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本想投奔刘璋,奈何没有门路。便向北进入大巴山,依附蛮王朴胡。
 大巴山东西横向,长数千里。生活着许多的山民,少数民族。在米仓道附近生存着有巴人朴胡,賨人杜濩等七姓蛮王,人众二十余万,有些汉人也上山躲避战乱,投靠蛮王。
 这个情况与房陵西部山区的情况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这七姓蛮王有自己的武装,兵力多达二三万。
 这些人马穿着兽皮制作的护具,使用的兵器也是简陋,下山对阵只是死路一条而已,但也有优势。
 那便是脚力十分强悍,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弓箭手很多,这是山民的特点。依靠这特点,这些部队在山中打游击战,可以起到断绝山路,截断米仓道的作用。
 而蛮王们自逍遥,不想益州统一,张鲁又用重金贿赂蛮王,蛮王们便帮助弱小的张鲁与刘璋对着干。
 所以张鲁可以屡次兴兵攻打巴中,而刘璋却不能出兵讨伐汉中。
 如果把孙权放在刘璋的位置上,那么孙权会不计后果的攻打山中,将这帮山民消灭,但是显然刘璋没有这样的能耐,所以只能被动挨打了。
 总而言之,在益州随处可见的深山老林之中,绝不仅仅是刘璋,张鲁两个势力,许多少数民族都是大的势力。
 王平想投奔刘璋没有门路,又不愿意与张鲁干,因为王平不信五斗米教这一套,便依附巴人朴胡,打算建功立业。
 说起来王平与甘宁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更奇妙的是,二人都是游侠出身,甘宁喜欢被人重视。
 而王平也有这种毛病。
 但是王平的毛病与甘宁有点不一样。甘宁是轰轰烈烈的大丈夫,当年做锦帆贼的时候,喜欢穿锦绣,配铃铛,用锦带做绳子系船,离开后割断锦带,以示我很有钱。
 真的很装叉犯。
 长大后,甘宁才收敛了一点心性,但本性不改。为人粗暴好杀,关平虽然指使甘宁杀了申家兄弟,但是甘宁却将申家兄弟绑在树上射死。
 这便是甘宁的本性。
 但王平不一样,王平此人平时严肃的过份,可以从早坐到晚,仿佛石雕一般,身强力壮,骁勇善战。
 但有个缺点。
 王平的缺点,便是自轻。
 因为出身的原因,王平很有自卑感。王平很渴望获得别人的重视,却也很厌恶别人轻视自己。
 这是王平与甘宁相同的地方。但是王平没有甘宁粗暴好杀的毛病,他不会一言不合,便要把人给杀了。
 而王平率部投奔朴胡,朴胡并不看重这位汉家儿郎,经常轻慢王平,王平便有些郁郁,想要找机会离开朴胡。
 而机会很快就到了。
 非是吹牛皮。
 关平这个人在天下都是小有名气的,从他发明糜氏酒,帮刘备创造出新野雄城的时候,名气便有了。
 证据便是关平前去江东见鲁肃,诸葛瑾,孙权的时候,鲁肃,诸葛瑾便已经知道新野有这位总角童子的存在了。
 这固然是庞统这个大嘴巴宣传的缘故,但这个世界上多的是大嘴巴。
 关平的名气,便是通过这些大嘴巴,渐渐远销天下了。但是关平真正为天下侧目的乃是攻入房陵,自称是房陵太守,杨武中郎将了。
 再之后,关平在房陵开办工厂,织布厂的生意影响到了许多人的生活。
 要知道如今北方战乱,曹操鼓励种粮食,因而基本上只有南方才产布匹,巴蜀,荆楚,吴越。
 关平在房陵设置了织布厂,本来凉州的商人来汉中买布,便可能要去房陵买便宜布。
 这导致了关平的名声被动传播。
 而现在的关平与以前的关平不同了,在以前,关平是个有点神奇的总角童子,所以他招募甘宁,花费了一点功夫。
 但如果放在现在,甘宁如果还是个不受重用,郁郁不得志的人。那么关平只需要派遣伊籍前往,甘宁怕就要屁颠屁颠的来投奔了。
 人的地位已经不同,吸引力也不同了。
