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每一个人的性格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刘备能统筹众人,使得众人忠心耿耿,但是关羽却是不行。
 无独有偶,甘宁也在想这个问题。
 隆冬大雪,使得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新野城门楼屋顶瓦片上,也铺满了厚厚的积雪。甘宁身披甲胄,手按剑柄,率领一批亲兵巡视城墙。不久后,甘宁回到了城门楼内,抖了抖身上的积雪,又让亲兵帮忙除掉了甲胄,大氅。
 城门楼内,审更置了温酒,以待甘宁。见甘宁回来,审更连忙从酒桶中勺起了一碗酒,递给了甘宁。
 “哥哥。”
 甘宁接过酒碗,一饮而尽。然后来到了主位上坐下,审更也是坐了回去。兄弟二人坐好之后,却是无言。
 甘宁受了关平的影响,率领所部数百人投奔了刘备,受封为校尉,统帅一营四千兵丁。
 随行的兄弟审更,便成了营司马,仍旧做甘宁的副手。
 刘备十分礼贤下士,使得甘宁犹如如沐春风。刘备更待甘宁不俗,越过许多人,提拔甘宁为领兵大将,领兵四千人。
 为新野的五位步军大将之一。
 甘宁非常感激刘备,愿意为刘表效死力。博望坡一战,甘宁也是尽力拼杀,能留下夏侯惇许多兵马,甘宁也是出了大力的。
 博望坡之战结束,刘备率领大军追击夏侯惇,于禁。甘宁更是摩拳擦掌,打算更进一步建功立业,追随刘备攻破宛城。
 想不到却折戟沉沙,将校没死一个,主公却是伤病而死。
 如今刘备战死,关羽继位。甘宁跟关羽不是太熟,顶多是在宴席上一起吃过酒。但是甘宁却知道,关羽此人不好惹。
 难以亲近。
 将军会好很多,文官则是避之如虎。
 作为一个将军,一员武将,与文官搞不好关系,也会有问题。更别说是身为一方诸侯,一个势力的主人了。
 甘宁对于关羽能不能坐稳左将军的位置,十分怀疑。
 说起此事,甘宁真的十分无奈。他先给刘焉父子打工,又投奔刘表,再之后是黄祖,最近才投奔了刘备。
 人都说吕布乃三姓家奴,他甘宁换了不知道多少姓了。
 难道是跟谁都不成?或者说是跟谁谁死?我甘宁难道什么霉运缠身不成?
 “哥哥,汉寿侯雄壮,为世虎臣,但以我看之,却不是人主啊。我看应该早寻出路。”审更见甘宁将酒喝完,便又给添了一碗。
 甘宁却摆了摆手,示意不要了。
 这酒是烈,甘宁虽然也喝习惯了,但这连续两碗酒,却也是扛不住。
 甘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但却也叹息道:“我也知道,但是我受主公厚恩,主公临死前将印信交给汉寿侯,而现在主公尸骨未寒,我却是不能离汉寿侯而去啊。再等等观望观望吧。”
 “哥哥情深义重。”审更点了点头,心想,不愧是我家哥哥。
 又沉默了一下,审更放下酒碗,起来打开城门楼的大门探出头,对守卫的亲兵说道:“不管谁来了,都先挡着。”
 “诺。”两个亲兵应诺一声。如此之后,审更有关上门,来到了甘宁身边,低声问道:“若汉寿侯实在是不堪,那哥哥打算去投谁?”
 “若是汉寿侯实在是不堪,那就只能沿着老路,去投奔江东吴侯了。”说到这里,甘宁又叹道:“可是就算是要投奔吴侯,恐怕这四千人马,也带不走啊。”
 刘备购买僮客,奴婢充作庶民,都是一家家的买。刘备命令将军们扩军,都是在新野征兵。
 这些兵马,家眷都在新野。
 甘宁虽然抚恤很厚,对待士卒很好,但时间太短,如果离开新野的话,恐怕也带不走多少人。
 这也是甘宁不想离开新野的原因之一吧。毕竟甘宁在新野刘备麾下,才是人生第一次做了大将,领兵四千人啊。
 之前从未有过。
 “哎。”审更也跟着叹息了一声,兄弟二人都是闷闷,郁郁。这情况大好,正是摩拳擦掌的时候,主公却是病亡了。
 真是无可奈何,无可奈何啊。
 。。。。。。。。。。。。。。。
 另一处城门楼前,城门楼上挂着“刘”字帅旗,帅旗犹如往常一般威风凛凛,但是主人却已经不在了,只是被将军固执的继续挂着而已。
 帅旗旁边是一面“魏”字旌旗,旌旗下方,士卒或是站岗,或是巡逻,有条不紊。
 多亏了将军们都是能干的,关羽也是有雄名,所以能够约束士卒,不至于军队立刻哗变。
 大雪纷飞,城门楼前,魏延光着膀子拿着一把斧头,正在劈柴。
 马步扎好,腰部用力,斧头从高处落下,将一个圆滚滚的木头砍成两半,待两半落地后,魏延又取出其中一半,继续劈。
 直到将一颗圆木,劈成八份。
 魏延已经劈了一个时辰的柴,木柴堆积犹如小山一般高了。
 四周的亲兵,士卒窦是很担心的看着魏延,谁都知道魏延心情不好,但没有人敢劝,因为他们都知道魏延之所以心情不好的原因。
 目前的情况下,若是劝的不好,恐怕是要遭殃的。
 虽然将军平常对他们很好,没事不会教训我们,但是现在不平常啊,要是将军脑袋抽风了,用鞭子抽我们该怎么办?
