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在清末之中法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在清末之中法战争-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冯英国方面的问题,我会解决的,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就走了。还有这段时间我就呆在福州的领事馆了,有什么事的话欢迎你来找我。”巴德诺站了起来,拍了拍大腿上的衣服,准备离开。

    巴德诺离开之后,冯相荣想起冯子材还在等他,立刻赶到了书房。

    刚来到书房,冯相荣就觉得现场的气氛显得十分的压抑,像是火山爆前的压抑。果然冯相荣看到正端坐在书房正中间的冯子材的脸色非常的难看,脸上怒气十足,就算不了解冯子材的人也知道,冯子材现在的怒火非常大。

    而对于这一切,冯相荣感到十分的莫名其妙,不知道冯子材到底怎么了,到底生了什么事情让冯子材这么生气。

    “你来了。”冯子材看到冯相荣进来后,双眼就一直盯着冯相荣,像是要从冯相荣身上看出什么似的,

    冯相荣恭敬的点了点头,他明白,以冯子材现在的心情,除非必要,最好不要开口说话,以免惹到了冯子材。

    “为父有件事情要问你,希望你能够如实回答。”冯子材打量了冯相荣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虽然冯子材的语气表面上和往常的一样,没什么不同,但是冯相荣却注意到了冯子材语气中所含的愤怒,

    “你是不是瞒着为父,私底下和英国人达成了秘密合作?”

    冯子材的话刚一开口,冯相荣的心就咯噔了下,感到一丝阴霾。

    冯子材是怎么知道的?知道这件事情的都是冯相荣的心腹,冯相荣不相信这些心腹会把这件事情告诉冯子材。

    冯相荣轻声的问道:“父亲是谁告诉你这件事情的呢?是不是刚刚来的巴德诺公使?”冯相荣想起了冯子材和巴德诺见面时的场景后随即,想到这件事情应该是巴德诺告诉冯子材的。

    听了冯相荣的话,冯子材的心不知怎的突然觉得十分的疼。冯相荣虽然没有回答冯子材的问题,但是冯相荣的反问无疑告诉了冯子材,这件事情是真的。v
………………………………

第十四章 五人重聚

    “你不告诉我和英国人的合作是不是因为吃了多大的亏?损害了大清的什么利益?”

    冯相荣和英国人的合作会不会损害到清朝的利益是冯子材最关心的问题,因为每次清朝官员和英国人打交道,鲜有不不吃亏的。这次冯相荣没有把事情告诉他,冯子材就以为冯相荣和英国人的合作吃了亏,不敢告诉他。

    “父亲,孩儿怎么会吃大亏呢!你想从当初孩儿接触英国人开始,什么时候吃过大亏了呢!当然吃点小亏是难免的。父亲孩儿没有第一时间告诉你这件事情,是因为孩儿想合适的时候当面跟父亲说的。既然父亲知道了,孩儿这就把和合作的内容告诉你。”

    冯相荣上前一步,走到了冯子材的面前,把合作的内容告诉了冯子材。

    冯子材听了冯相荣所说的,脸上充满了惊讶。冯子材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下面前的冯相荣想到,眼前的这人还是当初他那心思简单的儿子吗?想想从冯相荣伤号后的为人处事,简直就是换了个人,冯子材都快要认不出来冯相荣了。

    冯子材眉头微微皱起,盯着。冯相荣说道:“相荣,你认为你和英法两国的合作会成功吗?这其中的风险,你考虑过了吗?”

    “父亲放心,这件事情孩儿已经考。虑很久了,孩儿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成的把握还是有的。要不然孩儿做吗!”冯相荣笑了笑,脸上充满了自信。

    “既然你决定了,那为父就不多。说什么了!如果有需要为父帮忙的地方,一定要和为父说,知道了吗!”说到这的时候,冯子材的脸上充满了父爱。

    冯相荣看着冯子材,眼睛一红,轻轻的点了点头。

    “为父这次离开前,叫你来,就是有些话要告诫你。相。荣这次你有幸得到太后的赏识,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封疆大吏,一定要记住谨严慎行知道吗?大清贯彻里眼红的你人,可是大有人在;希望你倒下的,也是大有人在。(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还有你这次到了福建上任了,一定要记住做一个。清官知道吗?为父就在总督府里,要是为父知道你贪污了,为父一定会大义灭亲,在朝廷拿你之前先杀了你知道吗!”

