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平后悔之后,立刻就缩了缩脖子,打算继续当乖宝宝。但已经晚了,要低调就一直低调,那才会获得低调。
 之前低调,忽然高调,那就不是低调。
 因为所有人都诧异的看着关平呢。
 包括刘备,也包括孙乾,糜竺。这大家商量的好好的,众口一词,都是赞同糜竺的开店计划。
 糜竺更是与有荣焉,觉得搬回一点商人世家的面子。就在这个节骨眼,这个总角童子却是作妖。
 或者说是有意见。
 对此,众人当然觉得诧异。包括刘备在内,都认为关平能够拿出这个方子,已经是极限了。
 没道理还有别的主意。
 不过在场的气氛还是很好,糜竺虽然是被反对的人,但却只是老脸有些不自然,却也没有恼羞成怒。
 “不知道关平有何高见?”糜竺拱手问道,很客气。
 关平则是又闭起嘴巴了,继续做鸵鸟。刘备实在看不下去了,又呵斥道:“胆子放大一些,莫要做小儿女状。不管什么主意,尽管说来,在座又不会斥责你。”
 备备一片拳拳呵护之心,再则关平确实也忍不住这帮人胡说八道,乱七八糟。便只能叹息一声,昂首挺胸说道:“我反对的有好几条。”
 “首先我不同意一坛酒卖五金。”
 “为什么,这御酒还没这酒好喝,如果御酒卖三金,人们将趋之若鹜。这好酒为什么卖不得五金?”这侄儿有出奇之处,刘备没有当寻常总角童子来看,反而很奇怪的求问道。
 而这也是在座宾客文臣们的心声。
 “这酒卖五金,当然也会有人买。但买得起的人不多,想一匹战马在襄阳,也不过卖十金。两坛酒就能换一匹战马,这着实是惊世骇俗。纵然是卖的再贵,也是卖不出去多少酒的。”
 “而这酒我们可以酿造很多很多,只要人手足够,粮食足够,要多少有多少。我们为什么不卖的便宜一点,让更多的人喝得起这酒?这叫薄利多销,最终我们的收入会比卖五金要高”
 关平很隐晦的鄙视了一眼这帮只会开店和定高价的帮闲,昂首挺胸说道。
 包括刘备在内的帮闲们都是楞了一愣,这话仔细一琢磨,还真是有道理啊。卖五金,一个人喝得起。
 卖一金,十个人喝得起。
 这最终的收入,没准还是定低价多呢。
 薄利多销,这词用的好。
 刘备来了兴致,兴致勃勃道:“继续说。”
 “再说这开店。乍一看,这把店铺开起来,我们卖酒,可以日进斗金。但问题很多,开店需要人手,又要把酒运出去。襄阳,江陵还好说,江汉平原一马平川。但是南方四郡,却是群山环绕。四郡中多有五溪蛮夷,这些蛮夷与江东山越一样,时不时出来抄掠一番。我们要运酒去荆南,必须要派兵护送。这得下多大的功夫。再说了,刘表外对主公宽厚,内实则忌惮。连钱粮都克扣了,更别说看主公靠卖酒赚钱了。蔡帽,张允歪主意多,有的是办法让我们的店铺开不起来。总而言之,开店百害无一利。”
 关平既然开口了,那自然是滔滔不绝。他打算研究蒸馏酒后,便琢磨要如何要变现了。
 心里头可有一个不错的计划。
 但问题是他不想出头,想着在座帮闲都是成年人,又跟着刘备走南闯北,肚子里应该有货的,想不到经商这么下流。
 简直是胡说八道,乱七八糟。要是将蒸馏酒交给他们经营,那威力要大打折扣了。
 刘备与众帮闲听了之后不由面面相视,这一大帮人就没有一个懂经商的,但是关平说的又不是商业上的问题。
 所以刘备等人是听得懂的,刘表,路途遥远,这确实都是很大的问题。
 之前刘备与帮闲们都没有想到,以为做生意就是开店而已,现在听到关平这么说,却也觉得深以为然。
 随即不免颓废起来,新野有好酒,就仿佛是一座金矿,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出黄金。
 但奈何有产出,却是卖不出去啊。
 “若是我当年在徐州,我立刻开店。徐州一马平川,没有盗匪。又没人敢针对我的店铺,这生意做的定然是无比火爆。有了金钱后,便可以扩充兵马实力,大展雄风,但现在,哎。”
 刘备又陷入了回忆徐州之中,真是忆起当年千般好啊。
 不过刘备很快就清醒了过来,振奋了一下精神,眸光炯炯的看着关平,问道:“为之奈何。”
 为之奈何,这是老刘家的传统了。
 想当年汉高祖人困马乏的时候,就会问身边的谋士们,为之奈何,就会这一句。刘备传承了这传统,这句话说的特别溜。
