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是啥?好耍吗?我怎么没见过?”赤梅蝶嘴里说着,手却未停。擦完赵权的双脚,随手往他身上扔了件衣裳,便端着水出去了。
    这蒙古女人,真是不要脸啊,怎么可以这样!
    赵权一阵阵恼火过后,心底深处却闪过一丝奇怪的兴奋……
    赤梅蝶包扎手艺不错,熬粥水平却跟眼前这碗粥差不多,极烂。
    在赤梅蝶温暖的目光中,被固定住脖颈的赵权只好无奈地吞食着她勺子中的米粥。满腔的愤愤不平,只能先深埋于心中。
    帐外,张赫与封扬正并排跪在那。
    赵权梗着脖子,先让他们俩站起,对着张赫说道:“你信息探查不明,这是你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此次揭过,以后再议!”
    随后又对封扬说:“我没死,你就不用觉得羞愧了!”
    封扬脸色憋得通红,双拳一抱,说道:“属下请命,入山剿杀贼匪!”
    赵权摆了摆手,说:“领我去看下。”
    几个亲卫抬着赵权,来到距东真军营寨不远的山脚下。
    山势不高,但草深林密,是个利守不利攻的山地。
    “贼人全被封在山林中,但那个射雕手委实利害,已经折了三个兄弟了!”正在紧盯着山路的李勇诚过来说道。
    “烧了吧!”赵权沉默了一会,说道。
    “嗯?”赵权的决绝,有些出乎李勇诚的意料。
    见到赵权又点了点头,李勇诚立刻开始布置柴火,嘴里小声地嘀咕着:“早知你肯这么干,我也不用白白损了三个兄弟。”
    慈不掌兵,这是许多人对赵权的劝告。他自然也知道,一上战场,一个不经意的犹豫往往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可估量的损伤。
    只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始终无法做到陌然而视。也许,真的是书读太多,把自己给读傻了。
    但是,山林中的这批高丽兵,是一群比盗匪更加狠辣的家伙。能用自己的家眷妇孺来当诱饵,并且全部将之烧死的人,已经不能把他们当人来看待了。
    这是一群比野兽还狠的家伙,这种人即使是投降了,也得一律斩杀。还不如一把火烧了干净。
    火势一起,林间便传来一阵慌乱的咒骂与求饶声。不久就有人冒火试图冲下山,大多数还没冲过火势就遭到山林中弓箭手的射杀。偶尔几个好不容易冲出火线,最终全倒在东真军的弩箭之下。
    全歼咸州守军,赵权感觉不到一丁点的兴奋。
    南下高丽第一站,就让他损失不小,而且自己还受了伤。看来,高丽这个又破又硬的大饼,并不太好啃。
    赵权令东真军北撤二十里,在辟登水北岸择地重新安下营寨。
    七天七夜,赵权足不出帐,夜夜秉烛而书。调动了他所有的脑细胞,结合后世与今生的所闻所感,耗费了无尽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一篇惊世之作。
    《论高丽战争、政治、经济、文化改良方案及十年建设规划》。
    这篇着作,对高丽半岛及其后的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在这片窄长陆地上生活的人民,因为这篇着作,而终于准备站立起来了。
    他们不再甘心为奴,不再过着毫无尊严的生活,也不再迷茫于自己祖先的由来。
    文化上的愚昧与落后,因此这篇着作的出现,而渐渐地远离高丽,甚至辽东。
    因为这是赵权在辟登水河畔的呕心沥血之作,后来将之称为“辟登水之书”。
    也因为书中主要从八个方面,来阐述高丽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也有人将之称为“丽八条”。
    “鸿蒙之初,天地之始,盘古开天,女娲抟土,中原有灵,传之万世……高丽本为蛮荒之地,诸恶之源……黄帝之二十五子,奉旨东来,斩恶除凶,辟疆拓土,繁衍万民,高丽始有人焉。
