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宋天下-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这样一个高丽人,大乌泰之前是从来都是正眼也不会瞧上一眼的,但此人在此次石沟之战中的表现,却让他大为惊诧。
    他不知道,赵权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不仅调教出了一个面对蒙古人敢于身先士卒的高丽将领,还为他调教出了八百个奋不顾死的高丽兵丁。
    这三天的战役中,要不是有这八百个高丽兵丁奋勇相助,大乌泰还真的不一定能挡得住对面撒吉思的疯狂进攻。
    虽然八百个高丽兵,战力远远弱于东真兵,但是他们却极好地完成了筑墙、挖壕沟、打造盾牌、运送伤兵、安抚并发动高丽百姓、供应饭食的所有后勤事务。这并不是一支上佳的作战部队,却绝对是大乌泰见过的,最强辅兵。
    而且在人员紧张的时候,赵玄习甚至自己都会率领少数的高丽兵与东真兵一同作战。
    大乌泰拍了拍赵玄习的肩膀,说道:“这边就交给你了,莫要辜负赵将军对你的一番期望!”
    赵玄习单膝下跪,朗声答道:“请大将军放心,赵某定以身死守石沟,静候大将军的捷报!”
    大乌泰点了点头,仰首吼道:“走!”
    随即催马而动,身后,跟着一千五百东真军与两百的高丽兵,一起望北而去。
    那只全身通白的海东青,一声清鸣,望空率先遥遥北去。
    大乌泰看着这只海东青,又摇了摇头,自己与海东青相处了一辈子,为什么就从来没想过,海东青还可以这样用呢?
    权宋天下

第两百二十六章 大川镇之战(1)
    原来,昨天大岩桓的这只海东青给大乌泰送来了一张地图,地图是画在一片白布之上,牢牢地捆扎在海东青的脚上。
    这地图的注明相当详细,在石沟村以北一百七十里之处,有个叫大川镇的地方。这地方大乌泰去年南下时也曾经过,只是并没有在意。
    按赵权的建议,大乌泰在今晨对撒吉思发动了一次突袭,顺利的将石沟村的防守阵地重新往南推进十里。这样一来让处于混乱之中的撒吉思无法对战场形势做出准确判断,二来在撒吉思重新组织起进攻时,依然可以利用脊道的狭窄地形,边打边退,以消磨其战力。
    大乌泰将三千高丽百姓依然留在了石沟村,同时留下的还有五百东真兵与三百高丽兵。他自己带着剩余的一千五百东真兵与三百高丽兵北上。
    石沟村三天的战斗中,东真军伤亡五百,高丽兵伤亡了不到两百。不被当作纯粹的炮灰,这也许是赵玄习愿意以死相助东真军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三千的高丽百姓,几乎全部是这些高丽兵丁的家眷。高丽兵丁不拼死作战的话,一旦败了,这些高丽百姓便会成为蒙古人马蹄之下的三千滩肉泥。
    一百七十里的山道,大乌泰快马跑了两天。一路之上,见到了不少蒙古游骑,大乌泰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一心赶路。
    一到大川镇,大乌泰顾不得休息,便先行安排修筑防守阵地。伐木为栅、挖沟作壕、垒土成墙。
    不到半天时间,大乌泰便在大川镇前布置了三道严严实实的防线。而后才安排士卒轮流休息。
    与石沟村一样,原来有近百户人家的大川镇,现在只有一些空空荡荡的石头房子,估计原来的住民一见战事发生,便四散逃入山林避难。
    大川镇,离五老山城不过三十里。赵权在地图上已经标出了只不干部的位置,因此不用派出游骑,大乌泰便已知道,自己这支部队,离只不干,最多只有十五里的距离。
    赵权与大乌泰约定总攻的时间,定在了第三天,即八月初六的正午。
    这天早上,万里碧空如洗,山道上,不时传来游骑兵的厮杀之声。
    大乌泰留下三百高丽兵,准备好所有的防守器具,负责防守。其他已经休息了整整一天的一千五百东真军,整装待发,静候午时的到来。
    而距离大川镇十五里地的只不干,此时已经开始陷入了混乱之中。
    前天,当他一听到大乌泰领着东真军主力挥师向北时,便几乎立刻砍了那个游骑兵,因为这绝对是他难以置信而且不可接受的状况。而当消息得到确认时,只不干开始感到有些慌张,东真军主力北上,意味着撒吉思已经吃了败仗,而且肯定是一场惨败,才使东真军主力得以脱身。
    昨天,得到东真军主力在大川镇驻扎的消息时,只不干便准备组织人马趁其立足未稳,直接给予致命一击。但是,游骑却突然发现了躲在五老山城脚下一个山凹里的忽察部队。
    而后,情况就有些脱离只不干的控制了。
    他无法知道石沟村那边的战况,到底是惨败还是小败,不知道撒吉思的部队有没有追击着大乌泰北上;他也不清楚,大乌泰与忽察是如何越过自己的驻扎区域而进行的联系;他更不知道,这前后两支军队,是怎么才能如此默契地同时出现,并同时显示出对自己的进攻意图。
    尤其让只不干难以接受的是,他向五老山城派出的游骑,竟然全被忽察兵所截杀。
    到这天上午的时候,游骑兵拼死传来的消息愈加混乱。大乌泰不仅有一千多东真兵,竟然还有数百颇具战意的高丽兵。而让他终于感到慌乱的是,忽察部队里,竟然冒出了大岩桓的旗号。这意味着,南京府的援兵,竟然已经突破了五老山城,逼近到自己身前。
    五老山城已经被攻破了吗?
