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前在名求,关平以马良的名义统帅张苞,赵统,但是回到秭归之后,便打出了自己的旗号。
 “关”,“赵”,“张”字旌旗,迎风招展,大军万余南下。
 此刻严颜的水寨,便在江北。虽然攻打城池战损了不少士卒,士气也降低了一些,但人马仍然有一万三千余人。
 且水军战船无数,随时可以撤退。而老将军严颜也是威望足够,严颜关闭营寨大门,守备不出。
 关平到达水寨北方之后,一方面命赵统,张苞二人修葺营寨,另一方面,领铁甲兵三千余,来到严颜水寨前挑战。
 上一次关平在巴西郡一带,曾经与严颜对峙过。那会儿关平是派人去严颜军营中叫骂,试图激怒严颜,让严颜出来决一死战。
 那会儿只要干掉严颜,便有机会占据巴中。
 这会儿则是人家打到家门口了,如果能干掉严颜,那局势也大大不同。所以关平便亲策马来到严颜水寨前,撸袖子自己骂。
 “严颜老儿,缩头乌龟。枉你自称骁勇善战,为益州虎将。却不敢出营一战。”
 “严颜,我关平不过十八。你痴长数十岁,却不敢与我一战。”
 “益州无人,益州无人。”
 关平拿着自己的大刀,率领铁甲兵在严颜水寨前叫骂,只差人身攻击,问候严颜全家了。
 但是严颜稳如老狗,纹丝不动。
 水寨北方营门上,“严”字旌旗随着江风飞舞,张牙舞爪。旗帜下站满了弓箭手,长枪兵。
 虽然铁甲兵防御力很高,但如果攀爬梯子登上营寨,却也是比较危险,有被推下去的风险。
 再则,严颜所部确实精锐。
 所以严颜稳如老狗。
 严颜立在中央位置,被士卒簇拥。四周的士卒闻得关平的叫骂,都是勃然大怒,纷纷请战。
 他披甲按剑,冷笑着看着叫骂的关平。严颜说道:“此儿一时雄儿,自恃强盛,所以才如此猖獗。此刻若是出兵,就正中此儿下怀。高挂免战牌,尔等好生戒备,不可出战,违背者杀。我且回去睡一觉,让他上蹿下跳,继续唱戏。”
 说罢了,严颜转身下了营门,率领亲兵离开了。
 严颜有威望,守军便不敢说什么出战,只能憋屈的看着关平,怒气值在不断积攒,无处发泄。
 而此刻太阳十分毒辣,天气十分闷热。甲胄又沉又闷,关平率兵在水寨前叫骂一阵,汗流浃背,命亲兵取了水饮下,但仍然口渴难耐。
 便只是站着,恐怕士卒都有中暑的风险。
 铁甲兵虽然牛逼,但弱点也十分明显。关平没办法,只能引兵退还。当关平引兵退还之后,赵统,张苞已经立下营寨。
 关平命铁甲兵解甲,好生休息。然后与赵统,张苞,周雄等人回到了大帐之中,周雄先为关平解甲。
 关平将剑放在旁边的剑座上,进一步解开衣衫,只穿着短衫,汗流浃背。关平骂道:“真是人老成精,我这么骂他他都龟缩不出。”
 “天气燥热,明将军不要大动肝火。”赵统这哥哥挺温柔的,亲自取了水来,端给关平喝。
 关平饮下凉水,这心里头的火下降了不少。
 “严颜龟缩不出,我们就困在了秭归。如今黄盖命潘璋屯扎在名求戒备,率领大军东去,此刻恐怕已经在掠夺南郡,江夏诸县了。东方岌岌可危啊。”
 张苞这憨哥哥对当前局势,感觉到忧心。
 “没办法,只能看我父,诸葛亮他们的决断了。我只能呆在这里坐看着,与严颜那老贼比邻。”
 关平啪一声,气哼哼道。
 这便是关平大动肝火的原因啊,虽然得胜而还,但对大局没有太大的影响,严颜参战,对关家不利太大。
 “我累了,去睡一觉。你等好生戒备,以防备严颜偷袭。”关平很烦,干脆撒手不管了,去睡觉去了。
 “诺。”
 张苞,赵统,周雄等人应诺。
 于是西线这边,双方陷入僵持阶段,暂时相安无事。而东方战场,则是如火如荼。
 整个南郡有十座县城,目前关平占据了三座县城,但是只有秭归有人口。因为在马良杀入秭归的时候,就担心夏侯渊迁走百姓,于是马良就先秭归以外的百姓,迁徙前往房陵。
 而周瑜占据了江陵空城,剩下还有六座城池。在战争开始的阶段,周瑜,马良,诸葛亮都派人去游说这六座城池的县令归附自己。
 除此以外,江夏在这一块地方,还有数座城池。
