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梅守德还怀疑义乌兵杀良冒功……结果一打听,处处称颂,人人夸口,民间已经将这支义乌兵称为“钱家军”了。
不等张三、梁文行礼,钱渊努努嘴,“多少?”
“四百六十七枚。”
“那一共是一千七百零一枚。”钱渊惊奇的点点头,“干的不错,说好了一千七百枚首级为祭,还多出一枚。”
张三咧嘴笑笑,“少爷交代下来的,拼了命也要干成。”
“折损呢?”
“阵亡十二人,伤二十七人。”张三回头看看梁文,“护卫队阵亡三人,伤七人。”
钱渊沉默了会儿才点头挥手,有书吏在一旁添上名字,不多时,一百三十六个灵位被端端正正的摆在早就放好的案台上。
案台的左侧是四座如小山一般的京观,那是一千两百余枚硝制过的倭寇首级,十几个义乌兵推着小车过去,将这两日斩首的倭寇首级卸下。
一枚倭寇首级有点圆,像个西瓜一般咕噜噜滚过来,钱渊一脚踩住,伸手抓住头发,用力掷到京观上头。
一个月前的山阴大捷,钱家护卫阵亡十九人,义乌兵几乎无损,之后一个月内的剿倭,钱家护卫再损八人,新旧参半的义乌兵以战代练,阵亡一百零九人。
“少爷。”杨文递来三炷香。
钱渊接过吹熄,大步走到灵位前,单膝跪下,“钱某说到做到,以一千七百枚倭寇首级相祭,诸位九泉之下也瞑目。”
身后的梅守德、山阴知县有点不知所措,自钱渊以下,戚继美、杨文、张三、王义诸人尽皆神色肃穆,双手持香,单膝跪地。
“赏银送至家中,父母妻儿,钱某一力承当。”钱渊神色平静,高举手中香拜倒,“诸位英灵不远,且看同僚杀倭。”
血污一片的京观,案台上的灵位,数百单膝跪下拜倒的甲士,还有在风中摇曳不定的烛火,让数以百计围观人群默然无声。
有低低的声音在甲士中响起,越来越响,越来越响。
梅守德侧耳听去,喃喃道:“杀尽倭寇……”
钱渊霍然转身,抽出腰间苗刀指天,“杀尽倭寇始归家!”
下一刻,最快反应过来的张三、杨文、彭峰纷纷抽出腰刀,铁甲碰撞声、刀刃出鞘声连绵不断。
“杀尽倭寇始归家!”
“杀尽倭寇始归家!”
梅守德、山阴知县为首躬身相拜,身后的围观人群如风中弱草纷纷拜倒。
阴着脸走到城门口的刘显看着这一幕,脸色更是难看,当他看到守在城门外的士卒也纷纷拜倒的时候,几乎要忍耐不住了……这都是他麾下的士卒。
山阴会稽是没法待了,干脆去余姚好了,把驻守余姚的游击将军岳浦河调来守山阴……刘显决定立即给总督府去信。
头发花白的梅守德走到最前面,声嘶力竭的说些什么……山阴会稽大户出资,将在城外五里处建庙,这一百三十六个灵位都将受民众香火供奉。
钱渊并没有理会,他转身看向西北处。
起风了,呼啸而过的劲风吹的钱渊身披的大氅猎猎作响。
来吧,徐海,让我了结你!
来吧,徐海,只要杀了你,我就能从容收拾,或许能给脚下这片土地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或许能让这个国家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第480章 目标(上)
蔚蓝的天空如洗,一眼看不到边际,太阳正渐渐向着水平面落下,映射的远处水天红彤彤一片。
“问题不大。”一个老人沙哑着嗓子呵呵笑,嘴里只剩半幅牙,“至少半个月内没什么大风,运气好可能要等到七月之后才有风浪。”
后世能通过科学手段来判断台风发生的时间、途径,在这个时代,只能依仗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人,他们以云彩、雨水、晚霞为手段,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或许还有掌卜等等来做出判断。
路过的钱鸿瞳孔微缩,他径直走到码头外不远处的山丘上,望眼望去,主岛附近大大小小岛屿周围,聚拢着数以百计的大小船只。
沉默片刻后,钱鸿绕过码头往主岛西侧行去,好一会儿后才看到正领着手下正在修缮船只的谭维。
和周围人打了个招呼,钱鸿冲着谭维吼道:“老谭,手头有酒没?”
