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宋天下-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没想到,此人竟然可以直击南京府软肋,而且其神情显然不似作伪。
    赵权眼角处扫了下高正源,只见他眉角微跳,赵权放下了些心。
    他让高正源过来,可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代理县长一职。
    赵权并不太清楚宋国的谍报体系与具体管理机构,但此人显然是宋国安插在北地中,拥有极大份量之人,趁此机会也让高正源见识下他们的行为方式。
    “我该如何相信你?”赵权强摁着内心的激荡,语气尽量平淡地问道。
    伍及露齿一笑,说道:“鄙人一介小民,哪堪权总管信任,在商言商,只求南京府可以体谅我的冒昧”
    这次轮到赵权沉默了,无论面前此人代表谁来与南京府作交易,宋国朝廷都是不会承认此事。
    一旦交易败露,此人必死,但绝不会牵连出背后之人。南京府却得独自面对蒙古国上下的滔天愤怒。
    见赵权露出沉吟之色,伍及咬了咬牙,开口说道:“十年之前,在下以及部分同仁,就开始资助高丽打造他们的水军。”
    赵权恍然而悟。
    马上长大的蒙古人,从来就没有重视过海上力量,现在连一支正规的内河水军都没有,更别说海上水军了。这也是高丽人能够控制渤海道的一个根本原因。
    这些年,高丽半岛已经被打烂了一半,王室长期龟缩于江华岛上。按理来说,其资源已经完全匮乏,但高丽水军实力依然在持续地增长。
    没有外来的支持,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只是宋人在其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外人还是无法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假如,南京府与高丽开战,伍先生会支持谁?”赵权问道。
    伍及苦笑一声,答道:“权总管太高看小人了,这种战事,哪里是我这种人可以插手的!”
    赵权正襟危坐,说道:“好吧,那你可以给南京府提供什么?”
    伍及心里默默计算一阵,而后缓缓说道:“工匠总管一名,训练官两位,海船两种。”
    赵权眉头微微一皱,说:“伍先生想用这些东西,换南京府什么?”
    伍及咬着牙说:“良马五百匹!”
    “哈哈,赵某没想到,伍先生倒是风趣之人!”
    伍及脸色微红,说道:“如有不够,小人愿以宋国所产货物充抵。”
    “伍先生倒是深谙经商之道啊!看来你我倒是真可以互通有无。辽东所产,虽不比宋国,但一些山珍也远非宋国所比,我也正想开拓一些商路,以后可以好好合作。”
    赵权手说完,手一拱,便起身出去,留下了满脸愕然的伍及。
    海面莹光闪闪,微微波浪荡着轻风,让赵权的焦躁的心里渐渐地平息了下来。
    南宋的海军,应该是如今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很强大,而是因为别人太弱小。
    凭着水军与江淮天险,南宋君臣便以为从此无忧。却不知道当忽必烈也开始重视水军的建设之后,宋国貌视强大的水军,最终的命运却是跳海自尽!
    十万水军跳海自杀,很悲壮吗?
    赵权的心里,却涌出一阵阵的悲凉与心痛。
    权宋天下

第五百八十七章 晕船
    对着黑暗的海风,赵权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慢慢地冷静下来。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突然就生出这种暴躁的情绪。
    伍及开出的条件虽然有些可笑,但错不在他,宋国对于水军的管控是件很正常的事,无论是工匠还是军事管理制度,能让伍及从手指缝中漏出那么一点点,已经算是难得可贵了。
    更何况,这只是一种私底下合作的谈判而矣!
