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宋天下-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属下建议,需要有人做保……”
    “做保?我吗?”陈耀斜眼看着王栖梧。
    “属下觉得,由郭夫人做保,可能更合适些。”
    “那有什么区别!”陈耀怒道。
    赵权却在心下暗暗点头,无论是欠条还是做保,其实最后能拿到钱的希望都不大。不过通过此举,也让郭侃明白,下次再想来要人,起码得把这笔巨款还清了再说。
    而且,一次做保之后,郭筠以后也不太可能出面,再次做这种让陈耀难堪之事。
    听说自己可以回到中原,高天锡脸上有些欣喜,但是董文炳却依然脸色淡然。
    而听说需要忽必烈付出巨额赎金时,董文炳甚至想跟王栖梧学习,直接跳入海里把自己淹死算了。
    董文炳与高天锡都很清楚,别说六百万两,就是六万两现银,现在的忽必烈都未必能拿得出来。
    柔远一县的收入,大半要交给和林。现在忽必烈手下,几乎所有的幕僚,不但没有任何的薪俸,还得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忽必烈养成数百人的契丹兵。
    为了能给自家的王爷省点钱,董文炳与高天锡甚至都不想再带走任何一个人。
    可是,看着自己的手下满脸的哀求之色,他们俩还是咬着牙挑出了五十人。
    然而,剩下的人看着他们的人眼光,却已经从期盼变成了绝望,甚至还带着一些怨毒。
    陈耀领着人,泱泱而去。
    赵权又让人叫来了那六个被高天锡招募的倭人。
    六个倭人表现得相当直率。一见面便直接向赵权单膝下跪。齐声说道:“我等几位,愿为权总管效力!”
    这几人,相貌不咸不淡,身材看上去倒是都很匀称。行为举止之中,隐然有一些军人的气度。
    除了为首那人,其他人目光内敛,都不敢直视赵权。
    “你们,是浪人还是忍者?”
    几个倭人脸现迷茫之色。
    “武士?”赵权又问道。
    几人依然沉默,但似乎都在隐藏着眼睛中的些许愤懑。
    赵权有些奇怪。眼间这几个人,战力相当不错,进退有序,即使不是军人出身,也一定是曾经在军队中历练。难道说,这些人都不是从那个岛国来的吗?
    不过,赵权不知道的是,所谓浪人和忍者,是在江户时代才出现的称呼。这个时候,当然没人知道了。
    “我们是僧兵。”为首一人,犹豫一阵之后,终于说道。
    僧兵,那是什么兵器?怎么用?
    这些人都是和尚吗?
    赵权不由地看着几个人的脑袋。这些人都理着短发,看着与他人是有些不同,但毕竟都长着毛啊。
    权宋天下

第七百三十五章 僧兵
    赵权本来还以为可以弄几个武士或是忍者过来玩玩,现在显然有些不对路,不由的兴趣缺缺。稍微问了两句,便让人先把几个倭人送了下去。
    “权总管对倭国,可是有什么想法?”赵权正沉思间,王栖梧凑前悄声问道。
    赵权下意识地把头一偏。
    对于王栖梧,赵权本就不算讨厌,但也绝谈不上喜欢。
    此人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太有特色了。但如今在赵权心里,依然还属于不得不用的角色。
    人无完人,赵权也不可能要求他是一个很完美的官员。
    不过对于王栖梧未来所能发挥的作用,赵权多少还是心存期待。
    只是,期待是一回事,但是他与王栖梧之间,始终无法像与其他人那般觉得可以亲近。
    赵权迅速地坐定身子,说道:“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不知……权总管将来,是否图谋倭国?”
    图谋日本,当然有,只要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相信都会有这个理想的。
    只是,现在力有不逮啊!
