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脸谱下的大明- 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年崇德城头,姐姐三箭毙贼,英姿勃发。”钱渊笑着说:“北地胭脂,骑驴跨马乃常事,为何如此拘谨?”
  “天子脚下,果然气象万千……”
  “哈哈,姐姐也会说客套话了。”钱渊忍不住一阵笑,“好好好……不笑了,对了,小安国怎么样了?”
  “还不错,在闽县呢,妯娌照看着。”
  “也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我这个舅舅。”钱渊啧啧两声,“姐姐姐夫要是再生个女儿,回头说不定还能结个亲家。”
  王氏脸色微变,却没有吭声。
  钱渊有些奇怪,听到这等话难道不应该是先反问一句……你怎么知道小七肚子里的是个男孩呢?
  “喏,前头那家书局也是随园产业……噢噢,是孙家管事,绍兴陶家、诸家,还有松江潘家都入了份子。”
  “南京礼部尚书季泉公?”王氏打起精神,“镇海知县孙文和?”
  “嗯,孙文和长兄孙文中二甲传胪,如今在翰林院。”钱渊随口介绍:“绍兴诸大绶、陶大临是当年一甲状元、探花。”
  一边介绍着沿途所见,钱渊一边在心里盘算,王氏兴致不太高啊,难不成戚继光那厮居然又养外室了?
  又……到现在钱渊都不能肯定,戚继光先后在定海、镇海、闽县到底有没有养小的。
  反正闽县已经有人将民间趣闻扣在了戚继光头上,顶盔掼甲,手持钢刀,言为妻杀鸡……其实这戏说早在明初就有了。
  一直到钱宅侧门,载人的马车没有停,但载行礼的马车停下,梁生领着一帮护卫正在等着,都在和久违的周泽打招呼,算算看,周泽嘉靖三十六年初入军,到如今已经两年半了。
  “外院反正周泽你也熟,搬运行礼,货物入库,记录在册,就你了。”钱渊也没下马,吩咐道:“反正里面也是晴雯在管。”
  “恭喜周哥,好事将近啊。”梁生倒是不以为意,当年就是他求上门,就是周泽做主收他入队的。
  钱渊看了会儿就往正门去了,十几辆马车呢,有的搬了,而且还有些一般的马车都装不下的那种,比如床。
  在明代,特别是在东南,床具往往是家中最重要的财产之一,而且往往是女儿出阁的嫁妆中最重要,最显眼的一部分。
  当年小七在临海开诊所,当地望族柳家将给女儿准备的嫁妆床具都捐出来了,钱渊开始还不以为意……后来在谭纶和唐顺之的提醒下才知道这份人情有多重。
  为此,后来宁海设市通商,钱渊特地留了一份给柳家。
  从嘉靖三十六年末,谭氏就开始为女儿准备嫁妆,后来钱锐更是狠狠的添了把……这次送嫁,光是送来的床具就多达近二十张。
  雕嵌大理石床,彩漆雕漆八步中床,大小花梨木床,描金穿藤雕花凉床,黄杨木架子床,雕花廊柱式拔步床,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之前在码头,林燫就被镇住了。
  等钱渊和王氏趋马到了正门,钱铮夫妇和叶氏已然出迎,倒是小七被留在后院不准出来……大熊猫啊。
  “都是自家人,且去正屋吧。”钱铮看侄儿到了,招呼众人进去,陆一鹏和徐渭倒是没进去,转身去了随园,只王氏犹豫。
  “姐姐,一起去,小七昨晚还念着你呢。”钱渊陪着王氏走在最后面,“天天晚上睡不着,白日里倒是精神的很,叔母又不让她出府,就盼着你来呢。”
  看王氏疑惑,钱渊解释道:“其他人陪着实在不放心,只能劳烦姐姐了……”
  王氏抿嘴一笑,最早同在台州,后来又同在宁波,即使戚继光南下入闽,她也有相当长时间留在浙江,和小七来往颇密,相交极深。
  王氏是这个时代少有拥有独立气质的女性,在这一点上,她和小七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其他方面的共同话题也不少,比如驯夫什么的。
  眼看着要走到正厅了,钱渊放缓脚步,轻声道:“尚不知弄璋弄瓦,不过若是有缘,结个儿女亲家也好。”
  王氏诧异的侧头看去,钱渊脸上的笑容温和而真挚。
  虽然戚继光于东南屡屡取得大捷,被公认为与俞大猷齐名的当世名将,但受限于明朝中期开始的文贵武贱的格局,戚继光本人在政治层面的地位并不高。
  虽然戚继光、王氏夫妻和钱渊是患难之交,当时的钱渊还只是个一介生员,但如今的钱渊不仅在东南,即使在京中也有着相当的分量,随园中更多文人墨客,往来无白丁,进入之人多为两榜进士。
  从这个角度来说,戚继光和钱渊儿女定亲,这是前者的高攀。
  王氏更是心知肚明,丈夫当年不过浙江都司小小游击,临平山一战冒领军功得以升迁,又得钱渊举荐得以编练新军,兵源、器械、战法、饷银粮草都得其襄助……换句话说,丈夫几乎是钱渊一手扶持起来的,更别说小叔子戚继美了。
  钱渊两度南下击倭,战功累累,军中多有至交好友,士林中曾有人言钱龙泉折节下交。
  王氏没想到,在东南倭患、贼乱渐息的现在,钱渊依旧对武将有着这样的态度。
  钱渊刻意放缓脚步说出的这句话,让王氏有着莫名的感激……而后者也想得到,这不是对方以此笼络人心。
  对比起来,女儿总是要比妹妹更重要的,戚继美到现在还没有婚配,就是有求娶钱家女的心思。
  钱渊笑了笑,“不过太医院的太医,还有请来的宫中老人都探过脉了,八成是男,姐夫还要努力啊!”
