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绍站在海边,看着自己清楚的倒影,喃喃自语了一句,现代无论什么宣传世界上最干净的海洋还是什么天空之境的地方,都不会有这里干净,真不知道后人是怎么糟蹋地球的。
“殿下,是有海贼要在这里登陆吗!”
管家看着海面一脸严肃。
“不是,通知所有人,抓梭子蟹,就是这个!”
司马绍随手将旁边正在繁衍后代的两个梭子蟹一起拎起来,放入侍卫的竹筐之中。
“抓梭子蟹?”
管家愣了一下,接着整个人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接着单膝跪地:“殿下,恕老奴难以从命,今年灾情尚缓,动用如此多人力物力,实在是太过于浪费。”
司马绍看着自家管家,这家伙不错,敢说话,比那群只会拍马屁的纨绔子弟们强得多,自己身边就需要这种人才,有这种人才辅佐自己,估计就算当了皇帝,也应该能够安安稳稳的吧!
欣慰的拍了拍管家的肩膀,司马绍指了指遍地都是的梭子蟹:“你认为本王这是调用军队满足一己私欲?”
管家低着头不说话,很明显就是这个道理。
“你可知道,这梭子蟹可以食用?”
“啊?”
顾昌愣了一下,看了看地面上到处都是丑东西?可以食用?骗人的吧,这玩意丢给乞丐吃估计都没人会吃吧!
“顾昌昨天吃过,我昨天也吃了,味道不错,你可知道,我们的赈灾粮食可能不够用!”
管家点了点头:“老奴有所耳闻!”
“这梭子蟹是个好东西啊,虽然吃不饱,但是配合着馒头吃,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营养,可以节省下来不少的粮食,而且这梭子蟹壳,磨碎成了粉末也可以肥沃土地,还可以喂食牲畜……”
管家听完之后,惊呆了,没有想到这种东西有这么多好处,他的家乡也靠海,这种东西除了小时候拿出来吓唬小伙伴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现在明白,为什么本王要让你们抓梭子蟹了吗?”
“殿下英明!”
“去吧,今天晚上,谁抓的梭子蟹多,本王有赏,当然了,也要注意安全,梭子蟹夹人还是很疼的!”
“喏!”
很快,一群士兵和民夫收到命令,开始捡梭子蟹。
“这东西能吃?”
一名穿着甲胄的士兵,看着手中的梭子蟹,有些不确定的看向同伴。
“应该可以吃吧,太子殿下说可以吃,那就可以吃,我相信太子殿下!”
“好吧,不过看起来应该不会太好吃,我反正不吃!”
这名士兵一边将梭子蟹丢进竹篓之中一边说着。
“嗯,我也是!”
“哪管好吃不好吃啊,现在的百姓们能有一口粮食吃已经不错了,还有什么的可以挑的?”
石头湾有多少梭子蟹,司马绍根本不知道反正除了脚边这一片梭子蟹不多,其余的地方几乎密密麻麻的都是在忙着造小人的梭子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海产品。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流逝,石头湾迎来有史以来最为血腥的一天,无数的梭子蟹夫妻,遭受了无妄之灾,妻离子散,生离死别!
据不完全统计,石头湾大战,双方出动的兵力高达数万。
其中人类方出动太子殿下一人,将领三人,士兵五百,民夫一千,梭子蟹大军数万,双方在建康石头湾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最终梭子蟹大军被活捉接近余万,人类士兵受伤数十人,以为人类惨胜而告终,史称石头湾血战!
据战后幸存的士兵回忆,这场战斗本应该毫发无损,不过随着进程比较顺利,一些人开始掉以轻心,最后才有了这个战果,并且这名士兵举着受伤的手指表示,自己应该听太子殿下的话,不管面对任何敌人,都不应该掉以轻心!要足够重视!
司马绍看着一百多名受伤的士兵,叹了一口气,自己再三叮嘱啊,亲自示范,结果呢,这群家伙还是不注意,结果被梭子蟹给夹了,不过还好,都是破了点皮,幸好。
“包扎一下吧,回城!”
出发时候,所有人都没有带什么东西,回去的时候,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一大车一大车的梭子蟹被放在的车上,还有一群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各类海产品。
“殿下,这些梭子蟹怎么处理?”
