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脸谱下的大明-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月十日,贼军沿江西进,先破新喻县,后攻分宜县,俞大猷率军西进胁贼军侧翼,贼军不敢贸然分兵,两军在临江府、袁州府边界处对峙。
  总算稳住了局势,京中紧张的气氛也略略缓解,严嵩大大松了口气,如若分宜县被攻破,自己真的无颜归乡。
  万寿殿中,嘉靖帝盯着碳炉,手中撸着狮猫,这小家伙鼻子尖,被红薯散发出的诱人香味所吸引,在嘉靖帝怀中左扭右扭突然钻了出来。
  “小心!”徐渭弯腰一把将狮猫捞起来,“也不怕烫着!”
  嘉靖帝笑着说:“已然三年了,也不知展才那只罗,罗……”
  “罗小黑。”黄锦凑趣道:“据说又生了一窝,都当祖母了。”
  “前几天宁波送账册、税银入京,展才还让护卫送了两只来呢。”徐渭随口道:“展才那堂妹喜欢的很。”
  “对了,这红薯真的亩产二十石?”黄锦问道:“南下查探的……”
  “户部侍郎黄懋官,吏科给事中胡应嘉,户部主事陈有年,都察院御史陆一鹏,并户部数名吏员明日启程南下。”徐渭应道:“今晚随园设宴送行。”
  “送行?”嘉靖帝笑骂道:“难不成心虚要贿赂一二?”
  “何敢贿赂少司农?”徐渭嘻嘻笑道。
  黄锦提醒道:“陈有年、陆一鹏都是嘉靖三十五年进士。”
  这句话说得不清不楚,但嘉靖帝一听就明白了,这两人应该都是随园士子。
  “还有吏科给事中呢?”
  徐渭苦笑道:“也不知道砺庵是不是故意的……三个月前那次,胡应嘉鼻梁骨都快被捶断了!”
  “你倒是下手狠!”嘉靖帝哼了声,“难不成都让随园去查?自己查自己?”
  徐渭耸耸肩,“陛下也知展才,这等大事……这厮不敢胡言乱语。”
  嘉靖帝懒洋洋的靠在榻上,接过徐渭递来的狮猫撸了几把,“对了,宁波输闽赣粮饷几何?”
  “单独立账册,此次一并送入京了,已递交户部。”徐渭小心翼翼的试着捡起个红薯,剥了皮尝了口,“九月末至十月中旬,以汪直船队、台州水师海路南下,共输粮米八千石,福建巡抚吴惟锡组建船队再由闽江输江西。”
  嘉靖帝诧异的看了眼徐渭,后者笑着补充道:“展才打了包票,参将戚继美、南赣总兵俞大猷,两军饷银均由宁波府衙拨付,战后再给。”
  “他倒是会平地抠饼!”嘉靖帝努努嘴,“熟了吗?”
  “熟了熟了。”徐渭赶紧又捡了两个红薯放到黄锦递来的盘子上,以后红薯不稀奇,但现在……物以稀为贵嘛。
  钱渊敢打包票,也要那些将官敢信……至少在戚继美、俞大猷军中,钱渊是有这种信誉度的。
  而胡宗宪直属麾下,以及江西副总兵刘显那边,钱渊供给粮米就不错了,还真能大包大揽啊,想得美!
  嘉靖帝尝了口红薯,啧啧赞了几句,叹道:“展才在东南……是乐不思蜀啊!”
  “他还没折腾完呢。”徐渭小声说:“展才准备再接再厉……”
  “嗯?”
  “他准备在台州府宁海县新设海市通商。”
  嘉靖帝沉默片刻,“谭纶接任浙江巡抚,现任台州知府何人?”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江西吉安府宋仪望,夷陵州判,调任台州知府。”
  钱渊的夹带里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人选接任台州知府,还是叔父钱铮推荐过来的,对宋仪望这个名字,钱渊实在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实际上,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中,宋仪望算是号人物,惠政颇著,刚正清廉,嘉靖三十四年时任都察院御史,因弹劾严嵩被贬谪出京。
  最重要的是,宋仪望是吉安府永丰县人,师从聂豹,是聂豹的死党,与钱铮份属同门,早年两人就交好。
  换句话说,这是个钱渊能够信任的人选,为此他不惜亲自写了封信给严世蕃,终于通过吏部吴鹏得偿所愿。
  嘉靖帝突然开口,“去封信,最迟明年回京。”
  “是。”徐渭第一时间应声,心里松了口气,好几天了,终于找到机会将这句话诱了出来。
  徐渭早就敏锐的发现,钱渊在京中的布置绝不仅仅只有自己,酒楼管事刘洪手中应该有其他的线……比如这次,钱渊突然送密信入京,让徐渭找机会在嘉靖帝面前提起明年入京。
  “陛下,严阁老求见。”黄锦低声禀报。
  嘉靖帝挥挥手,老迈的严嵩在小太监的搀扶下缓缓入殿,黄锦亲自斟了杯热茶,又搬了个椅子来。
  “惟中,尝尝。”
  严嵩谢恩后尝了口红薯,笑道:“臣老了,这红薯倒是合牙口。”
  “老幼皆能食,软糯入口。”嘉靖帝转头看了眼徐渭,“别以为朕不知晓,展才又送了些入京,酒楼里卖多少……黄伴?”
