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救救我们,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
讲的是汉话,但口音有些怪,也许是因为许久不讲的原因。
赵权略皱了眉头,“汉人?还是宋人?”
“奴家,宋人……”这女人怯怯地抬起头说道。
两人都是衣不蔽体,新旧伤疤布满全身。大的那个三十来岁,眉目之前略显端正,小的那个不过五六岁,黑瘦如猴,瞪着一双眼珠子,看着赵权等人,似乎感觉不到太多的害怕。
“你从宋国来的?什么时候?”赵权有些惊讶。
南宋到日本的商路早已断绝,一个宋国的女人还能跑这么老远过来,给倭寇送菜?
“奴家,祖上与日本经商,女真入主中原前,全族迁居于此……”
北宋时迁过来的?
赵权有些疑惑地看着她边上的那个瘦猴,眉毛微挑。
“这,我的孩子,也是宋人!不,是汉人!他父亲是高丽的汉人,长期经营高丽到倭国的商路。
他父亲,我全家,已经全死在这些水寇手中。
求,求将军,带走我的孩子!救救他!”
这似乎是个有些悲惨的故事,一个北宋时随家族迁来日本的女人,嫁给了一个在高丽做生意的汉人。然后全家被倭寇端了,这女人为了保护她孩子,忍辱负重,在这贼窝里偷生至今。
可是赵权却莫明其妙的,生不出任何同情心。
是因为她祖上从中原逃离了?
或是因为她没有在贼窝中保住贞洁?
眼前这具干枯杂乱的身子?
为了保住自己孩子不顾一切的冲动?
还是那丝从她眼中突然掠过的狠色?
似乎都不对啊。
算了,先不想了。
赵权望向王铠,问道:“怎么样,有兴趣吗?”
王铠的黑脸顿时更黑了。
“权总管,有人已经跟我提亲了……”
赵权一怔,怒道:“我说的是那孩子!你不觉得跟你小时候长得很像吗?”
王铠心下松了口气,随即又开始愤怒:我小时候有这么黑吗?
我当了水军以后被晒的,才这么黑好不好!
“你家孩子,我们可以收养,不过你……”
赵权话未说完,那女子又是“膨”的一声叩了个大响头。呜咽地说道:“奴,谢过将军!”
说着,对着身边的孩子惨然一笑,而后站起身,突然跳起,脑袋对着侧方的一块石头就撞了过去。
“你……”
赵权话未喊出,边的王铠伸脚一钩,那女人便扑倒在地,啃了一嘴的泥。
“娘——”小男孩终于发出慌乱的喊叫,拉着女人试图将她的身子翻过来。
权宋天下
第八百二十二章 对马岛(4)
赵权抚额而叹,“我没说不收留你啊,急啥呢这是?”
女人挣扎着撑起身子,稍稍地抹去泥里的灰土,苦笑着说道:“将军肯救我的孩子,为先夫留下一点香火,我已经感激不尽。奴惨破之身,不如死去,免得沾污各位将军!”
赵权松了口气,似笑非笑地看着王铠。
看看,你嫌弃人家,所以她要自尽。这是你的锅,你得背着。
王铠一张脸,彻底成了黑锅之色。
赵权清咳一声,说道:“你别急,我的意思是问你想要去南方的宋国,还是回北地中原,或者……”
女子神色有些凄凉,“宋国我根本没有亲人,中原也早已断了联络,此地家人全已死在贼人之手。
若是各位将军愿意收留,为奴为仆,我绝无怨言!”
收获不错,尤其是在这个女人的帮助下,竟然又找到了十数万两的藏银。
值了!
近三十万两的银子,搬了好多趟才运回船上。
一群水匪远远地看着,却没人再敢靠近。
赵权站在船头,朝着这些渐渐汇回贼窝的水匪挥了挥手,双手扩在嘴边,大喊道:
“我——还会回来的——”
车船升起风帆,载着满满的收获,带着三艘戈船往西而去。
收获确实不错。
当然,指的不是辣么多的银子。
而是此战之后,赵权对于这一支水陆两栖部队,拥有了无比的信心。
跳蛙战术的实施、敌后突袭、截断粮道、登陆之战……
只要兵力充足,赵权相信,此后沿海任何区域的三十里之内,将都会是他们的天下!