    当赵权再回到营帐时,双方的商谈开始很顺利地一直进行了下去。
    可以看得出来,伍及对于合作的态度还是相当真诚的,只是有些东西,确实是他力所不能及。
    伍及愿意帮助南京府建造两种海船。
    一种是海鹘船,此船长四丈五尺,形若海鹘,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翼,以翅助其船。并以生牛皮覆背左右,以挡弓矢。此船造价较低,只需宋钱三百余贯。
    浮板的作用,是为了平衡在海浪中摇晃不定的船只,这种设计倒是让赵权眼中一亮。
    另一种是戈船,又称窜船。双桅多桨,梁头阔丈二,每船约需宋钱五百贯。
    海鹘船是小船,速度较快。戈船算是中型船只,速度稍慢,但可载兵士较多。
    这两种船其实都只能在近海使用,远航肯定不行。
    至于类似福船这种大海船,伍及坦言根本不可能给南京府,赵权倒也理解。
    宋国即使是暗中支持南京府组建海上力量,以对抗蒙古人,也不敢让南京府的水军无限制地发展,这是防止南京府将势力直接扩充到宋国海域的必要手段。
    海鹘船与戈船船型虽然较小,优势也很明显。造价低,能够快速成军,而且海鹘船来去灵活,甚至还能在鸭绿江下游行走。
    至于水军营寨的选扯,伍及给了个建议。就是选在辽南半岛最南端的铁山脚下。
    辽南本为蛮荒之地,直到高句丽时才在此建过一座石城——卑沙城。高句丽被灭之后,古城也毁于一炬。
    辽灭渤海国后,契丹将渤海旧民南迁,于是辽南开始有了“复州城”与“苏州城”。女真立国之后,将苏州城改为“化成”,并设置合厮罕猛安以管辖辽南南端区域。
    这个区域,实际上就是后世的旅顺。
    对于蒙古人来说,凡是靠海的城池都属于毫地价值的地方。因此,即使是现在辽西势力最强的也速不花,对这里也是不屑一顾。
    不过就算这样的无主之地,空在那都无所谓,一旦有人占领,肯定会激起矛盾。
    这是伍及公然的一个阳谋!
    占据辽南南端,挑起南京府与其他蒙古势力的矛盾,伍及就差把自己的心思画在地图之上了。
    当然,对于伍及来说,在此建立水军营寨,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马匹的交易就可以避开高丽人眼皮底下的婆娑路,不至于一上船就被高丽水军吞个精光。
    而且,从此往登州,海路不过两百余里,行程比婆娑路至登州少了一半有余。要知道,马是一种非常不适合海运的动物,百匹马运至千里之遥的江淮,能存活一半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虽然明知伍及的动机不纯,但赵权不得不承认,把水军营寨建在此处,确实比丹东有更多的优势。
    旅顺是什么样的天然良港,赵权比任何人都清楚。而且只要守住旅顺北边的化成关,任有千军万马,也很难攻至旅顺。
    何况,辽南迟早得占,现在显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占领辽南,才能让南京府完成对辽东的基本布局,从而形成对辽西的反包围之势。
    这个钩有点毒,但赵权决定还是吞下去。
    ……
    说起来,这还是赵权这一辈子中第一次扬帆出海。
    可是还没等他在船头站稳,张开双臂,享受下清爽的海风,就被李勇诚的呕吐搞得完全没了浪漫心思。
    上船不到半天,李勇诚便快把胆汁给吐出来了。
    “权大哥、铠子、铠哥、铠大爷,求求你们,让我上岸上吧,我肯定能追得上你们的!”李勇诚吐得涕泪齐流。
    赵权不禁摇了摇头,船只仅仅只是沿着海岸线行驶,根本就还不算出海啊!
    不过也许正是这样,平稳的陆地就在视线之前晃动,自己却只能在船上受苦,可望而不可及,这种痛苦可能才是最难忍受的。
    赵权同情地看着被绑在桅杆之上的李勇诚,问道:“这样,合适吗?”
    王铠笑嘻嘻地拍着胸脯说道:“没事,我手下的水军,全是这么训出来的!”
    “我意思是,这样把人家船吐脏了,合适吗?”
    赖大凑过来,呵呵一笑,说道:“没关系,没关系,等他吐完,提点海水冲一下就好了!”
    “好吧,那就多绑两天!”