    “你对那些所谓的僧兵,了解吗?”赵权不想跟王栖梧探讨图谋日本的问题,起码现在不想。
    王栖梧点了点头。
    “汉时,这个岛国向汉王朝进贡,并受赐金印,自此后便自称‘奴国’或是‘倭国’。
    在平安时代后期,倭国钦慕中原礼仪文化,引入隋唐制度,在国内将贵族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而后根据功劳、职位、地位,把土地进行分封,从而产生了土地的私有化制度。
    在此基础上,倭国出现了大量的庄园主,也就是大地主。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这些庄园主招募私兵,并加以训养。这些不事生产的私兵,便是武士。
    百多年之后,不断发展壮大的庄园主,依靠武士,彼此间不断吞并扩张,之后形成了平氏和源氏两大集团。
    五十多年前,源氏家主源赖朝剿灭平氏之后,受后鸟羽天皇册封,成为‘征夷大将军’,并建立了镰仓幕府政权。从此,天皇便沦为幕府傀儡。”
    赵权有些惊讶地看着王栖梧,他倒是没料到,这货对于日本的历史,如此熟悉。
    “幕府政权成立之后,武士地位大涨,已经成为倭国实际的掌权者。
    倭国皇室,一向尊崇佛教。因此,随着土地分封制的推行,遍布倭国的寺院,也获得了无数的寺产、土地。僧兵,就是寺院为了保护他们的财产,而豢养的私兵。
    其当年的地位,与武士其实都是一样的。
    据说最盛之时,整个倭国不下十数万僧兵。其中京都附近大一点的寺院,如延历寺、兴福寺、本愿寺等僧兵,少则数千,多则上万。”
    一个寺庙就有上万的僧兵?
    这个数量是有些可怕,想想看,南京府如今不算新兵的话,正式的兵力也不过上万。其中能成为战兵的,只有数千。
    “只不过,当武士掌权之后,这些僧兵地位开始急剧下降,乃至不容于幕府。
    如今,同样处于尴尬地位之中的皇室与寺院,开始联合对抗幕府。
    不过,目前的情况,似乎是幕府武士依然处于优势地位,各地寺院有些被剿灭或是被迫解散。而那些原本依附于寺庙的僧兵,开始四处逃亡。
    属下以为,那些被董文炳招募而来的,应当就是这种流亡在外的僧兵。”
    “你,对这些事情,怎么会这么了解?”赵权好奇地问道。
    “辽东其实与倭国的往来,一直比较密切。尤其是当年渤海国时期,倭国便是其极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而罗津,便曾经是双方贸易的一个港口。
    只是后来渤海国灭,加上倭国国内幕府上台后,内乱不止,因此双方再无贸易往来。
    在罗津时,属下便有意于重启与倭国的商路,只是诸事烦杂,加上属下能力有限,因此迟迟未得推动。”
    这个王栖梧,倒是可以不断地给赵权一些小意外的惊喜。
    “那几个僧兵,你搞得定吗?”
    “可以用之,不可以信之。”
    赵权点了点头。
    “不过……”
    赵权看着又开始犹豫不决的王栖梧,微皱了眉头,说道:“你以后跟我说话,有任何事情皆可谈,即便错了,我也不会追究你的任何责任。但是,不要尝试猜测我的意图,也没必要总是吞吞吐吐。”
    “是,是,属下知错!
    属下的意思是,是否可以考虑,在倭国培植一个亲南京府的势力……”
    王栖梧一边说,一边又习惯地瞥了赵权一眼。
    亲南京府的势力?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思路。
    其实,现在的日本与高丽,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王权旁落,权臣当道。
    所不同的是,作为岛国的日本,不像高丽那样,要么威胁辽东的政权要么就是被辽东政权所威胁。无论是乱是治,大多在岛国之内自然发酵。
    岛屿资源缺乏,严重限制了日本的发展。但也给他们的自我调整,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与环境。
    日本人民其实应该是善良的,但需要引导,否则就会跑偏的。
    要给他们灌输汉文化的优雅与理性,要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美好,而不能把心思长成歪瓜劣枣,否则很难收拾好。
    就比如武士这个物种,有点类似于欧洲的“骑士”。他们是一个阶层的代表,理论上必须文武双全,除了要擅长剑术、马术、射术等武艺,还必须习汉文、练书法、做文章。尤其需要精通兵法与韬略。
    “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这些都是武士出现时,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但是,到后期,武士却成为一个除日本之外,神憎鬼厌的称呼。
    这就是长歪了的结果啊!
