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好东西,有了它骑兵的战力会增加三成。”赵云说道。他对于骑兵始终怀有浪漫感情,马镫很合乎他的胃口,让他很是中意。
 “平儿,你真是我的福将。”刘备则是笑着摸了摸关平头上的总角,这几乎成了日常动作了。
 关平虽然对摸头杀很无奈,但也无奈的接受了。
 至于陈到,这家伙基本是个闷葫芦,没有开口说话。
 若不是糜威与糜竺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样貌,关平会怀疑糜威是不是隔壁老陈生的。
 面对欣喜的三人,关平却嘿然一笑。这就欣喜了,还没完呢。关平让刘备的亲兵取了绳子,工具,将黑马固定好,抬起马腿,说道:“主公您看。”
 刘备,赵云,陈到这下则是震惊了,因为他们在北方见过用绳子制作的马镫,对这个有印象。
 但是对于在马掌上,安装上铁鞋子,那可是闻所未闻了。
 “这,平儿,这是何故?”刘备很震惊的摸了摸黑马的马蹄子,敲了敲马蹄铁,黑马有点脾气,鼻子内发出了噗嗤的一声,动了动马腿,但没成功,被绑住了。
 说起骑兵,说起马,赵云可比刘备机灵多了。赵云几乎飞扑一般冲了过来,然后很仔细的摸了摸马蹄铁,激动道:“主公,您忘记了。千里奔袭战马折损率,多少好马,因为卡了石子,或是马蹄磨损,当场报废,甚至精锐骑兵也因此丧身。如果这铁既不伤害马蹄,又能保护马蹄,那好处简直不敢想象。”
 陈到也彻底激动了起来,他不开口说话,只是不断的揪着自己的胡子。刘备呆了呆,随即反应过来。
 “这,这东西好啊,十分的好。”刘备弯着腰,指着马蹄铁,有点语无伦次了。
 这关平发明了糜氏酒的时候,他也没有这么激动呢。毕竟是马背上的枭雄,刘备虽然对金钱也很重视,但对如何提高军队战斗力更重视。
 “这造价应该都不贵,可以大规模的给骑兵,甚至是军中,乃至于民间的驽马安装上。”赵云弯着腰,仔细的看了看马镫,还有马蹄铁,说道。
 “应该立刻实行。”刘备不住的点头说道。
 军中什么最珍贵,马。
 马是有折损率的。很好的一匹马,没准在日常训练中,就要折损掉。这其中马蹄受伤,占了大头。
 在北方幽州,并州,凉州,一匹好马只需要一金,但是到了南方,一匹好的战马,便需要十金,便是驽马也是价格不菲。
 刘备拥有赵云所统帅的一支小规模的骑兵军队,这支骑兵军队的战马,不断折损,很尴尬的是,规模一直在缩小之中。
 有的骑兵甚至没有战马,只有驽马。
 驽马冲刺不起来,冲刺就掉队了,真尴尬。
 如果有了马蹄铁,就可以延缓这个尴尬的过程。因为除了折损之外,马也是会老的嘛。
 总而言之,有了这马蹄铁之后,对于骑兵的好处是大大的。甚至于积累一下,没准会积累出一只规模上千的骑兵大部队。
 毕竟目前因为糜氏酒的原因,新野的前途一片大好。就算是战马再贵,也买得起,骑兵在费钱,也养得起一千人。
 而有骑兵没有骑兵,差别就大了。就算一千骑兵难以成建制的进行大战,但是作为军中耳目,大军举动,广布探子。
 消息传递就快了许多,打仗自然也就稳妥多了。孙乾教关平兵法,第一个要求就是大军出兵,广布探子。
 甚至于关平听说过三国中有这么一个人,名字忘记了。好像是一个吴国的宗室,领兵镇守吴国北方地区,他的探子都派遣到许都了。只要许都有军事行动,他就做好准备,所以防守的非常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大军动静,广布探子。
 骑兵不管是多是少,都能发挥各种各样的作用,太难得了。如果给赵云一支白马从义,刘备都敢派遣赵云去走走呢。
 中原一马平川,骑兵来去如风。
 正当三个人高兴的时候,关平却在一旁泼了冷水,他拱手冲刘备道:“主公,这两样东西其实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刘备越来越喜欢关平,真是越看越喜欢,真是福将也。于是连忙又摸了摸关平头上总角,问道。
 “论骑兵,论战马,曹操比我们多。”关平言语简骇,却一针见血。刘备,赵云,陈到都是聪明人,立刻听出来了,不由沉默了许久。
 关平的担心很正常。
 在整个广袤的华夏地区,能产好马的只有三个地方,凉州,幽州,并州,这三处地方一来连接塞外,可以购买草原人的马,二来也确实有广袤的草场,可以出产战马。
 而凉州目前被马腾,韩遂控制,这二雄与刘表一样,都是自守之贼。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的时候,马腾,韩遂还进贡了战马,给曹操使用。
