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还有征东大将军,西夏一品堂大总管,执掌军队实权的赫连铁树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狗腿子,尽心竭力的从旁协助,这一场政变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整个过程波澜不惊,权力交接迅速非常。
其次就是吐蕃国,‘大轮明王’鸠摩智在带领这几十个白起分派给他的‘秽土转生’手下返回吐蕃之后,鼓动自家的三寸不烂之舌,口吐莲花,言道自家游历江湖之时得到佛祖点化,修成无上神功。
当着吐蕃国王,以及一众王公大臣的面,展现了一番任凭刀劈斧凿,火焚水淹,均可法体无伤,恢复如初的本事,忽悠的吐蕃国王一愣一愣的,就差没将鸠摩智供起来当佛祖拜了,对其自然是更加言听计从。
………………………………
第4章 八方风雨会中州,我的大理我的城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在大辽国亦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萧远山同样带领着数十个‘秽土转生’小弟,轻而易举的便帮助辽国国君耶律洪基平定了南院大王之乱。
那耶律洪基乃是一位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之人,觊觎中原腹地的锦绣江山时日已久,此时得到了萧远山这等奇人异士前来相助,就好比天雷勾动地火,潘金莲遇上了西门庆,自然是喜出望外。
耶律洪基需要萧远山这一群身怀异术的奇人异士助其夺取大宋江山,而白起则需要耶律洪基助自己搅乱天下局势,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萧远山在帮助耶律洪基平荡了南院大王之乱以后,紧接着就被耶律洪基赐封为新一任南院大王,专督起兵南下事宜,手下一众‘秽土转生’小弟也是更有封赏,不在话下。
西夏,吐蕃,大辽,三国政局走马灯一般的接连发生大变,大有方兴未艾,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
然而当这西夏,吐蕃,大辽三国完成政局转型之后,仿佛如同事先已经约好了一般,三国齐齐挥兵犯宋,兵锋所向宛若三把锋利尖刀一般,直直的插向大宋都城——东京汴梁所在,一副直捣黄龙,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派。
而作为与大宋一衣带水的兄弟之邦,一向与大宋一个鼻孔出气的大理国,此时因为段家诸人已经生出了别样心思,又未得到白起的指示,就摆出了一副闭关自守,任你们打生打死,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嘴脸,对于大宋朝廷发来的求援信息,那叫一个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手下头号马仔关键时刻反水,顿时令得大宋朝廷非常受伤,自宋哲宗赵熙以下,各大王公大臣均是气急败坏,一边继续向大理求援,一边在朝堂之上破口大骂,大抵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竖子不足与谋”之类的言语。
就在大宋遭到西夏,吐蕃,大辽三面围攻,正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捉襟见肘,自顾不暇的要命当口儿,中原腹地大宋朝内部却又生出了幺蛾子。
一群自称天罡地煞转世投胎,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家伙们,突然自山东起义,兴兵造反。自大头目宋江以下,一百单八个大小首领,每人都各有惊人艺业,武功高强,弓马娴熟不说,更是号称能够请得天罡地星灵上身,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端的是厉害无比。
这群家伙自然是由‘天龙八部’剧情世界之中的第一号造反头子——慕容博,慕容复父子等人化名假扮,慕容博暗地里经营多年,再加上白起将手下大半的‘秽土转生’不死军团都拨给了他。
两厢叠加之下,慕容博带领着一路人马,攻城拔寨,陷州破衙,兵锋之盛却也不可小视!
慕容博这一群跨越了历史长河而来,骤然起兵造反的‘梁山好汉’们,登时就令得在西夏,吐蕃,大辽三国雄兵碾压之下,本就已经风雨飘摇的大宋朝廷,更加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轰然崩塌!
霎时之间,天下震动,狼烟四起,人心惶惶,有道是,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诚斯言哉!
在这般狼烟四起,兵荒马乱,过了今天没明天,风雨飘摇的大环境之下,人们自然更需要内心上的寄托,以寻求心灵上的片刻宁静,宗教信仰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君不见,天朝古代,每一道兵荒马乱,战乱四起的年月,宗教发展就总是颇为迅猛么?譬如,太平道啦,白莲教啦,拜上帝教啦,莫不如此。
然而更巧的是,眼下就有这么一个家伙,在天下五国之间四处乱窜,到处传教义,展神通,度苦厄,眼前有这么一尊活佛不拜,难道去拜庙里供奉的那些个泥塑木胎?
