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宋若是形成联盟,宋国军队只能从海上发动攻击。
我不主张主动攻击宋国,并不意味着,如果宋国来犯,我会拱手而让!”
“那你的意思,希望未来可以与宋国,划江而治?”
赵权看着李毅中,微微皱起眉头。
他有些奇怪,他今日为什么会在这个问题上与自己纠缠不放。
李毅中缓缓说道:
“华夏一统,金瓯无缺,这难道不是每一个开国者的最大志向吗?如果有一天,你希望完成华夏一统的战争,或者说,南京府诸公希望你甚至逼迫你,完成一统之战。小权,你将何以自处?”
赵权眉头拧成一团。
“今天,只有咱们兄弟俩在,你面对的只有我。但是总有一天,你得面对南京府诸公的诘问。这个问题,你想好如何回答了吗?”
赵权缓缓地摇了摇头。
权宋天下
第八百七十二章 自保
统一中国啊——
这理想,很伟大,伟大到让赵权感觉到了一丝的窒息。
南宋看似柔弱可欺,其实真的不好打,否则也不会抵挡了女真百年,又扛住了蒙古人数十年时间进攻。
比南宋更难对付的,是忽必烈。
想统一天下,就必须要扳掉这两座大山。
坐等忽必烈灭完宋国,再来对付忽必烈,这是下下之策。到时忽必烈席卷大势,驱赶宋国的数十万兵力,便足以将整个东北淹没了。
先取了宋国再对付忽必烈?
这应该是中下之策,两败俱伤之后,最终获利的一定是忽必烈。哪怕自己拥有海洋之利,也别想再有气力染指中原之地。甚至到了那时,连保住江南与东北,都会力有不逮。
或是联宋灭蒙?
这是上上之策,也是成功率最高的一种可能,却必定是可行性最低的一个选择。
宋国人与南京府之间,只会存在是相互利用的意图,却绝对无法亲密的合作。
而且,一旦灭了蒙之后,真的就能划江而治吗?宋国人不会甘心,南京府的文臣武将一样不会甘心。
赵权看着李毅中,露出一丝苦笑。
“人的欲望,其实真的是一件很难捉摸的东西。当年,咱们兄弟几个,只是想找个能躲避乱世所在,以求苟活。
来了南京府,一切的努力,也只是为了南京府可以生存,可以自保。
如今,自保能力倒是足够,心却根本收不住了!”
“不,小权,你错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想自保,可是谁又敢让你拥有自保的实力?而且,南京府,原本就不是咱们兄弟的南京府。为什么老侍与元先生他们会追寻你?为什么帖木迭儿会臣服于你?为什么敌烈部会向你示好?
如果你只是将目光锁定于辽东,这些人终究都会离你而去。
如果你只是图谋自保的心态,我估计你连弟妹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赵权悚然而惊。
是啊,若非贾似道感觉到南京府已经拥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他有必要如此地容忍自己吗?
一个只想自保的人,在这世上,是根本不会得到别人尊重的。
就如一个不想拥有权力的人,其结果一定是委曲求全、是奴颜苟活、是小心翼翼。
是将失去妻子、失去儿女、失去所有的兄弟,直至一无所有!
人,不是为了权力而活着。但是没有权力的保护,就会失去活着的资格。
赵权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李毅中放缓了语气,“你知道,我们兄弟几个,都是绝对支持你的,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是当海盗,还是当岛主,甚至想去当野人,都没问题!
可是小权,你现在背负的责任,已经越来越多了,我其实是有些担心,担心你有一天觉得自己背不动的时候,扔下兄弟几个,撒腿就跑!”
赵权无语地看着李毅中。
看来,此次南下,还偷偷地在泉州娶了赵氏宗亲之女,给李毅中的刺激相当的大。
连李毅中都是这个态度,可想而知,回到南京府后又得面临多少的麻烦。
李毅中突然咧嘴一笑,“当然,我知道,你不会!但是——”
“若有一天,我们与宋国发生了正面的冲突,那个贾帅摆出令尊,要求南京府向宋国投降,你会如何应对?”