    ……
    千载之后,萁子怜其饥苦,携万民至此,教授其农耕、教化以王道、收孤寡、补贫穷、示恩义、度蛮夷。高丽先民始得存继……”
    在这篇着作中,赵权首先肯定了高丽人,也是华夏后裔一支,炎黄传人。并且以无可辩驳的历史,讲述了数千年来高丽人的艰难生活历程,并展示了无比光明的未来。
    这个未来,不仅需要高丽人自己的努力与奋斗,还需要整个辽东尤其是南京府万千民众的无私帮助。
    为此,赵权在书中提出了八点的建议,这八点建议,便是后来所谓的“丽八条”。
    权宋天下
第五百七十七章 借尸换魂
    一、扶持有潜力的王族成员,在高丽大陆建立亲民政府,鼓励并支持与大众百姓的联合,共同抗击江华岛崔氏非法政权对高丽百姓的荼毒;
    二、利用五年时间,对北高丽每一寸土地进行精细化治理,让百姓不再流离失所,让山民有其居,给所有人一个可以生存下来的保障;
    三、利用十年时间,令南高丽百姓羡慕并自愿投奔北高丽政权,对于那些顽固之辈,在劝告无效之后,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引导;对于那些漠视民生疾苦的豪强,应予以坚决的打击;
    四、培养并鼓励高丽百姓接受、学习汉人先进文化,使其重新回归华夏族系,为此应当鼓励高丽与辽东的双向移民;
    五、基于高丽低效的生产力水平,高丽之地,除了稻、棉种植,不建议其发展任何手工业;南京府将会向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廉物美产品;
    六、将高丽纳入南京府的货币管理体系,并在合适时机,在高丽试行新货币的发行;
    七、扶持发展属于高丽百姓自己的水军,南京府将从物资、人力与管理上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支持;
    八、高丽,是一个新兴之地,可以将其当作南京府一个宝贵的试验田。无论是新兵的训练、新工艺的开展、新作物的种植、新管理模式的推行,都可以与高丽百姓展开深入的合作。
    这份着作,一完稿赵权便令人飞马送回南京府。他对信使特地交代:要侍其轴亲自负责、由元好问认真研究,对高丽数千年的历史进行丰富与完善,并添加一些无可辩驳的典故与史料。
    接到这份书稿后,留在南京府的几位老先生俱是惊骇莫明。谁都没想到,赵权对高丽能提出如此深远的建设方案。
    惊骇之余,每个人的心思还是有所不同的。
    心情最为复杂的是赵复,他很清楚这个方案一旦实施,十年之后高丽将再也摆脱不了南京府的控制。可惜,宋国相距太远,现在连自保都有些力所不逮,更别说去图谋高丽的蛮荒之地。
    最激动的是元好问,能为高丽人定祖、修史,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件名垂千秋之事,他相信以后任何一个高丽人,说起自己的历史时,都不会忘了“元好问”这个名字。
    王鄂则看到了机会。第二天,他便偷偷跑去找侍其轴,要求南下,参与对高丽的先期治理。
    对于赵权的这份洋洋洒洒,足有万余字的着作,侍其轴虽然并未在众人面前露出异色,不过心里却委实觉得欣慰。
    通过此书,他发现昔日那个只懂喝酒享乐的少年,是真的成熟了。知道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以俯视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知道面面俱到,不以结果论成败;最关键的是,知道给宏图霸业,披上一件华丽而诱人的衣裳。
    有后人在整理侍其轴遗留下来的资料中,发现了他当年曾在手稿中记下这么一段话:“此乃借尸换魂之术,借高丽已经腐烂之尸,剔其筋骨,换上汉人之魂!此后,世间当无高丽人!”
