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脸谱下的大明- 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换句话说,沥港之毁,也有你汪五峰的责任啊。”
  有那么多伏子在倭寇中,其间细节钱渊早就一清二楚,汪直和徐惟学是同乡,早年都在许家兄弟船队里混迹。
  后来许家船队被朱纨剿灭,汪直和徐惟学分道扬镳,前者勾结官军,渐渐得势,在沥港设草市通商,坚拒徐惟学来分一杯羹。
  这就是徐海在沥港被毁之前,曾经试图刺杀汪直的原因,也是那么多小股倭寇上岸侵袭的原因。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汪直脸上横肉抽搐几下,无奈的一屁股坐下。


第533章 蚂蚱
  桌上满是残羹剩菜,钱渊双手抱胸靠在椅背上,看着对面的汪直唉声叹气。
  “如若依旧是你汪五峰设草市,可以猜一猜……下一个徐海会是谁?”
  “到时候又是倭寇四起,东南倭乱,倭寇攻城略地,烧杀抢掠……可以确定的告诉你,再来一次倭乱,朝廷将会严令禁海,再无通商可能。”
  看汪直还愁眉不展的模样,钱渊不耐烦的重重将茶盏顿在桌上,“还没听懂吗?”
  汪直莫名其妙,两眼茫然,张着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钱渊一脸的无奈,加重语气道:“你不让步,那开海禁通商就无从谈起,招抚一事必然不成……”
  话还没说完,汪直突然插嘴道:“钱大人,您到现在……说的都是些虚的,要汪某如何如何……日后要是矢口不认,汪某找谁打这个官司?”
  “钱大人勿怪,如果是汪某一人,怎么样都行……但屁股后跟着那么多弟兄啊。”
  “到时候您和总督大人拍拍屁股回朝升官了,汪某和一帮弟兄们怎么办?”
  不能公然开海禁通商,又要将掌控商市之权拱手相让,但说到底,汪直还是怕日后的反复……当年他和两任海道副使如胶似漆,结果呢,沥港被毁,自己要不是在倭国有老巢,多年心血就要毁于一旦。
  “说完了?”
  汪直咳嗽两声,看对面青年脸色阴沉,只点点头没再吭声。
  “敢如此打断钱某话的,五峰船主还是第一个。”钱渊深邃的眼神投在汪直的脸上,“适才就问过你……还没听懂吗?”
  “如果招抚事成,他胡汝贞将凭此立功回朝,加官进爵,如果开海禁通商事成,我钱展才将凭此立下根基。”
  “换句话说,胡汝贞、钱展才,将和你汪直挂钩,从此就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说的再明白一点,如果你汪直想让胡汝贞、钱展才失势,甚至人头不保……不过举手之劳。”
  面对汪直这种土棍,钱渊不得不把话说的彻底点,这些日后汪直也能想得通,毕竟海禁一开,汪直不会再像之前两年一样消息闭塞。
  “只要你汪直日后率倭寇大举入寇,就意味着招抚事败,意味着以开海禁通商平息倭乱事败。”钱渊眯着眼盯着汪直,“朝中必有御史弹劾,朝臣必然群起攻之,纵然你汪直最后落败身死,但至少有胡汝贞为你陪葬。”
  “现在听懂了?”钱渊喝道:“浙直总督、浙江巡按御史,是以日后前程,甚至以颈上人头为你作保,你还担心什么?”
  “还担心胡宗宪和钱某人日后矢口不认?”
  “还担心日后反复?”
  连续的发问让汪直终于醒悟过来了,“的确如此,的确如此!”
  呃,不得不说,官场还是挺能锻炼人的!
  钱渊前世混迹商场,沟通能力也不算差,但直到这一世入仕,才终于练就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舌绽莲花,没道理的事都能扯出三分理……
  钱渊这段话有道理吗?