  黄锦指指盘子里剩下的一块红薯,“就这么快,一两半银子!”
  “陛下早知展才生财有道。”严嵩笑吟吟道:“以一府之地解朝中用度不足,如此俊才,却是陛下亲手拔之。”
  看了看嘉靖帝自得的神色,严嵩补充道:“最让老臣佩服的是,展才其人,实乃纯臣,一心为君,一心为国,无私心杂念……”
  “好了好了,他无私心杂念……你问问文长,看他信不信?”嘉靖帝哭笑不得,“惟中,有话说直说就是。”
  嘉靖帝心里有数,这天下哪里有纯臣,如若有纯臣,也不会有司礼监的存在了。
  严嵩定定神,喘了两口气,这两天京城气温急降,他又要开始熬冬了,但今天不得不来这一趟。
  “老臣请重修《兴都志》。”
  黄锦上前接过严嵩双手呈上的奏折,嘉靖帝打开看了几眼,立即锁定了一个前些年没听过,但今年听了很多次的名字。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翰林侍读,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张居正,内阁次辅徐阶的东床快婿。


第648章 历史的惯性
  “臣江陵张居正拜见陛下。”
  虽是官话,却带着浓重的乡音,起身后的张居正长身而立,身姿挺拔,颔下长须黑密,声音清亮悦耳,双目炯炯有神。
  嘉靖帝听得乡音入耳,眼前一亮,不禁赞道:“好风采。”
  严嵩在边上凑趣道:“子升的眼光比老臣强多了,展才、叔大都是好相貌。”
  徐阶连连摆手,“元辅说笑了,如何能和衍生公相较?”
  一旁的徐渭面无表情的看着张居正……这句话是话中有话啊!
  第六十四代衍生公是严嵩的孙女婿,而钱渊是徐阶的孙女婿……钱渊虽名扬天下,但明面上的地位如何能和衍生公相提并论。
  这话说的是没错,但现在大家说的难道不是张居正?
  徐阶却要将钱渊提出来……
  严嵩叹道:“叔大枯坐翰林多年,若不是子升慧眼,朝中必失良才。”
  这话也说的皮里阳秋,徐阶慧眼……不是提拔良才,而是挑中女婿。
  徐阶笑吟吟道:“倒是日后展才回京有些难堪……当年展才和叔大在东南订交,是至交好友,如今却分了辈分。”
  嘉靖帝偏头看了眼徐渭,后者还是面无表情,只说了句,“会试之前,叔大兄亦是随园常客。”
  “钱展才巡按浙江,击倭有功,招抚汪直,设市通商,保境安民并解朝中用度之窘,实是国之干才。”张居正朗声道:“臣远不及,但亦不愿枯坐翰林,有效仿展才之愿。”
  这句话说得堂堂正正,张居正先赞钱渊之功,后赞钱渊抛却翰林的气节……虽然知道面前这青年人是来讨官,嘉靖帝也不禁暗暗颔首。
  这时候,徐渭的尖酸刻薄的性子发作了,他高声赞道:“不意叔大兄有此番宏愿,福建巡按御史出缺……”
  “文长!”嘉靖帝皱眉喝了声。
  坐在那饮茶的严嵩老脸都快绷不住要笑出声了,反正自己已经兑现承诺将张居正推荐上去,接下来看戏就是了。
  殿内诸人都心知肚明,钱渊早在去年就和徐府算是撕破脸了,徐阶送出去个孙女,可惜钱渊吃了饵就脱钩,在东南完全没给徐阶半分面子。
  嘉靖帝递给徐渭一个警告的眼神,“文长亦有重修《兴都志》之愿?”
