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脸谱下的大明- 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句话是高拱在承认自己的失败,也是高拱在说……还没完呢!
  钱渊像是没听见似的只顾着品茶,心里在琢磨北面战事日后的局面……历史上大概就是从嘉靖末期开始,因为朝中用度不足,难以支出数十万官军的米粮,以至于各级将领将仅有的米粮用在少部分兵丁身上……这就是明朝末期颇有名气的家丁制度。
  家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北面防线不至于一触即溃,但也养出了所谓的辽东将门……听调不听宣啊。
  如今,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要没有出大问题,应该能勉强维系……或者将戚继光等名将调来北面,应该使家丁制度不至于出现在这个时空。
  记得努尔哈赤那货和李成梁有些瓜葛,要不要找个时间去一趟……死了努尔哈赤,总不至于后金还能冒出个天才将领吧?
  嗯,野史中提到过,努尔哈赤的老娘和李成梁有一腿……
  也不知道李成梁这时候冒出头没有,钱渊记得这厮是世袭铁岭卫指挥使,万历年初已经是辽东总兵,和戚继光齐名。
  侧厅里好一会儿之后,钱渊终于放下停留在空中好久的茶盏,轻笑道:“世叔何至于此?”
  “陛下赞钱某有聚人之能,不料先有徐华亭,后有陆文孚,就连世叔也要伸手入随园,这让小侄何以自处?”
  “不回翰林,不入内阁,难道世叔还要视小侄为敌?”
  “世叔有经天纬地之才,欲行新政以匡扶社稷,难道不应该为友吗?”


第776章 吉祥物
  这话已经说的够赤(裸)裸的了……高拱脸色阴晴不定。
  高拱想在短时间内上位礼部尚书甚至入阁,钱渊是没办法提供助力的……总不能让孙鑨去劝他老子孙升尽早致仕吧。
  但等到高拱执政之后,钱渊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园一干俊杰都能派的上用场,也是高拱能放心……至少一定程度上能放心使用的。
  东南源源不断的税银,将极大稳固钱渊在朝中的地位……钱渊在东南的影响力是外人难以想象的,这种影响力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人脉理念,不向上而是向下,深深的扎根东南。
  说的不客气点,如果高拱日后忽略钱渊,至少在东南税银这方面……他会吃到苦头的。
  高拱虽然想不到那么深,但也知道,对方入裕王府是自己无法阻拦的,对方掺和进来对自己的计划将又极大的助益。
  还好……至少没撕破脸,高拱努力的露出个还算真诚的笑容,“展才说哪里话,明日设宴,清粥小菜可别嫌弃。”
  钱渊愣了下,缓缓道:“算了吧……世叔……呃,中玄公还是视小侄……呃,视钱某为敌的好。”
  高拱张大嘴巴不明所以。
  钱渊叹了口气,小声将内情解释了一遍,低声道:“做做样子而已……”
  “太儿戏了!”高拱咂咂嘴,还好听殿下的劝今日没闹什么幺蛾子,居然是陛下将这厮塞来打擂台的!
  “那……”钱渊拖着长长的调子,眼里颇为玩味,“假戏真做好了!”
  “反正世叔你看我一直不顺眼……回头小侄在将您老起意招揽文中兄、端甫兄的消息散出去?”
  高拱那张脸黑如锅底,好吧,都说钱展才睚眦必报,这话真不假,都这时候了还不忘回敬几句!
  这时候,裕王进来了,“高师傅,展才,谈的如何?”
  “尽弃前嫌,携手共进。”钱渊满脸笑容。
  裕王瞄了眼还黑着脸的高拱,看样子不太像啊。
  “这是小王爷吧。”钱渊倒是无所谓,蹲下来看着跟在裕王腿边的小孩,胖乎乎的,粉妆玉砌,一双黑漆漆的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看到面前的钱渊,愣了下后突然一把抱住裕王的小腿。
  “痴儿。”裕王哭笑不得的站在那,“也三岁了,再过两年该启蒙了。”
  嘉靖帝从嘉靖十三年后就信奉“二龙不得相见”这句鬼话,而裕王是嘉靖十六年才出生,生母又早早离世,以至于裕王既无父爱,也无母爱……这直接导致裕王对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极为宠爱。
  “五岁启蒙?”钱渊蹙眉道:“也太早了。”
  “不早了。”高拱瓮声瓮气道:“身为皇储,当尽早明事理,方能为一代明君。”
  钱渊懒得理会,从怀里掏出个玉制的摆件,冲着孩子招招手,“小老虎,想不想要?”