  放在原时空中,真的没什么道理……因为钱渊这段话完全忽略了主持招抚的官员在极大压力下的可能的变化。
  现实就是如此,胡宗宪招抚汪直,但朝中御史弹劾,群起而攻之,甚至指责他胡宗宪和汪直合流……最终,以严党为后盾的胡宗宪没能顶住这样的压力,选择将汪直送给了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之后编练新军,大举抗倭。
  当然了,放在这一世,有三分道理。
  钱渊通过种种手段缚住胡宗宪的手脚,使其无力和汪直开战,只要招抚事成,就能将胡宗宪彻底绑在战车上,自身又简在帝心,勾连裕王府,底气十足,不惧朝中御史弹劾……现在想给他钱展才施加压力,真的不太容易。
  如果日后汪直反叛,胡宗宪必死,钱渊纵使两代帝王都对其亲厚,也不得不落个致仕归乡的下场。
  对此,钱渊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他本就知道,这条满布荆棘的路很难走,一大堆扯后腿的同伴,依旧黑暗的前路……但和这个时代其他人不同的是,钱渊很确定,只要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总会看得到亮光。
  想让明朝像西方世界一样走一条资本主义道路,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围着脚下的土地打转,这是钱渊无法改变的事实。
  但这条路能走的快一些,走的多一些,和西方之间的差距小一些……再加上没有通古斯野人在数千年大变局中的突然插手导致的黑暗期,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将来,会有着和历史截然不同的未来。
  汪直在那细细思量,钱渊面无表情,微垂眼帘,思绪不知飘向何处。
  “对了,钱大人,您看沥港……”
  回过神来的钱渊伸手做了个停的手势,“条件还没说完呢。”
  汪直毫无预兆的打了个嗝,“那……钱大人您说。”
  “通商地点选在宁波府镇海县候涛山下。”
  正在打嗝的汪直被这句话呛着了,连声咳嗽咳的惊天动地,死命捶着胸膛……都准备好重建沥港了!
  呃,有内鬼在,感觉就是好!
  钱渊对汪直的计划了如指掌……呃,其实大部分计划压根就是钱锐建议的。
  “怎么?”钱渊哼了声,“侯涛山不合适?”
  “这个……沥港……”
  “孤悬海外,肆无忌惮,不服王化。”钱渊嘲讽道:“至少半年之内,小股倭寇不会绝迹……再说了,放在沥港,你觉得本官、胡汝贞能放得下心?”
  “已经几次说过了,开海禁通商一事不仅仅关乎到你,现在大家是拴在一条线上的蚂蚱,谁都跑不掉!”
  “侯涛山……”汪直只觉得牙根痒痒,“行,就侯涛山,水路便捷,而且临近出海口,也算合适。”
  说完这句话,汪直……直勾勾的盯着钱渊,不会还有条件吧?
  的确还真的有。
  钱渊在心里盘算了下,开口道:“听闻就是五峰船主将火器传入倭国?”
  这件事前世钱渊就有点印象,这一世专门找人打听了,前世今生印证,的确是汪直将火器传入日本的。
  “呃,十多年前的事了,西洋火器犀利的很,现在倭国君弱臣强,徒存名号而已,六七十国,互相雄长,打的不可开交。”汪直谨慎的介绍了一通,“如若钱大人要……”
  钱渊对日本的历史不太清楚,但也知道现在是日本著名的战国时期,什么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只记得这三个名字……
  “可有铁炮?”
  “鸟铳?”
  “铁炮!”
  “呃,西洋铁炮?”汪直讪讪道:“倭国将鸟铳称为铁炮……西洋的铁炮也有,不过少的很……倭人都是一帮穷鬼,买不起啊。”
  “送一批工匠来,会制鸟铳,会制西洋铁炮,不管是倭人、明人、西洋人都要。”钱渊在心里盘算了下,“最好多绑……不,多招募几个西洋工匠来,价钱好说!”
  汪直腮帮子鼓了鼓,价钱好说……这是指工匠的工钱,还是指绑人的价钱?
  瞥了眼汪直,钱渊轻声道:“还担心过河拆桥,要不要钱某再说说?”
  “不用了,不用了。”汪直连连摇头,反正这不是什么大事,制作鸟铳的工匠,东南也不是没有,制作西洋铁炮的工匠倒是有点麻烦,可能要花费点时间去绑……呸,去招募几个西洋人来。
  钱渊点点头,嘴角勾起一丝弧度,露出一个笑容。
  接着这笑容渐渐从嘴角扩散,似乎眉眼都在笑。
  “五峰船主不愧是纵横海上的豪杰,明事理,知是非,目光长远,这样吧,有一件好买卖,就交付船主来办,也算钱某的补偿了。”
  汪直感觉嘴里干涩涩的,对面这厮是钝刀子割肉,就差将自己大卸八块了……有好买卖,轮得上我?


第534章 封爵?
