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接下去咱们可以谈点正事了。”赵权一抖衣摆,正襟而坐。
“你想谈什么?”崔沆木然问道。
“耽罗岛啊!”赵权单手伸出,往四周划了一个大圈。
“不可能!这个岛不能给你!”
“那我只好自己来打了。”
“你不想履行协议了?”
“没有啊,我这是被蒙古人逼的啊。我帮他们打下这个岛,再跟他们谈租下这个岛,可能比跟你谈会简单些。”
“你们南京府,真的要跟高丽全面开战吗?”崔沆恶狠狠地盯着赵权的双眼。
“这是你说的噢,我可没想要主动开战。”赵权作无辜状。
“不过,开战其实也不会跑耽罗岛来战,正常情况下,我们会派水军围攻江华岛,直到把你们打回大陆为止。
蒙古人对你们的要求,崔将军可别忘了,是弃岛、入质、纳贡。
那我就被蒙古人逼着,完成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再说。”
崔沆面色泛白。
高丽王室之所以这些年还有些底气,就是因为躲在了岛上,并且可以利用水军灵活的兵力运输,才能让所有入侵高丽的敌兵陷于泥淖之中。
可是如今,水军优势渐失,他们还有什么可以依仗的?
王室一旦迁回陆地,最终的结果,就是被蒙古人随意揉捏!
不仅是王室,还包括他们崔家全族。
“我知道,耽罗岛对于你们崔家的意义,无非是最后的一个逃生之地。南京府可以答应你,与你们分享耽罗岛开发带来的所有权益。而且也愿意答应你,若是有一天,你崔将军需要帮助时,我们可以全力保你一脉!”
崔沆眼中,微光隐隐一闪。
“我还愿意答应你,如果你想成为高丽之主,我就帮你灭掉高丽王族。
当然,如果你不愿意也没事。我可以找王佺来谈,看他愿不愿意让我帮助高丽王族,清一下君侧。”
崔沆心里生出一股无力感。
这厮,对高丽太了解了!
助自己灭王室,或是助王室灭崔氏。无论是自己还是王室,都不可能抵挡得住这样的助力。更何况,凭着东真军如今的实力,哪怕崔氏与王室联合,都不一定能有取胜的机会。
“我个人另外还有一个要求。”
崔沆忍不住地又想要愤怒。
我一个要求都学没提,这厮竟然没完没了了!
还没等崔沆拒绝,赵权便说道:“令尊去世之后,我希望你能把他现在的那个妻子,带来给我。”
崔沆愕然地看着赵权,“我那继母,已经快五十了……”
不对,崔沆突然想起,他这个继母,姓大!
难道说,跟南京府大乌泰有关系?
自己之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大氏来自南京府?
崔沆与大氏的关系一向不好。母亲去世之后,父亲迎娶的这个大氏女人,竟然还带了个前夫之子。
这让崔沆很不理解,以父亲的权势,什么样的女人娶不到?却偏偏找了个死丈夫还带拖油瓶的!
权宋天下
第八百一十八章 耽罗岛(3)
从见到大氏的第一面起,崔沆就不喜欢这个女人。
而大氏入门之后,仗着父亲的宠爱,母子俩插手家里的各项事务,导致崔沆与他们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张。
最终惹怒了父亲,直接将崔沆赶出家门为僧。
还好,父亲最终还是会将权力传给自己,否则也不会将自己重新召回身边。
“怎么,有问题吗?”赵权淡淡地问道。
“这个大氏,跟南京府的大将军有关系?”崔沆试探性地问道。
“这个,无须崔将军操心,只问你,有没问题?”
崔沆沉吟不语,心里在不停地计较。
为了一个女人,得罪赵权、得罪大乌泰,以至得罪整个南京府,是否值的?
若不是赵权今天提起这个女人,崔沆在真正掌权之后,她绝对是自己必须在第一时间里要杀死的人之一!
“若是南京府能支持我,帮我平定反对者,我……”
赵权直接打断崔沆,“你们内部的事,怎么打,我不会去管。你有没有想过,我如果管了,就不一定能轮得到你上位?”
崔沆在心里狠骂了一声。这又是威胁,赤果果的威胁!
