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脸谱下的大明- 第5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边一直在出神的董传策突然开口问:“展才斥何人为奸党?”
  “靖海伯在镇海县城内饮酒,突遭官兵持刀搜捕,不得已狼狈逃窜出海。”钱渊笑吟吟道:“天下何人不知是钱某招抚汪直,设市通商,谁逼得靖海伯逃窜,谁就是奸党!”
  董传策沉默片刻后走到桌案边,亲自磨墨,拿起毛笔递给了吴振。
  董传策听懂了这句话……我钱渊南下是为了东南大局,是为了通商事,更是为了我钱展才自己。
  甚至董传策听懂了钱渊没有让自己在卢斌举报华亭徐氏大肆走私的账本后签名,就是为了让自己去信京中告诉徐阶,只要不捣乱,一切都好说。
  那十五艘大船上的走私货物,有徐家的,有周天瑞的,有吴振的,也有董传策的。
  我不管你徐华亭和高新郑如何撕咬,但你徐华亭在背后针对东南事捣鬼,就不要怪我钱渊对华亭徐氏下手……反正徐家罪状累累,像个到处都是裂缝的屋子,随意一脚就摇摇欲坠。
  而徐瑛的下狱不过是个幌子,这份松江知府周天瑞、江南巡按吴振都签了名字的账册才是关键。
  自从和徐阶撕破脸之后,钱渊就暗中派人在松江华亭搜集各种人证物证,甚至那周家五口人都在他手中,加上这本账册,这是钱渊向徐阶递出的警告信号……不要来招惹我。
  董传策听得懂言外之意,所以才将毛笔递给了吴振、周天瑞。
  徐阶很快会接到董传策的信,想必会权衡期间利弊得失,在高拱之外,要不要再招惹一个强敌?
  高拱无法接受政争的失败下场,钱渊更不能接受东南大乱的下场。
  看着吴振、周天瑞都签了名,钱渊收起账册,随口道:“都回去吧……原汉兄还请留步。”
  片刻后,帐篷里只留下钱渊和董传策两人。
  “坐吧。”钱渊露出疲惫的神色,“原汉兄,往日之事随风而散,弹劾严嵩父子理所应当,带上陶虞臣……钱某知晓,非原汉兄本意。”
  董传策苦笑拱手,“多谢展才谅解。”
  “朝中华亭、新郑党争已起,但这些我都不管……”钱渊摇头道:“但原汉兄也知晓,东南税银对朝廷意味着什么……”
  “若是东南大乱,不管华亭、新郑谁胜谁负……朝廷都是输家。”
  “当然,钱某更是大输特输,东南税银乃随园根基,这一年多来华亭、新郑陆续伸手,钱某也知通商事不可能长期持于手中……但谁知道会惹出如此祸事?!”
  “商路断绝,税银枯竭,户部再行拆了西墙补东墙之举?”
  “而靖海伯复叛,战事一起,朝中科道言官必然群起而攻之……哈哈,说不定明年此时,钱某能与原汉兄在松江饮酒闲谈呢。”


第1016章 启程
  董传策神色微动,长长一揖道:“不论朝中党争,如董某、与绳兄虽是师相门生,但也敬服展才为国之心。”
  钱渊神色冷淡,“今日之事,还请原汉兄详尽上禀,钱某欲补天裂,还请元辅稍稍松手。”
  “有那份账册在,徐世兄又下狱论罪,想必师相亦有权衡。”董传策点头道:“高新郑来势汹汹,师相当不会不智于此。”
  钱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那就拜托原汉兄了。”
  “当竭尽全力。”董传策慨然应诺,“东南传闻靖海伯复叛,还不知其中详情?”
  “对了,请原汉兄信中提一提浙江总兵官董一奎。”钱渊突然飞起一脚将凳子踢开,“真想一刀一刀剐了他,毫无缘由搜捕汪直,以至于镇海大乱,商路凋零。”
  听钱渊详细说了一遍,董传策也吃惊于王本固、董一奎兄弟的所作所为,太不靠谱了。
  钱渊随口瞎扯,将黑锅全砸在王本固、董一奎头上,反正郑若曾、孙铤是完全没责任的。
  送走董传策,钱渊冷笑着把玩着手中的长剑,他知道,徐阶就算睡着了,两只眼睛也是睁开的,一只盯着高拱,另一只盯着自己。
  东南大乱,靖海伯复叛,意味着随园根基动摇,意味着钱渊很可能被科道言官弹劾,在这种情况下,徐阶也未必相信钱渊会对其怀柔。
  毕竟之前那些年的事实证明了钱渊对徐阶的态度是如何的决然。
  但如果加上这本账册和徐瑛下狱,钱渊相信,徐阶是有可能相信的……这也符合钱渊本人的行事风格。
  强硬、不退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埋下伏笔后手,等等……
  那本账册重要吗?
