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程当然极为惨烈,那些扛着麻袋的士卒,基本上都是炮灰。尽管有己方的弓箭手掩护,还是一排排的倒下了。
 但是被箭矢射中,也未必会死。比如说被射中肩膀,手臂,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卒们便会倒下装死,或是低调的爬着回去。
 因为往回跑风险更大。
 雷绪麾下的士卒,许多都倒在了前进的路上,或是倒在了护城河上。护城河上浮着一具具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护城河。
 待护城河被填出了可以过去的地方之后,在雷绪的一声令下,扛着梯子的士卒,与刀手便冲了上去。
 真正的攻城,便也开始了。
 这便是攻城的可怕之处。
 关平历次作战,极少有强攻城池的。曹操甚至不敢打那样的新野。
 但有的时候,却是不亮剑不行。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要西陵,就得拼命。
 此刻关家的将军们,便有拼命的勇气,本钱,也有必要。
 雷绪与朱然激战一个时辰,没有占上任何便宜,只是填了护城河,为后来的陈兰,邓方做了铺垫,己方弓箭手射杀了对方一些人手而已。
 伤亡可能是朱然的三倍,甚至更多。
 如果有云梯还有井车就不一样了,伤亡会降低很多。至少云梯车,可以直接架在城墙上,不需要填河。
 不久后,雷绪便鸣金收兵了。因为是该陈兰上了。
 城池上获胜的朱然以及麾下的士卒,都没有欢呼,经验丰富的他们知道,现在还不是欢呼的时候。
 “趁着他们撤退,弓箭手看准时机射杀对方士卒,但却要小心。不要白白浪费箭矢射在盾牌上。”
 “其余士卒,加紧喝水,吃点东西。”
 朱然刚才擦了剑打算砍人,但没有砍到人,因为极少有关家的士卒登上城墙。朱然反而握弓,射杀了对方一些士卒。
 朱然极是冷静,井然有序的指挥着。
 “诺。”士卒们齐齐应诺了一声,瞅准时机捡人头的弓箭手,加紧休息的普通士卒。
 果然雷绪退兵之后,陈兰便上了,陈兰之后便是邓方,每部激战一个时辰。虽然邓方所部足够精锐,披甲率很高。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卒身披铁甲作战也是不明智的。
 城墙太高,爬起来太费劲。死伤太多,也是白白送给对方铁甲。就算是要用铁甲兵攻城,也需要在稳操胜算的时候。
 比如说关平进攻潘璋,也是最后一锤定音。
 总体来说,朱然守的十分漂亮。陈兰,雷绪,邓方所部士卒的伤亡,乃是朱然军的三四倍之多。
 天黑之前,陈兰,雷绪,邓方三人便也鸣金收兵,回去了北方大营修整。
 三个人坐在一起商量一阵,觉得这么打也不是办法,那朱然太能守了。粗略一算,起码三倍的伤亡。
 根据情报西陵城中足有五千精兵,他们也才一万六七千。打光了,也未必能入城。
 太吃亏。
 于是三个人便联名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去给蒋琬,希望能够固守大营,等待变局。
 所谓变局,自然是山越一事了。
 顺山城。
 这是一座位于西陵西方的小县城,并不是战略要地,当然也没有经济价值。但是占据这座城池,一来是让关家在长江以南,湘水以东有了一座城池作为据点。
 二来搜集附近百姓手中的粮食,也是可以充作军粮。
 蒋琬率领五千余士卒,哪怕是新兵到达这座城外,也是轻而易举的将城池占据了。
 蒋琬来的时候带了一些钱,加上打开县城府库,收拢了不少财帛,便以财帛,购买百姓手中的粮食。
 目前是秋收的时候,而且还是丰收,家家户户都有粮食。
 蒋琬也下令,不得强行抢夺粮食。
 总而言之,让蒋琬率领麾下新兵去打仗不行,但是做这些后勤工作,却是绰绰有余。
 蒋琬治军军纪不错,也没有出现扰民的情况。
 入城之后,蒋琬在城中选了一座宅邸,作为临时下榻的地方。过了一段时间,陈兰,雷绪,邓方三人联名的书信便到达了。
 蒋琬坐在书房中,挑灯观看了书信,叹道:“江东人才何其多也。”
 周瑜,程普,黄盖,潘璋等等名将数都数不清。朱然这样名气不大的人,竟然也将西陵城守的固若金汤。
 兵法云,攻城为下,先贤诚然不欺我。
 蒋琬考虑了一下,同意了陈兰三人的请求,写信过去,命令他们固守营寨,趁朱治水军失去战斗力的时候,接收江北的军粮。
 暂时守备观望。
 事到如今,以关家的力量,已经尽力了。打的都不错,关平在名求攻灭了潘璋,马良袭取三郡,进逼油江口。
 王威率领水军与朱治大战,也没有吃亏,而是两败俱伤。
 没有外力,依靠现在的关家力量,实在难以将江东人赶走。
 “山越。”蒋琬披上了一件大氅,推门走出了书房,门口两位亲兵对蒋琬行礼,口称大人。
 蒋琬点点头,抬头看向天空。
 今夜明月当空,亮堂非常。
 关家的前路呢?是否明亮?