赵权一听,脑子中如醍醐灌顶,刹那间一片通透。
他总算明白了,李毅中到底在担心什么,也明白了贾似道到底想干什么。
贾似道的承诺,现在看来,起码有一点是可以相信的。他不会用自己的父亲来威胁南京府对抗蒙古兵。
但是,正如李毅中所说的那样,贾似道有一天,很可能会利用父亲来直接对付南京府。或是抵御南京府对宋国的侵袭,或是吞并南京府。
当然,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些,后者的话,也许贾似道是有这种念想的。吞并了南京府的势力,掌控主动权之后,将蒙古人驱出中原,其成功的可能性还真的很大。
赵权不由的哂然而笑。
这些人,想太多了!
现在的蒙古人也许不可怕,但是他们难以想象未来的忽必烈会有多么可怕!尤其是当完成了对中原汉地军阀势力整合之后的忽必烈,将会有多么可怕!
这一点,李毅中不懂,南京府诸公不懂,贾似道同样也不懂!
他们在隐隐之中,都将南京府当作宋国最终的敌人。
宋国人确实不弱,挡住了北方军队百多年的不断侵扰,凭着江淮坚守不退,甚至近年来在小规模的战争中还略有胜迹。
可是,凭这些,就能击败忽必烈?
赵权也明白了自己的误区到底在哪。
南宋灭于忽必烈之手,这是后世任何一个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的事。可是在这个时候,没有人会相信这一点的。
对于宋国来说,蒙古人很讨厌,但有多可怕,根本谈不上。因为他们坚信,没有水军的蒙古人,永远都打不过江淮防线。
但是,南京府的海军可以!
而对于南京府的来说,十数万的蒙古人,都已成了东真兵刀下的亡魂。
斡赤斤兀鲁斯降服、也速不花避退。而且,现在南京府内,无论是劳役营还是养马场、甚至是一些农田与海船之上,都能见到蒙古人的身影。
既然蒙古兵对于如今的南京府来说不值一提,那么显而易见,南京府未来的敌人,也只能是宋国!
世人皆醉我独醒吗?
赵权摇头苦笑,不知道该如何跟李毅中分析清楚这其中的关系。
虽然已经大致明白了贾似道的目的。自己的父亲被他控制在手中,终究还是一个隐患。
这事,得想办法去处理。
可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解救手段,都需要自己父亲的配合,这老爷子如果咬着牙不肯离开扬州,那才是最大的麻烦。
如何解决这个麻烦,赵权还理不出一丝的头绪。
一路北行,一路纠结。
掠过桃花岛,留下王显一军。在身弥岛稍做停留,与商船船队分开之后,便来到了旅顺。
权宋天下
第八百七十三章 有些飘了
几乎整个辽南半岛,现在都成为了一个大工地。
上了一号码头,一条宽约五米的大路,直通一幢两层建筑。青石为基,水泥为墙。
这是临时的办公大楼。
稍微洗漱之后,赵权进了大楼的一号会议室。里面竟然泱泱地坐了一大堆人,除了大乌泰之外,南京府几乎所有的高层都来了。
赵权有些头疼,自己不就在泉州成个亲,至于嘛,一个个如临大敌似的。
十来个人,包括高正源在内,起身向赵权问候之后坐下,定定地看着赵权。
良久,没人出声。
赵权觉得有些心虚了。
他看了看李毅中,那货也一样定定地坐着。
赵权轻咳一声,开口说道:“诸位——”
一边说着,一边转着头查看各位的眼色。
突然发现辛邦杰赤红着眼盯着自己,赵权赶紧从怀里掏出刘全给自己的信笺,递给他。
辛邦杰只瞄了一眼,眼泪便滚滚而落。而后站起身,躬身抱拳。
“请权总管下令,辛某愿领兵出征!”
赵权吓了一跳。“领兵出征?要打谁?我怎么不知道?”
“我等愿誓死一战!不灭宋国,誓不罢休!”众人齐齐怒吼道。
叫的最大声的,是陈耀。一张肥脸,已经涨得通红。
赵权彻底蒙了。
我娶个老婆,然后你们就要把人家给灭国了?
是不是太过分了!