  账册本身是不重要的,只是钱渊为了安徐阶心的工具而已。
  的确,钱渊是有着怀柔之心,战事不起还好说,如若战事一起,自己接下来在东南会待上一段时日,如若徐阶在后头捣鬼,还真挺难受的。
  钱渊需要的是时间,因为他知道,高拱、徐阶的政争已经拉开了序幕,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但还没有开始京察。
  怀柔,不意味着联盟,也不意味着钱渊会对朝中政争熟视无睹,如果非要从高拱、徐阶中选一个的话,钱渊一定会选高拱。
  如果董传策送入京中的信能起到作用,那么钱渊将在短期内无后顾之忧,更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刺出最关键的一剑。
  钱渊摩挲着手中长剑,心里暗想,也不知道到时候徐阶能不能认得出这柄剑……
  深深吸了口气,钱渊将这些都抛之脑后,现在首先要确定,会不会打起来……至少今天接到护卫来报,昨日诸军的将领抵达镇海,除了戚继美之外的官军正在向镇海进发,暂时还没打起来。
  卢斌举着粗壮的蜡烛步入帐篷,身后跟着的是前浙江副总兵卢镗。
  “龙泉公……”
  “卢世叔这是做甚!”钱渊赶上两步挽起卢镗,“为其父而离,乃是孝行,若不是东南大变在即,钱某也不会逼着他上梁山。”
  “这是龙泉公给小儿的机会。”卢镗瞪了眼儿子,“背信弃义,乡梓地也多有乡人鄙夷。”
  钱渊叹了口气,虽然到现在还不知道谭七指那边出了什么变故,但可以确定是台州府太平县。
  在原本的布局中,杨文、张三驻守宁波府,戚继美驻守绍兴府,台州府有卢斌、侯继高,葛浩率水师南下之后,张元勋调入温州,侯继高南下驻守太平、黄岩之间。
  但卢斌投入徐阶门下转任吴淞总兵后,侯继高为护卫通商调驻宁海周边,使得黄岩、太平两县缺少护卫。
  “梁生,地图!”
  片刻间,一张巨大的地图铺在地上,钱渊手持长剑点在地图上,“舟山虽是一岛,但占地颇大,虽未设县,但聚众数万,半数都与靖海伯旧部有关。”
  卢镗常年在东南沿海征战,当年攻陷沥港对舟山也颇为熟悉,指着舟山岛的西侧说:“此为岑港,山岭逶迤,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又有水源,若靖海伯龟缩坚守,官军攻之不易……”
  钱渊嘴咧了咧,难道这一世还要打个岑港之战?
  历史上的岑港之战,胡宗宪、唐顺之、戚继光、俞大猷拼了老命,嘉靖三十六年正月结束就开打,一直打到嘉靖三十七年春节前才收兵……战损比一比三,而且还有相当部分的倭寇逃走。
  仔细问了问卢镗岑港的地形,钱渊历经多年战阵,也勉强算个内行人了,一听就大摇其头,没法儿打,光是类似一线天的地方就七八个。
  更别说这一世的汪直在舟山经营了好几年,人手、储备各个方面都强的太多。
  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钱渊的视线落在了镇海县,招手问道:“董一奎那厮驻扎金鸡山,麾下嫡系多少人马?”
  郭远躬身道:“董家已经决定迁居东南,连同家仆、亲兵约莫千五,再加上卫所兵,总兵力约莫四千上下,不过浙西参将汤克宽,游击鲁鹏、岳浦河……”
  钱渊点点头,手中长剑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杨文、张三、侯继高……两浙水师……王子民、董一奎居然越界调吴淞水师南下。”
  钱渊没想到突然改变计划来陶宅镇还有这样的收获,王本固居然把主意打到了卢斌的身上,这是意外的收获。
  “一时半会儿打不起来。”卢镗插嘴道。
  卢斌默默点头,他久驻台州,知道两浙水师的主帅葛浩虽是谭纶旧部,但和钱渊来往密切,甚至水师船只都是钱渊打造的,两浙水师南下剿倭,后来钱渊还为葛浩弄了个参将。
  王本固、董一奎派人来,无非就是看中了吴淞水师,希望能借此攻舟山,这也证明了他们难以调动两浙水师。
  “不好说,王子民此人……另外,从处州到镇海……”钱渊的长剑缓缓移动,“今日启程,理应后天才能抵达。”
  “差不多,戚继美麾下兵丁脚力颇健,一日之内赶至金华府,第二日沿曹娥江顺流而下,转入姚江,过慈溪,入甬江,三日内能抵达镇海,但船只未必够用。”卢斌低声道:“欲先声夺人,还是两军汇合更有把握。”
  钱渊犹豫了下,摇头道:“不考虑继美那边了,如若浙江巡抚侯汝谅去了镇海,葛浩是顶不住的。”
  这种事不能靠猜,万一猜错了……后果太严重。
  “准备的怎么样了?”钱渊偏头问了句,随后又说:“即刻启程,今夜驻扎金山卫,明日出海南下。”
  “调多少兵丁?”
