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天之世-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傅燮看着程球的脸,心中只觉恶心异常,这程球为人甚是奸猾,除了擅长阿谀奉承,更无半点的本事。
  “如今敌强我弱,你怎么敢蛊惑使君出兵。”傅燮恨声道,“若是兵败,整个凉州都将入贼手,如此后果,你可曾想过。”
  此时程球也回过了神来,见到是傅燮而不是什么刺客歹徒,也不再惊慌。
  当下程球冷声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汉阳郡太守,傅燮傅南容。”
  “使君门前,傅南容你怎么敢如此放肆,还不快放开!”
  傅燮面色几度变化,但最终还是松开了手,要是在此处打了程球,引起了骚动,只怕是连耿鄙的面都见不到了。
  “我原本以为你不过是个奸诈小人,但没想到你还是个蠢材。”
  傅燮怒视着程球,不屑的冷哼了一声,带着两名亲随从程球的身旁走过。
  程球看着傅燮远去,面带冷笑。
  在他看来,傅燮不过是为人耸听罢了,韩遂、王国两人虽然号称十数万之众,声势浩大,但不过一群乌合之众,麾下的战兵不过只有五六万人。
  那韩遂手下也就羌骑和原来的那些汉军军卒可以堪用,王国手下不过是一群暴民,又能有什么战力。
  之前能一路入侵到三辅不过是汉军没有反应过来,后面不是被张温轻而易举的击败了吗?
  虽然周慎,董卓追击失败,但也是他们两人大意,现在凉州六郡,征募来的郡兵足有四万多军卒,还有不少羌骑在旁协助,攻破王国、韩遂的叛军,不过是易如反掌。
  到时候他程球凭借着平定凉州的军功,再加上这么久以来积攒下的余财打通关节,就算封侯也不意外。
  想到此处,程球整了整有些褶皱的衣服,缓步走出了府衙。
  ……
  耿鄙本就刚愎自用,心中已有了定计,又怎么可能会被傅燮三言两语给说服。
  傅燮更是怒不可遏,最后两人争执了起来,傅燮将马鞭丢在堂中,大骂耿鄙竖子,言说其不足与谋,愤然拂袖而去。
  傅燮虽然回到汉阳郡后立刻就上书洛阳,但书信传递毕竟需要传递时间。
  最终还是没有任何事物能阻止耿鄙征召军队。
  傅燮虽然不想应命,但耿鄙乃是天子亲命的凉州刺史,傅燮也只能是应命派遣了汉阳郡中大半的军卒前去应召。
  中平四年四月中旬。
  耿鄙率领大军抵达陇西郡狄道县,和韩遂、王国联军对峙遥遥对峙,在狄道县东扎下了军营。
  汉军的前锋骑兵轻而易举的便驱逐了韩遂、王国联军的斥候,更是使得耿鄙志得意满。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军中将校还有凉州一众豪强世家对他的耐心也已经到达了极限。
  陇西郡太守李参端坐在军帐之中,一想到今日上午发生的事,他简直是怒不可遏。
  营垒外,一阵脚步声传来,厚重的营帘被掀起。
  一名穿着深衣的中年男子走入了军帐,李参看到来人,立马站起身走上前去。
  李参面有愠色,言道:“伯盈,你我相识许久,我也不和你说无关紧要之事,今日那程球多次刁难你我二人,大战在即连粮草都敢克扣。”
  “盖元固说的没错,竖子不足为谋,韩遂、王国叛军势大,耿鄙离心离德,如何能胜,不如反了他娘的,取了程球和耿鄙两个狗贼的首级。”
  黄衍眉毛一挑,他虽然也怨恨程球,但是也没有起兵造反的想法。
  但黄衍也清楚,此时若是他说一个不字,军帐外那一干军卒顷刻间便会将他斩成肉泥。
  黄衍脸上面色变幻数次,终于是狠下了心来。
  “我们二人多年好友,君今日举大事,焉有不从之理!”