  徐渭紧紧闭上了嘴巴,看着嘉靖帝对张居正颇多勉励,看着嘉靖帝询张居正乡事……一直到放衙回了随园,徐渭才脸色阴沉的一脚将面前的桌椅踹倒。
  “文长!”陶大临皱眉喝道:“今日聚饮为友人送别,为友人接风……”
  “有脾气也等我们走了再发啊。”孙铤翻着白眼,这一趟南下,陈有年代表户部,陆一鹏代表都察院,而孙铤也终于得以调任镇海知县,一并南下。
  吴兑斟了杯茶递过去,低声道:“叔孝初入随园,无论何事,延后再议。”
  坐在下首的孙丕扬有点迟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先行告辞……孙铤南下接任镇海知县,孙丕扬因东南有功被调回京,昨日刚刚抵达,随即入住随园。
  新科进士选官知县,因功入都察院为御史,这是三甲进士最快捷的一条路,再放出去就是巡按御史,接着参议、布政使、按察使,甚至一步登天巡抚一方,日后回京就能直升六部,如户部尚书方钝走的就是这条路。
  “叔孝兄安坐。”孙鑨摁住孙丕扬,笑道:“展才信中多次提到叔孝兄,言文韬武略……”
  孙铤也凑过去,“今夜还要向叔孝兄好好讨教。”
  “文和性子跳脱,处事急躁,还望叔孝兄指点一二。”
  三个姓孙的在一旁聊的兴起,但其他人的注意力还集中在面色难看的徐渭身上。
  徐渭手捧热茶缓缓踱步,视线扫过陶大临,又转到孙鑨脸上,突然道:“端甫兄孝期还有几月?”
  吴兑轻声道:“明年二月出孝期。”
  冼烔瞪大眼睛问道:“出了什么事?”
  徐渭勉强向孙丕扬笑了笑,才解释道:“分宜提议重修《兴都志》。”
  众人的视线落在了孙鑨的身上,当年钱渊南下之前做过诸多安排,比如诸大绶以状元之身为日讲官为裕王讲学,比如将徐渭安排进西苑,以青词见宠陛下,比如安排陶大临重录《永乐大典》,而孙鑨……按照计划,是会向重修《兴都志》方向努力的。
  “展才曾言,重修《兴都志》需一契机。”孙鑨缓缓道:“总裁官必是分宜、华亭,副总裁官何人?”
  徐渭黑着脸道:“张叔大。”
  孙鑨沉默片刻后点点头,“江陵人氏,也算合适。”
  孙丕扬忍不住问:“可是华亭东床快婿?”
  “除了他还能有谁?!”孙铤拉着脸道:“当年随园出入不禁,如今却是陌路。”
  最为年幼的冼烔有些不解,“分宜、华亭必为总裁官,张叔大任副总裁官,尚有纂修官……”
  “咳咳,咳咳。”吴兑咳嗽几声递去一个警告的眼神。
  徐渭冷笑一声,“有何不能说的……展才信中提及有眼无珠,不意同年有叔孝这等人杰,既入随园,有何不能说的?”
  孙丕扬起身拱手相谢,“实是愧不敢当,倭寇两度即将破城,展才率军赶至,力保城池不失,说起来……”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人,这等客套话就不说了。”陈有年笑道:“张叔大此人当年和展才亦是好友,只是展才和徐府……”
  孙丕扬心中也有数,钱渊兵围浙江巡抚衙门,侯涛山一战之前把赵贞吉当猴耍,必定和内阁次辅徐阶颇有间隙。
  “任副总裁官其实不打紧,但他张叔大本为日讲官,有此资历,入裕王府便顺理成章了。”吴兑叹道:“难怪文长要问端甫兄孝期。”
  裕王府那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旦张居正进去了,诸大绶就难说了,毕竟资历浅……更何况张居正进去了,严嵩那边难道会眼睁睁看着?必定也会挑人进去。
  孙丕扬此人在京中没什么人际关系,但选官南下之前就在京中听闻,钱渊随意进出裕王府,和高新郑关系匪浅……这也是孙丕扬决定投入随园阵营的关键原因。
  徐渭突然起身,“摆宴吧,你们先上席,我出去一趟。”
  孙鑨转头看了眼众人,“还请虞臣兄主持,孙某陪文长去一趟。”
  看着两人急匆匆离去,冼烔懵懵懂懂的问:“他们去哪儿?”
  “还能去哪儿?”孙铤瞪了眼。
  高府书房。
  高拱紧锁眉头听了许久,淡然道:“文长过虑了,叔大其人虽有权势之心,但亦有大魄力,随园何以视其为敌?”
  “华亭……”
  “分宜、华亭总归会将手伸进裕王府。”高拱轻笑道:“此言还是两年多前,展才所言。”
  徐渭还想说些什么,一旁的孙鑨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袖。
  出了高府,孙鑨叹道:“当年会试之前,张叔大在随园亦长袖善舞,犹记得文长和他关系也不错。”
  这句话说得够明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