    不过还好,距离那个让人恶心的年代,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赵权相信,只要趁早为这些武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是可以纠正未来可能出现的这种不良趋势。
    这样,就可以让这个岛国的居民,为汉文化圈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有益的贡献。
    “权总管,您觉得呢?”王栖梧轻轻地提醒道。
    “嗯,你这想法,可以。不过,不急。
    你现在要做的事,首先是把北高丽彻底纳入南京府的管辖之下,而后再图南高丽,最后才是日本。
    如果咱们所有的政策,诸如分化渗透、经济侵蚀、彻底汉化等措施,在高丽可以试行无误之后,我想对日本,咱们就不会茫然无措。
    所以……”
    王栖梧努力地隐藏着心里的期盼与企求。
    赵权在心里微微一笑,看着王栖梧,认真地问道:“你想要什么样的职权?”
    王栖梧脸上涨得通红,急忙答道:“但凭权总管吩咐!”
    权宋天下

第七百三十六章 高丽总督
    “高丽总督之位,满意否?”赵权似乎漫不经心地问道。
    王栖梧“嗵”的一声便跪了下去,惶然说道:“属下绝无求权之意,无论权总管是赏是罚,属下不敢有任何怨奢!”
    “好吧。”赵权有些无奈地抚起王栖梧,说道:“我从来没有要求你们要向我下跪,你们也不用向任何人下跪,这是我对所有南京府文武官员的承诺。”
    “是,是!”王栖梧颤微微地站起身。
    “我并没有任何试探你的意思。我可以把高丽总督之位授予你,不过,这是南京府第一个总督之位,必须通过临时管委会的核准。另外,须是在与高丽的协议签订之后才能授职。
    现给你的,依然是代总督一职,两年考核期,如果通过了,那你将会成为第一任的正式总督。”
    “谢权总管信任!”王栖梧泪蒙双眼。
    他的感动,是绝对真诚的。在整个南京府,也就侍其轴与赵权,愿意如此相信自己。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刻,这种为权总管尽心而死的激动,已经充斥着王栖梧的整个心间。
    “高丽半岛,所有的行政事务,都归你管辖。包括各个县级机构的县长任命、农垦水利、商业贸易、税赋征收。以及对于南高丽的各项政策推行,并总揽对日本的经营。
    军事方面,你有权拥有五百个亲兵护卫,并拥有两支千人队的直接调兵权限。”
    王栖梧哽咽难言。
    “但是,有一点你要明白。高丽总督只是暂时设置的一个职位,我希望不久的将来,高丽将会与其他地方一样,只是南京府辖下,一个个普通的县级或是路级机构。”
    “属下明白,必将不辱使命!”
    高丽的战事,终算是告一段落了。
    只要北高丽与辽东湾掌控在手,水陆都有了缓冲的空间,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处理。
    赵权长长地吁出一口浊气。
    然而,正在前往锦州路上的陈耀,却如心揣巨石,一路闷闷不乐。
    海路到旅顺,再从陆路北上。
    陈耀领着五十个护卫,押着一百零两个俘虏,花了十天,终于抵达锦州。
    安置好俘虏,陈耀单身匹马便急急地赶回家去。
    宅院还是那个宅院,门上挂着的牌匾依然还是“杨宅”。
    只是宅院门口,却有一丝诡异的安静。
    “人咧?”下马之后的陈耀,有些诧异地吼了一声。
    小马哥却在边上轻轻地拱了拱他的肥臀,而后对着宅院门口耸了耸脑袋。
    陈耀望去,只见门口的角落里,瘫着一个虬髯大汉。双手枕头,两眼呆滞,翘着的腿遮住了大半个脸。
    曲起的一条腿下,是一只满是黑泥的光脚丫。翘着的脚上,则趿着一只破烂布鞋。
    “谁啊,这是!堵我们家门干嘛?”陈耀看着便是一身怒气,抬起腿便要踹过去。
    却被身后的小马哥叼着衣服,猛地往后退了两步,差点摔倒。
    “你干什么?”陈耀朝后低声怒吼。
    小马哥又轻轻地拱了拱。
    “你认识那货?”
    陈耀侧着脑袋打量一番。
    “老蒋?”
    陈耀小心翼翼地绕过那两条脏腿,查探下那汉子满脸邋遢的胡子,而后恭身一礼,说道:“见过蒋大哥!”
    “你小子,玩爽了,再不回来,信不信老子拆了你的狗窝!”
    “呃……,蒋大哥,进去喝一杯?”
    “滚进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