  “你个促狭鬼!”王氏噗嗤一笑,昂首道:“即使如此,他戚元敬也无这般胆量!”
  “说错了。”钱渊正色道:“其一错在小弟,不是姐夫一人努力,是姐姐和姐夫一起努力,其二在姐姐,他戚元敬无此胆量,难道有此心吗?”
  正屋里最靠外的林燫转头看来,显然听到了最后两句话,不禁脸色古怪。
  钱渊正要入厅,后面王氏低声道:“一个月前,京中去信闽县,恰巧第二日我去镇海送行,元敬带话……让我送小妹入京。”
  钱渊脸色转冷,缓缓转身,沉吟片刻后低声问:“国子监?”
  看王氏微微点头,钱渊嘿了声,张居正这厮布局倒是早,到处伸手,但这一世的戚继光欲改换门庭……想都不要想!


第790章 嫁妆
  正厅里,谭氏为长嫂,叶氏为客,坐在首位,左右分别是钱铮夫妇,小妹正扶着小七坐在侧座,林燫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远处。
  “渊儿,在外头作甚?”钱铮微微蹙眉,察觉到侄儿眉宇间的一丝冷意,“护送入京,乃是贵客,如何能轻慢。”
  “王姐姐。”小七撑着桌案起身,王氏赶紧上前两步扶住,“别起来,别起来。”
  还带着帷帽的小妹有些无语,刚才在后院的空地上,你还在踢毽子呢……撑着桌子起身,做给谁看啊!
  钱渊脑海中还在琢磨张居正呢,要不是自己嘉靖三十三年崇德大捷与王氏、戚继美结识,只怕真抢不过张居正……这厮早在嘉靖二十九年就认识了戚继光,而且一直有书信来往。
  不过此次戚继光让王氏送嫁入京,显然是在表明心迹。
  “渊儿?”谭氏也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
  “呵呵,母亲。”钱渊笑着坐下,捧起茶盏,神态自若道:“适才在问,王家姐姐入京,难道不怕戚元敬……”
  钱铮用力咳嗽了声,警告的瞥了眼侄儿,这等事如何能在大众广庭下戏说。
  王氏倒是没吭声,但大大方方站在那,嘴角仍有笑意。
  “其他人说这等话,说不定得闹翻,不过侄儿说这等话……”钱渊嘿嘿道:“反正元敬兄和侄儿在东南齐名。”
  钱小妹忍不住笑出声来,的确齐名,都是畏妻如虎。
  忍了这么久还是没忍住,叶氏好笑的看了眼未来儿媳,“林氏向来有族规,年过四旬未有子嗣,许纳一妾,若还是无子,天该如此。”
  这话一出,谭氏、陆氏脸上都有喜色,嫁女儿嫁到这种人家才放心啊,不说其他的,至少人家给出了足够的尊重。
  钱渊一本正经的赞道:“久闻闽县林氏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林燫面无表情的移开视线……这条族规,为什么自己从来不知道!