当那个女人洗干净了脸,换了一身衣裳之后,赵权感觉到顺眼多了。
聊了会,赵权与王铠面面相觑。
原来这个女人,才是他们此行最大的收获!
女子姓李,夫家姓撒。
撒姓也许不是汉人,赵权倒也不是很在乎。但从这女子的谈吐来看,祖家确实出自中原无疑。
说是夫家经商,聊了一会赵权才明白,大概夫家的生意,都是这女人在打理。
高丽到日本之间,什么货好卖,哪些东西要从哪里进货,销去哪里,利润能有多少,门清!
李氏本托庇于对马岛上一代宗氏的家主,但却不为这一代家主所喜。因此宗氏家主暗中指使岛上的两伙水匪,对李氏下手。
因为略有姿色,被其中一支水匪的匪首看上而留在身边。
对于岛上水匪的底细,包括各支水匪的实力、身后是哪个势力在支持、赃货销往何处,李氏一清二楚。
包括躲在壹岐岛的宗氏,她也多有了解。
人才啊!
赵权再次对王铠挑了挑眉。
这女人,不收了委实可惜。而且她儿子,跟你长得真的很像。
——是小时候的你很像!
王铠憋着气,敢怒不敢言。
整个对马岛上,大大小小水匪十数支。装备与战力都差不了太多,总的人数算下来,大约有千人。
这些水匪,有些是宗氏养着,有些依靠的是倭国本岛的某个势力,甚至有一两支是高丽的家族在支持。
水匪之间,平日里冲突不断,相互抢人抢货,时有发生。但是若有外敌前来,倒基本能联合御敌。
这次赵权他们来得突然,虽然只有一百多人,实力却完全超出那些水匪的想象。这才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但若是东真军在岛上滞留到明日,肯定会遭受其他水匪的群攻。
“你觉得,需要多少人马,可以全歼这些水匪?”赵权问道。
李氏有些犹豫,“打战,我不是很了解。但我想有个三四百人,应当够吧。”
“不过,岛上地形复杂,山高林密,他们要躲起来的话,一时半伙不一定能剿杀干净。而且,壹岐岛的宗氏很可能也会派兵前来支援。”
这关系,有些奇怪。
作为对马岛的宗氏,被海盗赶出后龟缩于壹歧岛。可是不但不想着收复对马,一旦岛上海盗遇敌,还会前去救援?
大概看出赵权的一些疑惑,李氏解释道:
“对马岛扼守着高丽与倭国贸易的最主要通道,许多势力都想染指。不过宗氏毕竟是受幕府正式委任的岛主,别的势力只好以通过支持水匪的方式,来分这一杯羹。
可要是外人占领了这海岛,宗氏可能连最后的一点份额都保不住了。”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如果想占据对马岛,必须要连壹岐岛的宗氏兵力都得计算进来?”
李氏有些犹豫。
“可能,还不止宗氏,还得包括其他水匪背后支持的势力。除非将军,愿意把更多的份额,分配给其他人。”
得,这海盗还不好对付。
杀了一支,其他十几支都会过来。
杀了十几支,他们背后的势力又会涌到。
岛上看似千把个海盗,可能最后需要应付的,会有一两万甚至更多的敌兵。
但是,此行过后,原来对于对马岛没有太大概念的赵权,却知道,这个岛,自己必须得吃下来!
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未来的耽罗岛贸易中心,不被海盗袭扰。否则,谁敢轻易将货物运至耽罗岛上交易?
也只有这样,才能堵住高丽对外贸易的最后一个漏洞。从此之后,高丽的经济想要平稳发展,或是迅速崩溃,得由耽罗岛说了算!
关键中的关键,以此为跳板,才可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那座银山,收入囊中。
往返对马岛的半个月时间,留在耽罗岛上的东真军,已经开始了贸易中心一系列的前期建设工作。
包括与耽罗郡郡主高家签署了正式的土地协议,完成了跑马圈地以及初期的规划。
规划之中,准备建一座占地三十亩的贸易中心,一座行政大楼,一个造船场,三个码头及配套的仓库,一座学校。
以及一座犹太教堂。
毕竟犹太人是这个贸易中心的最大出资方,不过所占股权只有两成。
也就是说,南京府一两银子没掏,就筹到了足够多的建设资金,甚至可能还会有盈余。
条件是总共让出了四成股份,南京府依然是最大的控股股东。
效果不错!