    这时候这冯子材的脸上充满了狠厉之色,丝毫。没有刚才充满父爱的神色。

    冯相荣明白冯。子材法狠厉的表情并不是装出来吓他的,一旦他真的成了个贪官,以冯子材的为人,肯定会做到刚才所说的,亲手杀了他。虽然冯子材的话非常的难听,但是冯相荣知道冯子材也是为了他好。

    “父亲放心吧!孩儿不会一定谨记父亲今日的教诲。不过父亲,你刚才说要离开这里,是为什么呢?”冯相荣听到冯子材要离开了,感到很意外。

    “为父当然要离开这里了,为父是闽浙总督,当然得住在闽浙总督府了,总不能老住在你这巡抚衙门里吧。而且你也已经成家立业了,是该独自生活了。好了,为父先走了,你一定要记住为父今日跟你说的话啊!”

    冯子材离开后,包大廷来见冯相荣了。

    包大廷进来后,就对着冯相荣问道,“相荣你早上去哪里了,我到处找你都找不到。”

    “大廷有什么事情吗?”冯相荣显得有些好奇,不知道包大廷找他什么事。

    “相荣,你该不会是忘了从兰芳带来的那些人吧,他们现在还在衙门里呢,你什么时候安排他们从军啊?那些人可是催了我好几遍了。”包大廷想起了早上被李向群等人缠着问这问那的,脸上1ou出了苦笑。

    “哦!你不说,我还差点忘了。”冯相荣这才想起被遗忘的李向群等人,“大厅我想我们到福建的消息,立军他们也该知道了,我想最迟今晚立军他们进回来了。等见了立军,我就让立军带他们去军队。”

    说曹操,曹操到。冯相荣这边刚提起张立军等人,张立军等人就来了。

    四人久别重逢,都显得很兴奋,互相拥抱过过后,张立军先开口了,“相荣,你这次带领北洋水师到海外怎么都不带上我?”

    看着满脸写着不爽的张立军,冯相荣1ou出了苦笑,“这不是来不急吗?况且这次只是军事演习,我带你干什么呢!”

    “算你有理。”张立军点了点头,算是接受冯相荣的说法了。

    ”相荣你这次到了福建,军队是不是能够扩军了?福建当地的百姓知道我们勇军的待遇后,可是有很多人想要参加。只不过你还没点头,所以我就没招兵。”张立军问道。

    自从张立军带着勇军来到福建,福建当地的青年得知当勇军的兵能够养家糊口,参加的热情一下子迸出来,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军营想要当兵。虽然勇军扩军冯相荣早就决定了,可是当时冯相荣并不在福建,因此张立军就没有招一个兵进来。

    冯相荣想了想,随即说道:“军队扩编是肯定要的,我这里还有从兰芳来的一些青年,也是来当兵的,立军你安排下他们到军队,记得要好好的训练他们,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军人。”

    “相荣军队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招兵,准备招多少兵,我得准备下后勤,免得到时候军队一下子多了很多人,后勤跟不上。”一边的陈平林突然问道。

    “招兵的话,明天就可以开始了。”说到这冯相荣看着陈平林说道,“平林这次我是准备把勇军扩充成一支五万人的军队,因此这次新兵招的会比较多,所以你这次一定要记得多建几座新兵营,建好新兵营,不要怕花钱。”

    勇军原本只有一万人,现在冯相荣要把勇军扩充成五万人,也就是说冯相荣一下子要招四万人的兵,整整扩充了四倍。要知道李鸿章的淮军,最鼎盛的时候才只有六到七万人,而且现在又不是战时,冯相荣有必要招那么兵吗?