 山越会按照他们的推测行动吗?
 。。。。。。。。。。。。。。。。
 山越。
 山越如何顽疾,便不需多提了。
 只说山越的行动方式,若江东风调雨顺,山民也可以吃得上饱饭,山越便懒得动。反之,山越必然举动。
 而最近几年,山越几乎是每两年行动一次,给孙权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今年江东风调雨顺,各地丰收,按道理来说山越是不会举动的。
 但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绝对的事情。孙权举大兵十三万之多,往荆州而去,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兵。
 虽说山越都在山中,江东方面也保持低调,没有主动散播孙权出兵的消息。但是渐渐的还是有山越知道了这个消息。
 但多数都没有敢妄动。
 直到马良派人来到了江东,大肆散布消息。说是左将军,荆州牧,汉寿侯关公率领大军与孙权相持,沙摩柯派兵袭取了武陵,零陵,桂阳三路。
 江夏长史蒋琬率兵数万,南渡长江,切断孙权的后路。
 孙权目前兵马在荆州,进退不得。
 这个消息一出,才犹如野火燎原一般,许多山越便也心动了。
 山越乃是百越的一支,而山越有百头。汉人一家一姓聚敛数千人上山,便也是山越了。
 山越都是桀骜之辈,否则也不会吃不上饭就抢了。
 但贪婪有人大,有人小。有人只想吃饱饭,有人想要更多。
 如今孙权在荆州进退不得,我们似乎可以趁火打劫?许多山越大帅,便起了这样的心思。
 江东地盘,吴郡是核心位置,乃是春秋时期吴国之地。
 但是会稽郡也不容小视,乃是越国之地。
 会稽郡一带山上,也多是山越。其中一部人马,姓章。为首之人叫章韩,此人曾经是官军,乃是会稽太守王朗的部下将军。
 后来孙策兼并江东,王朗率兵逆之,当然被击败了。章韩没有归顺孙策,而是率领宗族,旧部,进入山中自称山越,为祸会稽郡。
 孙权屡次出兵讨伐章韩,但都没成功。
 此人就是个贪心之人。
 章韩率兵屯在一座叫做“宕山”的山上,麾下有数千人口,七八百兵,凑一凑也能凑出一千五六百兵。
 章韩闻得消息,便召集了寨中大小头目来商议大事。
 章韩坐在主位上,虎头豹眼,身强力壮,十分有威势。他先将消息说了一遍,这才说道:“如今孙权进退失据,我们这帮孤魂野鬼,正可以兴风作浪。我打算收拢寨子内的所有壮丁,凑成一千五百人。去抢粮食,抢女人,你们以为如何?”