    不过,这些都只是后话了。
    送出自己辛辛苦苦的着作之后,赵权意犹未尽,又花了一整天时间,给南京府参谋部另外写了一份关于高丽军略的建议:
    一、让辛邦杰以高丽总督身份,暂领高丽军事与民政的所有事务。
    二、对高丽的攻伐,不可心急。军事进攻为骨,经济渗透为肉。做到攻一城、占一城、经营一城。
    三、水军,将是未来彻底平息高丽动乱的基本保障,因此所有的资源应当向水军倾斜。
    四、对三别抄军发出追杀令,凡与别抄军有瓜葛者,必须全力剿杀。
    五、每一个新兵,必须在高丽服役最少三个月时间,才有资格升为辅兵。
    六、发动百姓、依靠百姓,让高丽的反对者陷入百姓战争的汪洋之中。
    信件送出之后,赵权望着眼前一望无垠的大海,心潮汹涌。此时,他想的却不是高丽,而是与高丽一海之隔的日本。
    赤梅蝶呆呆地看着海风吹拂之中的赵权,眼中又有雾气弥现。
    “怎么了?”赵权奇怪地看着赤梅蝶。
    赤梅蝶摇了摇头,并未说话,只是依然定定地看着他。眼里似乎有些委屈,一些乞求,还有一点点不舍。
    赵权根本没有心思去品味小妮子复杂的眼神,他又把张赫与林进宇叫来,长谈了整整一天。
    林进宇,便是此次随赵权南下的海东学院毕业生之一。
    今年六月份,海东学院的第一批学子终于毕业了,但通过五年级测试的,只有十二人。其中大部份都是汉人。
    相对于其他族群的子弟来说,汉人在学习与考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感觉上有些不公平,不过赵权与海东学院的几个高层,都不打算去改变这种现状。
    但是,在军事学院中,汉人的表现就远远不如其他族群子弟了。这种状况,赵权同样也不打算去做调整。
    十二个毕业生,按照他们各自的意愿,全部分散到各个县级机构中,作为各个县长或代理县长的助手。
    这个年方十八岁的林进宇,将协助张赫,组建合兰县最早的领导班子。
    赵权同时给他们留下了近千人的兵力,这其中有五十战兵,领军的是百夫长冒一鸣。
    冒一鸣当年也曾参加过南侵高丽的战争,对北高丽也算了解。此人另外还有一个张赫并不知道的身份:缉侦局高丽处处长。
    该交代的事情,已经全部交代清楚了。赵权长吐了一口气,倒下开始狂睡。
    半夜,赵权是被饿醒的。
    许多天以来,每夜子时,赤梅蝶都会熬些很难吃的粥给赵权当宵夜,但今天竟然连难吃的粥都没有了。
    赵权揉着肚子走出军帐之外,篝火之旁,只有李勇诚在那值守。
    赵权看了边上的帐篷一眼,静悄悄的没任何动静,只好在李勇诚边上蹲下。
    赵权默不吭声地找到李勇诚的水囊,又从他怀里掏出一块干饼,揉碎了胡乱往嘴里塞着。
    权宋天下
第五百七十八章 赤梅蝶的眼泪
    “那小妮子,生气了?”李勇诚轻轻问道。
    “啊?生气了?为啥啊?”
    “这么好的姑凉,你咋就不珍惜点呢,你要知道啊,过了这个村,可不一定就有这个店了。咱们可不比陈耀,还能抢一个中原的女子……”李勇诚一张破嘴,又开始叨了起来。
    “闭嘴!”赵权抽空喝斥一声。
    “听说她姐跟她长得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是不是啊?你怎么不都领回来?双胞胎啊……啧啧……”
    赵权顺手抓起一根木棍就砸了过去。
    “男人,不可以这么粗鲁的,难怪惹得人家生气了……”
    “我没有生气!”一个脆脆的声音在两人背后响起。
    身着单裳的赤梅蝶,那身材实在有些不像一个才十六岁的少女。
    赵权不敢多看,只好顺手就给了李勇诚一巴掌。
    赤梅蝶没理冤气冲天的李勇诚,将一把洗干净的米放入陶罐,加了水,架在火上开始熬煮。
    赵权突然想起一事,开口说道:“小蝶,我们明天准备走了。”
    “噢。”
    赤梅蝶声音平淡,但赵权看得出来,她明显的在强忍着悲伤。
    “你,怎么了?”赵权有些奇怪。
    赤梅蝶轻轻地摇了摇头。
    赵权感到莫明其妙,转过头,却发现李勇诚已经消失了。
    赵权轻咳一声,说道:“那个,我想让你先回……”
    话未说完,赤梅蝶终于没忍住眼中的雾气,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滴落。
    “噫,你这到底是怎么了?”
    “我知道,你要走了。”
    “你知道?我还没说啊——”
    “你这些天一直很忙,每天都忙到深夜,一醒来又在忙。我知道,你是准备要做什么事。然后,那些书信寄回南京府,你肯定不是要回南京府……
    你也不会再留在这里了,我不知道你要去哪,但我知道,你不打算带我一起去……
    你,你总说不能带我随军。
    我知道,我很笨,什么都帮不了你……”
    赵权有些惊讶地看着饮泪而泣的赤梅蝶。
    “要是,要是我姐有在,你就不会这么嫌弃我了……”赤梅蝶终于呜呜地哭出声来,把头深埋进膝盖之间。
    头好大!
    咸州毕竟算是高丽的边境,对东真军来说,还算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
    但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