庙堂之中,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那些臣子总是会找来各种各样的事。
  刘宏的眼眸之中闪过一丝厉色,他幼时即位,便对那些在他面前指手画脚的党人深恶痛绝。
  只可惜,突如其来的黄巾军的打乱了刘宏的思路,迫使他不得不解除了党锢。
  现在凉州叛乱、并州叛乱、匈奴叛乱、内地也不时有叛乱的消息传来,更是让他不得不倚重党人。
  党人势力越发庞大,刘宏也开始有些力不从心,这也是为什么他建立了西园禁军,并任命蹇硕为上军校尉的原因之一。
  这些在外拥兵的重臣、将军,还有各地蜂起的叛乱都让刘宏感到了一丝危险。
  他需要一支能保护自己的军队,一支效忠于他的部曲,他所能掌控的力量,仅仅依靠北军让刘宏感觉力有未逮。
  而且他前不久采纳了刘焉的提议,加强了州牧的权柄,这也是一个隐患。
  不过眼下各地尽皆都爆发叛乱,这也是无奈之举,要知道调集军队,歼灭叛军,都要消耗大量的钱粮。
  刘宏虽然沉迷享乐,但是也不是对朝政地方之事全然无知,朝堂上该他把握的权力,他可是几乎全都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地方上,刘宏知道那些豪强世家,也就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党人也有不小的势力,加强州牧的权柄,应该可以快速的扑灭各地叛军。
  等到扑灭了叛军之后……
  再慢慢回收权柄,归拢于中央,他收拢了大量的钱财,足以支撑他扩建军队,就算有权臣生起了不臣之心,他也能一一将其击溃。
  “咳咳——咳咳——”
  刘宏剧烈的咳嗽了起来,连身躯都颤抖了起来。
  蹇硕赶忙上前替刘宏轻轻的拍打后背,试图想让刘宏稍微感觉舒适一点。
  凉风吹袭,也驱散了空气中的一丝闷热。
  刘宏停下了咳嗽,空气流动让他的感觉稍微好了一些。
  “朕没事。”
  刘宏挥了挥手,止住了蹇硕的举动。
  “并州被‘蛾贼’所占,我听闻‘蛾贼’能多次战胜,皆是因为每每能事前知晓我军动向,清楚我军的布置。”
  刘宏偏头看向蹇硕,询问道。
  “这是真的吗?”
  蹇硕思索了一下,回道:“回禀报国家,确实如此,河东郡来报,‘蛾贼’之中设有一支部曲,名为‘鹰狼卫’,职责乃是监察天下,巡视神州,取鹰视狼顾之意。”
  “哼!”
  刘宏冷哼了一声,眼眸之中杀意乍现。
  “监察天下、巡视神州,好大的口气。”
  “趁着凉州叛乱,匈奴叛乱的契机这才侥幸占下了并州,也敢如此放肆!?”
  刘宏面色愠怒,挥了挥手示意蹇硕继续述说鹰狼卫之事。
  蹇硕告了一声罪,继续言道。
  “其中鹰狼卫好像又分作两卫,一卫为狼卫,主要负责现在‘蛾贼’窃居的地方,监察地方,一卫为鹰卫,主要负责作战事宜,探查军情,监控我军所在的城池、军镇,递送情报。”
  “所以每每能得知我军动向,而在‘蛾贼’窃居之地,虽然有百姓士民想要为我军递交信息,但大部分都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