老百姓都是很实际的人不喜欢玩虚的,就算是临时抱佛脚,最好也是能抱上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真正能救苦救难,帮助自己的活佛。
于是乎那宛若阳光照耀之下,摇曳生姿的狗尾巴花儿一般灿烂多情的笑容,从此便一直荡漾在白大爷丰神俊朗的面容之上,笑得是只见牙不见嘴!
而且白起也不忘在进行神棍工作之余,替自家贤弟段誉造势正名,每每在讲经传法完毕,当狂热的信徒们无比虔诚的求‘玉佛’尊者给自家指条明路的时候,白大爷总会一脸慈祥的告诉他们诸如“出路在南啦”,“木德已尽火德将生”之类的言语。
就差没直截了当的告诉众人——“你丫赶紧去投奔段誉那厮罢,他就是哥钦定的天命之主!”
不过,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老百姓之中亦是不乏志向高远,颇有聪明才智之辈,当然能听懂白大爷话中这番遮遮掩掩,欲拒还迎,即当婊子还要立牌坊的隐含意思。
而且,大理国作为‘玉佛’尊者初显佛迹之地,‘七宝如意大咒’的源流之所在,在这些个‘玉佛’尊者狂热信徒,死忠拥趸的心目之中,其地位与天竺国在唐长老心中的地位几乎是一般无二。
白起这般遮遮掩掩的做派,亦是正合了古代人的胃口——毕竟,人家‘玉佛’尊者乃是佛子临凡么,说话当然不能那么直白,而且天机不可泄露啊……
于是乎,大量流离失所的老百姓们,一路拖家带口的带着朝圣一般的心情纷纷启程赶往大理国,加之白起还总是暗中遥遥催动法力护持这些流民。
因此这些人一路之上是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道路两旁还时不时有野猪,山羊,锦鸡等山珍野味自动倒伏于地,任凭众人宰杀吃食而毫不抵抗。
至于水贼巨盗,绿林好汉,打家劫舍之徒,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被‘剑魔叶孤城’杀得都快绝了根儿了,至今还没缓过元气来。
这些个流离失所的老百姓一路走来,那叫一个安稳,那叫一个惬意,也令得众人愈发相信大理国诚如‘玉佛’尊者所言,乃是一块福地圣地,天命所归的宝地,自家若是能够在大理国安身立命,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在天朝古代,尤其是农耕文明的社会之中,人口就是一切的基础!赋税,兵源,后勤保障,等等等等,都需要一定的人口基础,大理国原本国小民寡,这些来自中原流民的大量涌入,颇令得段家诸人感到了一阵幸福的烦恼!
当然,在如今这种狼烟滚滚,兵荒马乱,人人自顾尚且不暇的年月,一小撮女真人被人灭族,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白山黑水之间,这件对于后世历史影响颇大的事件,此时此刻却就仿佛是一粒小石块落到了大海里,连浪花也溅不起半点,就淹没在了滚滚如潮的天下巨变之中,根本无人问津。
“如今三国起兵伐宋,天下大乱已起,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机会。日后的心腹大患女真人,也已经被洒家暗中削平。那些个虔诚修习‘七宝如意大咒’观想法门的家伙,就算一身资质再如何不济,也差不多可以成长为二星下位左右的战力,加油吧段小子,大哥真的只能帮你到这儿了!若是这样你还不能一统天下,下次和你见面的恐怕就是另一个人了!”
白起一边纵情快意的在塞上草原深处策马狂奔,一边心中默默想到,同时思绪也飘回了当日与段誉等人分别时的情景……
匆匆不觉时日过,转眼已经是次年春天,距离着白起进入这‘天龙八部’剧情世界的时候,已经过了整整一年时间了!