虽然被贬下来修船,但谭维在倭寇中资历深,藏了不少好东西。
冲着边上起哄的手下笑骂了几句,谭维跳下船拉着钱鸿走到沙滩上,“你小子叫我什么?”
“老谭啊。”钱鸿咽了口唾沫,“狼窝虎穴呢,小心点好……”
“没大没小,跟着那个小的学坏了!”谭维哼了声,“不是说好了没事别来找我吗?”
谭维犯下大错也没被徐海斩杀,勉强算是徐海心腹,而钱锐却是徐海最信任的谋主,两人之间有来往是很忌讳的事。
“快要开打了。”钱鸿低声说。
“密信送出去了?”谭维紧张的搓着手,“是哪儿?”
“什么都不知道。”钱鸿摇摇头,“但主力精锐尽出,留下的人手不多,父亲提议你留下掌总。”
谭维沉默了会儿,皱眉道:“做甚?”
“断徐海后路。”钱鸿看着对面有几个倭寇摇摇晃晃过来,一边笑一边小声说:“手下两百多号人拿得住吗?”
“放心,拿得住。”谭维转头瞥了眼,指着过来的倭寇大声道:“去,抬坛好酒来。”
钱鸿作势拱手相谢,“父亲交代,驱狼吞虎,但此事我们不插手,顺势而为即可。”
谭维皱眉来回走了几步,试探问:“五峰?”
“小弟是如此说的,浙直总督胡汝贞试图招抚汪直,联手剿灭徐海。”钱鸿犹豫了下又说:“父亲和五峰有过联络……但小弟交代,此事咱们不插手。”
谭维立即明白过来了,外甥这句话言下之意是,就算汪直出手绞杀徐海,有钱锐在,咱们性命无忧。
但谭维还是满心疑虑,汪直真的会出手吗?
难道汪直就看不出这是官府的驱狼吞虎之计,难道汪直不怕官府绞杀徐海之后翻脸不认人?
谭维还想再问几句,但手下抬着酒坛过来了,钱鸿招呼几声抱着酒坛就走。
远远看着钱鸿离去的身影,谭维骂骂咧咧的回去,两脚将堆在一起的木头踢飞,“弟兄们,翻身的时候到了!”
“谭老大,这次能跟着去抢一把?”
“上次可惜了,没能抢个老婆回来……”
谭维不理会手下,翻身攀上甲板,转头眺望将酒坛扛在肩上的钱鸿。
一个多月前,但钱鸿突然出现并且准确的吐出“谭维”这个名字的时候,要不是这些年钱鸿练出了点身手,只怕要被谭维一刀劈死。
就算钱鸿说清自己的身份,说起小舅台州知府谭纶,说起母亲谭氏……谭维也不敢相信。
直到从小没怎么读过书的钱鸿痛苦的回忆,含糊不清的念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谭维的嘴巴都歪了,徐海真是能抢人啊,抢个老婆是渊哥儿安排好的内应,抢个军师是渊哥儿的老爹,就连自己这个老部下当年也是被裹挟而来的。
断徐海后路……钱鸿的那句话在谭维脑海中不停回放,他用力握着手中的刀柄,在心里盘算会发生什么。
但有一条是肯定的,谭维回头看向又搬了两坛酒出来的手下,想做什么,这两百多号倭寇一定是关键。
半山腰处,钱鸿吃力的抱着酒坛摇摇晃晃的爬上来,一直走进屋子才松手,还没直起身,对面就有人笑骂道:“这么快就去敲老谭的竹杠了?!”
钱鸿嘿嘿笑着看向徐海,“大将军,我只是跟老谭说……今儿在大将军面前给他说了几句好话,老谭非要塞坛酒给我,推都推不掉!”
徐海哈哈大笑,指着钱鸿笑道:“我看是你酒瘾发作了,光这个月就敲了老谭三坛酒了!”
“嗯,是绍兴黄酒。”徐海掀开坛盖闻了闻,“不错,老谭上阵废物,但抢东西真是把好手。”
“用人就要用其特长。”捧着茶盏的钱锐缓缓道:“三国刘备麾下五虎上将,赵子龙勇武不下关羽、张飞,但大都留在刘备身边,不能独当一面……所以,将军将老谭用在冲锋陷阵上那是大谬,此人只能守家护院。”
“先生说的是。”徐海点点头,“老谭看家是把好手,这几个月修船也干的不错,就让他留下看家吧。”
“大将军……”钱鸿试探问:“老谭不顶用,要不我跟着大将军去一趟?”