 而他觉得既然关平能够想到这么多,恐怕是心中有些计划的。而且他脸皮很厚,也不介意向一个总角童子讨教问题。
 所以为之奈何,脱口而出。
 “很简单,我们只卖给商人们酒,不自己开店。定价我想好了,就半金一坛酒。商人们运去了北方,扬州,荆州,益州,可以卖一二金,大大有利可图。商人们酒会趋之若鹜。而我们只卖给商人酒,就不用在襄阳,江陵开店。刘表想使坏,也是鞭长莫及。”
 “这是卖酒生意,却也不是单纯的卖酒生意。商人们从北方,从益州,从扬州,荆州而来,总得带来货物吧。我们新野到时候会成为南北货物的集中点,可以设立市场,凡是大宗交易,都收取相应的税收。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向商人们暗示,我们要购买奴隶,粮食。这天下大家族多,治下的僮客,奴婢也多。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这些奴隶。就可以扩充新野的人口,取其精壮,训练成军。老弱负责屯田。新野本是大县,良田众多。只是经历战乱,十室九空。若是能在新野屯二十万民众,便可以养二万兵,并自给自足。就可以大大脱离刘表控制。”
 关平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而刘备等人已经听呆了。
'25。第25章 天赐我也'
 这就是关平的发展策略,如果真像刘备等人说的一样,开分店赚钱,那能赚多少?
 刘备等人只是想要解决钱粮问题,关平想的是如何扩充实力。三国乱世嘛,实力为王。
 只要刘备在赤壁之战前,能有二万精兵。当曹操南下,刘琮投降。关平就敢唆使刘备南下袭击樊城,占襄阳。
 以刘备在荆州的声望,刘表病死带来的动荡,南下襄阳,绝对不是梦想。只要控制了襄阳,就可以控制江陵,荆南四郡。
 到时候放弃新野也可以,以精兵布置樊城,以关羽,张飞,赵云等大将在前方抵抗。
 只需要几个月,刘备就可以在诸葛亮,徐庶等人的帮助下,安定荆州,足兵足粮。
 到时候甚至可以不需要与孙权联合,便可以据挡曹操。
 毕竟曹操虽然坐拥北方,有百万之兵。但北有公孙度,西有马超,韩遂,南有孙权,不可能动用全国之兵。
 按照一些史料记载,曹操南下不过十余万兵马,兼并刘表军队十余万,赤壁之战的时候,兵马不过二三十万。
 孙权与刘备并力,也不过就是五万精兵而已。
 孙刘联盟打赢了,如果刘备可以吞并荆州,又能在樊城布防,没道理打不赢。
 如果刘备占据了襄阳,那与历史上的局势大大不同。简单的说,实力增加了许多。
 刘备进入益州可以带更多的兵马,可以更快的占据益州,甚至于吞并汉中张鲁。而不是历史上一般,张鲁被曹操击败,然后曹操迁徙汉中百姓去了北方。
 在荆州一方,关羽肯定坐镇荆州,实力也比历史上强横许多。再加上关平在旁提醒关羽要防备孙权,就不会如历史上一般。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威震华夏,曹操都想迁都去邺城了。结果回头一看,孙权卑鄙小儿,居然偷家。
 悲剧。
 如果按照这计划行事,那么蜀汉当然大有可为。
 当然,这目前只是纸上谈兵,行不行不是关平说了算的。关平只是提供了可以给刘备招兵买马的思路,实力。
 到时候怎么打仗,则是诸葛亮,徐庶等人该思考的问题,冲锋陷阵自然有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人身先士卒。
 关平侃侃而谈,而另一方面刘备以及帮闲们虽然惊呆了片刻,但是往下思索一下,却也觉得怦然心动。
 其实刘备等人没有这么蠢。
 只是不懂经商而已。
 如果按照刘备等人的思路,就是开店解决钱粮问题。就算能衍生出购买僮客奴婢扩充人口的想法。
 但他们可能也会按照一般的思路,派人去买。但派人去买风险太大了,江东与益州并不太平,刘表则是不希望刘备做大。
 但是依靠卖酒,让新野的商业活动起来了,大批商人从南北东西汇聚而来,这是一笔税收的同时。