  ……
  陇西郡太守李相如反叛,酒泉太守黄衍率军先杀程球,再杀耿鄙,汉军哗然而散。
  随后李相如,黄衍,军司马马腾等人皆领兵归顺韩遂,韩遂、王国联军声威更甚,兵锋直指汉军控制的六郡。
  失去了汉军的庇护,耿鄙身死,早就不满的凉州世家豪强皆是转为支持韩遂,凉州六郡几乎是望风而降。
  等到傅燮收到消息的时候,韩遂、王国联军离汉阳郡的郡治冀县只有五十余里的路程了。
  有官吏劝傅燮弃城逃走,被傅燮严词拒绝,言说自己身为太守,有守土之责,怎能弃城而逃。
  凉州叛军将冀县重重围住,而冀县的城中,却只有八百余名郡兵。
  其余的郡兵,还有原本归附于傅燮的那些羌人,都被耿鄙征召而去了。
  ……
  傅燮身穿玄甲,站在冀县的城墙之上,他的将旗就树立在他的身后。
  让傅燮不解的是,城外的叛军围住冀县已经有两日了,但却没有发起进攻。
  冀县如今兵微将寡,如果叛军发起进攻,一战可下,他们没有任何理由一直驻足不前。
  就在傅燮疑惑之时,突然城外叛军的营垒中一阵骚动,随后大队的骑兵从叛军的营垒中奔出,约有三四千骑的规模。
  傅燮面色肃穆,他握紧了挎在腰间的汉剑,冀县城头的号角声也同时响起。
  但出乎傅燮意料的是,这些叛军却在城外的不远处停住了,然后三四千余名骑兵,一起跪伏在了地上。
  一名手持着符节的羌族骑兵,和一名汉骑紧接着走到了城门附近,那汉骑正是原来酒泉太守黄衍。
  羌人请求傅燮放弃抵抗出城,并发誓愿意保证傅燮平安返回家乡北地郡。
  傅燮是北地郡灵州人,出身于凉州的傅氏。
  求情的这些人,正是北地郡的羌人,傅燮对他们有恩德,他们此番过来就是为了报恩,还有的骑兵原本汉阳郡派出的那些归附在傅燮城外的羌人部曲。
  傅燮环视着城墙上的一众军卒,他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对生的渴求。
  傅干是傅燮的儿子,他虽然只有十三岁,但他也拿起了兵刃,披上了盔甲,跟着他的父亲一同站上了城墙。
  他听到外面匈奴人请求傅燮放弃抵抗,但知父莫若子,他也知道自己的父亲性格刚烈,重视名节,恐怕不会接纳羌人的建议。
  傅干沉思良久,还是决定劝说自己的父亲,言道:“国家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天下已叛,而兵不足自守,乡里羌胡先被恩德,欲令郡而归,愿必许之。徐至乡里,率厉义徒,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
  不待傅干说完,傅燮就打断了他的言语,慨然而叹道:
  “别成傅干的小字,你可知我今天必须死在这里吗?正所谓圣达节,次守节,且殷纣之暴,伯夷不食周粟而死,仲尼称其贤。今朝廷不甚殷纣,吾德亦岂绝伯夷?”
  “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如此,别成,我知道你自幼聪慧,日后必然能成大事……”
  此时的傅干已经哽咽不能再言语,傅燮身旁的亲卫也是纷纷偏过头去,他们受傅燮恩惠多年,他们知道自己的主公已经是心存死志。
  中平四年,四月,傅燮领兵出城,力战而亡。
  至此,凉州全境沦陷,汉帝国彻底失去对凉州的控制。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语成谶
  “退兵了!退兵了!!!”
  一名身穿玄衣的鹰狼卫缇骑挥舞着手中的印信,奔驰在绛邑城的街头。
  随着鹰狼卫缇骑的大喊声,汉军的退兵的消息如同龙卷风一般,顷刻间便席卷了全城。
  绛邑城外的汉军正有条不紊的向后撤离,汉军的营寨已经空置了有一大半了,近半数的汉军已经踏上了南归的道路。
  连已经被汉军重新攻占了的翼城,也被汉军放弃了。
  汉军的主力将要撤离,翼城位于王屋山周边,绛邑的东面,从现在黄巾还有汉军占据的领土来看。
  汉军也必须得放弃翼城,汉军目前的控制的地方,翼城只不过是一座敌后的孤城,现在汉军主力退却,若是黄巾军进攻翼城,一旦翼城完成合围,汉军鞭长莫及。
  而且翼城也不是什么城坚池固的大城,就更加难以防守了。
  许安依靠在城楼的栏杆之上,阎忠、徐晃、吕布等人分别列于许安的旁侧。
  “明公不愧是承载天命之人,明见万里,智算若神也。”阎忠看着汉军撤离,又想起前几日鹰狼卫缇骑传来的凉州军报,不由的感叹道。
  吕布、高顺等人此时看向许安的眼神中,也带上了一丝敬畏。
  如果说吕布、高顺等人归顺,只不过是情势之举,在汉军中不得重用,但此时他们的心中对归附在许安麾下,没有什么太多抵触了。
  昔日所听闻的鬼神之说,就活生生的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由不得他们不相信。
  之前汉军逼迫绛邑,许安没有主动出击,而是依托绛邑步步为营,坚守城池,拖延时间。
  并且言说凉州的僵局很快就要被打破,汉军将会凉州之战一败涂地,凉州刺史耿鄙都会死在乱军之中,汉帝国将彻底失去对凉州的统治。
  当初许安这么说的时候,吕布、高顺等人自然心有疑虑,但是许安一直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甚至将预测的事传遍全军。
  如今鹰狼卫缇骑的军报传来,加上汉军撤军,更是印证了许安一语成谶。
  绛邑城中,上万黄巾军,皆是高举着兵刃,高声的赞颂着许安的谶语,他们高呼着“天下大吉”向着他们的大贤良师尽情欢呼着,庆祝着汉军的退兵。
  “万胜!!!”