    “权大哥,你不能见死不救啊……呕……铠子……你敢这么对我……呕……我必¥¥……”
    王铠招来一人,把李勇诚调整了一个更不舒服的角度,再牢牢地绑在桅杆之上。便召呼其他人各就各位地忙去了。
    自上船之后,最忙的人就是王铠了。他很清楚,赵权让他带着五十个东真水军上船是为了什么。
    虽然南京府自己也造了两艘船,但是正常船只的分工操作,南京府上下根本找不到一个很明白人。
    眼前这条船,明是商船,但王铠一看就很清楚,给那些水手配些趁手兵器,再给船装上一些能阻挡箭矢的女墙与盾板,这就是一艘战船。
    而且此船之上水手看似杂乱,其实每人分工都极为明确,包括火长、梢工、碇手、舵手、帆手、押火、杂役等,各有其职。
    五十个东真水军,二三个一组,便依着岗位牢牢守住船上的每一个水手。当然,没有任何监督之意,每个人手中都揣着一些礼物,很真诚地向他们学习驾驶的技巧。
    对此,赖大不但没有不乐意的神情,反而给了绝对的便利。
    赵权看着如破被般挂在桅杆上的李勇诚,无奈地摇了摇头。
    想克服晕船,确实没别的办法,就是吐到麻木,也许就不晕了。
    而且,今后何止一个李勇诚,水军一扩建,赵权一定会把南京府所有的战兵都扔到船上来吐几天再说。
    权宋天下

第五百八十八章 艨舯舟
    赵权不再理睬痛苦不堪的李勇诚,转过身对着赖大说道:“赖兄,我有一事想向你请教!”
    赖大双手直摇,急急地说道:“权爷别折杀小人了,叫我赖大就好了!”
    自赵权调来一大批的货物,将他的船舱塞得满满之后,赖大便觉得生活开始充满了乐趣与希望,对眼前这个少年自然是极尽巴结手段。凭他多年跑船的目光,自然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此人可比那个阴晴不定的伍及有实力多了。
    而且往辽东的商路一旦可行,无论是风险还是利润,都远远超过南边的航路。
    赵权指着船舷右侧的陆地线,微笑地问道:“咱们为什么不直接前往登州,而是要顺着海岸线到铁山后再折向南?这样航程是不是多了不少?”
    赖大挠了挠头,说:“好像所有人都是这么走的……”
    “是船不行吗?怕经不起外海的风浪?”
    赖大拍着胸脯,大声说道:“权爷可别瞧不起俺这海船,看着破旧,坚实无比。只要给我手下配些兵器,再在船上……”
    伍及轻咳一声,拦住赖大的话头,说道:“这样走,是为了防止迷航。”
    迷航?
    在漠北草原时,赵权琢磨了好长时间,才大致搞清了如何确定方向的问题。
    牧民在广阔的草原中,依靠的是山脉、河流与后世称为“敖包”的东西。可是在海洋中,这时代的人又是如何给自己定位,以寻找方向的?
    赵权突然觉得有些迷糊,他甚至有些搞不清,就是在后世时,如果没有GPS,又该如何给船只定位方向?
    “对,对,离开陆地和岛屿,谁能知道我们到底到哪了?”赖大点着大脑袋说道。
    “不是有牵星板吗?还有——指南针?”赵权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伍及深深地看了一眼赵权,他倒没料到这位权总管竟然还知道牵星板这种东西。
    “牵星板,在晴时夜间确实可用。到了阴云密布无星可看时,只能依赖指南针,也称指南鱼。但这东西经常出错,不足以依赖。
    而且,这两种手段,都只能确定船只的南北位置,而东西位置就毫无办法了。”
    “没有办法?”赵权有些不可置信,“那要去远一点的地方,比如从宋国前往高丽,或是日本,又该如何?”
    伍及犹豫了下,说道:“远洋航行,都需要海图。但是海图大多为父传子,师传徒,外人就是拿到了,也很难看得懂。”
    “你们这有吗?……别误会,我看一眼就好,只是好奇,想知道海图是什么样的。”
    伍及给赖大使了个眼色,赖大左手摸着右手,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自己的双手才好。
    直到伍及冷冷地哼了一声,赖大才有点尴尬地说道:“权爷要看,当然可以,不过……”
    “权爷何等身份,会跟你这腌臜小人计较一份破海图?”伍及喝斥道。
    赵权微微一笑,却未说话。
    赖大进船舱翻了半天,终于带来一本破旧书册。
    书册很薄,封面没有任何文字。在赖大很纠结的眼光中,赵权轻轻翻开书册,随即眉头一皱。
    所谓海图,其实都是文字。
    字迹虽然潦草,倒都认得,可是拼在一起什么意思,赵权就不知道了。而且其中还夹杂着很多莫明的符号,有点像是缉侦局他们正在编写的专用密码本。
    “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东西?”赵权忍不住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