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此以往,大唐疆域便是再大又有何用?总有一天会败在这些不成器的子孙手上!
不得不说,这些年以来,李世民对自己的那些个儿子越发看不上眼,唯一一个有些出息的李恪却又被自己的弟弟和母亲而拖累。思及此处,李世民又不免想起早已经被逐出长安城的李愔,不由摇了摇头。若是李恪的母亲是不是杨氏,那眼下自己也不必如此烦心了。
他虽向来偏心一些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那近几年,无论是李承乾还是李泰都叫他愈发失望,尤其是之前二人甚至想要利用李丽质的事情,更是较李世民愤怒。而李治的性子又实在软弱了些,做个守成之主或许足够,可实在野心不足。
思来想去,李世民仍旧很是懊恼为何陈桥没有生成他的儿子,否则的话,他也不必苦恼至此了。
任凭李世民在太极殿中如何烦躁,心无杂念的陈桥回到府中便和李丽质好好温存了几个时辰。
睡了个好觉的陈桥,第二天早早便起了。他没有打扰因着前一晚上被自己折腾到深夜的李丽质,没吃早饭便出了府去。
出了府在西市早点摊在上吃过早餐之后,陈桥一路溜溜达达去往了黑龙军大营。
眼见这长安城中百姓安居乐业,民生欣欣向荣的景象,陈桥只觉得异常舒心。
“大人,陛下昨日召大人入宫所为何事啊?”
一向预感很准的沈勇达在陈桥刚一踏进大营的时候便跟了上去,说话间,神色间含着隐隐的期待。
“去将秦二哥,还有他们几个都叫来,我有事情与你们说。”
陈桥不想让沈勇达太过得意忘形,便面无表情甚至有些沉重地对沈勇达说了一句。
果然,陈桥话音刚落,沈勇达就变了脸色,他犹疑地看着陈桥,再三确认过陈桥的脸色之后,拧着眉毛去喊其他人了。
走进自己的居所之后,陈桥一想到沈勇达那副惊疑不定的样子,便很是想笑。
“大人!出什么事了?”
没过多久,辛志诚便第一个心急火燎地跑进了陈桥的房间。
“无事,昨日陛下召我进宫,说起出征东女国的事情,我今日便是来与你们商议此事。”陈桥作出一副一无所知的模样,困惑地看向辛志诚。
“那老沈怎么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
听闻此言,辛志诚才安下心来,十分不解的一屁股坐下,灌了一口茶。
片刻后,剩下的人也接二连三走了进来,只是没人都是一副忐忑不安的表情,便是一向最是沉稳的秦琼,都忍不住向陈桥询问了一声。
“因着易格在其中搅弄是非,如今波斯表面看上去是对东女国不怀好意,实则是早已对我大唐心存歹念。”陈桥看一眼众人,接着继续说道:“故而陛下决定让黑龙军前往东女国,也好叫那被一个男人哄骗的晕都转向的波斯女王好好看看我大唐的实力,挫一挫那波斯女王的野心,让她王知道大唐绝不是他们可以轻易觊觎的。”
沈勇达恨恨地说了一句。
陈桥说完这番话,却见其他人除辛志诚外仍旧一副担心的模样,终于笑出声来。
“好了,瞧瞧你们这一个个像什么样子,我方才就是逗逗沈勇达罢了。”
听到陈桥这样说,其他人才终于放下心来。
“大人为何要逗我!”
陈桥上前几步,拍拍沈勇达的肩膀,“每次有战事,你总是第一个猜到,方才是不是也是因为察觉到要有战事,才来问我?”
沈勇达泄气地点点头。
“这便是你得意忘形的下场。”
陈桥说完,便见沈勇达一脸欲哭无泪地模样看着自己。
“好了,该说正事了。”
“这波斯向来国力强盛,多少年来也凭借蛮横的手段收服了不少附属国。”
秦琼如此说道。
陈桥点点头,“正是,此次东女国求助,也说是波斯的一个附属国吐火罗发兵围困东女国。”
“这个易格实在可恶!”
“此番,波斯借吐火罗之手,想要东女国俯首,你们说说,咱们若是出兵该如何排兵?”