 也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如果刘备需要僮客,奴婢,这是一笔大生意,商人们不需要刘备吩咐,就可以购买大家族们不要的奴婢,僮客前来贩卖。
 刘备买下这批奴婢,僮客,便可以大大的扩充入口了。
 这是商业上的事情。而有了实力,就可以扩充实力。刘备等人当然知道这一点,而且不用关平多说,他们做的会更好。
 一帮帮闲虽然商业上没帮上忙,出主意也是垃圾,但至少安顿民众,管理民众还是可以轻松做到的。
 训练士卒,关羽,张飞,赵云,魏延,陈到等人,哪一个拉出来都比关平在行。
 有了人口,军队,再加上这些大将,刘备只缺少出谋划策的诸葛亮,徐庶等人,便是龙入大海,大有可为。
 关平嘛。
 就可以翘起二郎腿,享受二世祖的生活了。
 美滋滋。
 “哈哈哈,好,大好。平儿,真天将你赐与我也。”刘备仔细一琢磨,觉得大有可为,骤然大笑,还伸出手摸了摸关平头上的总角,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孙乾,糜竺等帮闲们也都是摸须一笑,对关平刮目相看。这小子不仅仗义疏财,性豁达,有美名。
 而且是个小谋臣。
 十岁的总角童子,他们见的多了。但多在读书,或胡闹阶段。先不说关平说出一番计划,就说关平能说出一句,刘表外宽和,而内忌惮主公一番话,就证明关平不是个等闲童子了。
 说一句谋臣,也不虚。
 索性前有甘罗十二岁出一奇策,十二岁为上卿。关平十岁能出出主意,也不算惊世骇俗。
 就是让一众帮闲有些羞臊,没想到我们痴长数十岁,却反而不如一个总角童子能帮上忙。
 惭愧惭愧。
 惭愧之余,妒忌的人却很少。
 刘备这里的风气很不错,一众帮闲是君子居多。若不是君子,谁会跟着刘备颠沛流离,不离不弃呐。
 之后便没有关平什么事情了,刘备与帮闲们商量,如何设立集市,收取商业税收。但也遇到了一个难题,虽然他们有好酒,但如何让世人知道新野有好酒呢?
 这是一个广告问题。
 关平既然开口了,自然是送佛送到西。关平说道:“简单尔。主公在荆州有威望,士人豪杰常来新野拜会主公,主公派人送去请柬,邀请士人豪杰们前来赴会,拿出酒来招待他们,他们饮酒之后,如果喜欢,自然会询问酒的来处。主公托名这是糜家的生意,让他们去糜家买酒。这般交口相传,这酒迟早会传遍天下。对了,我请主公将酒命名,叫做糜氏酒。”
 关平这办法有很大的好处。
 刘备这个人大方惯了,如果客人们开口求酒,刘备肯定会免费送去。托名糜家,那客人们要喝酒,就得去糜家买。
 当然也可以托名关家,但是没必要,关平很怕麻烦。关羽肯定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如果将事情交给关家,还不是要落在关平身上?
 不做,不做。
 我生来就是二世祖,左拥右抱开心人。
 倒是糜竺听了之后,有些羞臊,说道:“主公,此事乃是关平出的主意。托名也应该托名关家,怎么能让我糜家赚了美名。”
 关平是不在乎名利,糜竺却也是真的正人君子。
 刘备闻言有些为难,道理是这个道理。这方子还是关平献出来的呢,他无以为报,已经是非常惭愧了。
 这托名叫糜氏酒,连名声也没了,这也太不好了。关平却是摆摆手,笑眯眯道:“糜先生不需推脱,我关平只是耍耍嘴皮子而已,让我真的去接待那些商人,没准会坏了大事。反而待人处事,糜先生才是高人。再说这生意虽然是糜家做,但得利的是主公。一切以主公大事为主要。”
'26。第26章 不求上进的关平'
 不管怎么的,关平都坚守本心。
 出主意就出了吧,出风头也出了。具体办事,我不干。绝不学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关平说的话也有道理,当先以刘备的大事为主。所以糜竺无从反驳,只得应下这差事。
 刘备糜竺应下这差事,放下心来,又与帮闲们聊了一些细节问题,这场会议便结束了。
 帮闲们冲着刘备拱手,然后依次退下。关平也想脚底抹油,却被刘备逮住。
 “平儿,此事若成。伯父我如鱼入海,可大展雄途。你居功至伟。你说伯父赏你一些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