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宋天下-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钱,你就先收下吧。到真定之后,我会想办法让人再捎点钱过来!”
    列维不再说什么,又是恭恭敬敬地对赵权施了个礼。
    赵权站起身,狠狠地揉了揉发麻的双腿,说:“我很真诚地希望,可以在真定等到你们的到来。”
    列维招来几个娃娃,一起送赵权步出会堂。
    走到门口时,列维停下脚步,亲吻了自己的指尖,而后小心地触摸右门石柱上的盒子。
    赵权有些好奇地问道:“这里,装的是什么?”
    “这盒子里,是用羊皮纸抄写的‘妥拉’经文,我们称之为‘门柱圣卷’。不管身在何处,只有要妥拉相伴,我们都能随时听到上帝的声音,并遵循他所有的诫命。
    有一天,妥拉,一定会带着我们,重返圣城耶路撒冷!”
    ……
    北上的郭侃部,并未入驻真定,而是直接到了东距真定八十里的稿城。
    稿城,春秋时属肥子国地,汉时置县。木华黎经营中原时,将“稿”改为“藁”,因此也称为藁城县。前几年曾经一度升格为永安州,但没多久便复为县。现归真定府直领。
    源自太行山麓的滹沱河,经真定河往东,在稿城纳入自南而北的寝水。使稿城一带水土丰美,一向是真定府路的粮仓。
    郭侃部的驻地被安置在稿城县外,距城北五里之地,在滹沱河与官道之间的百亩区域内。
    当赵权等人到达营地时,那里已经建好了数排的院落。每个院子占地近亩,以十人队为单位,各居一院。院落间错落有致,隐隐拱卫着营地北部的一座最豪华院子,那是郭侃的宅院。
    院子方正,三面厢房,共有十个屋子。屋子内已经配备了基本的床铺与桌椅,院中角落还打着一口水井。
    赵权心下不禁有些佩服郭侃,把驻军营地考虑得这么细致,真是不易。而且看着驻营规模,别说是百人队、千人队,就是万人队,也挤得进去了。
    小伙伴们对这个院子都相当的满意。除了辛邦杰外,包括梁申在内,全搬进挂着“渐丁队”牌子的院子里。
    此次南征,郭侃部算是立下大功,自上而下,各有升迁。施玉田、秦子绪、蒋郁山已升为百夫长;丁武、辛邦杰升为五十夫长;赵权与李毅中还捞了个十夫长的职位,好歹也算是小官了。连刚入伍没多久的蒋彦都已经升为了伍长,这使一路麻木的他,脸上终于也有了些笑脸。
    百夫长及以下的职位任命,史天泽说了就能算。倒是郭侃的千夫长职位,需要报蒙古中枢审核,委任状还没下来。
    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郭将军的兴奋之情。入驻营地三天后,郭侃便宣布大假半月。于是,除了在开封新召的二十多名士兵,军营内只剩下一些轮值的老卒留驻。
    丁武等人家都在真定及周边县村,当天便走个精光。诺大的院子瞬间又安静了下来。
    没有作战任务,不需操练,安享了几天的舒服,小伙伴们倒显得有些无聊起来。
    权宋天下

第一百四十四章 郭小娘子
    这天,军营之外来了一队马车,载着大件小件的物什,直接拉入郭侃的院落。又有十来个仆从跟入,开始打扫收拾。
    第二天,又有两辆装饰如一的马车过来,各御双马,方形车舆,漆花雕饰,上缠彩绸,端的华贵富丽。边上还有一队骑卒护卫,领头的是郭侃的亲兵梁城。
    “谁啊,这是?”马车轻驶入营时,赵权悄悄地对着梁城问道。但梁城只是呶了呶嘴,并未答话。
    车舆上的软帘被一只小细手轻轻推开,几束目光向赵权扫来。随后便传出一些细言碎语:
    “好像就是那个人……”
    “据说小时候被称为神童的……”
    “看他个子怎么才这么点……”
    “太瘦了,可能会不经打啊……”
    赵权全身一阵发麻:这是在说自己吗?