可是他却毫无应对之策,若是不遂了这个家伙的心意,崔沆相信赵权未必会杀了自己,但捣个乱对他来说,却是极为轻松之事。
“大氏可以给南京府,她与前夫所生之子,不行!”
“怎么,怕我们支持他取代你成为高丽的掌权者?”
崔沆倔强的目光迎着赵权略带嘲讽的神情。
“那你先关着吧,要的话咱们再谈,你可以开些条件。放心,哪怕你把这个异父异母的兄弟送去南京府,我们也不会扶持这样的人上位。跟他又不熟,还不如你呢。是吧,崔将军?”
崔沆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这话说的,真让人放心。
大氏的事是小事,赵权也就这么顺便提了下。
其实大乌泰并不曾跟他说过这事,只是赵权知道大氏有一支早年入了高丽。而现在姓大的人很少,说不定就是大氏的另外一脉。
把人弄来,让大乌泰确认一下,他要愿意认就把大氏留在南京府。大乌泰要是懒得理会,再还给崔沆也行。
其实这时候崔沆要真的坚持杀掉这个大氏,赵权也没什么办法,总不可能为了大乌泰都还没确定的一个远房亲戚,就跟崔氏开战。
两个人终于回到了关于耽罗岛的谈判之中。
海面上落水的高丽兵,全都被捞上了船,一个个盯着东真兵,敢怒而不敢言。
这使得崔沆开始认认真真地思考耽罗岛的未来。
耽罗岛崔氏是自己家族准备的最后退路,这个不假。但是崔氏却始终没有开始对耽罗岛进行规划与建设。
一来这种投入是个无底洞,多少钱都不够用。二来崔瑀并未觉得到必须开始建设耽罗岛的时候,过早经营后路,会让家族的继承者失去前行的动力与决心。
因此,直到现在为止,耽罗岛还是那个耽罗岛。
椭圆形的耽罗岛,虽然面积很大,但是除了中间一座高耸的汉拿山,四周却是一片毫无遮拦之地。
不仅四面招风,还什么风都挡不住。
岛上土地贫瘠,种什么都很难成活。至今全岛居民尚不足万人。
若不是耽罗郡的郡主,念着这个岛是祖上传下来的土地,可能就是弃岛而去了。
不过,对于崔沆来说,自家的东西,哪怕放在那里烂着,也是自家的事。
可是被别人盯上了,想要拿走,就会让人觉得很不舒爽。
敝帚也得自珍啊!
还好,这次赵权并没有狮子大开口,也没想一口气就把整个耽罗岛吞下。
开出的条件也算不错。
南京府愿意出钱,向崔家购买耽罗岛东南角的千亩土地。
同时租用万亩土地百年时间,并要求得到在耽罗岛其他区域永久经营的权力。
而且赵权答应,自此之后,不会向岛上居民、也不会向崔氏发动主动性的攻击。南京府所属势力更不会参与崔氏在高丽的任何内斗。
如果崔沆个人有需要,南京府还愿意庇护他的绝对安全,保他一世的衣食无忧。
前提是,崔沆的手上,不能沾染任何南京府官员与东真兵的鲜血。
崔沆犹豫半天,终于咬着牙,决定将售卖千亩的土地所得,以及预收的百年租金,全部折算成现银,入股南京府即将在耽罗岛建设的渤海贸易中心。
似乎是崔沆以土地入股,空手换得股权,但是这土地今后却是属于南京府的。
为此,赵权还是很慷慨地给了崔沆两成的股份。
是给崔沆个人的,至于他是否要跟高丽王族或是家族内部分成,以及如何给予耽罗郡一些好处。跟赵权没有任何关系,他也不关心。
只要有了这份协议,以后驻守在耽罗岛上的东真军,便可以毫无顾忌地击杀任何敢于觊觎南京府财产的非法入侵者。
对于崔沆来说,这生意当然是合算的。
南京府与赵权的经营能力,有目共睹。自己实际上一分钱没花,就获得了未来可能的巨额收益。
而且不管如何,耽罗岛还在崔氏的控制之内,耽罗郡的郡主也没有受到任何的威胁。如此,起码对得起高丽国,也对得起疾病缠身的父亲。
父亲已经卧榻难起,也许明天就走,也许还会再挣扎一年半载。在此期间,崔沆必须要给自己安排一条后路。
是自己的后路,而不是崔家的后路。
现在高丽国内,高丽王族算是崔家的敌人。而崔沆的敌人,则是自己父亲之弟崔珦、以及自己父亲一大堆亲生或非亲生的子女。
虽然崔沆在南京府栽了一个大跟斗,但也许正是如此,崔沆心里反而愿意信任南京府、信任赵权。