    大岩桓到底带了多少兵马过来?
    该先攻南来的大乌泰,还是先打北边的忽察与大岩桓?
    只不干看着营寨内外飞奔的游骑,突然感到了一阵阵的茫然。
    太阳渐渐升至头顶,只不干后背汗水涔涔。
    “战场上,哪怕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比犹豫不决更好。”只不干早就忘了是谁跟他说的这句话,但他很清楚,这句话绝对是正确的。只是他现在实在是无法做出决断。
    “报!大乌泰部开始向北进攻,离我们还有十里!”
    只不干闻言,噌的便立起身,他决定不再犹豫了。然而,还未等他发出命令,又有一骑飞奔而至。
    “报!忽察部向南进攻,离我们不到十里!”
    “长生天,你这是要让我只不干命亡于此吗?”只不干仰天一声长吼,眼睛已经赤红。
    “不!”只不干又狠狠地咬着牙,怒喝道:“我看,今日,谁敢,谁能取我性命!”
    “全军,向南进攻!”
    只不干翻身上马,左手持棒,右手举刀,双腿一夹,座下之马率先急奔而出。身后,是近千骑兵,紧紧跟随,齐齐一声震天怒吼,在山道上开始狂奔。
    只不干咬着牙,眼睛直盯前方,他相信,东真军没有一个人,可以挡得住自己的怒火。他定将所有在他眼前出现的任何敌兵,斩成肉泥!
    确实,没有人能挡得住狂怒之中的只不干。因此,一见到只不干领着全军出击,大乌泰立刻率领全军,前军转后军,以最快的速度退回大川镇。全部人马都缩进已经筑好的土墙之后。
    “一群猪欧!”带着狂怒急奔而来的只不干,却生生地被阻在土墙之前,他觉得心口似乎有一腔血即将从嘴里喷出。
    “懦夫!”
    “无耻!”
    “胆小鬼!”
    “滚出来,跟爷爷一战!”
    只不干身后的蒙古人,咒骂声不停。一波箭矢对着土墙急射而去,却带不来东真军任何的反应。
    这堵墙设在山道最狭窄的位置,山道两边俱是峭壁,土墙高不及丈,中间留着的一条通道,被木栅牢牢堵死。
    这样临时建起的土墙,要想攻破,并不算难。或者派人从两侧山上绕行攻击,或者开始伐木为梯,直接攻打。
    只不干不得不又一次开始面临着选择,他骑在马上,目光不住地四处探寻,看能否找到一个最有效的方法。
    身后骑兵渐渐拥至,狂奔之中突然被堵,有些人躲闪不及,开始撞在了一起。只不干突觉不对,往后大吼一声:“快,快撤!”
    命令层层后传,顿时让侍卫兵陷入了混乱。后面的还在前冲,前面的已经准备掉头,有些被挤落马下,有些则被压到了山壁。马嘶人吼,咒骂声与吼叫声响彻山间。
    “往前,后面有东真兵快追过来了!”
    “往后撤,前面被堵住了!”
    “到底要往哪?”
    所有人都已经听不到彼此的喊叫。
    终于,处在队伍最后方的数十骑反应过来,勒住马齐齐掉头,开始往后冲去。
    “啊!”“杀!”
