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脸谱下的大明-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冼烔摩拳擦掌,“展才兄应该很快就回京了,到时候……”
  “文长呢?”吴兑突然发现徐渭不在。
  厅内静了静,正巧钱铮从后屋走来,微微摇头道:“并无大碍,已经睡了。”
  午后徐渭就回了随园,等钱铮放衙归来,徐渭已是酩酊大醉,口不能言,犹自举杯狂饮。
  他知道,这条路满布荆棘。
  他也知道,这其实是钱渊自己的选择。
  他不在乎这件事传出去,别人会如何看待自己……
  但徐渭难以相信,是自己亲手将挚友推向不可预测的未来,没有人知道钱渊会走向哪儿,会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


第521章 这才叫釜底抽薪
  钱渊上辈子说到底也就社畜一个,这种人穿越到古代,所思所想会呈现极端化,要么娇妻美妾,快意人生,要么轰轰烈烈,青史留名。
  钱渊想选的是前一种,可惜时代的浪潮汹涌而来,将他推到现在这个位置。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基本上都遵循着“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思路,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方为大丈夫所为。
  但钱渊并没有类似的想法,他对更高的官位并没有什么欲望,他只是挥动双手,试图扇动一丝丝可能的风暴。
  所以,徐渭完全不必如此沮丧、哀伤。
  徐渭在西苑对钱渊的批驳很快传遍朝野,翰林同僚看徐渭的眼神有点不太对劲……这哪里是个只懂纵情诗酒,广有博才的狂生,啧啧,不比严分宜阴险啊!
  就连随园众人都有点……还是钱铮亲自出面才略微稳住,不过如陶大临、冼烔、孙铤等人都送信南下。
  比信使更快的是行人司,还在绍兴府上虞县的胡宗宪很快得到了消息。
  设宴款待,大犒群军,胡宗宪一一安排好,回到上虞临时总督府后,他忍不住飞起一脚,将面前的桌案踹翻。
  “抚剿并重!”胡宗宪双目赤红,“抚剿并重,抚剿并重……好,好好!”
  其他幕僚都没跟进来,只有胡宗宪同乡王寅在场,他叹道:“自徐海遁逃至今大半个月了,蒋洲几度来回……诱五峰上岸,本就希望不大。”
  胡宗宪喘着粗气来回走个不停,心里烦躁异常,要是钱渊在面前,恨不得操起宝剑给他来个透心凉!
  什么叫釜底抽薪?
  调走最具战力的戚继光所部还算不上釜底抽薪。
  直接在朝中动手脚,陛下旨意中有“抚剿并重”一词,直接断了胡宗宪所有谋划,这才是釜底抽薪!
  有“抚剿并重”一词,一旦和汪直开战,除非能一战功成……无数弹劾奏折将会将胡宗宪淹没,说不定里面还有一份浙江巡按御史钱渊的呢。
  胡宗宪早就知道,自己虽然借赵文华攀上了严嵩,但实际上自己在朝中的根基远不如钱渊……但他没想到,钱渊能做这么多,做这么狠,直接让自己没咒念。
  好一会儿之后,王寅看胡宗宪渐渐冷静下来,才低声劝道:“汝贞,算了吧,就算没有抚剿并重,若无戚继光、卢斌所部,对战五峰,本无胜算。”
  胡宗宪颓然坐倒,的确如此,自从戚继光所部突然回宁波,钱渊闭门不纳之后,他几度派出幕僚,但带回来的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台州军,以及宁绍台参将卢斌是不用指望了,吴百朋麾下千余兵力要护卫杭州府,俞大猷还要留下部分兵力驻守嘉兴府,汤克宽和刘显……一个是不愿意打,一个是打不过。
  于是,胡宗宪的视线只能投向隔海对望的苏松两地。
  毕竟是浙直总督,苏州兵备道王崇古、吴淞总兵董邦政倒是没有像卢斌、戚继光那么头铁,但也不是好惹的。
  两人异口同声,奉命南调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有倭寇破苏松……得,这话一出,胡宗宪就知道没戏了。
  不过这也正常,人家驻守苏松两地,跑到浙江来开战,万一苏松被倭寇劫掠,这个黑锅你胡汝贞替他们抗啊?