  裕王细细看去,光是玉质就极为少见,温润剔透,洁白无瑕,雕工亦是独具匠心……呃,至少裕王没见过如此可爱的老虎玉器摆件。
  哎,这是钱渊早就准备好的,裕王长子属虎,图案是小七画的……比较卡哇伊。
  啧啧,如果流传到后世,简直了!
  孩子明显被吸引住了,迟疑的松开抱着裕王小腿的双手,摇摇晃晃走过来伸手要拿。
  “咳咳!”
  两声咳嗽,孩子立即缩回手,像只小兔子一般缩到裕王身后去。
  钱渊起身偏头皱眉盯着高拱……你抢了裕王,连个小的也不给别人留?
  你吃肉,总要让别人喝口汤吧?!
  显然,高拱在裕王府的地位太特殊了,特殊到小王爷看到就怕的程度。
  “中玄公身为太常寺卿,又掌国子监事,今日非假日,还迟迟不去?”钱渊冷着脸嘲讽道:“非要在这儿,待到海枯石烂?”
  裕王忍不住噗嗤笑出声了,高拱这做派的确有这个迹象……基本上天天来,就算没事也要来转一圈,显示显示存在感。
  高拱那张黑脸已经黑里透紫了,“钱展才你身为风宪,都多少日未去都察院……”
  “陛下令钱某拜会殿下。”钱渊面无表情的说:“中玄公是要赶人吗?”
  高拱被气得一甩手,略略拱手施礼,头也不回的离去。
  裕王好笑的指着钱渊,“展才,你这张嘴……”
  “本性难移嘛,小时候县人就称钱某肖曾祖鹤滩公。”钱渊无所谓的又蹲下来,招手笑道:“再不要,回头送给……”
  小王爷嗖一下窜出来,抢过老虎摆件,笑得小小白牙都露出来了。
  “展才,此物价值不菲吧?”
  “反正也是别人送的。”钱渊嘿嘿笑道:“南下三年,通商一事真的是两袖清风,但其他方面……”
  “听闻送了不少入西苑?”
  “殿下放心。”钱渊拍着胸脯道:“日后海商进献,多有奇珍异宝……所谓物以稀为贵,其实有的珍宝在海外算不上稀罕。”
  看小王爷玩得高兴,钱渊让彭峰搬了个箱子进来,里面都是东南各类玩具,有木马,有小巧的拼图,甚至还有民间的竹蜻蜓。
  看着儿子玩着竹蜻蜓,裕王不时开怀大笑,转头问:“展才,不会是为日后长子所备的吧?”
  “还真是,只是不知是男是女。”
  “若得弄璋之喜,日后入宫伴读吧。”
  “那可多谢殿下了。”钱渊笑吟吟道:“昨日得陛下之命,前来拜会殿下,若无陛下许可,还不知道何日方能……”
  裕王叹了口气,“高师傅性情耿直,但多年来得其相助,展才还是容忍一二的好。”
  啧啧,这话儿是真心实意还是在砌词虚言……钱渊真的分不清,上位者哪个不是人精,会愿意看到手下打成一片?
  钱渊回想了下历史对裕王的评价,“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嘉靖帝以玩弄人心,制衡朝堂而闻名,不料养出个这样的儿子。
  呃,这话不对……应该说是嘉靖帝生的,但真不算嘉靖帝养的。
  “殿下说的是,钱某退避三舍,可能中玄公看不得钱某这般懒散?”钱渊一句带过,换了个话题,“对了,那支船队……”
  一说到这事儿,裕王眼睛就是一亮,“展才,当年你可是在孤面前力保此事的。”
  “那支船队如今大小船只十三艘,往南洋贩货,一个半月一趟,算起来差不多两个月出一次海。”钱渊低声道:“掌管船队之人是钱某心腹,多有乡勇甚至钱家护卫在其中,日后必能为殿下所有。”
  犹豫了下,钱渊轻声道:“汪五峰于海上势力不小,日后还请殿下怀柔。”
  “进献巨木,又有红薯、洋芋,于国有功嘛。”裕王笑着点头,心里想估摸着钱渊在汪直那边也有分红。
  随意聊了一阵,又让钱家酒楼送来饭菜,钱渊吃了晚饭才启程离去。
  回去的路上,钱渊在心里盘算今日之行,还算不错,虽然张居正可能有点糊弄不过去,但高拱、张四维那边应该没问题。
  至于裕王本人……说句不太好听的话,纯粹是个吉祥物啊。
  此行大获成功,一来终于重回裕王府,二来此次除了诸大绶、潘晟之外,还将孙鑨、陶大临引到裕王面前,三来裕王显然对东南税银非常关注,对开海禁通商亦保持兴趣,这对日后开海禁很有好处。
  唯一的问题是日后如何和高拱相处……钱渊叹了口气,尽量不见面……或者尽量选那老头不在的时候去裕王府打个转?


