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正要说话,突然有敲门声传来。
“进。”
走进来的是杨文,他看了眼小七,附在钱渊耳边。
“咳咳,说吧,不用瞒着。”
杨文又重新看了眼小七,往后退了两步,轻声道:“锦衣卫指挥使陆大人去了酒楼,要了个院子,正在找少爷您。”
“他去吃饭,找我作甚?”
“同行者还有两人。”杨文顿了下又继续说:“酒楼、院子内外都有好手。”
钱渊瞳孔微缩,不会吧,只是一个祖父,又不是一个爹生的,难不成是正德附体了?
“你先去,我的事回头再说。”
“好。”钱渊起身招手叫来周泽,指着两人道:“杨文、周泽,我身边护卫,都是信得过的。”
小七微微点头示意。
钱渊挥手让两人先出去,走近几步低声道:“不用担心,保护好你自己。”
“我知道,你也是。”
“还没跟你成亲,自然要小心谨慎,不然也枉费了那次成功的相亲。”钱渊笑了笑,又问:“袭人和晴雯都信得过?”
“信得过,我对她们都有大恩。”
“每五日,让她们中一人来此,我会送信来,如果有紧急情况,在门上画个圈,我会处理。”
出门前,钱渊轻轻将小七搂入怀中,“等我。”
“好,等你。”
第280章 商税
酒楼门口比起钱渊离开的时候更乱,原本还只是东南各地在京的官员、富商,都是钱渊让随园里那帮混吃混喝的去拉来的。
但毕竟今晚是元宵节,出门赏灯的人比起往年要少,但比起平时还是要多很多。
一路狂奔回来的钱渊看到这一幕,第一反应是,得在旁边弄个停车场!
门外到处都是轿子、马车,还有在等候的随从、仆役。
钱渊没走正门,绕了个弯从后面的侧门进去,没几步就被人拦下盘问,这人腰胯绣春刀,是个锦衣卫小校。
“钱公子,快点吧,等了好一会儿了。”出来接人的是冯保。
“哎,老冯,还真是那位来了?”钱渊面不改色的抢过杨文的水囊,手沾着水摸了摸额头发角。
“哎呦喂,你还有这心思呐!”
“急什么……别扯别扯,自个儿走。”钱渊把水囊丢过去,搭着冯保的肩膀,“老冯,上次的事儿还没谢你呢,等会儿让人弄点好吃的堵你嘴。”
“上次也是黄公公允的。”冯保笑道:“不然咱家哪来的胆子把御马监的军马卖给你?”
北地的马相对来说比较高,性子也烈,钱渊那半吊子骑术还真不够,后来还是从御马监私下买了匹马,都是调教过的,性子温顺的很。
一进门,钱渊就愣住了,自个儿满头大汗,陆炳和黄锦也是满头大汗,不时拿起湿巾擦擦额头,倒是嘉靖帝没什么异样。
“学生拜见……”
“好了,好了,起来吧,又不是在西苑。”嘉靖帝指了指桌上调料盒,“那红色的,是什么?”
“陛下,那是辣椒。”钱渊小心翼翼答道:“挺辣的。”
“辣?”
“算是一种香料吧,从海外传来。”
“陛下,还是别吃的好。”黄锦小口小口喘着气,“这哪里是香料,嘴里火燎火燎的……”
“但是挺过瘾。”陆炳嘀咕了句,又擦了把额头上的汗。
钱渊看的嘴角直抽抽,这仨是傻子吧?!
有这么吃火锅的?
放进去的菜肉烫熟了不吃,却把调料都快吃光了!
这还是辣椒油,能不辣吗?!
钱渊拿了个小碗,熟练的调味,来点葱花,来点芝麻酱,在点淡酱油,再来点辣椒,最后滴几滴香油,用筷子拌了拌。
夹起一片羊羔肉放进沸腾的锅里,变色后夹进碗里沾了点调料,这才放进嘴里大嚼。
“噢噢,原来是这样吃。”黄锦恍然大悟。
陆炳面不改色的说:“臣这是为陛下试吃,毕竟不在宫内。”
脸皮还挺厚!