  长时间的商谈,本就阴暗的天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昏暗,密布的乌云在天上翻滚,海风越来越大,遥遥可见海上的惊涛骇浪,眼看着又是一场倾盆大雨。
  胡宗宪、钱锐等人都回了那栋宅子,但只留在前段,后面留给还没出来的汪直、钱渊。
  梁生带着护卫,毛海峰带着手下,在后院外遥遥相对,前者虽然脸上青紫,但嘴角带笑,后者一脸的悻悻,显然没讨到什么便宜。
  杨文瞪了眼惹事的梁生,对身边的徐碧城递去一个歉意的眼神,后者也回了个歉意的眼神。
  如今诸事未定,小小切磋挫对方锐气倒是可以……但梁生占了上风后将毛海峰那群人揍得挺惨。
  当然了,这也是有原因的,海盗嘛,打起战来哪里有什么正儿八经的招数……一个护卫的蛋蛋被捏了把。
  看了眼紧闭着的门,杨文侧耳细听,什么都听不见,但这时候突然传来“砰!”的剧烈拍桌声。
  刚进来不久的梁生、毛海峰都紧张的看过来,手都摁在了刀柄上,但杨文和徐碧城对视一眼,分别转头递去安抚的眼神……他们在这儿等了小半天了,不止一两次听到类似的声音,敲门问问……结果分别被训了顿。
  汪直瞪大眼睛盯着对面看似平静的钱渊,右手似乎感觉不到麻了,“钱大人开玩笑吧?”
  “朝廷能恕汪某昔日罪行,许通商,已是感激不尽……还能封爵?!”
  “怎么可能……钱大人别开玩笑了。”
  钱渊不屑的看着汪直,这厮脸上满是狐疑之色,但又透出忍不住的期盼……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除了文人,封爵可能是普通人的至高追求了。
  特别是对于汪直这种海盗、海商首领来说,如果现在嘉靖帝给他个爵位……估摸汪直能把弟兄们都丢了,屁颠屁颠的跑到京城去。
  汪直脸上的狐疑主要是……这个好像不太可能啊。
  “都说徽人读书举业无望方转而经商,听说你也读过书?”钱渊抿了口茶,慢条斯理的问:“读了哪几本?”
  汪直的脸一下子黑了,哪几本?这是看不起谁啊……正常的文人士子一生读过的书,连续不断能说上大半天。
  听汪直呐呐说了几个书名,钱渊笑道:“只读四书五经,难怪举业无望。”
  “其实是家贫……”
  “所以没读过史?”钱渊挥手打断道:“没听说过前汉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汪直兴奋的拍案而起,“想起来了,丝绸之路!”
  “张骞两度出使西域,终打通丝绸之路,丝绸、茶叶、漆器由这条路而西去,各种宝石、器具、良马由这条路而东来,因此功封博望侯。”钱渊长身而起,目光炯炯,指着窗外道:“如若有第二条丝绸之路,陛下又何吝于封爵?”
  汪直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心里琢磨不定……他不傻,自己如何能和张骞相提并论。
  张骞是穿越西域,经历无数艰难困苦,甚至被匈奴扣押十年,终打通丝绸之路。
  而如今……已经有大量西洋人远道而来,这条商路事实上已经存在,只不过明朝向来不许私自海贸通商,所以这条商路只能以走私的方式出现而已。
  “钱某言五峰船主日后可能封爵,绝非胡言乱语。”钱渊解释道:“可知钱某为何看重丝绸之路?”
  汪直一脸的茫然,摇摇头道:“为何?”
  “当然是因为口腹之欲。”钱渊大笑道:“五峰船主可喜吃西瓜?”
  汪直傻傻的点点头。
  “钱某不仅喜吃西瓜,还喜吃葡萄、核桃、石榴、胡萝卜……这都是博望侯带回中原的。”
  “不仅是西瓜,南瓜、黄瓜都是他国传入,还有茄子、菠菜、豌豆、扁豆、刀豆、蚕豆、绿豆、莴笋、木耳菜、三叶菜……数不胜数啊!”
  钱渊指指桌上的剩菜残羹,“喏喏,沙葱、大蒜、芫荽,都是从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张骞此功足以封侯!”
  汪直瞠目结舌的听着那么多熟悉的字眼,“这么多……这么多?”
  “来来来,且附耳过来。”钱渊故作神秘的招招手。
  汪直犹豫着凑过来。
  “如果只是西瓜、茄子,封爵自然是扯淡,但如果能引入产量极高的作物呢?”
  “而且是能顶替小麦、水稻的作物……”
  “耐旱,产量比小麦、水稻要高好几倍呢?”
  “还不足以封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