 而王平此人乃是农户出身,又目不识丁,只是仗着有些武艺,聚众想要干出一番事业,这样的人,其实真的一点社会地位都没有。
 说好听的便是壮士,说不好听点便是地痞流氓一流。
 所以若关平能招招手,王平便要倒头便拜,口称愿效犬马之劳。而就在这时,关平虎步汉中,先下虎城,然后杀张卫,败阎圃,杨昂,继而掠取汉中,进围南郑,威震汉中。
 在不受到朴胡重视,感觉到前路渺茫之下。王平自然想要去投奔关平。只是目前米仓道被蛮王截断,王平若是背叛朴胡,前往投奔关平,怕道路走不通,于是一直等待机会。
 而在这日,张鲁果然如徐庶所料,派人来向朴胡求援。朴胡与其余蛮王商议之后,决定派遣五千兵马去救。
 对于这趟差事,朴胡的手下领兵之人,却是一个个不太乐意。毕竟去救援要死人的。
 而王平虽然受到轻视,但毕竟是一位领兵之人,麾下有三四百人。便自己请命前往,朴胡也不在意,便派遣一位巴人统帅,叫朴定的人,与王平凑成一千人,再与其余蛮王汇合,得五六千人,凑成杂牌军去救南郑。
 之后的事情发生的便不需要多提了,这帮杂牌军进兵道平原,张飞横矛策马,率领二千人,这气势便震的杂牌军们不敢前进了。
 后来徐庶与朴定谈妥条件,双方握手言和。王平便对朴定说道:“朴帅,我欲率部投奔关杨武,以图功业。我们便就此别过,还请朴帅代为回复巴王,这段时间多谢他收留。”
 王平孔武有力,面容雄毅,肤色漆黑,手持一杆长枪,身下一匹健壮驽马,自有一股刚烈气息,此刻言辞,不卑不亢。
 朴定闻言惊讶的看了一眼王平,朴定与朴胡乃是亲兄弟,他们兄弟二人对于王平这位汉家儿都很轻视,而现在他们已经与关平谈妥条件。对于此事,便也不在意。
 “好。”朴定噗嗤一笑,很轻视的看了一眼王平,说道。
 “多谢。”王平拜谢一声,率领所部三四百人脱离了蛮夷队伍,往张飞,徐庶方向而去。
 却说徐庶,张飞见到王平后,有些惊讶。
 不过,倒也很容易就接受了。因为随着关家父子的势力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隆重,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多的。
 至于王平未来会怎么样,会不会受到关平的信任,便不是张飞,徐庶所考虑的事情了,至少现在王平来投,二人自然是收留。
 “好汉子。”张飞见王平孔武有力,便有些喜爱,说道:“俺家侄儿用人,不计出身门第,只管才能。有才的必定获得重用,无能的必定罢免。俺看你孔武有力是个汉子,可保你一个军候做做。至于能否做个司马,校尉,便要看你自己的能耐了。”
 “多谢张将军。”王平闻言大喜,连忙翻身下马,躬身下拜道。
 “客气。”张飞哈哈一笑,受了这一礼。如今关杨武,关汉中,关明府,明将军已经水涨船高,张老三受了侄儿的光,也是水涨船高,地位显赫了起来。
 身为军中老前辈,张飞又保举王平,便自然受得这一礼。
 王平孔武有力,又能拉来三四百人。虽说人少了一点,但至蚊子腿也是肉看,徐庶也很高兴。
 但是他高兴之余,便有了一个主意。这主意,便可以更进一步逼迫张鲁出城投降。徐庶打定主意之后,便对张飞道了一声,策马飞奔向蛮夷兵马。
 蛮夷们与徐庶谈妥条件,又得了徐庶贿赂的三千金,便打算返回大巴山,按照约定,继续阻断米仓道。
 见徐庶单骑来追,便复又停下。大帅朴定也单骑折返,与徐庶面对面,拱手很客气道:“徐先生还有何见教?”
 虽然是少数民族,但因为多余汉人接触,其实少数民族中的高层,多会汉语,只是口音会很重。
'217。第217章 张鲁投降了'
 “我欲出一百金,买朴帅麾下人马的衣服,兵器,旗帜,不知道朴帅意下如何?”徐庶拱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
 朴定闻言瞠目结舌,忍不住问道:“先生意欲何为?”