 结果马良,诸葛亮占了便宜,荆州人不打荆州人,于是这些县城都归附了关家。孙权虽然有雄兵九万在江北,但所占据的只是江陵空城。
 而孙权在派遣黄盖,潘璋,周泰占据名求的时候,便只将二万水军留下,命其余三万大军,攻讨诸县。
 这六座城池的县令都不敢抵抗孙权大军,全部都带着亲信,还有愿意归附关家的官吏,或向北投奔当阳,或向东投奔成杨县的诸葛亮。
 这样一来,江东在南郡不再是一座江陵孤城,而且因为占据的地盘广大,又分别驻少量军队,赵云的骑兵想要纵横也比较困难了。
 而名求的关平又被赶走,粮路开始变得安稳。
 在抄掠之后,孙权麾下三万精兵,加上黄盖,周泰一万五千余士卒汇合,打算以大军攻讨江夏重城,成杨城。
 成杨城不仅是关家屯粮之地,粮草众多,而且是诸葛亮屯兵之地,有精兵四千人。
 虽然江东兵不如曹军精锐,但是若是以四五万人马攻讨成杨城,诸葛亮恐怕也难以抵挡。
 不过所幸在此之前,关平便派人去通知当阳李正,襄阳关羽,而且赵云骑兵也先获得消息,告诉诸葛亮,王威等人。
 关家也开始布局。
 首先行动,敢行动的便是关平麾下大将李正。在此之前,李正袭击了夏侯渊,劫回了江陵城内的十几万百姓。
 于是就地驻扎,途中赵云也来了,然后东归诸葛亮,奉命袭击孙权粮路。
 当阳一带的驻军,便只有李正。
 而从夏侯渊手中夺回来的十几万百姓,也被分别安顿。一部分愿意前往襄阳的人口,便被安排前往襄阳安置。
 想要等待回去南方江陵城的百姓,则被迁徙到了当阳,诅中一带,远离前线。李正本人则屯扎在当阳城外,一方面休养生息,一方面征召士卒,补充之前的战损。
 目前李正的人马,恢复到了十个军候,五千五百余人左右。
 披甲率极高,粮食也充足。
 消息传到李正大营的时候,李正正在大帐内烤羊吃。烤全羊。羊被架在炭火上烤,放上香料,烤至金黄。
 油脂落下,噗嗤噗嗤。
 香气四溢。
 旁边有两个李正的亲兵,正在忙活。李正见羊熟了,便拿起小刀,端着盘子,弯着腰切羊肉吃。
 羊肉是好吃,但味道淡了一点。李正便又拿起食盐,撒了一些。
 “切半只羊,送给司马。”李正吸了吸手指,吩咐亲兵一声,便打算端着盘子回去坐上慢慢吃。
 “诺。”亲兵应诺一声,拿起小刀打算动手。便听见马蹄声响起,一个士卒从外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个竹筒。
 “报将军,关杨武的书信。”李正立刻将盘子放下,接过竹筒,取出其中的绢布,上下观看之后,蹙眉不已。
 “命司马点兵,备足十天干粮,少量帐篷。”李正吩咐道。
 “诺。”那打算切羊肉的亲兵,立刻放下小刀,连忙下去了。不久后,李正军营惊动,人马开始聚集。
 李正本人则坐下来,拿起绢布铺开,提笔写信。
 “将军,为何忽然点兵?”李正麾下营司马急促从外走了进来,一脸困惑。
 李正先将写好的信装入竹筒,封好后,命亲兵快马送去襄阳。然后将关平送来的信,递给了营司马。
 营司马观看之后,愕然道:“益州严颜竟然出兵攻打秭归?关杨武放弃名求,回救秭归?这样一来,孙权能动的兵力,便大大增加啊。”
 关平的人马囤在名求不仅是威胁孙权的粮路,还遏制了孙权的兵力。严颜最大的作用,便在此了。
 “我估计孙权已经出兵南郡了,南郡那边没有兵力,只有诸葛江夏屯兵四千在成杨城。那里囤积大量粮草,若是舍弃太过可惜。而且守住成杨,哪怕是孤城,也是极有意义的。因为江东人如果攻占了所有地方,便可以举大兵屯扎在江陵,再在江陵东北,靠近汉水的地方立下一座营寨,留下少部分人马便可以与我们对峙。孙权可以率领大军返回江东。这样南郡,江夏便失了,孙权又可稳住江东,于局势不利。如果我们守住成杨,孙权便需要分兵监视成杨。此机稍纵即逝,我需得率兵去援救诸葛江夏。双方合兵一万人,加上成杨粮草充足,人口不少,守备一年不成问题。”
 李正解释了为什么点兵的事情,却是他十分敏锐,只要守住成杨的重要性,哪怕是孤城。
'331。第331章 全面下风'
 一城一地的得失,真的不重要。