  “咚咚。”胡桂奇侧耳听听,听到里面唤声,才推门进去,“父亲,蒋洲来了。”
  胡宗宪揉了揉脸皮,点点头,“让他进来。”
  王寅赶紧将桌案扶起来,掉在地上的各种公文捧起放在桌上。
  “拜见总督大人。”进来的是一个面色白皙,身材短小的中年人,文质彬彬却穿着一身短打,看起来颇为精悍。
  蒋洲,字宗信,宁波府鄞县诸生,好游侠,通经史,历史上就是他奉胡宗宪之命以市舶使提举的身份出使倭国,招抚汪直,许授官通商。
  可惜后来汪直被杀,朝中御史指控他为王直党羽,应下狱论死,还好有唐顺之、谭纶相助才逃得一命。
  原时空中他奉命招抚汪直,后者率麾下海商发舟回国,途中碰到台风,汪直的乘船飘到朝鲜,而蒋洲抵达定海,被下狱。
  这一世,蒋洲的运气比原时空要好得多,安安全全回国,不过和历史上一样,汪直还是选在了舟山。
  “舟山?”胡汝贞眉头一皱,“他不愿来绍兴?”
  “汪直此人小心谨慎……曾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蒋洲拱手道:“当年王民应攻沥港,要不是当夜大风,汪直险些身死。”
  胡宗宪挥手斥退蒋洲,在心里盘算,舟山隶属宁波府,这也算侵袭沿海了吧?
  当日下午,军报传来,汪直所率船队抵达舟山,船只铺天盖地有骇人之威,其船相连如蔽天之山,其帆如浮空之云。
  “令戚元敬小心戒备,调宁绍台参将卢斌所部北上。”
  “再领台州指挥使葛浩率水师北上,调吴淞总兵董邦政水师南下。”
  “准备吧,三刻钟后启程,去宁波!”
  平日稳重的胡宗宪这一刻眉飞色舞,不管什么原因,汪直进驻舟山,这给了他开战的借口。
  历史在这一刻完全吻合,原时空中汪直抵达舟山,胡宗宪亲至定海,汪直就此被招抚。
  但历史也发生了改变,畏于官兵一战击溃徐海的强大战力,汪直虽有意受招抚,但心里忐忑不定,而胡宗宪得益于一战击溃徐海的战绩,有意剿杀汪直。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舟山辖于宁波府,本就应该是浙江副总兵戚继光的辖区……虽然自双屿港、沥港之后,偌大的舟山上少有人迹。
  既然是戚继光的辖区,胡宗宪亲至督战,在这种情况下,钱渊是没有光明正大的借口来阻拦开战的。
  两日后,镇海、定海两处,数千官兵整装待发,胡宗宪顿生豪气,等水师抵达,运兵上岛,若能一战击溃汪直……
  可惜,胡宗宪想的太简单了,就差将其他人当做傻子了。
  当然,胡宗宪本人不是傻子,他刚刚抵达定海后所的时候,以总督之威压的卢斌、戚继光无言以对。
  但是,让胡宗宪意外,险些气吐血的……跳出来的是被刘显兵败后,被胡宗宪依为腹心,多加笼络的浙江总兵俞大猷。
  “总督大人,汪直船队停靠舟山,尚未登陆侵袭劫掠。”俞大猷正色道:“贸然开战,胜负难料。”
  “志辅兄伏击徐海立下大功,如今却如何胆气全失?”接口的是刘显,这货还是浙东参将,地位大跌,但还没被胡宗宪抛弃。
  “伏击徐海,实是侥幸,可一不可二。”俞大猷一生中少有冒险之举,向来谋定而后战,就算当日伏击,也是在知晓徐海大败之后。
  “都说东南众将,俞龙戚虎。”胡宗宪笑道:“两人联手,何愁不能克敌?”
  俞大猷坚持摇摇头,而戚继光干脆低着脑袋一言不发……昨日抵达定海后所的卢斌带来了钱渊的口信,别硬顶着。
  东南水师主要分成两块,一部分是董邦政,另一部分在葛浩手中,前者三四成,后者六七成。
  葛浩所率领的水师正在象山一带盘桓,没了船只,你胡宗宪有本事让士卒跳进海游上舟山去!
  不过胡宗宪也没全指望葛浩,还有个董邦政呢。
  但跟在俞大猷身后跳出来的就是董邦政。
  “总督大人,陛下旨意,抚剿并重。”董邦政扬声道:“听闻去岁,朝中传言,总督大人有意招抚汪直。”
  胡宗宪的脸一下子黑如锅底,娘的咧,你们有把我这个浙直总督放在眼里吗?!


第522章 挥斥方遒
  这只能说胡宗宪被前方依稀能看见的战功晃花了眼,而其他人是看的明白的,汪直的船队老老实实停靠在舟山,压根就没倭寇上岸侵袭……如果是来袭,宁波府沿海怎么可能这么安静?
  这段时间一直保持沉默的郑若曾叹了口气,其实事情是明明白白摆在那的,招抚汪直,是长期以来的定策,如何能随随便便改变?