钱渊一一介绍各种调料,又将锅内都煮老的菜捞出来,让人换了新菜。
“这是毛肚……七上八下……放下去数七个数,好了,好了,捞起来……这个必须得沾了辣才好吃。”
知道怎么吃后,嘉靖帝的表现不比陆炳、黄锦好多少,“冬日能吃点热菜,还真不容易。”
入京第一天就吃了御膳的钱渊连连点头,“菜肉都是新鲜的,锅里是鸡汤……陛下放心吃。”
“说起来还是那次得陛下赐宴,学生才起了这个主意。”钱渊捡了个木耳笑道:“也就是在北方,如果是在东南,弄点湖鲜海味,那才绝呢。”
“哈,哈,哈……”黄锦吐着舌头问:“展才这是跑哪儿去了,陆指挥使都找不到人。”
“嗨,今晚是元宵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哈哈哈……”其他三人同时放声大笑。
陆炳将之前那句话转送给钱渊,“展才,别看黄公公也在笑,回头小心他背后使坏。”
看钱渊一副委屈状,嘉靖帝笑骂道:“你们多大的人了,还欺负小孩。”
放下筷子,嘉靖帝指指钱渊,“既然如此,可遇上良缘了?”
钱渊愣了愣,认真的说:“陛下,学生选妻不看门第背景,如若……如若家里长辈……到时候还请陛下……”
“好,朕吃了你的饭,就给你做媒。”嘉靖帝随口道:“听说你这酒楼定价高的离谱,虽然人人吃的时候都叫好,出了门就骂娘?”
“这还真不怪学生。”钱渊吐槽道:“学生好在厨房打转,想着美食该让天下人同品,但家里就这么点人手,只好定价高点,免得忙不过来,那点银子……学生还真不在乎。”
“真是三寸不烂之舌。”陆炳叹道:“这么说来,展才你这是在做善事?”
嘉靖哼了声,指指辣椒,“这辣椒……”
“陛下!”钱渊苦着脸,“这酒楼七八成都是靠这辣椒调味,一旦散播开……”
“一旦散播开,酒楼就赚不到银子了。”黄锦帮忙把话说完,惹得陆炳低头偷笑。
“真是掉钱眼里了!”
“陛下,学生可是堂堂正正赚银子的,三十税一,当月结清,绝不拖欠。”
陆炳和黄锦都吃了一惊,这厮是傻了的吧?
在这个时代,有个进士在背后撑着,基本上什么税赋都不用交,钱渊的叔父是进士,自己也是个举人,居然还念着要缴税。
钱渊倒是无所谓,前世下海经商主要是做外贸,那关税高的让人吐血,三十税一,这和没交有什么区别。
就连嘉靖帝看过来的眼神都有点不对劲,他突然联想到那次地龙翻身之前面圣,钱渊似乎就隐隐说起这个问题,还琢磨着重设市舶司……
嘉靖帝正要问个明白,突然听见不远处有人喊了句,外面守着的侍卫、锦衣卫厉声喝止。
片刻后,冯保矮着身子进门,禀报道:“有一举人从后门而入,说是来找钱举人的。”
“噢噢,陛下,后门那边通着随园,应该是学生的好友徐渭。”钱渊小心翼翼的看着嘉靖帝的脸色,“此人绍兴人士,去年浙江乡试解元。”
“臣知道这人。”陆炳在一旁接过话茬,“去年钱家护卫、狼土兵千里追击倭寇,便是徐渭主持。”
嘉靖帝看了眼钱渊,皱眉道:“不是你那个护卫吗?”
“一文一武。”钱渊坦然道:“徐文长此人以书画名扬天下,但通晓军略,后入胡汝贞幕中。”
嘉靖帝点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
钱渊有点不死心,这么巧的时机,总不会白白浪费了,他想了想又说:“说起来学生实在惭愧,据闻三年前殿试,陛下加试青词。”
“学生才疏学浅试写几次都不满意,但徐文长颇精此道,就今儿午后,让他帮忙拟几道青词……”
“你倒是奸猾的很。”嘉靖帝哼了声,“那就见见吧。”
钱渊知道这位皇帝心思缜密,一眼看穿,只能干笑着出门。
但仅仅一炷香后,钱渊就有点不爽了。
喂喂喂,我只是想让你徐文长刷刷脸,你倒好,把风头全都抢了?!
第281章 诰命
这院子不大,屋子也不大,方方正正的那张桌子上,原本摆着的是火锅、调料、各式肉菜,现在全都一扫而空,重新布置了笔墨纸砚。
而原本坐在桌边的钱渊已经被赶得远远的了,不仅仅是他,就连黄锦和陆炳都坐不到桌边。
没办法,徐渭这厮还真带着写好的青词来的,嘉靖帝一看就大喜过望,如果徐渭现在已经进了翰林院,怕不是要连连提拔上位。
还真有这种可能,著名的“青词宰相”袁炜就是个例子,去年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翰林院侍讲,就因为去年末写的青词得了嘉靖帝的欢心,一下子就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仅次于翰林学士。
其实就在今年,袁炜因为青词被嘉靖帝提拔为礼部右侍郎,明年又加太子宾客兼翰林学士,赐一品服,再过两年就接任礼部尚书,三天后被召入内阁。
嘉靖帝就是这么任性!