陈桥坐下,饮下一口茶,然后问了一句。
“末将以为,可照旧时兵家所言,围魏救赵。”
陈桥挑眉看向秦琼,说道:“秦二哥说下去。”
“既然吐火罗出兵东女国,那便说明他国中兵力空虚,若黑龙军此时攻入吐火罗的话,那吐火罗国君必然撤兵回援。”
秦琼说着,看向桌上沙盘上插着小旗的吐火罗,拿起一面象征着黑龙军的黑色小旗,放到了标示着吐火罗字样的沙盘之中。
陈桥点点头,似是赞同秦琼的观点,却又摇了摇头。
“秦二哥莫要忘了,波斯与吐火罗紧邻,若黑龙军出兵吐火罗,吐火罗根本不必撤兵回援。”
听陈桥这么说,秦琼便又蹙起眉头,认真思索起来。
“依属下看,我们不若直接前往东女国,以咱们黑龙军的实力,对付区区吐火罗自然是不在话下。”
辛志诚说着,又将那黑色小旗放到了沙盘上标示着东女国的地方。
“此法虽可行,却未免太过无趣。”
陈桥笑笑,黑龙军素来战无不胜,可他这次却不止想要打胜仗。
既然那易格以为黑龙军不是波斯的对手,那他到不如顺了那易格的心思。他倒是十分想看看那易格还留了什么后手,想到这里,陈桥不由露出一个饶有趣味的笑。
看到陈桥这个笑,在场之人便登时明白,心中不免感叹一番即将被陈桥戏弄的易格。
“那大人打算如何出兵?”吴野适时地问了一句。
却见陈桥手中拿着两支黑色小旗,随手放到了东女国与波斯之上。
“秦二哥方才的想法很好,围魏救赵向来屡试不爽,只不过这个‘魏’不是吐火罗,而是这三个地方。”
随后,陈桥又拿起一支黑色小旗,放到了呼拉珊处。
“大人,这是何意?”
看着那支小旗,鲜少说话的王义忍不住困惑地问了一句。
第148章 兄弟相残皇子有难
“既要围魏救赵,又要声东击西,咱们此番出去,可要好好闹上一通才是!”陈桥说着,看一眼面前几人,又接着说道:“对于波斯来说,呼拉珊就是他们抵御外敌的一道屏障,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言。”
“你们想想,若是那波斯人看到呼拉珊被人攻破,可还会继续纠缠与东女国?”
“大人说的在理!”吴野似乎知道了陈桥的打算,突然说了一句,双眼冒光地盯着呼拉珊。
“不过,这呼拉珊却不过只是一个鱼饵,我们真正要拿下的地方却是这里。”
陈桥又拿起一支黑色小旗子,放到吐火罗。
“波斯人驰援呼拉珊,吐火罗的军队在前往呼拉珊的路上疲于奔命,反倒吐火罗却无人问津了。”
“以最少的兵力、最快的速度攻下这个国家。”陈桥笑笑,继续说道:“到时候,便是波斯人发现不对劲,想要回援也是来不及了。”
几人闻言,皆是点点头,不过心中却少了些许以往出征前的热血。
“拿下吐火罗不过是第一步,那之后才是重头戏。”
陈桥说着,挑挑眉毛,把沙盘上除去插在波斯处的黑色小旗全部拔下,然后又双手聚拢在一起,将那些黑色小旗全部推入了波斯境内。
“第二步便是集结黑龙军全部兵力,从正面攻入波斯。”
说到这里,众人脸上才隐隐有了兴奋地神情。
“我就是要那波斯女王晕头转向,让她不知道黑龙军究竟要打什么地方。”
陈桥说着翘起一边的嘴角。
“另外,此番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莫贺咄之子,不论生死!”
“是!”
看着众人离开之后,陈桥又站到沙盘之前,双眼紧紧盯住那块属于波斯的地盘。
五日后,黑龙军开拔前往波斯。
今次远征,李靖和李勣在李世民的旨意下也跟随前往。尉迟恭原本也想前往,只是上次在靺鞨受伤过重,到如今仍旧没有好利索。
长安城外,陈桥坐在黑虎背上,抬头看一眼率领文武百官登上城楼的李世民,抿紧嘴唇点点头驾着黑虎离开了。
大军出发之后,李世民站在城门楼上久久看着走在夕阳余晖中的黑龙军。这支在此时此刻如血残阳的映照下仿佛死神的军队,却是整个大唐如今最可靠的保护者。
“父皇,这里风大,咱们回宫吧。”
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李世民看到了眼下不过十二岁的李治眼中的担忧。
略过李承乾与李泰,李世民将李治拉到身边,笑着摸了摸儿子的脑袋,问道:“为善,你冷吗?”
