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慢慢来,展才,有的事愚兄也没办法……”
话说到一半就停了,因为胡宗宪看懂了钱渊投来的眼神……你小子弄错了没?你以为我是在和你商量?
做得到得做,做不到也得做!
再说了,这四个条件,要么是在总督府权力范围之内,要么是胡宗宪能辗转办得到的。
拨付银两,招聘民夫,分派诸军,这都是没有超过总督府权力范围,当然了,钱渊是不用考虑胡宗宪想做到这些,要费多少精力,打多少官司,得罪多少人……
调唐顺之升迁宁波知府,这是摆明了告诉胡宗宪,赶紧的,你小子攀附严嵩、严世蕃,送银子,送古玩,总得要点实实在在的好处吧!
反正吏部尚书吴鹏是严党,别说严嵩了,就连严世蕃的吩咐都无不照办。
胡宗宪这下急眼了,“展才……在篡风镇,你不是要愚兄拨付所有赏银吗?
现在总督府实在是……可能巡抚衙门那边倒是……”
看钱渊无动于衷的模样,胡宗宪起身亲自添茶,“唐荆川助谭子理守御台州有功,升迁宁波知府倒是好办,招万余民夫……展才,你到底想干什么?”
“这事儿汝贞兄就别管了。”钱渊慢悠悠道:“四事俱全,钱某再出面与五峰详谈。”
“三日后就在沥港会面,难道要愚兄三日内调拨万余民夫?还有唐荆川升宁波知府,那也来不及啊!”
钱渊奇怪的看了眼胡宗宪,“三日后议招抚一事,开海禁通商……要不要议,就要看汝贞兄应不应下这四事。”
钱渊抬起茶盏抿了口茶,“明前龙井,天下绝品啊。”
“所以,适才提醒过亮卿兄,不可毁诺。”
胡宗宪无语了,还以为你借明前龙井是指桑骂槐,意指之前一段时日的毁诺……没想到却是落在这。
第528章 李子
沥港其实不是个地名,而是港口的名称,位于舟山群岛和镇海县之间的岛屿上,与两处均只有一水之隔,岛上有山名曰“金塘山”,所以此岛也被称为“金塘岛”。
阴沉沉的乌云在空中聚集,雨滴已渐渐坠落,海风呼啸而来将亭内众人的衣衫吹的呼呼作响。
“义父,估摸着不会来了。”毛海峰看着渐渐掀起的海浪,“就算想来,今日风浪不小,怕也不敢。”
周围响起一片应和声,这等风浪对他们这些常年纵横海上的算是小儿科,但对寻常人来说,颇为骇人。
身材魁梧的汪直向前一步,双手负于身后,定睛看向不远处的残墙碎瓦,这儿曾经是他的起点,花费多少心血,花费多少气力,才建起的商市,结果如今一片残破。
“当年沥港船帆如云,聚集商贾,挥汗如雨,实是东南第一盛地,可惜如今却……”钱锐摇头道:“老船主也勿要心疼,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汪直长叹一声,“以先生看来,此次招抚,以开海禁通商,有几分可能?”
“这……方某又不是神仙,就算是神仙怕也算不出。”钱锐顿了顿,“不过前些日子慈溪赵家那几人……老船主还记得?”
“赵家人做生意向来没什么规矩。”毛海峰偏头插嘴道:“首尾两端,如今看可能通商,丢出几人过来看看风向而已。”
“闭嘴。”汪直瞪了眼,“商路断绝数年,赵家早年在双屿、沥港都设商铺,此路不能断绝……方先生接着说,你再插嘴试试!”
毛海峰悻悻闭上嘴巴。
“仔细盘问才得知,慈溪赵家倒是有个人……老船主应该也知晓。”钱锐轻声道:“赵文华,字元质,号梅村,嘉靖八年进士,嘉靖三十二年南下督战击倭,后回朝升任工部尚书。”
“噢噢噢,老夫听说过,据说是个严党,名声不太好……没想到是慈溪赵家人。”
“赵文华是严党中人,浙直总督胡汝贞亦是严党。”
“先生意思是……严党其实是赞成开海禁通商的?”
“至少不会反对吧。”钱锐随口瞎扯道:“那日还听得一个消息,当年浙江巡抚王民应指派大军攻陷沥港,升任兵部侍郎,不过去年末被赶出京城,据说颇受冷遇。”
虽然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信息,但汪直颇为鼓舞,笑道:“有先生在侧,老夫心里才有底气……嗯?”