历史上,嘉靖帝应该没有见过徐渭,但徐渭为胡宗宪撰写的《进白鹿表》、《再进白鹿表》极得嘉靖帝喜爱,甚至御笔钦点其中俪语奇丽处,令人专门录为一册。
钱渊一边喝茶一边留心嘉靖帝脸上的神情,啧啧,笑容就没从脸上下来过,这对于心机深沉、喜怒无常的皇帝来说,相当的难得。
原本钱渊还担心徐渭那古怪性子,没想到这厮察言观色顺着杆儿往上爬,往日的尖酸刻薄全无踪影,哄得嘉靖帝连连放声大笑。
“这下好了,写好的青词……我都用不上了。”钱渊悻悻道:“回头再让他多写点,说不定以后用得上。”
“你还想着让他代笔?”
“多新鲜啊。”钱渊笑吟吟道:“那位不就让人代笔的。”
陆炳笑笑不说话了,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嘉靖帝也心知肚明,严嵩写的青词都出自儿子严世蕃之手。
黄锦好奇的看着徐渭,本来他应该在边上服侍,但磨墨的时候一不留神污了张纸,被嘉靖帝撵开了。
“哎,黄公公,陆指挥使?”钱渊等的无聊的很,小声说:“拉个人来,咱们开一桌麻将?”
陆炳面无表情的移开视线,黄锦哭笑不得,“哎呦喂,你可真是……”
“小赌怡情嘛。”
“别别别……”黄锦连连摆手,起身小心翼翼走过去,“皇爷,时辰不早了,该回了吧?”
嘉靖帝丢下毛笔,看着徐渭的眼神中带着欣赏,笑道:“只可惜你还没中进士,现在赏……也没名分,那就等殿试之后再说吧。”
“不敢当陛下赏赐。”徐渭退后两步,“学生如若侥幸,只望能回东南为一小吏。”
嘉靖帝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为他撰写青词的都是翰林出身的进士,而徐渭不愿意入翰林院。
更关键的是,嘉靖帝知道,徐渭曾经是胡宗宪的幕僚,宁可辅佐胡宗宪,也不愿意为我撰写青词?
黄锦和陆炳都不敢说话,钱渊悄悄翻了个白眼,还以为徐渭这厮变了性子呢,还是这般不会说话。
“陛下,徐渭此言有深意。”钱渊轻声道:“他是绍兴山阴人,乡梓遭倭寇侵袭已有多年,有驱逐倭寇报国之志,此其一。”
嘉靖帝脸色稍缓,转头看向钱渊,“有其一就有其二。”
“其二,文臣立下军功,最能封妻荫子。”钱渊悄悄踢了踢徐渭的小腿,“文长倒是不想封妻荫子,但想为其生母博个诰命。”
听懂了的徐渭立即双膝跪下,“学生自幼丧父,生母无甚名分被驱逐在外,十四岁嫡母过世,学生迎生母归家……”
说到这,徐渭泪光盈盈,话语间颇有哽咽。
“文长兄不顾世俗偏见,奉养生母。”钱渊加了把火,“一心考取进士回东南为一小吏,就近照料生母,愿冒险杀倭立下战功为生母博个诰命,这难道不是孝道?”
这番话对其他人可能没什么太大影响,但对于嘉靖帝,却是能触动其心绪的。
当年的大礼议事件虽说实际是牵涉相权、皇权之争,但起源不正是因为嘉靖帝不愿意将生父生母成为叔父、叔母吗?
虽然有差异,但这番话能实实在在打动嘉靖帝。
陆炳悄悄看了眼嘉靖帝,又看了眼钱渊,要不是今晚是临时起意,真怀疑这是事先准备好的套子。
“起来吧。”嘉靖帝脸上带着回忆神情,“博个诰命也未必要上阵杀敌,状元也能封赏父母。”
黄锦犹豫了下,小声提醒道:“皇爷,一般都是封赏其父,其嫡母。”
“那就考个状元,追赠嫡母,然后立下战功,再封赏生母?”钱渊在边上胡出主意。
回过神来的嘉靖帝瞪了钱渊一眼,这青词水平比去年的袁炜还要高,他哪里舍得放出去。
“陛下,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