“用大锅,下面放海水蒸就可以了,等到这些梭子蟹全部变成红色就可以吃了,对了如果有人出现浑身小红点或者呕吐什么的,不用担心,海鲜过敏而已,立刻别吃的就行了!”
海鲜过敏一般来说还是很少见的,特别是在靠近海边的城市,所以司马绍不担心大规模出现问题。
“喏!”
灾民营地之中,几十口大锅被架立了起来,接着倒入海水,开始大规模的蒸梭子蟹起来。
“这些丑东西真的能吃吗?不会是官家骗人的吧,以前我们村经常看到这东西,走路还横着走,没有人敢吃,说吃了走路也会和这玩意一样!”
“是吗?我到是没有见过,不过这玩意看起来就不像能吃的样子,等会煮熟了,先让那些闲人吃一点,反正天天躺着不干活,毒死了也是活该!”
“嗯嗯,我也这么觉得,这些人啊,也不害臊,要是我啊,都没脸活下去了,看什么看,偷懒还不让人说啊,太子殿下都说了,劳动最光荣,你看看你,羞不羞!”
一名妇人看见不远处一个闲人看过来,立刻提高了嗓门,怼了回去。
闲人看着妇人,想要用手指着说什么,最后却不敢说,只能够强行的忍了下来,找了一个位置继续躺着,反正饿不死,干什么活呢!
很快,随着营地之中都开始生火煮梭子蟹,所有营地之中飘散着一股鲜的味道。
“好香!”
“这是梭子蟹的味道吗?”
“闻起来真不错啊!”
营地之中梭子蟹开始飘香,司马绍手中拿着梭子蟹,默默的在一旁啃着梭子蟹,清水蒸出来的梭子蟹能好吃吗?
油炸梭子蟹,香辣梭子蟹才是王道,可惜没有辣椒……
………………………………
第一百九十五章 盐
“好香!”
“太子殿下仁慈,怕你们这么久没吃肉,给你们抓了梭子蟹吃,每个人领一只啊,这梭子蟹壳子不能吃,将壳子敲开,里面有肉。”
“还有有人吃梭子蟹感觉呼吸不顺畅的,起红点的还有呕吐的就别吃了!”
“这个,这梭子蟹是什么?”
“喏,就是这个,看好了啊,这里能吃,这里不能吃……”
“谢谢。”
“殿下,盐,盐,盐!”
顾昌慌乱的从城楼下面冲了上来,宛如疯子一样的对着司马绍大喊大叫着。
“盐?什么盐?”
“殿下,锅里,锅里煮出盐来了!”
“嗯?煮出盐了吗?走去看看。”
司马绍愣了一下,海水可以晒盐司马绍大致知道,但是的却不知道可以煮出盐来,只不过司马绍不知道具体操作方式罢了。
很快司马绍跟着顾昌来到一口大锅前面,只见这口锅还散发着热气,里面已经没有水了,下面却有一块块白色的晶体状东西,应该就是盐了。
“殿下,是盐,刚才下官尝了一下,咸的,是盐!”
“废话,海水还是咸的呢!”
司马绍轻轻的拿起一大块看了看,有点浑浊,古代的盐没有现代的技术,哪怕是细盐也十分的糙。
用舌头舔了舔确实很咸,司马绍仔细的思索着,煮盐的办法,想了半天,还真的给他找到了一点点东西。
“嗯,等会不要这么直接的烧干,水没了一半,就继续加海水进去,一边蒸梭子蟹,一边试一试!”
“喏!”
司马绍在一旁盯着,按照司马绍的方法烧了有一个时辰最后将水烧干之后,盐块确实要稍微的干净了一些,不过司马绍看着烧掉的柴火,又看了看烧出来的盐,这个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我记得古代电视剧电影里就有做盐的方式,怎么做的来着的!”
司马绍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当初怎么就不好好学习呢?
“殿下,这是盐,喜事啊,如果这海水都能够变成盐的话,我朝再也不会缺盐了!”
“……你看看烧了多少木头,才制出这点盐?先别上报,应该有更好的办法,我在想想,不过这个办法给记下来,先照着方式做一些出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喏!”