  叶氏说这等话也是有由头的,一来林庭机的确不希望儿子纳妾,嫡庶往往是乱家之源,二来,人家送嫁入京,嫁妆太丰厚了……丰厚到叶氏听林燫略略提了几句,都险些失态。
  就算是东南世家大族,嫡女出嫁,标准也不过六张或八张床具,而钱家一口气送来了将近三十张。
  叶氏正要问起请期诸事,突然外间有人禀报,“少爷,林府公子到了。”
  “这个心急的!”钱渊笑骂一声,咳嗽两声让妹妹和小七回避,才吩咐让林烃进来。
  叶氏有点赫然,苦笑着向谭氏摇摇头,心里却在琢磨刚才那下人的禀报……只称呼少爷,要知道正屋内,论辈分,应该是钱铮为主。
  叶氏想起丈夫之前私下的交代,钱宅其实并非随园,但世人均将钱宅和随园视作一体,其主只能是钱龙泉。
  在东南,叶氏就听了太多钱渊的传闻,后来在镇海一见,心想名不虚传,但直到钱渊入京几度掀起风波,她才知道对方在京中的分量。
  “哎呦,拎了野味过来?”钱渊瞥了眼,冷笑道:“也不收拾干净再拎过来。”
  “这是大雁……”
  “这回儿不送鸭子了?”钱渊眼皮子都没抬,“要我说,还不如送鸭子呢,反正你也爱吃。”
  那边谭氏听的稀里糊涂,陆氏小声解释了几句,当日纳采,钱渊差点被气坏了……人家送大雁,你送鸭子?!
  钱渊本经治《春秋》,但也是读过《礼》的,古法婚姻六礼,除了纳徵……也就是送聘礼之外,其余的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五礼都是要用到大雁的。
  虽然明朝简化流程,只在纳采的时候用,但也不能拿鸭子来充数吧。
  还是徐渭、陈有年劝住了钱渊……其实这是他少见多怪,大雁哪里有那么好捉,东南基本上都是用白鹅、白鸭代替大雁的。
  当年钱渊纳采倒是用的大雁,但那是他处心积虑,花了不少银子才弄来的,而这次定亲,从征得嘉靖帝点头到纳采,一共才两三天功夫,林府还真没地儿去弄两只大雁来。
  不过钱渊还是觉得别扭,等林府的人一走,就让人将两只偌大的白鸭送去全聚德了……
  林烃将大雁转交给下人,去拜见谭氏和钱铮夫妇,厚着脸皮转头四顾,被叶氏狠狠瞪了眼。
  “母亲还是第一次北上,也不知道适不适应,会不会水土不服。”钱渊缓缓道:“此外,家具打制尚未完工,稍等几日再定吧。”
  林烃有点委屈的看着钱渊,他拎了两只大雁上门就是为了请期……自个儿都亲自下场打架了,还被使唤了多少次送信,居然还要往后拖啊。
  谭氏笑道:“虽然是第一次北上,但还算不错,就是热了点,不过也快过去了。”
  “再过几日,下场小雨,就凉爽下来了,就定在那时好了。”叶氏想了会儿,“正好老宅那边要翻修,打制的家具也需要晾晒。”
  林庭机一家只是租住的,但其父林翰当年久居北京,林家自永乐年间就已然出仕,在南京、北京都是有房产的。
  林家在京的老宅也在西城,距离随园并不远,面积也不小,这段日子一直在翻修,钱渊亲自去看过了,为新婚夫妇准备的是一个小院子,条件还算不错。
  众人闲聊了一阵,准备上席,叶氏原打算回去,毕竟是谭氏初入京,但谭氏一力挽留。
  “不是喜欢送鸭子吗?”钱渊最近看林烃不太顺眼,“去买两只,正好小妹没吃过。”
  叶氏和林燫无语的看着林烃急匆匆的往外走,也不知道这厮日后会不会夫纲不振。
  “全聚德算是随园产业,烧制师傅和几个护卫拿了四成股,孩儿送了文长兄两成,剩下的四成就让小妹带过去吧。”钱渊对谭氏如此说:“反正贞耀正喜欢吃烤鸭。”
  谭氏笑吟吟道:“你做主就是。”
  “这如何好?”叶氏赶紧推辞,“这是能传下去的产业,林家不敢愧受。”
  林燫瞄了眼钱渊,为妹子撑腰还真是不遗余力啊……都说钱展才翻脸不认人,杀戮决断,但也重情重义,此话还真不假。
  谭氏握着叶氏的手,小声说:“只要他们俩过的好,咱们做母亲的,有什么是舍不得的?”
  叶氏叹了口气,心想回头纳吉的单子要不要再添添……她是知道的,全聚德虽然只开了几个月而已,但在京城已然名声大噪,将老牌子“便宜坊”都压下去了。
  呃,直到当天晚上,谭氏才从小七嘴里知道全聚德到底是什么样的金鸡……登时心疼难言。


第791章 懒骨
  一天的忙碌后,钱铮回家的第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