    马车缓缓掠过赵权等人身旁,在郭侃的院落前停下。赵权等人见梁城在向他们招手,便一溜小跑过去。
    身边的陈耀突然定住,赵权回头一看,只见他呆呆地立在那,目光迷茫之中带着点狂乱,哈着嘴,一丝口水正萦绕在他的嘴角,随时准备溢出。
    “闭嘴!”赵权轻喝,但陈耀没有任何反应。
    他疑惑地顺着陈耀的目光望去,一个刚被两个侍女扶下马车的小姑娘正望向他们。三个人年纪相仿,都只是在十岁上下。
    中间那个长得最为精致,一身白纱罩衫,下衬月白罗裙,隐约露出一双红粉绣靴。
    头上轻挽平髻,瓜子脸丹凤眼,轻眉淡粉。一柄绢罗团扇,微微遮住自己的脖颈,翘出一截细嫩的兰花指。
    从郭侃宅院中,已经出来了十多个男女侍从,围着小姑娘一阵问候:
    “小娘子好!”
    “郭小娘子,一路辛苦!”
    小姑娘目光缓缓扫过,看到依然发怔的陈耀,“扑哧”一笑,眼中媚意横生。
    赵权心头一震,眼前这个也就十岁的小女孩,身子都还未长开,却已如此祸国殃民。
    “没胸!——”赵权脑子中突然冒出一个很恶毒的评价。
    小姑娘一手搭着侍女伸出的胳膊上,一手将团扇往上微挪,盖住娇翘的鼻尖,径直走到赵权跟前,问道:“你,叫赵权?”
    赵权这会的脑中正有点小乱:这位是郭侃的什么人?叫郭芙,还是郭襄?不对,她应该是郭侃妹子,又不是他女儿,更不对啊,郭侃女儿也不应该叫这个啊——
    听到小姑娘的招呼,赵权下意识“嗯”的回了一声,点了点头,抱拳应道:“郭——小姐好!”
    “你说什么?”小姑娘睁大着眼睛,满脸不可置信神色。随后恨恨地剜了赵权一眼,一甩袖子,转头离去。
    赵权满肚子的惊疑,根本搞不清发生了什么情况,不由怔住。
    身子突然被陈耀猛的一推,赵权差点坐倒在地,回头怒问:“你干什么?”
    “你干什么!你,你干嘛惹她生气?”陈耀对赵权大吼,双眼已经微红。
    甥舅俩每天都在打打闹闹,但陈耀对赵权主动发起攻击,这还是第一次。
    赵权提拳便想揍过去,却发现陈耀已经转过头,站在那朝着小姑娘消失的方向,呆立而望。
    ……
    日子总算是稍微地安定下来。
    丁武只是偶尔过来呆一两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真定陪他老娘,看来他娘身体最近不好,赵权等人也不好意思催他兑现在真定请客大吃三天的承诺。
    梁申还是忙。
    郭侃准备在稿城县范围内继续征招士兵,这活全落在梁申的头上。
    淮南一战中,郭侃部伤亡近半,除渐丁队外,能全胳膊全腿地回到河北的不到五十人。在开封时只招了近二十个新兵,而一旦郭侃千户的任命下来,兵源差额还相当大。
    但郭侃对新兵要求极高,不仅身体健壮、脑子灵活,还得要听话。梁申忙了一个多月,也就二十多个人马马虎虎达到了郭侃的标准。
    对于列维,郭侃的态度倒是比较明确,他并不反对再招一个协助管理后勤的书记官。而且听说列维是回回人,也比较放心。大概是受蒙古人的影响,郭侃一样对于回回人的理财能力充满着信任。
    郭侃还允许赵权他们,在现在的院子边上,规划出一个同样大小的院落,给列维和他收养的几个小孩居住。
    这天,赵权正在跟梁申、李毅中等人探讨一些扩建的细节。院外传来一个小姑娘的叫声:
    “赵权,在吗?”
    赵权还没反应过来,正无聊地蹲在一旁的陈耀“嗖”的便窜了出去。
    “小姐姐好!是小娘子叫我们过去吗?”陈耀甜甜的声音,让赵权禁不住起了些鸡皮疙瘩。
    “到底在不在?”
    “他,他正忙着。”
    “什么人啊!怎么脾气越来越大了,三次来有四次都是在说忙的!”小姑娘的声音越来越大。
    陈耀的声音却越来越低,“要不,我陪你去吧?”
