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如今关平的身份,却是不好再直呼其名了。
 当然如许攸等狂士直呼曹操为阿满,这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孙乾是厚道君子,不会这么做。
 伊籍与关平不熟,只是因为关平将三郡视为囊中之物,所以提前带来了许多官吏随军,伊籍只是其中之一。
 他没有发表言论,但神色也是赞同孙乾,马良的。
 关平闻言笑道:“二位先生不必多虑,申太守那边我自会安抚,不会生什么变故。”
 这其实是屁话,关平明明就是指使甘宁将申家兄弟杀了,以绝后患。
 此事乃是阴谋,虽然此间都是心腹,但还是不要宣之于口比较好。
 “这么自信?”马良,孙乾,伊籍三人面面相视,见关平这么自信,他们也不好再在此事上多说什么。
 “既立郡治,不可没有章程。房陵郡守治房陵县,设长史,功曹,主簿以统摄郡事。季常,我任你为长史(掌管兵马),公祐先生,我任你为功曹(掌众务,手握小吏升迁罢免之权),机伯先生我任你为主簿(掌公文)。以你等三人统帅诸事。”
 关平正襟危坐,有些严肃。
 “诺。”马良,孙乾,伊籍三人皆下拜应诺。
 “既立下治所,当发布公文以告九县吏民,使得吏民知道政由谁出,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长史掌兵马,此次大战平定三郡九县,将士们劳苦功高。我虽然封了张苞,李正等人为别部司马,但还需实惠赏赐,马长史需要拿出章程。”
 “而我封张苞,李正等人为别部司马,领兵二千,乃是初步。等明年,需要各自增兵四千,设立水军。需得调集工匠,督造战船。”
 “这一次典农部所属八千男女也有功劳,也需要得赏赐。再在房陵选定土地,供给男女耕种,北方商人带来的女子,也照旧发给他们为妻。只是不再设典农校尉,这批百姓,正式为民。”
 “九县百姓辛苦,将水车,曲辕犁拿出来,在九县推广。明确钱粮税收,每亩田抽取三成,谁敢多加税赋,斩。”
 关平当堂坐着,吐字清楚,如大河西下一气呵成。显然这些事情,关平早在心中有所盘算,此刻只是说出来而已。
 至于典农校尉部八千男女,关平本是打算分三年,陆续发给老婆,让他们产息子女,安居乐业。
 但既然现在入了房陵,自然需得改一改。因为要从新野回去宛城,还容易一些,就算是这样,也需要走过数百里的无人区,才能回去投奔夏侯惇。
 而更不要说是房陵了,先得走过深山道路,再渡过汉水,再走过数百里的无人区,才能回去宛城。
 就算夏侯惇再得人心,那些降兵也需要考虑一下,到底是回不回得去宛城。
 死在路上值不值得?
 至于第二步增兵计划,也是理所当然的。目前房陵有许多将领,但是甘宁需得返还新野。
 因为相比于房陵,新野那边其实更危险。
 如是建安十三年曹军率领大军南下,新野将是首当其冲。而剩下将军,不过张苞,糜威,李正,赵统,廖化,丁奉,丁封,以及关平自己而已。
 不过八人,需得每人领兵四千,才能凑足三万二千人。这样不管是守备进攻,都能进退自如。
 关平还嫌少呢。但没有办法,房陵总人口也不过是十几万,抽取三万二千人为兵马,已经是穷兵黩武了。
 关平还需要想方设法,弄一些人口回来才是。
 水军战船就更不需要说了。不管是东下襄阳,西入汉中,都需要水军开路,依靠步军是成不了事的。
 甚至步军连走出房陵都十分困难,或许有几条小路可以通往襄阳,汉中,但绝对是不可能大规模行军的。
 这就是一块这么偏僻的地方。
 没办法。
 至于如何实施,细节问题,却是要看长史,功曹的了。若是事实需要关平亲力亲为,那设置长史,功曹又有何用?