 先不说士卒们都是胆战心惊,魏延本人却是十分平静。魏延平静的拿起大斧头劈柴,又劈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
 魏延才结束了劈柴之旅,将斧头放在地上,然后说道:“备马。”
 “诺。”士卒们先是惊讶,随即一位亲兵应诺一声,匆忙下去了。魏延则是转身进去了城门楼穿上了衣裳,这才走下了城墙,翻身上马,来到了汉寿亭侯府。关羽闻得魏延来了,亲自将魏延迎入了侯府,二人来到了书房坐下。
 魏延与关羽的关系并不寻常,以前魏延叫关羽兄长,关羽叫魏延大弟。
 “主公!”此刻,魏延落座之后,便对关羽拱手,叫了一声主公。
 关羽吃了一惊,摇头道:“文长。”
 “主公不必推迟。既然老主公临终之前将印信交给了主公,那您便是主公了。”魏延一脸认真道。
 关羽少见的欲言又止,最终却是叹息了一声。
 魏延与关羽的关系并不简单。
 魏延是第一个来叫关羽做主公的人。但这不代表魏延不忠心,相反魏延很忠心,此刻刘备的帅旗,他都还挂着。
 他打算回去后将帅旗取下,好生保存,留作纪念。
 但魏延是进取之人,进取之将,他不会如陈到一般,沉浸在刘备病死这件事情中无法自拔。
 魏延想了几天,劈了许许多多的柴,终于想通了这一点,打算向前看。
 “主公。您既然拒绝了刘表,拒绝了曹操,那便只剩下一条路可走,自立。老主公曾经说过,北取宛城,可张形势。在曹操讨伐袁氏兄弟的时候,可以趁机偷袭许都,牵制曹操的力量,保存袁氏兄弟。我觉得您应该坚持这个方略,依靠糜氏酒集结粮草,物资,训练精兵,收集战马。明年继续讨伐宛城。”
 魏延说道。
 魏延是进取之将,既然已经放下过往,全心投入到关羽麾下,那自然要为关羽谋划。
 他政治上不是巨人,没办法为关羽提供一个可用前景远大的战略蓝图,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他觉得可取宛城。
 依靠之前博望坡一战,夏侯惇二万精兵损失过万,元气大伤。反而新野军没有多大的损失,而且趁机让新兵上了战场,来日只会更加精锐。
 此消彼长。
 新野的力量,已经比夏侯惇要强了一些。
 当然魏延也知道夏侯惇那人虽然不太会打仗,但是守城却是非常可靠,于禁,李典更不是等闲之辈。
 要想战胜这帮人,夺取宛城十分困难。
 但既然深绝曹操,刘表,那就只能单干这一条路了。夺取宛城至关重要,就算再艰难,也得谋划筹划。
 虽然夏侯惇很稳,于禁,李典很行,但是真上了战场,魏延也是不虚。
 正如孙子兵法所说,敌则分之。
 夏侯惇养精蓄锐之后,仍有二万精兵镇守宛城,强攻绝对是打不下的,但可以引诱其出城,或是别的计谋。
 魏延会绞尽脑汁想办法。
 总而言之,魏延的想法是过去的就只能过去,现在他魏延坐在关羽这条船上,便要想办法让关羽自立,并且建功立业。
 关羽虽然对魏延的主公称呼十分别扭,也十分伤感,因为以前都是他听别人叫大哥主公的。
 但是对于魏延的提议,关羽却是十分赞同的。
 宛城必须要打下来。先不说宛城的重要性,便是宛城曹军诸将,关羽也想一一杀掉,因为便是这帮人害死了他大哥。
 “我会督促文官,加急收拢粮食,物资,更进一步征召兵马,短时间内要将兵马扩充至三四万,哪怕穷兵黩武,也要打下宛城。”
 关羽冷声说道。
'104。第104章 何去何从(三)'
 关羽与魏延商谈了许久,魏延这才告辞离去,关羽将魏延送出书房,并打算送至门口。
 忽然瞥见了在门口立着,探头探脑的关平。
 关羽与魏延在书房内说话,关羽也在门前置了一队亲兵,但显然没有人管这位小君侯。
 “平儿,你在做什么?”关羽稍稍皱了皱眉头。
 “小君侯。”魏延如今也对关平换了一个称呼,还很客气的行了一礼。
 魏延看谁都不顺眼,但对关家父子却是极为敬重,先不说与关羽。关平也曾经卖马赠给魏延,魏延打心眼里记得此事。
 “魏叔太客气了,还是唤我平儿顺耳,顺耳。”关平连忙说道,随即看了一眼关羽,干笑了一声道:“父亲,我正打此路过,没做什么。”
 “哼。”关羽心知这臭小子是在偷听,心里头是无所谓的,毕竟是儿子,儿子又能干,不是顽童。
 但面上却还是冷哼了一声,总而言之,关羽对待关平的态度就是严父,将严父进行到底!!!