 大小头目都是颇为振奋,纷纷赞同。其中有一位叫刘充的人,却是颇为冷静,他摸须说道:“大帅,虽然孙权调走了大批精兵,但听说张昭有下令各郡训练新兵。以我们的势力兵力,实在是势单力孤。不如联络有志之士,大举进攻会稽。”
 章韩闻言大是赞同,说道:“好,那便四处联络,约定共同讨伐孙权。在此时候,我们稍加训练军队。”
 “诺。”
 大小头目轰然应诺。
 而这一幕幕,在江东四处上演。
'359。第359章 沉默中的爆发'
 九月中旬,马良出兵。
 马良武陵得手之后,便派人渡江四处传递消息。
 关平攻打名求,吞了潘璋所部。
 蒋琬既与朱治大战,又渡江攻占城池,与朱然对峙。
 而孙权没有太大的举动,或许说孙权没有办法破局。周瑜,韩当有六七万兵马镇守江陵一带,与他们对峙的是关羽,张飞,将近四万人。
 当阳一带,还有霍峻,傅彤一万余兵力。只要韩当敢分兵回去支援,张飞便敢试试攻打韩当营寨。
 周泰一部兵马,在监视成杨的诸葛亮,李正。
 孙权有两万水军,不敢动,因为这是守住退路的兵马。油江口一万兵马,更不敢动。
 马良在城外虎视眈眈。
 严颜的兵马,需得防备关平。
 双方人马犬牙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没办法行动,双方都尽力了。
 如果不是严颜帮忙,甚至孙权已经输了。
 而山越叛乱,便是最后一根稻草了。
 十月中旬消息开始传播,十月月末,山越便开始举动了。什么会稽的章韩,只是其中小角色而已。
 山越虽然兵力不精,但是壮丁众多啊。就算是乌合之众,人数多了,也会焦头烂额,比如说沙摩柯的五溪蛮夷。
 会稽,吴郡,丹阳,庐陵,豫章五郡山越连动,大者万余,小者千人,便是庐江郡的山贼也开始作乱。
 规模不大,毕竟今年怎么说也是丰收,许多山越吃得上饭,不愿意出兵。
 但是数量很多,四处漏风。
 而江东兵马尽在荆州,一时间竟然有风雨飘摇之感。
 吴郡,吴县。
 孙权尽起国中精兵,留下张昭统领众事,现在四处漏风,一天十几条战报。
 山越因为兵马不精,虽然人多势众,但是江东人依托城墙,倒也可以勉强抵抗一二,但长此以往,必然完蛋。
 张昭自然坐不住了。
 张昭的府邸,书房中。张昭在深夜之中被人叫醒,乃是一封紧急战报,豫章郡一座县城被山越攻破了。
 张昭实在忍耐不住,便披上衣裳,写了一封信给孙权。
 退兵,再不退兵,老夫顶不住了。
 写完这封信之后,张昭又不得不召见了城中守将,看能不能抽调兵马,去四处救火。顺便联络江东各个大族,希望各个大族能够触动家兵,帮一下忙。
 江东士族很强,养兵的不在少数。
 关键时刻,也能顶一下。
 且说张昭在吴郡,已经急得跳脚,真是老夫也很无奈啊。
 一封书信渡江往上,到达了孙权的手中。
 孙权江陵水寨。
 深夜。
 江水平静,偶有大风。如今已经是寒冬,雨水不多,长江不可能再作妖了,江东水军可以战斗的优势大减。
 目前局势僵持,动弹不得。孙权颇为忧心,虽然年纪轻轻,但也忍不住起夜撒尿。
 若在侯府中自然有美婢伺候,但在军中,孙权也不好意思让亲兵提尿壶,便弯下腰从床下取出尿壶,自己对付了。
 提起裤子,打算继续睡觉,却是翻来覆去睡不下。只得叹了一口气,再次起床,穿上衣裳,披上大氅,唤了亲兵准备炭火烤上,往前帐内看书。
 孙权披着红色的大氅,因为实在冷,便不时提提。亲兵们很快就将火烧旺了,提着炉子放在了孙权的身边。
 孙权这才呼出了一口气,也暖和了起来。
 但是孙权看书没看多久,便有一位亲兵冲了进来,禀报道:“吴侯,这是吴郡张公的公文。”
 张昭乃是江东宿老。
 军中称呼程普为程公。
 而江东上下文武,几乎都称呼张昭为张公,以示尊敬。
 张昭坐镇吴郡,总领大局,为了避免前方忧心极少发布消息。而此时却发来了消息,孙权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孙权接过竹筒,从中取出绢布,看过之后,差点眼前一黑,就此栽倒。
 尽管英明神武,一时明主,小小年纪经历了大风大浪,但这个事情实在太大了,大的吓人啊。
 “呼!”孙权呼出了一口气,却没有声张。此刻声张,军心不稳,一切都完蛋了。
 袁绍被偷了乌巢粮食,便军心不稳输了。
 现在江东老家都没了,消息散开,必然糟糕透顶。孙权镇定下来,将这封绢布仍在火炉之中烧了,然后写了一封书信,塞入了竹筒之中,命亲兵说道:“找五个最可靠的人,将之送去给周都督。”
 “诺。”这亲兵立刻知晓厉害,严肃应诺一声,小心翼翼的捧着竹筒下去了。孙权本就失眠,此刻更是睡意全无。
 在帐内来回踱步,忧心不已。
 。。。。。。。。。。。。
 孙权接到消息已经是深夜,当消息到达江陵的时候,便已经是天明了。
 孙权辗转反侧,周瑜则是早早就醒来了,天没亮就醒来了。命士卒烧了粥,然后坐在大帐内烤火看书。
 这个时候是一天之中最冷的时候,而现在是寒冬。周瑜身体不算太好,虽然有烤火,但周瑜还是冻的脸色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