  军营之中,无数黄巾军的军卒都走出了军帐,他们拥抱在一起,高声的欢呼着。
  杨木站在原地,四周的黄金甲军卒皆是高声呐喊,他却是愣愣的看着绛邑城楼上,那杆土黄色的大纛旗,眼中流露出了敬畏神色。
  他虽然加入了太平道中,但实际上,他之前却也是将信将疑,直到今日,许安谶语成真,他才真正的相信这个时间有鬼神,而许安就是黄天在人间的化身。
  不然为何能一语成谶,连战连捷?
  他们的大贤良师,乃是天命之人,黄天之化身!
  吕布又联想起了之前,他刚刚归附之时和许安有过一段简单的交谈。
  许安要派遣鹰狼卫的缇骑去上郡去接他们几人的家眷,交谈之时,吕布发现许安甚至都知道自己的妻子姓严。
  当时吕布只是略有些疑虑,但没有深想,如今看来,许安好似真有不凡不之处。
  吕布思索着这一月多来的经历,他想起了许安身旁的人对许安的态度,想起了那些军卒谈论到许安时面上的神情,吕布也不由得动容了起来。
  脚步声传来,打断了吕布的思绪。
  吕布偏头看去,只见一名衣袍上用金线绣着鹰狼,面色阴鸷的短髯中年男子带着两名鹰狼卫的百户走上了城楼。
  “刘辟拜见主公。”
  刘辟恭敬的向着许安做了一辑,也看到了许安身旁吕布一行人,刘辟微微皱眉但没有言语。
  许安见刘辟已经赶到,偏头向吕布等人介绍道:“这位是我太平道,鹰狼卫的指挥使刘辟,这几日传递凉州军情来的,便是他麾下的缇骑。”
  “见过刘指挥使。”
  吕布、高顺等人纷纷向刘辟见礼。
  刘辟一一回礼,笑道:“之前就有听闻,主公在河东郡新收了九名骁将,骁勇非常,汾水一战更是军功卓著。”
  高顺则是略有些警惕的看着刘辟,他在黄巾军中也有月余的功夫了,也对鹰狼卫的职责了解些许。
  众人见礼完毕,便跟着许安一同进了城楼之中。
  分定主次坐下后,许安也不拐弯抹角,当即向刘辟问道:“上党郡内有没有什么异动?”
  刘辟直起身子,面色有些难堪,但害是回道:“高都李氏妄图传递军情给河内郡的汉军,但被天井关守军截获,现其亲族已经被我鹰狼卫尽数缉拿。”
  许安眉头微皱,按理来说,截获情报传递,应当是狼卫的缇骑这才算是合格。
  但许安也知道鹰狼卫刚刚创办不久,那些世家豪强则是根深蒂固多年,还是没有苛责刘辟。
  许安点头说道:“鹰狼卫草创不久,可以先将重点放于边疆城乡,上党郡是我军基业不容有失,若是驻防军情被汉军得手,事态不可谓不严重。”
  “我这次让你来河东郡, 有三件事要交给你去做。”
  刘辟微微躬身听命。
  “第一件事,扩建鹰狼卫,河东、上党郡内各城必须都设百户所,河东郡人口稠密,设千户所两部,上党郡设千户所一部。”
  许安沉声道。
  “河东郡世家势力根深蒂固,对我太平道多是敌视,河东不比上党,世家豪强势力更甚上党郡数倍,民众更多,你所要做的事也更多。”
  “诺。”刘辟低头应承道。
  “你还记得我在葵城之战时说过,青徐兖三州的黄巾军会在中平六年再度揭竿而起吗?”
  刘辟神色一凛言道:“当然记得。”
  “第二件事就是,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