 而剩下的幽州,并州被袁绍所占据,但目前看来,袁绍已经支持不住了,北方必定是曹操的。
 那么曹操战马的优势,骑兵的优势,会占据绝对的上风。而相比南方就不用多说了,不产好马。
 目前曹操又控制了北方战马流向南方,所以在幽州,凉州,并州只卖一金的战马,来到南方居然能卖十金,这利润可大了。
 而且就算这样贵,因为曹操控制了北方战马的流向,所以能来的南方的马很少。有的是一些商人,铤而走险,不顾曹操政令,冒着杀头危险贩马。
 有的则是从凉州流入汉中,蜀中,再转道到达荆州,扬州。总而言之,马很贵,也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便是刘表,孙权都没有一支上万,乃至于五千的大规模的骑兵军队。
 更别说刘备了,刘备就算按照关平的计划,拥有二三十万人口,二三万精兵,那能养多少骑兵?
 一二千就顶天了。
 相反,曹操的骑兵甚至可能多达数万人。这马镫,马蹄铁对骑兵有利,如果传播出去,那对曹操就更有利了。
 这便是关平拿出马镫,马蹄铁有些犹豫的原因。但是关平最终还拿出来了,因为这件事情可以交给刘备来决定。
 到底是拿出来用好,还是藏起来好。
 刘备比他更有发言权。
 刘备想了想,又摸了摸关平的总角,笑着说道:“平儿你的担心是对的,但又是不对的。”
 关平有些奇怪,拱手说道:“还请主公指教。”
 “北方有马,曹操获得一匹好马只需要一金。南方没马,我们获得一匹马却需要十金。一样的道理,北方产马,所以曹操的骑兵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战马。比如说曹操有五万骑兵,就算他有没有马蹄铁,他都可以维持在五万规模。”
 “而我们,我们的马少一匹就少一匹了。所以有马蹄铁对我们更重要。”
 刘备说道。
 关平皱了皱眉头,说道:“但有了马蹄铁,减少了战马折损率,曹操就有可能养十万骑兵。”
 刘备笑了,又摸了摸关平的总角,把关平的头发都给弄乱了,关平有些生气,转过头,没鸟刘大耳。
 得,备备也变成刘大耳了。
 “曹操养不起十万骑兵的。”刘备的声音有些感慨,说道:“那是当年武皇帝,宣皇帝在的时候,才养得起十万骑兵,因为当时人口众多。而现在北方多经历战乱,曹操需要镇守四方,步军又多,怎么还可能养得起十万骑兵?相反,如果我们低调一些,慢慢收集战马,保护好战马,或许还能养出一支三五千骑兵。”
 关平立刻明白了,不由感慨姜还是老的辣,穿越者不能轻视土著英雄,大耳朵刘,就是大耳朵刘,看问题明白。
 养多少骑兵是与国力息息相关的。北方曹操虽然占据天时地利,人口众多,地域广袤。
 但是久经战乱,人口骤然减少,甚至有些城池都是空城一座。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不得已实行屯田制。
 民屯,军屯。
 收取高昂的税收,来保证军队的供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没有多余的力量,供养更多的骑兵。
 因为骑兵是完全不事生产的职业军队,要供养一个骑兵,在不计算战马的情况下,一个骑兵可以养三个乃至更多的步军。
 这是很庞大的支出。
 曹操那边可能五六万已经是极限了,这还是在曹操吞并了袁绍之后,目前曹操的骑兵最多只有二三万。
 相反,南方地区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乱,所以人口,经济保持完好,甚至稳固上升。
 财力很强。
 荆州有江汉平原,这个平原上人口就在百万以上,人民富庶。刘表占据荆州,带甲十万。
 只要减少水军,步军的人数,就可以养一支一万骑兵。
 但是荆州不产马。如果未来刘备占据了荆州,益州的情况下,在荆州,益州建立培育战马的马场,加上从凉州流入的战马,依靠马蹄铁减少战马的折损率,就有可能养出一支二三万的庞大骑兵军队。
 马蹄铁,对于不产马,马少,却富足的南方地区,反而更加有利。
 这就是阅历,就是见多识广的问题了。关平原主不过十岁,就算加上一个现代人的灵魂,那也比不上走南闯北无数年的天下枭雄,刘备看问题来的全面。
 “关平受教。”关平很认真,很心悦诚服的对刘备拱手行礼,大耳朵,错了,备备就是牛。
'45。第45章 白眉来了'
 刘备,关平的这一番话很重要,算清楚了这拿出马镫,马蹄铁来,到底对谁更有利。
 是有马却养不起更多骑兵的曹军有利?