确实,赵权想杀他,早就杀了,也没必要留到现在。
凭着东真军如今的实力,打江华岛估计够呛,但是真要攻打耽罗岛的话,高丽水军根本无法提供充足的支援。
耽罗岛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了。
剩下的,自然有人过来接收地盘,划定区域,并开始耽罗岛上“渤海交易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权宋天下
第八百一十九章 对马岛(1)
耽罗岛以东五百里,是横亘于高丽与日本之间的对马岛。
对马岛再往东五百里,则是闻名于后世的石见银山所在地——石见国。
石见国,是日本的令制国之一,属山。
山,又名北面道,是五畿七道之一,位于本州日本海西部,即后世差不多岛根县的范围之内。
石见银山啊,曾经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一个银矿,最高时占据了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强。
这是让赵权一直很流口水的银矿。
关键是,这个时代的日本人,似乎还没有发现到这个银矿巨大的潜在价值。
找某个势力一起合作开发?
像耽罗岛这样,先买块地再租,然后慢慢开发?
直接打上去?干脆直接灭了这个国家,然后什么就都是自己的了……
许多念头与想法,已经纠结了赵权很长时间了。
但是灭国,毕竟只是想想而矣。
别说东真军现在没这个实力,就想有这实力灭了他们,又得去哪里迁移这么多人来治理这个岛国?
总不成把南京府所有人,都移到岛国上,然后把花花江山,全部让与忽必烈?
那有一天,自己反攻回去时,会被后人怎么以为?似乎有些可笑啊——
灭国的想法是不太现实,但是打终究还得打一仗的。否则,即使是遇到某种愿意合作的势力,也不可能长久。
在赵权的印象中,这是个并不太愿意讲诚信的国度,但是对于实力却有着发自灵魂深处的敬畏。
打不过,一切心计与手腕都会成为废话。打得他们服了,再谈才有可能。
只是石见距离罗津近两千里,就是离位于北高丽的合兰县,也有千余里。
如此长距离的运兵,对于东真水军来说,不算大问题。
需要担心的是,一旦战争陷入僵持,后勤的持续供应,压力会变得无比的大。
就食于敌?还是,想办法从高丽弄点?
一个个想法不断涌现,又被赵权自己否决。
脑子似乎有些不够用了。
对日本的情报收集还是有些少,石见如今被什么势力控制?附近又有哪些可以揍一揍的人,都还不太清楚。
要是有个带路党就好了。
带路党?
赵权突然想起了扔在王栖梧那的六个日本僧兵。也不知道他现在把这些人调教得咋样了。
想及于此,赵权立即拟写了一封给王栖梧的密信,让承仁送出。
站在船头,赵权望着北去的海东青,心里不禁有些嘀咕:
这是他第一次从海上正在行驶的舟船之中放飞海东青,也不知这一只能不能到得了身弥岛。
到了身弥岛之后,会再换一只海东青,将此密件送到身处宣州的王栖梧手中。
不过此时王栖梧应该正忙于应付多可吧。
信送出去后,赵权有些急躁的心反而平定了下来。
之所以突然念叨起石见银山,是因为刚拿下了耽罗岛,才有了这些念想。要拿占据这座巨无霸式的银矿,还是需要尽可能妥当一些的前期计划。
既然现在没被开发,想来也不会差这一两年。
不过,赵权还是忍不住的继续驱舟往东,哪怕远远地看上一眼也是不错的。
而且,趁此机会,得领着王铠他们,把高丽以南、日本以北海域的海图尽可能的描绘清楚。
七八天之后,船队的正前方,出现了一溜海岛。
“那里是对马岛!”王铠凑过来说道,“这是日本北部最大的岛屿了,对马岛以南百多里,有个小点的,是壹歧岛。再往南就是倭国本岛。”
赵权眼睛一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