赵权突然反应过来,回过头,问侍立在自己身后的承仁:“你送回来的信件里,到底说了什么?”
“我,我说怀疑太公可能落入宋国人的手中。”
太公?
哦,是我爹!
叫太公,一个让赵权很不习惯的称呼。
赵权暗暗地吁了口气,这架式,应该不是为了自己娶亲的事。
他伸出双手,做安抚状,“大伙儿,先别激动,坐下再说。”
“权总管,这信笺,确实是义父所书!”辛邦杰急急地说道。
赵权翻了个白眼,“几个字,能说明什么问题,你信不信,你给老侍看一下,他马上可以给你写出个十封八封出来。”
辛邦杰看向侍其轴,老侍面色有些犹豫,但还是点了点头。
仿造他人笔迹,对他来说,的确比吃饭还简单。
辛邦杰长吸了一口气,没再争论,只是眼睛依然定定地看着赵权。
赵权的眼神看向在座中,唯一一个面色还算平静的高正源,“正源,你来说说,到底是什么情况。”
“是!
属下收到承仁的急件之后,用最快的速度安排人手,渗透到淮水前线,收集了不少的情报。
从各种迹象来看,那位刘全刘将军,襄阳前太守,如今的确被控制在扬州。
此人,为权总管父亲的概率,最少有八成。
如果,权总管带来的那份信笺是真的话,概率可达九成。”
赵权不由地叹了一声,这缉侦局的效率,可真高!
自己还没搞清楚,他们竟然已经全明白了。
大岩桓起身说道:“大将军临行前有交代,让我们放心的打出去,他负责看家!”
王铠也起身说道:“海军,已经备好大小战船二百三十艘,随时待命!”
丁武说道:“这活,我觉得可以由踏白军来完成,人少,进出方便,应该问题不大。”
众人情绪高涨,竟然没有一个出声反对。
或者说,没有一个敢出声反对?
赵权脸色变得严肃,“我想请问各位,有没有想过,南京府、东真军,做好了跟宋国开战的准备了没了?
你们,对宋国了解吗?
宋国的兵力有多少?宋军的优势在哪里?
长距离作战,咱们的后勤能不能跟得上?
如果这时候,蒙古人遣兵进入南京府,我们怎么抵挡?南京府拥有了两线作战的能力吗?”
这些年,在彻底平定东北之后,缉侦局终于开始抽出人手,进行西北与中原的布局。
但是,即使是对于中原,渗透率也是极低。更不用说是淮水以南的宋国。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听到自己父亲的一些消息,缉侦局绝对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但这也仅限于淮水前线。
再深入一些,包括淮南、江浙,乃至福建、广东,缉侦局的势力基本是一片空白。
一旦与宋国开战,那就得做好国战的准备!
南京府,有些飘了!
“那,是你亲爹啊!”陈耀低声地嘀咕了一下。
赵权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今日,哪怕就是我被敌人掳去,我也绝不会允许你们如此轻易地就决定要开启战争。那样,会毁了所有人这么多年的一切努力!”
群情激昂的声音,终于弱了下去。
辛邦杰双眼依然赤红,但是一声未吭。
侍其轴的眼中,却闪过了一丝的赞赏。
一群撸着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家伙,被赵权泼了一大瓢凉水之后,个个蔫了巴叽地散去。
赵权把侍其轴、梁申与辛邦杰叫在一起,关进另一间小会议室。
这四个人,依然是如今南京府临时管委会仅有的四个委员。
海上近一个月的颠簸还未缓过劲来,刚上岸就被一群人闹了半天,赵权便显得有些精疲力竭了。
“权总管,此事是末将考虑不周,东真军目前的确无力发动对宋之战。只是,属下希望……”
辛邦杰话未说话,就被赵权懒洋洋地打断,“辛大哥,你要明白,你现在不仅仅是我父亲的义子。你是南京府级别最高的军事统领,你的肩上,担负着近百万人的安危。你想扔下这些人不管吗?
一个个在家里,都说我想扔掉你们不回来了,现在倒好,轮到你了?”
辛邦杰嚅嚅无语。
“我觉得,权总管还是要理解下辛将军的心情。”梁申劝道。
“你意思是,我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