 还是没马,要积攒马,能养得起更多骑兵的南方人有利?
 按照刘备的解释,马蹄铁当然对南方没马的地方更有利。
 不过本来刘备打算立刻大规模铺开马蹄铁,马镫的使用,但是被关平打岔了之后,刘备也琢磨了一下。
 决定马蹄铁,马镫,先在小范围推广。
 尽量的把范围压缩到军中。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马镫,马蹄铁的传播速度,缓慢下去。
 马镫,马蹄铁与糜氏酒不一样,糜氏酒可以控制,那是因为可以把作坊与工人团团围住。
 骑兵与军队中的驽马,根本不可能完全控制。
 总不能关起来吧。
 所以要想消息不走漏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控制消息走漏的速度。最好是刘备军依靠马蹄铁的力量,减少战马的折损率,再慢慢猥琐低调发育,凑足了一支一千,乃至于二三千人的骑兵部队之后。
 曹操那边才知道有这么两样东西,并开始大规模推广。
 刘备的想法很简单,赚了个时间差。
 聊胜于无吧。
 反正东西做出来了,也不可能绝对保密控制,只能如此了。
 而至于如何打造马蹄铁,马镫的事情,关平就没有兴趣插手了,也无需要插手,刘备自然会吩咐人去做的。
 刘备这里帮闲的特别多,随便派遣出一个人就能把这份工作做好。
 关平挺乐呵的,能帮上备备的忙,把蜀汉做大做强,就是他的志向,他的愿望啊。
 事情很快就开始办了,初六的时候。关平从床上爬起来,与刘氏,关兴,关羽一起吃了早膳之后。
 与刘氏,关兴坐在一起说了一会儿话,主要是与刘氏说的。关兴这虎头虎脑的小胖子,才四岁,说话都还不利索,与大哥关平也没什么共同语言,主要是关平老欺负他。
 这不,关平与刘氏说话的时候,不时捏捏关兴的肥脸,很快把关兴给气跑了。
 关兴觉得,兄弟关系已经破裂了。
 等我长大了,也一定要捏你的脸。
 “平儿你老气他干什么?”刘氏见此哭笑不得。
 “好玩。如果有弟弟不玩,那还有什么意义?”关平笑呵呵道。
 刘氏真的很无语,这有弟弟是拿来玩的吗?有道是长兄如父,有了弟弟,兄长难道不是言传身教的吗?
 想起言传身教四个字,刘氏便想起一事,不由说道:“我打算给兴儿请个老师,给他看开蒙。”
 “四岁了,也差不多了。”关平捏了捏自己的下巴,点头道。原主的记忆中,原主也是四五岁开蒙的。
 所谓开蒙就是认字,就像关平在军营内自掏腰包请了一些落魄士人来教都伯,伍长,什长认识字,这就叫开蒙。
 等开了蒙之后,才可以送去给简雍,孙乾。
 就等于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简雍与孙乾只收留有幼儿园毕业的人为弟子。
 此事本该跟关羽商量的,但关羽太骄矜,便是刘氏与关羽也没有几句话,所以此事刘氏便于关平说了一下。
 事情也就决定下来了,等这几天刘氏就给关兴请老师,关兴这小子自由自在的小日子结束了,正式进军读书生涯。
 关平与刘氏说了这一些话之后,吃下去的早膳也消化了一些,便去前院练习武艺去了。
 日常关家舞大刀。
 弓箭射靶。
 骑马就算了,这院子内施展不开。
 还有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徒手健身运动,也有颇为古代的项目,石锁,耍耍石锁。
 一套组合拳下来,关平就差不多上头了,练不下去了。
 自穿越来了之后,关平对读书不在乎,对其他很多事情不在乎,就这个武艺,却是一直勤加练习,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