第777章 庞少南
  裕王府那边的破事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了,不管高拱怎么想,终归不得不在各方势力的或劝解,或劝诫,甚至威胁的情况下,选择了视而不见。
  而钱渊本人,几乎是被嘉靖帝赶着去了趟裕王府……至少从表面逻辑上是这样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钱渊继续混迹在都察院里,隔上几日去点个名,时不时邀同僚去酒楼搓一顿,就算是不合群的御史也能收到几张打折票。
  当一个御史老母病故,而因为两袖清风无力操持丧事的时候,钱渊挺身而出,出银出力,为其置办诸事。
  而这个御史去年曾上书三次弹劾钱渊及随园众人,此事传出,钱渊得了个及时雨的绰号,甚至有人将其与汉朝为友人邻居置办丧事的原涉相提并论。
  自从李默归京,都察院也有了不小的变动,几个曾经的李默旧部,有的终于被熬出了头,巡按地方,有的早就改换门庭,被弹劾罢职。
  至于徐阶的门生就比较惨了,但凡有些毛病的都被揪住,好点的罚薪三年,差点的如邹应龙……居然被打发回行人司了,至于早就有意外放巡按地方的林润,至今还被摁在京城,山东巡按御史一职被李默门生一把夺走。
  不过钱渊只顾着看戏,有时和陆一鹏、孙丕扬闲聊,有时和巡按地方回朝的御史详谈,有时也会和上司左都御史聊上几句。
  “展才。”
  还没等到放衙,正准备溜走的钱渊被左都御史周延叫了回去。
  “崦山公,枯坐室内,连扇窗户都不开?”钱渊笑着行了一礼,“已过夏至,京城酷热难当,待会儿让酒楼送几碗冰沙绿豆汤来。”
  “听说是文长仿古方研制出来的?”
  “奇技淫巧之术罢了。”钱渊神情有些悻悻,东南可比北京要热得多,但他实在没脸去问制冰法……毕竟当初还是他“传授”徐渭的。
  周延大笑道:“奇技淫巧之术?记得给事中胡应嘉南下以此相责,被展才骂得当场吐血?”
  钱渊也是无语了,明明只是传闻胡应嘉夜间吐血,现在都变成当场吐血了!
  周延端起茶盏又闲扯了几句,不经意问道:“听说展才午时设宴款待才回京的庞少南?”
  “少南兄刚直秉公,只巡按地方真是可惜了,其人有理事之能,他日当为封疆大吏。”钱渊浅笑道:“今日下官询闽地农事,少南兄侃侃而谈,无不了然于心。”
  所谓的“少南”即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庞尚鹏,广东广州人氏,外放知县因政绩卓越被调入都察院,嘉靖三十六年被钦点巡按福建,虽军略一道无甚建树,但理政颇有手段。
  福建巡抚吴百朋曾在给钱渊的信里提起此人,赞其勤勉有功,不畏权贵……以闽地试种红薯、洋芋,庞尚鹏一力拒大户授平民。
  三天前庞尚鹏被调回京,钱渊特地来问问红薯、洋芋试种,以及闽地战事的细节。
  最关键的是,吴百朋在信里提到,庞尚鹏曾向其提议,得允许后选一县之地试行税法,先行里甲均平法﹐继行十段锦法,最后试行一条鞭法。
  其实钱渊并不清楚,历史上的庞尚鹏就是以助张居正完善推广一条鞭法而闻名的。
  这是个能用的人物……而且对海贸也不陌生,庞尚鹏的父亲就是以木商起家,就是不知道此人是什么背景。
  如果没有背景,都察院里近百名御史,哪里轮得到一个毫无背景的御史巡按福建如此大省?
  但当钱渊拐弯抹角的问起当年何人举荐庞尚鹏巡按福建,周延却顾左右而言他,转而提起已近尾声的江西战事。
  戚继美还在江西中部、东部剿杀余匪,胡宗宪所率平江伯陈圭、南赣总兵俞大猷、江西副总兵刘显诸军堵在粤赣边界处,与张琏所率数千贼兵几度大战,据兵部战报,贼军败局已定。
  “东南传闻,戚门双杰皆出自展才门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