    这数十骑迎面碰上的是忽察的侍卫军。双方都没有丝毫降低速度的意思,两队骑兵就这样狠狠地撞在一起,发出“轰、轰、轰”的巨响。
    两军相争勇者胜,但在这种山道中骑兵对冲,无疑再勇的人也没胜不了。双方近百骑人马,在这种毫无技巧性可言的对撞之中,同一时间之内,便折损过半。
    相对来说,忽察部队占着人多的一些优势,在撞击过后,还能坐在马上的人更多了些。
    在对撞的那一瞬间,忽察已经从马上高高跃起,直接扑向迎面而来的一个骑兵,身子在半空中生生地转了个弯,右手一挥,对面骑兵的脑袋便飞了出去,而后腰一扭落座于对方马上,左手扯住这个无首骑兵往边上一扔,便驾着这匹战马往自己后方直驰而去。
    这边,领着两百东真兵,已经下马列阵的赵权,正怒不可遏地对着他吼叫着:“你干什么!给老子回来!不想活了?”
    忽察得意洋洋地咧嘴一笑,也不答话,纵马往阵后而去。
    赵权长吸一口气,稍微地平息了胸口的怒火,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而后喝道:“防守阵型准备!三十人一组,前面盾刀,后面上好弩箭!走!”
    山道狭窄,大约可容四十余人并排而行。这两百东真兵迅速地整好队型,齐齐往前而去。经过刚才骑兵对撞之处,让过还活着的忽察侍卫,对只不干部下一一补刀。
    又有数十骑敌兵拍马而至,但距离过于靠近,马速还没提起时,一波弩矢便飞射而至。
    “再射!”赵权一声大吼。
    密密的长盾已经拉开些许缝隙,第一排的弩兵射完之后缩身后退开始给弩上箭,第二排随即上前,贴在盾牌边缘,抬手便射。而后是第三排。
    三波弩矢过后,只不干的数十骑全部倒下。两个照面之后,只不干便折损了一成人马。
    权宋天下

第两百二十七章 大川镇之战(2)
    只不干却还不知道后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依然不停地在催促着人马后撤。
    赵权手下这些钢弩,射程远超只不干骑兵的角弓,加上彼此配合娴熟,虽然不断有骑兵冲来,但没有一个能冲至距东真兵五十步以内。
    在又倒下了近两百骑之后,只不干终于发现了问题。当他挤到后队时,眼前的情景让他目眦欲裂。
    山道间,横七竖八地堆着身上扎满弩矢的骑兵,一些茫然而立的马匹,挡在了他们与东真军之前。
    一只浑身雪白的海东青,突然从东真军阵后飞起,拍着长翅,似缓实急,向北掠去。
    山道间骤然响起一声沉闷而悠长的牛角号声,“杀!杀!”南北两侧的东真兵同时长吼,声音在峭壁之间相互撞击回荡。
    大乌泰从南面率领东真军杀出土墙,忽察从北面率侍卫兵向前奋力挤过赵权的两百东真兵,向南杀去。
    惨烈的肉博战开始了。
    从兵力数量上看,只不干现在只剩下六百多人,而单单大乌泰的兵力就超过一千。但是双方真正有机会在山道中接手交战的,前后也不过三四百人,大部分士兵都因为腾挪不开而被挤压在一起。
    其实忽察的手下并不擅长这种肉博之战,但这种战斗却最能激发出他们的斗志。
    忽察与近两百名部下,直冲上前,对上了只不干的近百侍卫兵,双方操持着同样的喊叫声,挥着同样的弯刀,各自拼杀一起。
    忽察杀得性起,举着刀狂吼着左劈右砍,鲜血不断迸溅而出。
    蒙古人对蒙古人的这种马下拼杀,在赵权看来,如同一群街上的流氓斗殴,毫无组织纪律感。兵不找将,将不管兵,包括忽察在内,无论是百夫长还是十夫长,都与一个小兵一样在那砍杀。刀砍卷了用棒,棒打断手脚直接上,或搂、或抱、或摔,打得不亦乐乎。甚至有些人直接捡起路边的石头对砸。
    似乎是同甘共死模样,但效率实在太差了。
    半个时辰过去,被忽察部杀死的只不干兵不到两百人,但忽察这边也倒下了一百多。
    赵权吼得嗓子都快哑了,但已经处于兴奋之中的忽察根本懒得理他。
    大岩桓在后面也开始蠢蠢欲动,但是看了面色铁青的赵权,终于还是没有动弹。开战之前,他就被赵权认真交待过,他这一支兵力,是作为预备部队来用,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