“来了!”徐碧城眼力最健,指着远处港口,“福船在中,前后四船护佑,倒是比咱们还有排场!”
正巧海风暂歇,雨水稍停,汪直大步走出亭子,径直往前走去。
福船靠岸,先行下船的是数十名或腰间佩刀,或手持长枪的武卒,个个身材高大,目光警惕,很快占据半废的码头。
接着下船的七八个身穿儒衫的士子,投向汪直等人的视线里带着好奇,倒没有什么厌恶……毕竟都是东南本地人,虽然痛恨倭寇,但也知道汪直这几年并没有参与侵袭沿海的战事,甚至和徐海开战,给东南留出了编练新军的时间。
郑若曾回头看了眼船……纵然他向来沉稳有度,也忍不住低低啐骂了几句,展才这厮是得理不让人啊!
船舱里,胡宗宪面色铁青的一拍桌案,“行行行,都依你还不成,从金华、台州、绍兴、处州、绍兴调集民夫,银子以总督府、巡抚衙门两边凑齐……唐荆川升任宁波知府,只要徐华亭不捣鬼,理应无碍。”
“早应下不就完了嘛,非要等到临门一脚才……”钱渊慢条斯理的起身,接过杨文递来的苗刀,有条不紊的悬挂在腰侧,“好了,汝贞兄先请。”
武卒分成两排站定,众多幕僚拥着浙直总督胡宗宪踏上岛,围绕这个港口,数以万计的性命坠入黄泉,但直到此刻,才有一个真正的大明官员踏上此地。
出乎胡宗宪意料的是,在微凉的海风中,两伙人还在警惕的互相打量的时候,汪直越众而出,单膝跪地。
“罪民汪直拜见总督大人。”
汪直身后众人一阵骚动,如性情火爆直率的毛海峰纵然单臂,也忍不住手摁刀柄。
胡宗宪这边更是惊讶,谁也没想到名声响彻海上的汪直如此轻易的跪拜称罪。
胡宗宪的视线在汪直的头上打了个转……大好头颅,可惜不能借此一跃。
这段时日勾心斗角,恨不得施展浑身解数,就是为了这颗头颅……当这颗头颅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胡宗宪感触复杂,一时间有些出神。
跪在地上的汪直心里有点打鼓,自己这姿态已经够低了,还想怎么样……好几息了,还不让老子起身?
这时候,一个清亮的声音在人群后响起。
“五峰船主觅利商海,货殖天下,与人同利,又剿杀倭寇,献上徐海首级,为国捍边,何罪之有?”
汪直讶然抬头看去,胡宗宪身后的幕僚向两侧让开,露出一位身材瘦削,面如冠玉的青年。
钱渊手扶刀柄,漫步向前,双眉似飞,鬓角如剑,身后的玄色披风被海风吹的呼呼作响。
自从与小七重逢,钱渊的衣物都是由小七来负责的……虽然她不懂女工,但会指挥啊。
看起来还是这个时代的衣衫,但在很多地方做了细微的改变,让人有眼前一亮之感。
汪直麾下众人一时安静下来,钱锐双手缩入袖中紧紧互握,睁大眼睛看去,已有五年未见的幼子身量颇高,双目如电,凛然风范,顾盼间令人不敢逼视。
晦气!
又被这厮抢了风头!
胡宗宪暗骂一句,上前两步扶起汪直,“自嘉靖三十二年,倭乱遍及东南,本官未闻五峰入寇,何罪之有?”
“再说了,本官虽近年奔波在外,也曾听闻乡人有言,五峰虽觅重利,却守徽人之规。”
汪直看起来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连连点头解释,“汪某虽是商贾,却不敢坏乡梓名声。
徐海此僚不愿为商,只以劫掠为生,汪某恨之入骨,捕杀首级献上,汪某等人客居海外,却心念故土,还望总督大人详查。”
除却胡宗宪、钱渊以及总督府幕僚外,唯一得以上岛的官员唐顺之暗自摇头,娘的全是瞎扯!
不过也不是汪直一个人瞎扯,胡宗宪也在瞎扯,钱渊更是在瞎扯!