 目前关家的希望,都在马良的身上。如果五溪蛮夷能动,夺回南郡,将孙权,周瑜赶走,不在话下。
 反之,那南郡便只能拱手让人了。
 严颜加入这场战争,让关家开始处在全面下风。
 此时江东人得意啊。
 “那当阳怎么办?”营司马明白了事情的重要性,但还是皱眉问道。
 “先让当阳县令组织吏民守城,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算了。我写信给主公,请主公亲自发兵南下。若当阳能守住便守住,守不住便屯兵诅中,麦城一县,与周瑜对峙。总而言之先维持当前情况,将孙权的兵力牵制在南郡,江夏。只有此,马良才能成功,反之,南郡一带,不复关家所有。事急,今日便出发,日夜兼程。”
 李正却是豁出去了,当阳不要也无所谓,只要成杨。他让营司马下去继续组织人马,自己则趁着还有时间,与亲兵一起分食了烤全羊,然后披甲上马,留下大量辎重粮食,让当阳县令来接收,只带走有骡马拉动的大车载着少量帐篷,带上足够吃用十天的干粮,日夜兼程往成杨而去。
 事实证明,在关平这一辈的小将之中,李正这个人是极为优秀,机敏的,他这一招,极果断,也是一招妙棋。
 为关家夺取南郡,埋下了希望。
 而孙权也确实如李正所预料到的一般,在夺取了南郡城池之后,一边分少量兵马,夺取在北岸的江夏城池。然后命大将韩当领兵,凌统,蒋钦等人围将,率领三万左右精兵,要攻打成杨。
 成杨危如累卵。
 成杨这个地方,战略位置不重要,无险可守,只是平原上的一座孤城,诸葛亮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这是江夏郡治下的城池。
 所以用作屯粮之地,以此供给南方的王威,黄忠等人军粮,有一些人口,大量粮食,军用物资。
 精兵四千人。
 诸葛亮收到消息之后,有两个选择。一是退,一是守。
 退就简单了,诸葛亮可以烧掉城中的粮食辎重,往东方渡江,回去安陆驻扎,那里有蒋琬,雷绪,陈兰等人接应。
 守就复杂一些了。依靠诸葛亮的四千精兵,便加上赵云退下来的一千余骑兵,也只有五千人,委实难以守住成杨城。
 再则赵云的骑兵是关家好不容易积攒的家业,用来守备城池实在是太愚蠢了。需得有外援。
 安陆太远,又隔着汉水,需要渡河,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的援兵便只有王威所部水军,还有当阳的李正所部。
 王威那边可以分出丁奉所部,水军下船,轻军前来。
 李正便不用提了。
 但是两个人各有优缺点,丁奉是不需要守备什么地方,说来就来了,但路途有点远。
 而李正很近,但是李正需得守备当阳。
 诸葛亮左思右想,选择请李正来救。不过李正乃是大将,并不统属江夏,诸葛亮不能调遣李正,需得找个有分量的人去请之救援。
 诸葛亮在定计之后,便在宅邸内的书房,招来了江夏主簿葛云,将写好的信件装入竹筒,慎重递给葛云道:“事急,葛主簿务必说动李将军来救江夏。”
 “诺。”葛云也明白紧急,应诺一声,立刻出了宅邸,翻身上马,带上一队人马,便往当阳而去。
 “应该来得及。”诸葛亮想了想,拿起了鹅毛扇,亲自出了宅邸,然后下令士卒将物资搬上城墙,又自己巡视城墙,激励士气。
 守,一定要守。
 守住成杨,才有赶走江东人的希望。
 守不住南郡,江夏一带的十几座城池,广袤的江汉平原,就全完了。只要给江东人经营的时间,实力便会大增,基本上难以夺回了。
 便在诸葛亮组织人手,打算坚守城池的时候。赵云也率兵返还了,诸葛亮闻得消息,亲自出城迎接赵云。
 “诸葛江夏,赵云前来帮忙守城。”
 下午,赵云率领千余骑约三千匹马回来,他翻身下马,拱手对诸葛亮道。赵云乃领兵大将,与诸葛亮其实不统属。
 但是赵云素来温和,对诸葛亮很客气。
 诸葛亮扶起了赵云,摇头说道:“子龙将军乃大将也,若得将军守备城池,自然万无一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