 再说了,关平也就是个出出主意的料子,没有做事的才能。
 “诺。”新出炉的长史马良,与功曹孙乾二人齐声应诺,将此事应下。被派遣了这么多差事,二人的表情还很振奋。
 因为他们都是进取之臣,最怕的不是有事做,而是没有事情做。
 这一点孙乾感触更深一些。在刘备时代,前期新野就不用多说了,县城一座总人口不过一二万,大将数人,总兵力不满三千。
 帮闲多如牛毛,又设置有县令。孙乾,简雍,糜竺这帮人成天闲的发慌。就是后来关平给出了一个主意,这才使得众人渐渐有了事情做。
 孙乾还成了关平小军营的总管呢。
 总而言之,这帮人全都是工作狂人就是了。
 这便是自任为房陵郡守,又派发下去众务。之后,关平则是宣布自任为杨武中郎将,命周雄为左司马,统帅亲兵,命李飞为右司马,统筹本营,并命李飞在房陵九县募兵,精选壮丁四千余人。
 任命马谡为参军。
 这样一来,关平身上便有了文官与武将的双重属性,太守统领九县,武将独领一军人马。
 文武之事,一一拿出章程。
 关平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当堂一座发号施令,却极有章法。
 诸事情一一派发下去之后,关平便命众人下去做事了。这才想起要告诉老爸一声,于是派人去新野告诉老爸,如何如何。
 再私自命人打造房陵太守,长史,功曹,主簿,以及别部司马等印信。理直气壮的窃取了老爸的权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不怕。
 反正关平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先斩后奏嘛。
 如此之后,关平才呼出了一口气,露出了轻松之色。万事开头难啊,只要起了头,未来就大有可为了。
 而且也确实该轻松一下了。
 须知道自从备备死后,关平成天以泪洗面,不知所措,惶恐不安。虽然剽窃了隆中对稳定了人心,但如何进攻荆州,益州,却是没有章程。
 在这个时候天降马谡,为关平定下了三郡之策。但仍然有风险,索性江东孙权帮了他的忙,牵制了刘表的力量,这才得以轻松在三郡站稳脚跟。
 而现在既然占据了房陵,进可拓展土地,退也可镇守房陵,以挡曹操锋芒。
 说实在的新野那位置实在太不好了,虽然有雄城,但一马平川啊。相反房陵山路纵横,适合防御。
 他之所以这么轻松的进来,一是蒯祺等人无能,二是申家的实力也不是很强,兵马不过五千而已。
 关平走出了大堂,伸了伸懒腰,忽然有些冲动。于是命亲兵拿来了梯子,踩着梯子来到了屋顶坐下。
 太守府内的屋顶很高,坐在屋顶上可以俯视全城。房陵城当然比不上新野那么繁荣,但是街道纵横,错落有致。
 城墙又被马良加高加固了,又位于深山之中的山谷中,容易守备。
 “房陵太守啊。没有备备的日子虽然难过,但我一定会闯出一片天地的。”关平迎着冬风,观看了一下城池,露出满足之色,然后爬下梯子,来到了书房。取出了房陵九县的人口名册。
 有人口名册,还有官吏名册。
 官吏名册就算了,关平既然任命了诸大吏(长史,功曹,主簿),又任命了九位县令,不需要为更小的官吏操心了。
 关键的是人口名册。
 房陵九县城内人口,城外人口,除掉那些世家大族的奴婢僮客之外,人口有十几万,准确的来说有十五万八千六百二十三口。
 这是去年的数目。
 今年有人成年,有人死去。大大概数目不会差太多。
 十五万八千六百二十三口人,要养活三万二千兵马,这绝对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哪怕是关平明年开始推广水车,曲辕犁也是一样的。
 怎么增加人口,这成了关键问题。
 “怎么办呢?”关平放下了竹简,有点发愁。
'158。第158章 背锅侠甘宁'
 关平自任郡守,杨武中郎将,任命郡大吏(长史,功曹,主簿),九县县令,乃是后来的事情。
 首先传遍整个房陵,上庸地区的,乃是关平在米粮山上小胜了荆州大将王威一阵,听说关平身披双甲,跨马出战,十分骁勇。
 然后王威退兵返回襄阳,继而率兵增援江夏,目前正在江夏与孙权对峙之中。
 这个消息传遍了房陵地区之后,相关人等的反应分十分复杂。类似于蒯祺这样的人,当然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是属于投降的人,这若是王威大军攻占了房陵地区,他们肯定是要被抓回去襄阳的,便是蒯祺有蒯越罩子,也是心里头发悚。
 更别说其余县令之流了。
 也有无所谓的,比如说原先的小官吏,民众,他们对于谁统治房陵地区,漠不关心。倒是关军在房陵地区征兵,给出的条件十分丰厚,吸引了不少壮年的男子参军。
 房陵地区位于深山之中,许多男子既是农夫也是猎户,几个人凑在一起,带着弓刀便敢入深山之中狩猎猛兽。
 民风其实较为彪悍,对于从军并不排斥。
 还有就是申家这些人了,有些失望。
 虽然关平给予了申耽领上庸太守,领兵如故,申家的势力保存完好。但未来的情况,谁知道呢?