李治想了一会,终是摇摇头说道:“父皇,儿臣不冷。”
站在一旁的李承乾与李泰此刻的表情却有些不好看了,两个平日里斗得你死我活的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划而过的狠毒。
不过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治,都没有看到两人的眼神,唯有站在不远处的李恪看到了。一时间,李恪不由有些心惊肉跳,心中升腾起一阵不好的预感。
走在通往城楼下的阶梯时,原本走在李恪前面的李承乾与李泰不知为何,逐渐落到了李恪后面。
见此情形,李恪更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只怕发生什么变故。
“啊——”
只是无论怎样提防,到底还是出了意外。不过就是李恪刚一扭头的瞬间,小小年纪的李治从城楼的台阶上跌落下去,若不是李世民眼疾手快将人拉住,只怕李治便会命丧当场。
李恪看着被李世民救下的李治,此时此刻只觉得浑身冰冷,原来他们想要除掉的人不只是李治竟还有自己?李恪心底苦笑一声,一母同胞的弟弟因谋反被贬为庶民逐出京城,母妃又是前朝公主,他倒是真想谢谢那些还能将他视为眼中钉的人了。
走下台阶后,李世民将受到惊吓的李治交给随行的羽林军送回宫中,他布满寒意的目光从自己的几个儿子身上一一略过。
看着眼前这几个儿子,李世民的目光首先落在了方才离李治最近的李恪身上。
“父皇,儿臣……”
被李世民一看,李恪当即便跪下,刚要开口请罪便被李世民打断。
“朕知道,你一向和为善和睦,不会做出此等坑害兄弟的事情,起来吧。”
闻言,李恪猛地抬头看向李世民,眼中尽是难以置信的惊喜。
待李恪起身后,李世民的目光又落在他身后的李承乾和李泰身上,最终却什么都没说,只长叹一声便转身离开了。
时至今日,当年的玄武门一事仍旧是禁忌,无论前朝还是后宫绝不敢有人轻易提及此事。自那之后,李世民便对兄弟阋墙之事分外忌讳,他绝不愿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李承乾与李泰面上一如往常,可心底却都止不住的打颤。方才,这兄弟二人之所以会命人推李治,倒也不是他二人已经丧心病狂到要将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置于死地。
毕竟,以李世民的身手想要救下李治实在轻而易举。原本想借着此事让李世民发落了李恪,没想到……实在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两人虽厌恶对方,此刻却不由对视一眼,李世民定是知道了!这是眼下他们心中唯一的猜想。
眼看着李承乾与李泰离开,李恪在贴身太监的陪同下,往自己的王府走去。
回到府里,李恪这才后知后觉的双手发颤的饮下一杯热茶。
“殿下,魏征魏大夫来了。”
只是李恪刚坐下没多久,便有下人前来通传。
“魏大夫?”李恪有些惊讶,紧接着便赶紧让人将魏征请了进来。
“微臣见过魏王殿下。”刚一走进正厅,魏征便朝着李恪行了一礼。
注意到魏征肩头发顶有落雪,李恪又赶快命人在正厅中加了一个炭盆,“这天刚刚就有些阴,没想到我刚回府便下了雪,不知魏大夫乘雪前来所为何事?”
“对于方才在城楼上发生的事情,不知吴王殿下有何看法?”
魏征一向便不是个喜欢拐弯抹角的人,眼下刚一落做便开门见山的问道。
李恪刚要说话,就看见两个仆从抬着一个炭盆走了进来,便又闭口不言了,待二人放下炭盆告退后,才又皱着眉问了一句:“魏大夫此话何意?”
看到李恪这个样子,魏征并不觉得意外,他微微一笑,说道:“殿下放下,此番微臣来见殿下便是陛下授意。”
“父皇?”
李恪微微有些惊讶,因为李愔和杨妃的缘故,这几年来李世民对他也甚是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