  “除了亲兵队之外,选千五南下,首选参加过长水镇、桐乡县两场大捷的老兵,次选随你在台州杀倭的兵丁,除狼牙筅、长枪、短矛、长刀外,再携鸟铳、虎蹲炮。”
  卢斌躬身应是,大步出帐。
  三刻钟后,钱渊翻身上马,身后百余护卫跟随,一路向南而去。
  请假
  快结尾了,有点收不住,要想想情节安排,请假一天


第1017章 不能打
  就在钱渊心里火急火燎,但不得不以镇静的神态率军南去金山卫的时候,舟山上的钱锐已经有点撑不住了。
  舟山,虽为岛屿,但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烟,但直到北宋年间才建县治,名为昌国县,元朝升州,后来朱元璋……这位爷的三大仇敌,蒙古、大海、百官。
  所以,昌国县先是由州降为县,然后由县降为乡,昌国卫所也从舟山迁移到象山岛,从那之后,舟山陷入长期的沉寂。
  一直到正德年间,大量海商在舟山聚集设海市,舟山才渐渐昌盛,虽有东南倭乱,但从嘉靖三十六年汪直来降之后,舟山光是人口就将近十万,一个乡比内陆大部分的县都要繁华。
  但在六月一日汪直逃窜回舟山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处处见持刀拿枪的青壮,时时可闻人言沥港旧事……皆言或朝廷背信弃义,或朝廷再度厉行海禁。
  乱糟糟的消息带来的是乱糟糟的场面,人心浮动之下,大量海商头目或者说原本汪直麾下的倭寇头目都在口口声声要开战……大家都是内行人,闹了这么一出,还有可能正式开海禁吗?
  更何况金鸡山脚可不是只有一个招宝村,附近六七个村庄住着大量海商家眷,能逃出来的万中无一。
  再加上三日之内,送来的都是坏消息,浙江巡抚王本固、浙江总兵官董一奎招诸军前来,大战一触即发。
  站在半山腰处,钱锐怔怔的看着下面的集市,再无人来人往的盛况,偶尔几个过路人都手持兵械,警惕万分。
  “方先生。”
  山脚传来高声招呼,钱锐转头看去,是徐碧溪。
  “方先生,义父找你。”徐碧溪喘着粗气,“适才探子回报……”
  没听到徐碧溪继续说下去,钱锐也没追问,自三日前逃窜至舟山后,他就再也没见过汪直。
  钱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突然有官兵搜捕汪直,但他看的清清楚楚,钱家护卫在城门口力阻追兵。
  看钱锐举步下山,徐碧溪跟在身后,目光闪烁不定,三日前决定暂时留在舟山上,汪直就嘱咐他派人手盯着这位方先生……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他往外递送什么消息。
  三刻钟后,钱锐站在大堂的角落处,听着前面十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讨论,汪直虽然是海商头目,但这些年过去了,也冒出了几个后起之秀。
  “喏喏喏,那是老船主身边的方先生吧?”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指着钱锐,“谭七指是徐海旧部,是他带进来的对吧?!”
  坐在上首的汪直招手,“谭七指复叛,攻太平县,详情尚不知晓……”
  钱锐拱手道:“方某虽与谭七指早年相交,但这三四年来并无来往,还请老船主详查。”
  “查个屁啊,官军马上就要打上岛了!”毛海峰斜眼瞪着络腮胡,“现在问题就是,打不打!”
  “不打……难道伸长脖子让官兵砍啊!”
  “但是一打,事情就闹大了……”
  “谭七指攻台州府,早就闹大了,不然那天怎么会有官兵搜捕老船主?”
  “要不跑了吧?”
  “跑个屁,岛上这么多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