 若是关家打算长期在房陵地区驻扎,他们申家这个土皇帝,做的就没滋味了。别的不说,大将甘宁镇守在上庸一片城门,仿佛是一颗钉子一般,钉在上庸城内,让申家兄弟十分不舒坦。
 相反,如果王威进入房陵地区,肯定是一切照旧。
 刘表没有精力腾出手来,强力控制房陵地区的。
 那时候申家还是申家,房陵地区的土皇帝。
 所以上至申耽,申仪,申定兄弟,下至普通的申家族人,对于王威与关平的大战,都对王威有所期待,可惜消息传来,失望透顶啊。
 申家在上庸城内树大根深,族人全部聚集在城中的一片区域内,光男丁就有数十人,奴婢,骑从众多。
 申耽,申仪兄弟是申家的主脉,兄弟二人守着一座祖宅。申耽,申仪两个实际上已经分家,申耽常住在太守府内,申仪则住在祖宅内,兄弟二人各顾各的。
 自从兄弟二人献城投降之后,就经常一起在祖宅内聚聚。无他,就是商量该怎么办。
 说白一点,兄弟二人算是作壁上观,以看成败。若王威胜,兄弟二人便敢发兵驱逐甘宁。
 兄弟二人对此很有自信,因为这城中吏民,基本上都是申家的党羽,加上军队。别的不说,就是埋伏在附近房舍上,朝着甘宁守着的城门射箭,放火,甘宁便不得不走。
 而如果关平获胜,兄弟二人自然继续雌伏。
 而事实已经明了,消息传来兄弟二人大失所望。
 这日兄弟二人便一起聚在祖宅内喝着闷酒,喝闷酒的同时,兄弟二人也没忘记摒弃奴婢,以免酒后之言不甚泄露了。
 小厅内,兄弟二人一边饮酒,一边露出愁容。申仪有些愤怒道:“那王威号称是荆州大将,仅次于文聘。想不到却连一个小小童子都胜不了。若是他在米粮山上将关平弄死,我们兄弟便可以趁机起兵了。”
 相比于申耽,其实申仪野心更大一些。
 历史上申家兄弟投降曹魏,便是申仪一手主导的,计算孟达也是申仪一手主导的,最终此人被司马懿所擒,送去了都城做了闲散将军。
 “事到如今,多说无益啊。我等兄弟便安心在关家麾下做事吧。说起来那关平对我们兄弟还不错,让我继续任职太守,领兵。”
 申耽野心小一些,也更看的开一些。虽然也很是不甘心,但是无奈也只能接受了。
 “现在是这样,但我怕这只是暂时安抚我们的策略。等时间长久,怕是要被关家给削了权势。”
 申仪酒后话也有些多。
 “那也是无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申耽叹道。
 兄弟二人正在饮酒牢骚,便听见门外响起了声音。“二位老爷,甘校尉派人宴请二位老爷。”
 申耽,申仪兄弟二人闻言并不觉得意外,因为自从甘宁驻扎在上庸之后,对他们兄弟甚为客气,经常设置酒宴招待他们。
 而兄弟二人也知道甘宁大名,曲意奉承,双方甚是融洽。
 所以二人并无戒心,对视一眼,稍整仪容,便出了房间,坐上了辇车,在随从的护卫下,往城东大营而去。
 城中四个军事区域,东南西北四座大营,战时守备。目前城东被甘宁占了。
 兄弟二人来到这片区域之后,便见甘宁立在门前,翘首以盼。见得这对兄弟,甘宁发出了一声爽朗的笑声,上前来到辇车边,躬身行礼道:“二位兄长。”
 喝了几次酒,相处还算融洽,双方开始称兄道弟。
 “贤弟。”申耽,申仪兄弟自也不敢怠慢,下了辇车,躬身还礼。双方在门外交谈一阵,申家兄弟便被甘宁引入军营之内。
 军营之内多是排房,但甘宁有一座大屋,大堂,书房,卧房齐全。甘宁引兄弟二人来到大堂坐下,亲兵已经提前放置酒菜。
 没别的,开始喝酒。甘宁很豪爽的劝兄弟二人喝酒,顺便交谈一番,一如往常。
 申耽自然察觉不到异常,趁着喝酒的功夫,也想探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