 “来的正好,送送你魏叔。”关羽眼睛都没眨一下,抓了关平就当童工。
 “备备老喜欢指挥我干着干那,没想到臭老爸也有这毛病。”关平翻了翻白眼,心里头嘀咕,面上却很热情的应下,将魏延送至门口。
 “魏叔慢走。”如此道了一声后,关平目送魏延离去。
 “哎,我就知道会这样。”直到魏延离开之后,关平这才叹了一口气,神色很是郁郁。
 二人的谈话,关平早就听清楚了。
 魏延刚来侯府,关平便知道了,于是光明正大的来偷听。关平对于臭老爸与魏延的谈话内容并不意外,因为关平知道这二人的脾气,都是打仗狂人。
 历史上臭老爸就是私自发动襄樊战争,然后因为钱粮问题,苛责文官,导致文官叛变迎接孙权。
 魏老叔的子午谷奇谋,便被很多人认为只有一成胜算。
 两个人都是不计后果,一力要发动战争的进取之将。一个话痨还可以忍受,两个话痨凑在一起,岂能忍?
 两个战争狂人在一起,就是穷兵黩武,死命的干,干,干。直到兵败身死为止。
 关平只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任重道远啊。
 关平心里头唏嘘了一声,正打算回去侯府中。便见张苞急匆匆策马而来。关平有些意外,说道:“哥哥你不是在军营内看管降兵吗?怎么忽然入城了?”
 五千余的降兵是个问题,因为刘备突然死了。所以一直没有处理,关平抽不开身,就命李正,赵统等人看管。
 张苞在刘备死后也充作孝子,但是在刘备下葬之后,便回去军营了。
 “我父有点不对劲,关平你很机灵,跟我一起去看看吧。”张苞一脸猴急,双脚夹紧马腹,策马探手便将关平夹在腋下,放在自己身前,然后策马便往城外而去。
 关平没有反抗,还很顺从,张苞这才如此轻而易举的得手!
 “三叔怎么了?”关平很焦急的转头问道,因为个子比张苞矮很多,所以又不得不抬起头,很辛苦。
 “你到了就知道了。”张苞说道。随即,兄弟二人与一群随从人员出了城,来到了刘备的坟冢所在。
 汉代的坟冢,会因为地位的不同,对于规格建造,棺材的厚度,都是不一样的。刘备官至左将军,豫州刺史,地位很高。
 所以棺材很厚,封土很高。
 关羽还在刘备的坟冢四周建造了一处宅院,有心中眷恋刘备的老亲兵,来为刘备守灵。
 其中包括张老三。
 谁都知道张老三此人乃是性情中人,与刘备,关羽乃是兄弟。刘备病死了,张老三来到刘备的坟冢附近住住,这是很正常的。
 关平则很担心张老三会因为刘备病死,而导致一蹶不振,或者是精神失常。
 现在新野已经够难了,臭老爸屁股坐不稳的。若是有三叔帮忙,那自然是如有神助,反之,三叔要是疯了,这可如何是好?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关平心里头很急,却又遇到平常很憨直,但此刻却异常卖关子的张苞,只能火急火急,火烧眉毛了。
 关平很快来到了刘备坟冢外的宅院外,不需要通报,兄弟二人便见到了张飞。而这时候,关平才知道张苞的担心,以及问张苞,张苞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