“算了吧,你父子俩相依为命。”徐海摇摇头,“你现在手下也有十来人,护住你父亲就是,这次你留下做老谭副手……附近岛屿人手、船只都拉过来,小心点!”
钱鸿一阵兴奋,连连点头称是。
钱锐一皱眉将儿子赶出去,低声问:“将军是怕五峰来袭?”
“那倒不是,去年停战,汪五峰还算讲信用。”
钱锐心里松了口气,“也是,这两年将军树大招风……”
“是啊!”
几年前徐海初出茅庐就一举击溃俞大猷,席卷嘉兴、湖州,之后聚拢万余倭寇盘踞金山,被东南视为大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徐海的军事天赋,另一方面在于徐海聚拢了大量的倭寇。
但那么多倭寇也不是心甘情愿投入徐海麾下的,徐海大都是以武力胁迫吞并,比如已经溺死的叶麻就是个例子,徐海大举入侵东南沿海,很难说会不会有倭寇在后院点上一把火。
去年徐海袭嘉兴、湖州,老巢就有几个岛屿的留守倭寇杀人放火,抢了把逃之夭夭,据说徐海一个怀了孕的小妾因此早产,婴儿出生两日就夭折了。
正是看到这一点,钱锐才会提议让老谭留守,毕竟老谭是徐海的老部下,而且一直“忠心耿耿”,抢来的好东西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献于徐海,而且还颇得王翠翘的赏识。
又聊了片刻,徐海拉着钱锐回了自己的宅子,顺便让人将那坛黄酒带回去,下人炒了几个菜,两人小酌一番,渐渐的将话题转到了即将开始的大战上。
第481章 目标(下)
“嘉兴府的俞大猷那是根硬骨头,当年一举而胜主要还是卫所兵太废物,现在就难说了,还是不去啃这根硬骨头的好。”
“松江府也好不到哪儿去,本来就兵力充足,苏州、常州、通州都调兵到苏松一带,再说了,俞大猷驻守嘉兴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往北斜插一刀。”
“通州那就远了,这么多船只很难掩人耳目,而且那边也不熟悉。”
“杭州府?”
“先生说笑了,哈哈哈,如果能攻破杭州府倒是好事,可惜徐某……倒是去年白莲教起事的时候有机会,可惜俞大猷一举剿灭。”
一直保持沉默只偶尔发问的钱锐摇摇头,“不好说,如果将军和白莲教搅到一起,未必是好事。”
“为什么?”徐海疑惑问,三月初马祖师在湖州起事,杀入嘉兴府,残部还流窜到绍兴,他派出去的几百倭寇也借此在绍兴府大闹一场。
“早在四年前,在下就问过将军,可有举大事之念。”钱锐慢悠悠道:“白莲教闹事从不是为了钱财,专为谋反……一旦和白莲教搅到一起,只怕朝廷要起大兵了。”
“那又如何?”一旁的王翠翘一边斟酒一边说:“来了多少都不怕……”
“先生的意思是边军?”徐海咳嗽两声。
“九边的边军向来是官军膏华,这些年一直没有南调,一来怕水土不服,二来边军向来桀骜不驯,有杀良冒功之举,三来蒙古时常南侵,四来费银太过。”钱锐一一解释,最后说:“但如果将军和白莲教合流,无异于宣称起事谋反,朝廷必会让边军南下,正德年间刘六刘七闹得那么凶,最后还是被边军剿灭。”
徐海怔怔想了会儿,一拍桌子,“还好有先生在,否则真是坏了事……当年方腊……”
北宋末年,方腊起兵,攻占杭州,东南诸军不能制,短短半年席卷两浙江六洲五十二县,最终童贯率西军南下平乱,方腊兵败被擒。
徐海是不读书的,否则也不会让王翠翘做半个幕僚,但他是知道方腊的,因为方腊也是徽州人,而且还是同乡歙县人,相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徐海幼年就听熟了。
徐海为寇只为求财,压根就没有什么谋反坐坐皇帝宝座的念头,听了钱锐这一席话自然感激的很,当下殷勤劝酒。
“在下酒浅,不能再饮了。”钱锐摇摇头,“还是别打杭州府的主意,那如此看来,只能是宁绍台三地了。”
“驻守宁波的是浙江副总兵戚继光,此人去年为宁绍台参将,驻守台州,因功升迁副总兵。”徐海嘿嘿笑道:“去年无主力袭台州,此人杀那些散兵游勇倒是挺有一手的。”
到目前为止,戚继光的名将光环还没有完全展露出来,虽然在台州每战必胜,但始终没有和倭寇主力对阵过。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