    勇军并不是清廷的正规军,如果是战时清廷也许会拨一些军费给勇军,激励勇军作战。可是现在是和平时期,清廷绝不会拨给冯相荣一两银子养活勇军的,也就是冯相荣得一个人养活勇军。作为勇军的管家,陈平林一想到一下要多养活那么多人,头就疼了起来。

    “相荣现在又不是打战,你有必要招那么多兵吗?这么多人,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多么大的负担!”陈平林抱怨道。

    “平林扩军的人数我是不会减少,只会增加的。按我的意思本来是想把勇军扩编成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只不过考虑到朝廷方面的顾虑,因此才决定暂时扩军四万人。”

    说到这冯相荣看了看周围的几人,见注入都把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后,冯相荣轻声的说道:“大廷,平林、立军,你们都是我的兄弟,我就不用瞒你们。你们都知道,大清的历史上,能够以我这样的年级就当上巡抚的,不敢说绝后,但是至少可以说是空前吧。

    老实说自从我当上了福建巡抚之,我就知道我的处境非常的威胁。站的越高,摔得越惨。虽然我没有和其他官员有过什么恩怨,没有什么仇人,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吧。这大清上下,眼红我的人不在少数,想要我倒下去的不知道有多少人。

    如果我当上了福建巡抚以后,能够向其他当官的那样,多磕头,少说话,少做事,也许能够平平安安的把这官当下去。可是这对于我来说是不可能的,既然苍天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当上了福建巡抚,我就一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一定要为福建百姓做一些事情。”

    “相荣你到底要为福建百姓做什么事情,是不是和扩军有什么关系?”包大廷反应最快,立刻想到了冯相荣这次要扩军那么多的军队,一定是为了他口中的为福建百姓做事有关。不过到底冯相荣要做什么事情,居然让冯相荣要不顾一切的扩军军队。

    冯相荣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包大廷所说的。

    “大廷你们好好想想,三十年前的天平天国的创建人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兵时,人数不过千余之众,后来流窜十余省,到了洪秀全占据了南京时,部下有了百万之众。洪秀全所到之处,振臂一挥,当地的开百姓就无不热切期盼,纷纷加入。他们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加入叛军,除了受到洪秀全的邪教蛊惑外,难道就没有其他什么原因了吗?”

    听了冯相荣的话,众人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后,郑之航抬起了头,脸上充满了无奈,“相荣,我们几人都是农家出生的,因此很清楚百姓为何会不顾一切的加入叛匪。

    自康熙以来,我朝便有了‘永不加赋’的规定。表面上看起来,百姓们的赋税没有增加,但是朝廷以额外的方式向百姓征收的赋税确实不断增加的,再加上各地的官员巧立名目,倍加盘剥。而八旗贵族和汉家富绅们则不断的强取豪夺百姓的田地,致使他们生活日渐的艰难,即使是富庶的江南一带,也多有家破人亡之事生。

    这些百姓平常虽不敢反抗,但心下却怨声载道。一旦有了人带头揭竿而起,这些百姓便群起而响应。虽然说这些百姓的行为是大逆不道,但也是被逼无奈,想要活下去而已。“v
………………………………

第十五章 初步的土改

    “相荣,难道你要对大清的土地进行改革吗?”一边的陈平林猜到了冯相荣的想法,惊慌失措之下失声喊了出来。

    古往经来,每个朝代的统治者不是不知道,只要解决好了农民的吃饭问题,那他们的江山就可以万事永固,一代代流传下去。可是这么简单每个统治者都知道的道理,为何就做不到呢!

    那是因为面对地主豪强这一阶层,就算是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有时候也不得不退让。

    比如说汉光武帝刘秀作为东汉的缔造者,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了东汉的地方豪强在大量的兼并百姓的田地,并且对于地方豪强大量兼并土地的所产生后果,刘秀也很明白。

    因此不久之后刘秀就了抑制土地兼并,出台了度田制。虽然刘秀身为一国之君,但是刘秀的政权确实建立在地方上的豪族大强的支持上,度田的势必要促动这些豪强的利益。面对地方豪强的强烈反对,刘秀不得不终止了度田制度的实行。

    从刘秀的身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土地改革所要面临的困难有多大,难怪陈平林会显得如此惊慌失措。

    冯相荣观察了下众人,现在场。的每人都显得十分的紧张,知道在场的众人是在担心他。为了缓解众人的心情,冯相荣对着众人笑了笑,“平林你什么时候变成了我肚子里的蛔虫了,居然一下子就猜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