大理国地处天南,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此时阳春三月更是繁花似锦,芳草摇香,漫山遍野的山茶花开的灿烂无比,引得无数彩蝶上下翻飞,曼妙起舞,美不胜收。
段誉与白起并肩站在翻修一新,足有三十三丈之高的雄伟城墙之上,一起眺望着大理城之内,只见得老百姓们笑逐颜开,集市之上商贾小贩,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时有阵阵悠扬宏大的钟声响起,并伴随有声声虔诚无比的诵经念佛之声传来,在这熙熙攘攘的闹市之中,倍显宁静祥和,端的是好一派人民安居,百姓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
与中原腹地之中,大辽,大宋,西夏,吐蕃四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彼此厮杀征伐,激战不休,兵荒马乱,哀鸿遍野的情况比起来,现在的大理国就是世人眼中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此时的大理城已经大大的变了模样,整个城池都焕然一新,由于大量来自于中原地区的流民涌入,原本的大理城根本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人口。
任凭段正明、段正淳等人如何苦心经营规划,随着流民的不断涌入,大理城之内的空间也是变得越来越狭小,硬件设施不足的后果展露无遗,渐渐便愈发的捉襟见肘,不堪重负。
如今的大理城乃是在原址之上,拆除了旧城墙向四面扩张了足足十里有余,整个新建的大理城被纵横交错的八条笔直长街,整整齐齐的划分为七七四十九个区域,居高临下一眼望去,整个大理城内说不出的干净整洁,规矩严整,令人震撼无比。
………………………………
第5章 神该做的事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白起人虽然在外游历各国,四处讲经说法,不过他透过‘七宝如意大咒’之中信徒们传来的种种感情念头,对于大理段家乃至大理国上下,如今所面对的窘境自然是一清二楚。
这也是大理国的国情现实,国小民寡,根基浅,底子薄,随着中原流民的不断涌入,人口骤然激增之下,不仅仅是大理城,大理国境内的各州府县衙,均面临着类似的情况。
只不过大理城作为大理国国都,又是‘玉佛’尊者最初显圣之地,聚集来此愿意在此安身立命的流民百姓也是最多的,因此大理城内的情况也是最严峻的。
当然,这也是白起为何选择扶植大理国,段家作为白大爷在‘天龙八部’剧情世界代理人的原因——雪中送炭,总好过锦上添花,这个道理人人都懂。
而且大理段家作为江湖之中老牌儿的武林世家,虽然得了江山做了皇帝,但终归根子里还有几分江湖武人的风骨心性,多少还会讲究一个知恩图报,不会如同其余的帝王世家那般利益至上,卸磨杀驴。
话说大理国上下也知晓眼下民心难得,这些流民都是受了‘玉佛’尊者的感召而来,未来大理段家挥兵北上,争霸天下的时候,这些人口就成为了无比宝贵的财富。
如果自己等人一个处理不当,寒了这些前来投奔老百姓的心,日后如若再想聚拢民心,那可就是难上加难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此时就显示出大理段家作为江湖武人出身,骨子里那股雷厉风行的性格来了,大理段家自国君段誉以下,一律以身作则,将自家拥有的房产别院,除了‘玉佛’尊者曾佛趾下榻的‘玉茗别院’以外,全部都尽数对外开放,吸纳流民,并且大开国库,广设善堂施粥问药,这才稍稍维持住了局面。
不过,众人心中都明白,此举乃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而并非长久之计,但眼下情况紧急大家也就只能事急从权,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正当大理段家诸人一筹莫展,无计可施,急得宛如热锅上的蚂蚁,无头的绿豆蝇一般四处乱撞的时候,救苦救难,智慧如海的‘玉佛’尊者,便又脚踏七彩祥云飘然而至!
自打游历各国,讲经传道事毕,白起便施展‘大飞雷神之术’回到了大理国。
脚下这焕然一新的大理城,正是出自白起的设计,而且在建造城池过程之中,白起更是出了大力,屡屡展现神迹佛威。
眼前这一座气势威严无比,整洁森然的无双雄城,可以说几乎就是白起以个人之力独自兴建完成的。
焕然一新的大理城,长十七里,宽十五里,总面积达到惊人的二百五十五平方里,居住的人口超过百万,远超当时的大宋都城东京汴梁,即便是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