司马绍看着顾昌消失的背影,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激动,不过古代好像真的挺缺盐的,好像盐和铁一样重要。
“殿下,别的锅都看过了,没有发现这种盐块,都是一些卤水或者杂盐!”
顾昌低声的说了一句,语气有些颓废,忧国忧民的顾昌还以为发现了什么了不得办法,现在看来,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
“都变成了卤水了吗?”
司马绍心中大致有数,煮盐并不会这么简单,司马绍记得好像需要不断的过滤,因为里面有不少的杂质。
“看看煮出盐的那一锅有什么不同!”
“喏!”
很快原因就找到了,能够煮出盐的那一锅,在下面铺了一块纱布,过滤了不少的东西,至于为什么有纱布,只能说是一种巧合吧,至于司马绍知道为什么需要纱布过滤,可能是因为在现代见过吧。
“找些纱布来试一试,煮的时候来回过滤一下,将这种大颗粒的都去掉,下面的应该就是盐了!”
“喏!”
试验结果司马绍不太关心,已经有了一次经验之后,距离成功就很近了,而且就算能够煮出盐来,司马绍又不能依靠这个赚钱,所以司马绍没有太大的兴趣,毕竟这个时代盐铁是专营的,自己想要插手,自己便宜父皇也不一定愿意。
不过本着为国为民的思想,司马绍决定回去以后,还是要研究下晒盐的办法,一方面给建康百姓们找个出路,一方面也解决一下国内用盐荒,毕竟盐的事情关乎百姓。
梭子蟹很受欢迎,抓梭子蟹时候表示自己坚决不会吃的士兵,一口气吃了三个梭子蟹还意犹未尽的砸吧砸吧自己的嘴巴,看向同伴:“明天不知道殿下是否还要去攻打石头湾!对了你怎么不吃梭子蟹!”
“我也想吃啊,不过我感觉我的嘴不是我自己的了!”
身旁的士兵缓缓的抬起头,露出了自己的香肠嘴。
。。。。。。
当司马绍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收到了统计数据,最终海鲜过敏的人只有不到几十人,数万人之中有不到几十人海鲜过敏并不稀奇,而且吃的不多,不会致命,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药可以治过敏,熬一熬就过去了,最多形象不好看。
“殿下,我们今日什么时候去石头湾!”
一大早,顾昌就等着司马绍,神采奕奕,昨天吃梭子蟹时候,没有抢过侍女们,只吃到了两个,对此顾昌一直念念不忘。
“今日先不去了,昨日下雨了是吧?”
“是的,昨夜下了一场大雨,土路现在都变成烂泥路了,周围的河流已经有了一些水流!”
“嗯,组织一些百姓,在靠近海边的位置开出空地来,有用!”
“喏!”
昨天一夜,司马绍冥思苦想,就差将自己的脑袋撬开,然后将里面的记忆整理一下,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丝丝关于晒盐的思路,毕竟是看着电视剧电影长大,小时候也被看过探索频道,知道一些历史,脑海里还是有一些想法的。
首先需要挖出一条河流引流,将海水引到盐田之中,然后在盐田的地需要修正平,还要分成不同的深度,然后就等着太阳暴晒,晒干的海水会在盐田上形成结晶,然后将这些结晶进行过滤,去掉杂志等东西。
最后留下来的大盐块,在用纱布过滤一下,出来的东西就是盐了,嗯,差不多就是这样,应该是这样!
这其中想法一半是司马绍想到的,一半是司马绍根据自己后世的常识进行推测出来的,具体有没有用,试验一下就可以,而且大致方法有了,也会有人继续改进,古人一旦有了思路之后,很快就能够找到办法。
嗯,说干就干。
………………………………
第一百九十六章 燕国
由于在城中,马车行驶的速度不是很快,李公公给晋元帝驾驶着马车,身旁跟着顾昌等一批侍卫。
皇帝出行,这条路已经被封掉,不过每一次路过一个路口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一群拥挤的人群有序的排着队,看到晋元帝的马车经过之后,就会有一阵海浪版的欢呼声:“吾皇万岁!”
没有人组织,这是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