权宋天下
第八百二十三章 渤海海JUN
王栖梧比较顺利地收到了信件,但暂时的确无法离开,不过会把几个日本僧兵送来。
有李氏在手,赵权倒也不是很在意这几个人了。
赵权在耽罗岛上设立了临时作战指挥中心,开始搜集更全的情报,重点是跟石见银山有关系的势力,以及银山目前的开采情况。还得想办法派人潜入,实地考察。
银子肯定是在那的,如果大概知道位置,到时圈起地来也比较有目标。
同时,从北高丽、旅顺、辽东调集作战部队,进行集中的作战训练,舰队整编,后勤军需的调配。
在与辛邦杰等人来来回回数次的信件商议之后,赵权终于决定,再立一军——渤海海军。
这是第一支被赐予正式军队番号的部队。
五百个两栖作战部队,是这支军队的主力作战人员。又从其他部队中,调入五百辅兵与两百新兵。
军旗是黑龙旗。
军长王铠,他也是整个南京府,被第一个正式任命为军长的将领。
同时,赵权要求南京府军事学院,在最快的时间内,加速对水军的训练与培养。
诸多事情忙乱,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这一年的冬季。
多可统率下的高丽战争,彻底崩溃了。
战场上不断失利,士卒迅速减员,这还在其次。
对东真将士的肆意谩骂,大伙也习以为常。
但是,自己带来的一百个蒙古护卫,却成为了多可噩梦的源头。
打战可以,哪怕战死对于蒙古人来说也能接受。
可是,在没战可打的情况下,不让他们寻欢作乐、不让他们肆意妄为,这就强人所难了。
将官与士卒之间的矛盾,在任何一支军队里都发生过,这并不少见。
但是一个战场上的统帅,与所有将领之间发生矛盾,这就很罕见了。
动辄怒骂,重辄鞭罚,还总是被勒令不能随意外出。
惨遭虐待的蒙古护卫,终于集团爆发了。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多可离奇地失踪。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也没人知道他是生是死,更没人知道接下去的高丽之战该怎么打。
在王栖梧与王建禾的大力协助之下,多可的一百个手下,推出了另外一个蒙古人阿士,暂代达鲁花赤之职,并继续统领这支越来越少的南征部队。
向和林发出的急报之上,多可死于对敌的奋勇作战之中,为了承担这个责任,阿士及其他一百个蒙古兵,自罚百鞭,并在接下去的战争中,化悲痛为力气,一口气杀死数万敌兵。
悲痛自然得有,还得尽可能的真实。不过悲痛之后的阿士们,从此在北高丽终于过上了幸福、自由而快乐的生活。
崔沆的老爹终于挂了,在对崔沆表达了有限度的悲伤与恭喜之后,赵权汇集了十五艘战舰、一千二百整编完毕的渤海海军,以军长王铠为帅,再次斩波劈浪,冲向对马岛。
派出协助王铠的,是李氏与六个日本僧兵。
对于李氏这个女人,赵权相信她绝不只是一个海商那么简单。
一个或是两个家族,想在群狼环伺的对马岛生存下去,而且还撑了百多年时间,家底肯定是不太干净的。
不过赵权也不是很在意她的出身,既然她自己明白地承认汉人身份,那就当汉人来看待吧。该有的特殊待遇,还是得有。
尤其是她的儿子撒小宁。
赵权看得出,李氏极其地在乎她的儿子,有这层牵挂在,此人起码暂时可用。
对马岛也许可以凭着单纯的实力来解决,但石见银矿肯定不行,行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更多的,还得依赖李氏与六个日本僧兵。
渤海海军的第一次正式战争,赵权全部交给了王铠负责,派出的实习参谋多达百人。有些的确是具备随军参谋的能力,有些则是尚未毕业的海东学院学子。趁此机会,前来实地观战。
赵权自己则留在了耽罗岛,开始水泥厂的建设。
两三年之前,就有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