 “乃是打算借诸位的衣服,假扮诸位兵临南郑。援兵变成了敌军,南郑必然崩溃。”徐庶从容说道。
 朴定闻言咋舌,这不就是汉人说的诡计吗?看着徐先生人模狗样,想不到居然如此龌龊。
 朴定算是长了见识了,但是此事对朴定来说乃是小事一件,而且一百金,肯定有的赚,而且是大赚没道理不答应。
 于是朴定干脆下令二千蛮兵脱掉衣服,兽皮衣裳,并多给旗帜。而徐庶此行带来的三千金已经全部贿赂给朴定了,因而没有金子,约定来日派人去将金子送去给朴胡,朴定没有异议。
 不久后,朴定便率领蛮兵离开了。
 徐庶回来后与张飞,王平解释了一下,二人便立刻明白了,命士卒脱下衣甲,兵器,换上蛮兵服饰,兵器,旗帜,然后张飞,徐庶引去,以王平为大将,多张旗帜,诈称有三千蛮兵,进兵南郑。
 经过行军之后,张飞,徐庶,王平率兵到达南郑城下。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诈称三千蛮兵的张飞,徐庶,陈平列阵在南郑城下,王平奉命策马上前,大呼道:“城上的人听着,我乃是巴王(朴胡)麾下大帅王平,奉命率领三千大兵,来助关杨武。米贼张鲁若是快快出城投降,可保富贵,否则城破,必杀张氏一门。”
 此刻南郑城的局势是张鲁闭门不出,关平进兵南郑东城门外,也是守备不攻。而此刻张飞,徐庶,王平乃是从南方进兵而来,此地便是南城门。
 而不久之前,张鲁与阎圃定计,调遣阳平关的林牧救援南郑,又派人去请蛮王朴胡等人,救援南郑。
 在城中宣扬,只要大军合集,南郑便稳如泰山。而此刻阳平关迟迟没有消息,蛮王倒是派兵来了,但却不是来救援,而是来帮关平攻城。
 南城门上的守军闻言一片哗然,守将金山,更是惊的冒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命士卒戒备,同时派人去通知张鲁。
 张鲁闻得消息大惊,连忙会见文武,商量对策。
 太守府大堂内,张鲁仍然穿着八卦衣,手持拂尘坐在主位上,但早已经没有了得道高人的风范,也如凡人一般,仿佛是热锅上的蚂蚁。
 自从得知关平在虎城,广树恩德,启用士人,挖五斗米教的根基之后,张鲁便已经不淡定了。
 关平杀了张卫,击败了阎圃,杨昂之后,早就慌了,甚至是惊惧不已了。索性阎圃出谋划策,才稳住局势。
 而现在蛮兵救援没有,反而成了敌军了。
 张鲁毕竟是凡人,而不是真正的仙人,自然也如凡人一般的反应。
 “如之奈何?”张鲁也问出了这句经典的话,环视文武,气息急促。哪知道,他麾下文武九成都是草包。
 能打的张卫已经被杀,杨昂已经破了胆。此刻闻得消息,惊惧还在张鲁之上。闻得张鲁之言,都是面面相视,及不知所措。
 长史杨柏犹豫了一下,咬牙拱手说道:“主公。如今汉中十城,九城为关平所得。外援断绝,哪怕能守南郑一年,二年,也无济于事。不如出城而降,可保富贵。”
 杨柏这话说的是有道理的,也是明智之举。但更多的却是为他自己。他自认为与徐庶有一段交情,毕竟徐庶当初来汉中哭穷,宣称房陵有多惨,从而导致汉中上下轻视,撤出了虎城人马,让关平得以进入汉中。
 这么一算,我不仅无过,还有功。
 再则,如果这个时候劝说张鲁投降,便是迎关平入城的功臣。虽然失了张鲁面前的地位,但仍然可以做关平的座上宾,这盘算,打的好是响亮。
 而这不是杨柏一个人的想法,杨柏只是第一个说出来的而已。其余文武听了杨柏的话,连忙进言张鲁,十个里头五六个劝说张鲁投降的。张鲁便没了主意,打算顺势投降。
 这时候阎圃却说道:“主公莫要自乱阵脚,我看其中有诈。不如派遣王主簿前去那蛮兵之中看看,是不是真的蛮兵。”
 张鲁闻言愕然,问道:“有人假冒蛮兵?”
 “有可能。”阎圃沉稳点头道。
 张鲁便生出希冀之色,连忙派遣王主簿出城探查。而就是这位王主簿前往大巴山,联络的朴胡。
 王主簿授命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出了太守府。带着两个随从,策马出了城墙,来到了蛮兵阵中。
 张飞,徐庶没有露面,王平出面与王主簿攀谈。
 王主簿见到王平便心凉了半截,因为他在朴胡那里见过王平,二人还有几句谈话。
 王主簿又见王平四周蛮兵,确实是穿着蛮兵服饰,便笃定这确实是蛮兵,而不是阎圃狐疑的有人假冒。
 尽管如此,王主簿还是不甘心,苦笑问王平道:“巴王明明答应了我,率领蛮兵来救援,为何却又帮助那关平?”
 王平从容回答道:“好叫主簿知道。主簿前脚刚走,那关杨武便派遣了人前来,送上了万金,布万匹献给巴王,巴王立刻命我前来助阵关杨武,讨伐张汉中(张鲁)。”
 随即,王平又对王主簿说道:“还请主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