  再说了,汪直船队如此庞大,就算登上舟山,杀戮颇多,又能如何?
  汪直大不了扬帆远去,官军水师敢出海追击吗?
  再过两日,胡宗宪彻底放弃了开战的念头,因为两件事。
  第一,本该早就抵达舟山附近的葛浩所率水师至今未见踪影,据闻还在象山一带,不用说……肯定是钱展才捣的鬼。
  第二,汪直义子毛海峰孤身一人,小舟上岸,向胡宗宪献上了硝制的徐海首级。
  当日,胡宗宪立即传令,派人将汪直老母、妻儿从杭州府接来。
  胡宗宪终于放弃了,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当然心不甘情不愿,他几乎是被钱渊用种种手段捆住手脚,被逼着下决心招抚汪直……虽然,在上虞大捷之前,他本人也一直赞同招抚汪直,甚至,这是他主动提出的。
  年初密谈分工,钱渊在徐海身边埋下伏子,以图剿杀徐海,胡宗宪和汪直早有勾连,招抚汪直,以平倭乱。
  虽然期间有种种意外,但计划完美的进行下去,可惜胡宗宪的个人野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让他和钱渊决裂。
  在如此关键的时刻,钱渊如何能容忍胡宗宪坏了大事……说句不好听的,没暗中用些手段把胡宗宪弄下来,已经算是客气了。
  当年严嵩、徐阶联手杀张经,罢聂豹,虽然钱渊本人分量比较轻,但如果不要脸和徐阶联手,抹杀胡宗宪并非不可能。
  万般无奈之下,胡宗宪不得不选择后退一步,不说其他人,总督府内的幕僚都松了口气,毕竟除了罗龙文之外,其他人如郑若曾、沈明臣、何心隐都和钱渊交好。
  但很快,胡宗宪又遇上一个问题。
  历史上,胡宗宪亲至镇海,汪直旋即来降,但如今,官军的实力比原时空要强得多,戚继光所部三刻钟击溃徐海的战绩已在半个月内遍传海上。
  汪直先提出请胡宗宪登舟山受降……只要脑子没坏,胡宗宪就不会干这种破事,万一被一刀剁了怎么办?
  随后汪直提出在双屿港、沥港……,前者是汪直老板许家兄弟设置的草市,后者是汪直自己。
  显然,汪直这是有意无意的提出受降的条件……开海禁通商。
  胡宗宪长叹一声,转头看向众幕僚,犹豫良久后才挥手道:“开阳公去一趟吧,如今已决意招抚,他也没必要闭门不纳,接下来的事他更不会袖手旁观。”
  当日下午,气喘吁吁的郑若曾出现在钱宅,当他看到钱渊的那刻,鼻子都差点被气歪了。
  钱渊老神在在的坐在桌边,一只黑猫懒懒的趴在他怀里,手里摸着刚抓来牌,摩挲几下,啪一声拍下,“红中!”
  “碰碰胡!”
  “来来来,算盘拿来算番!”
  “展才!”郑若曾恨道:“一手搅动风云,以至于东南暗流汹涌,展才倒是镇定自若,耍牌嬉戏!”
  钱渊转头笑道:“伯鲁兄何来之迟也,他胡汝贞至今才想通吗?“
  一桌搓麻的都是钱家护卫,周济是老人,认得郑若曾,起身行礼,拉着彭峰和梁生出去。
  “坐镇临海,挥斥方遒,能压得浙直总督俯首低头,展才真是有手段!”郑若曾哼了声,“当年初见,可没见展才有如此锐气。”
  “无非在其位谋其政而已。”钱渊挥手示意侍女斟茶,“说他胡汝贞量窄,还真没说错……明前龙井上个月就没了,至今还没送来。”
  郑若曾都被气笑了,这一个多月来厮杀连连,还惦记着明前龙井,这厮牙尖嘴利的秉性怕是一辈子都改不了,怎么都要讨点便宜。
  “汪直已送徐海首级上岸,总督大人决意招抚,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郑若曾说到一半,突然住了嘴,眯着眼打量着平静的钱渊,“展才已知,徐海为汪直捕杀?”
  “若是不知徐海死于汪直之手,首级被硝制,钱某也不敢和胡汝贞起隙啊。”
  汪直杀徐海,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但硝制首级,就意味着汪直有受招抚之愿,很简单的推测……至于什么不敢和胡宗宪起隙,郑若曾完全没放在心上,早早就把戚继光所部调回宁波,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郑若曾沉默片刻后,低声劝道:“一战败徐海,上虞大捷,展才其间功劳卓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