    “闪开点!赵权,你到底出不出来?”小姑娘的声音已经充满了不耐烦。
    赵权皱着眉头,扶额叹气。
    自那天见到郭家妹子后,经梁申提醒,他才明白自己确实犯了错。
    女真入主中原后,被汉化了百多年,直到如今,北地许多地方依然遵循宋时风俗,比如对小姑娘的称呼。官宦人家或是显贵之家的未出阁女子,多被尊以“娘子”、“小娘子”称呼。而“小姐”,在许多场合指的是官伎。虽然现在没分得那么清楚了,但是当面喊人家“小姐”,跟后世时当面叫“小姐”一样,都是对别人的极度不尊重。
    知道自己犯错的赵权,此后对这位名为郭筠的小娘子,有意识地退避三舍。却没想到那小姑娘却不肯罢休,三天两头的让侍女招他过去,或指责或骂一通出气。
    赵权想拒绝,也想反抗,但不敢,她可是郭侃的亲妹子。
    如果只是让郭筠叫过去骂一顿,那也就罢了。可是自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郭筠,却摆开架式,一项项的要赵权跟她比试。
    琴,赵权当然不会,本来就五音不全,来到这世上也没有机会学过;棋,飞行棋没问题,其他的就够呛了;书,字到现在还是写得跟蚯蚓似的;画,更是提都不敢提,素描赵权倒是学过,可是谁见过用毛笔画的素描?
    权宋天下

第一百四十五章 草茎纸
    每次赵权想认输都不行,一定得让他露个臭手,博得一番耻笑之后,才允许他在怜悯而不屑的目光中离去。
    赵权知道,小姑娘这是要让他自己开口去求她教自己,偏赵权对这些东西一点兴趣都没有,只能不住地去接受折辱,这已经几乎成为渐丁队中的一个笑话。
    前些天,那个侍女无意中见到赵权正在帮梁申理账,小姑娘得知他擅长术数后,又来劲了。在赵权没控制好深浅,一不小心胜过一招后,现在是天天的招他过去,让陈耀一个人去都不行。
    更让赵权头疼的是,陈耀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只要那侍女一来,他便会帮着侍女一起,用尽手段,威逼利诱的让赵权过去,否则就是各种吵闹。
    梁申推了推依然在苦恼中的赵权,说:“我看,你还是去吧,否则小耀又该生气了。”
    赵权怒道:“你每天就知道小耀,你就不知道,我也是会生气的!”
    梁申嘿嘿一笑,不再言语。
    赵权头疼地站起身,一边挠头,一边往外走去。
    李勇诚在边上调笑道:“哈哈,小权,又要去赴小娘子约会了!”
    赵权心里一惊,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一时又琢磨不清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对。
    他走到院门口,外面的小姑娘正是郭筠的侍女绿荷,一个比她主人脾气还大的小家伙。
    赵权对着青荷说道:“对不住,真的在忙。你看,小耀的术数是我一手教出来的,你帮我跟你们家小娘子回个话,他要是能胜了小耀,我再去会她,如何?”
    陈耀在边上不住地点着头,如鸡啄米。
    青荷顿时横眉怒目,转身而走,一边嘀咕道:“什么人,这是!不就一个破十夫长吗?好大架子!”
    陈耀在边上抓着耳挠着腮,见赵权对他扬了扬头,便蹦蹦跳跳地跟在青荷后面去了。
    赵权呆立院门,胸中生出一股莫明的恶堵。
    列维的回信终于收到了。
    信笺所用之纸,色彩淡黄,薄如蝉翼,绵软而有韧性。背面隐约可见隐帘纹路与黑褐色的草茎。
    这个时代,能见到的纸张,主要由三种材料制成,一是麻纸,二是各种树皮纸,三是竹纸。这种用草茎制成的纸,是一种梁申也没见过的纸。不过材质一般,手感也差。
    赵权对纸没有太大的感觉,但纸上的笔迹却让他看着欣喜若狂。
    列维汉字写得显然没他汉语说得好,歪歪扭扭,还有许多别字。但那笔迹精细,墨色浓郁流畅。这是钢笔?不,水笔?
    更准确点,赵权感觉应该是鹅毛笔所写。
    不管是什么笔写的,总之,就是硬笔。
    来到这个世上十二年了,最让赵权觉着丢脸之一的事就是他的字,那毛笔他怎么练怎么不行,实在羞于见人。也难怪小郭同学总是看不起他的“脸面”。
    可是他也欲哭无泪啊,毛笔一来难练,二来在长临村时纸张根本没地方买,想练也没那么多材料给他浪费。他自己也做过碳笔,但别说拿着不舒服,一用就碎,用完还全身都是黑沫。而且碳笔写在一般的纸上,根本就写不了多少个字,纸便破了。
    这个时代所有纸,都是为了适合毛笔而存在,纸质相对较软,易于吸墨。而眼前的这种草茎纸,显然是列维专门找到的,可以专供鹅毛笔写字的用纸。
    赵权不由地对列维更加的期盼。
    列维在来信中提到,他已经为开封的犹太会堂找到了另一个犹太人作为临时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