汪直的确没有入寇沿海,但问题不在于他有没有入寇,而在于他有能力入寇,这是招抚汪直的关键原因。
汪直献上徐海首级,选择了沥港相见,也不在于什么心念故土,而在于念念不忘开海禁通商。
这三日一直大雨瓢泼,直到今日雨势稍歇,一行人登山在亭子附近坐定。
亭子里只有一张石桌,四个石凳,胡宗宪和汪直自然是当仁不让,剩下两个位置……
汪直早早点了钱锐,而官府这边……王寅、郑若曾、茅坤等人齐齐退了一步,将钱渊露了出来。
汪直瞄了眼这个从容淡定的青年,心里隐隐猜的了这是谁。
“来来,汪某这无甚好茶,拙于待客。”汪直恭敬的请胡宗宪坐下,笑道:“还是方先生提议,倒是金塘山这野果远近闻名。”
石桌上放着一盘洗干净的青色李子,钱渊微垂眼帘,突然伸手抓了个,啃了几口笑道:“皮青心红,果大核小、汁多鲜美,果然好味道。”
就坐在钱渊对面的钱锐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当年每次来沥港交易,总会带些李子回去,儿子最喜欢吃。
第529章 虎狼
所谓招抚,一般都是以使者来回传递消息,寇首率军来降,但汪直率大批船队盘踞舟山,浙直总督胡宗宪亲上舟山,汪直俯首,此事大体已经定下。
虽然不管是胡宗宪,还是汪直,都对后面的开海禁通商一事颇为踌躇,但招抚一事已定,胡宗宪的亲至,汪直的跪拜,都体现了足够的诚意。
就算有什么关卡,不是还有个穿越者在嘛。
事实上在石桌上,两人更多的是聊起家乡诸事,相互试探一二,再接着去谈大体的总纲,具体的细节自然由总督府幕僚和汪直麾下头目去细细商量。
虽然钱锐保持沉默,慢慢的啃着李子,但石桌旁另两人说起唾沫横飞,曾经几度前往徽州的钱锐也笑谈起徽菜、徽商,还有新安江水,如画黄山,徽墨歙砚……
“这位先生是……”
钱渊手微微一顿,丢开果核,接过一旁杨文递来的手帕擦了擦,“是啊,五峰船主尚未介绍呢。”
钱锐起身行礼,胡宗宪安之若素,钱渊嘴角抽搐了下,想避一避又觉得不合适……有点后怕啊,也就是老爹只是个谋主,如果混成什么六峰七峰,适才见面跟在汪直后面跪下来的话……
“学生方顿,字和泽,南直隶应天府人氏,早些年攻读经书,可惜困于院试,不得寸进,后转而经商,于沥港设铺。”钱锐泰然自若道:“后沥港被毁,幸得老船主收留,管理账目。”
“方先生与汪某早年相识,多劝汪某管束海商,不得上岸劫掠。”汪直补充道:“前年若不是方先生,汪某险败于徐海那厮之手。”
“这么说来,先生于国有功。”胡宗宪淡淡赞了句。
钱渊和父亲遥遥对视一眼,各自移开视线。
的确有方顿这个人,也的确是应天府人氏,早年攻读,后转而经商,专门在沥港做生意,和钱锐也认识,但在嘉靖三十二年全家老小死于沥港。
最早钱锐只是扯个幌子糊弄汪直,但后来沥港被毁,倭寇四起,又辗转知道方顿此人全家死于火中,于是索性就借用了这个身份。
漏洞当然是有的,但钱渊南下和钱锐联络上后,已暗中安排了人手,堵上了漏洞,确保万无一失。
钱锐平日里深居简出,只要不碰上意外,身份很难被戳穿……毕竟这个时代,凭借画像确认身份几乎是不可能的。
汪直的视线落在了钱渊身上,“总督大人,还没请教这位……”
“哈哈哈,哈哈哈……”钱渊长笑道:“五峰船主可真会开玩笑,能纵横海上如许多年,要说认不出……那可真真是在扯谎了!”
“果真是松江钱氏英杰?”汪直摸了摸脑袋,“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啊。”
“华亭钱展才,因嘉靖三十二年嘉定大捷而闻名苏松,当时萧显和徐海齐名,不经商,专以劫掠船队、地方为生,却被斩于嘉定城外,震川公赞其智勇双全,兼有气节。”
钱锐说话的声音一如平静,嘴角微微带着恭维的笑容,但侧耳倾听的钱渊能清晰听得出父亲声音中那一丝微微颤抖,以及满足、骄傲。
“嘉靖三十三年,徐海席卷五府,唯独在崇德县撞的头破血流,至此钱展才名声大噪,为东南所知。”
“后面的汪某也知道。”汪直笑道:“钱大人少年进士,两度南下,先后于嘉兴、绍兴助总督大人大破徐海,名扬天下,日后必是朝中重臣。”
胡宗宪附和点头,心里暗骂……日后必是朝中重臣?
这厮虽然只是个七品御史,但论分量,六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