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当他看到朱连魁火起来之后,便开始走他的这条路,剃掉胡子、改变发型、留起辫子、打造人设、重新登台,结果一炮而红,甚至一度超过了“朱连魁”,成为整个欧美最知名、演出酬劳最高的魔术师。。。。。。

    不过朱连魁可是正八经的中国魔术师,而且还给慈禧表演过,所以他在欧美的宣传单上写的都是“皇家魔术师”,而且在《排华法案》盛行、华人广遭歧视的1898年,他在赴美演出之后,在美国杂耍表演组织的霍普金斯上校帮助下,以表演艺人而非劳工的身份留在了美国,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待遇,而且他也是入选过国际魔术家协会官方刊物LINKING RING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

    在1905年,因为两人同在伦敦演出,所以朱连魁识破了程连苏的身份,为了揭穿他的真面目,于是向他发起了挑战,但不知道为什么挑战当天,朱连魁并没有出现,于是程连苏不战而胜,名气再升一个台阶。

    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实际上是一个科学与迷信并存的年代。那时的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便利生活,另一方面却仍然相信着灵魂、魔法的存在。各种与神秘主义相关的魔术表演,比如读心术表演、催眠、降灵会等都极受欢迎。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人对于东方的哲学、宗教也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魔术师,或者说带有中国元素的魔术表演之所以会在此时受到追捧,原因便在这里了。

    同样的道理,当时的西方观众脑中,充满了各种对于亚洲人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因此,如果要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你反倒需要把自己的形象,往他们的标准上靠。

    罗宾森就做到了这一点。他根本不在乎自己展现的是不是中国人真正的形象。他只会去表演出一个符合西方人心目中“中国人形象”的“中国人”。

    比如说,他剧院表演的开场方式,是从舞台上方“从天而降”。降下来的方式并不稀奇,是传统的“吊威亚”。但他却会让自己的辫子朝上立起,就仿佛是空中有种看不见的力量在抓着他的辫子,把他往下放一样。这种对中国人来说带有一定侮辱性质的桥段,朱连魁是绝对不会去做的,但程连苏这样的冒牌货做起来就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就在莫奈满脑子胡思乱想的时候,身边的妮可忽然拽了一下他的袖子,激动的说道:“托尼快看啊,程连苏要表演他最神奇的用嘴接子弹了!”

    这个所谓的“用嘴接子弹”其实原理很简单,其实他的那把枪是改造过的,虽然子弹是真的、装子弹的地方也是真的,但是扳机引爆的火药却在枪身的另一处空间,所以爆炸并不会影响到真正的子弹。

    而开枪射击的志愿者和台下的观众是看不出来子弹其实没有发射出来的,只听到爆炸和看到火光,然后程连苏再将他早就藏在嘴里的子弹吐到盘子里,这样就完成了神奇的“用嘴接子弹”,这个节目可着实为他赚了不少钱,但最后他也就是死在了这个节目上,不过莫奈记不清楚这是哪年的事儿了。

    为了增加异域风情和神秘感,程连苏的这段表演还是有点情节的,这次他扮做的是一个被执行死刑、蒙受冤屈的囚犯,而他的助手则扮做因为屠杀白人而广遭愤恨的义和团拳民。

    正常情况下,在观众检验完子弹和手枪甚至亲自将子弹装进枪里之后,助手也就是“拳民”就向程连苏进行射击,随后程连苏便会用嘴咬住“射过来”的子弹。

    但这次程连苏却并没有咬住子弹,反而口吐鲜血喊了一句标准的美式英语:“上帝啊、出错了!快降下幕布!”随后台上也乱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妮可惊喜的说道:“咦?这是程连苏的新花样么?”

    而莫奈则立刻想起了记忆中的场景,连忙站起来喊道:“快、快把他送医院!”

    PS:程连苏真正的死亡时间是1918年,因为剧情需要给他提前了几年,希望大家理解,由于是真人真事,所以我没有做什么魔改,另外如果有书友没有看过《致命魔术》这部电影的话,强烈推荐一下,非常好看。
………………………………

第四十章“我的叔叔于勒”

    “托尼,原来昨晚那个程连苏真的死了啊!”第二天一早,妮可一边看报纸一边惊呼道。

    莫奈则不以为然的答道:“那当然了,你没看到当时他急的英语都出来了!”

    “那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么?”妮可又问道。

    “被枪打死的呗!”莫奈随口答道。

    “咦?你看报纸了?”

    “这还用看么?他是在台上中枪倒下的,那不是被枪打死的还能是怎么死的?”

    “额、这倒也对,那你知道是谁害死的他么?”妮可追问道。

    虽然莫奈知道是因为枪里面的火药没有及时清理导致子弹被激发了出去,但此时他也不方便说,于是只得答道:“这我怎么知道。”

    “据说是因为他上次表演完之后没有清理道具枪里面的火药,所以才导致意外的发生。”说到这里,妮可忽然神色暧昧的凑近一步说道:“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其实这次的意外是他妻子和经纪人勾结在一起把他害死的,因为他们俩早就在私下里是那种关系!”

    “哦?难道他的经纪人姓宋?”莫奈调侃道。

    显然妮可并不知道这个梗,在仔细的又看了一遍报道说道:“这个报上倒是没说!”

    这个时候莫奈的脑中忽然灵光一闪,低声自语道:“不过倒是可以往这方面写一下!”

    妮可没有听清莫奈的话,于是问了一句:“托尼、你刚才说什么?”

    “没什么、我忽然有个灵感,得去找曼恩问问,然后说不定还得去趟克莱因警长那里。”说着莫奈便起身离开了。

    其实莫奈的想法很简单,他想把这件事融入到自己最近正在创作的《名侦探唐宁》里面,虽然自己可以抄柯南、金田一里面的经典案例,但这些都不如现实中发生的案件更加让大家有代入感,而这起程连苏舞台事故,虽然不一定是蓄意谋杀,但自己完全可以按照这个路子去写嘛,不过凶手就不能设定成妻子和经纪人了,因为这么写的话,他们肯定会告自己。。。。。。

    对于莫奈的这个想法,曼恩自然是非常支持,毕竟噱头充足嘛,不管内容怎么样、光凭这个题目就会有人不少人买来观看,唯一有点遗憾的就是在克莱因警长那里没找到什么有用的素材,因为这的确就是一起意外事故。

    从警局回来之后,莫奈发现妮可正在会客室里面接待客人,见到他回来,妮可立刻主动帮双方介绍道:“托尼、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好朋友凯瑟琳,这是她的先生布朗先生!”

    “您好、莫奈先生,我很喜欢看您写的小说,非常的精彩!”布朗主动握手道。

    “谢谢您的欣赏,对了、大家都是朋友,就不要叫什么莫奈先生了,叫我托尼好了!”莫奈随口答道。

    没想到听到莫奈这么说,布朗迟疑了一下,然后才神色有些尴尬的说道:“好吧,那托尼你叫我于勒好了!”

    “于勒?”莫奈简直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了。

    “没错、我的名字就是于勒,而且就是你现在脑中正在想的《我的叔叔于勒》的那个于勒!”于勒苦笑着答道。

    “所以绝大多数时候布朗在对外介绍的时候都不说自己的名字,而且朋友之间也都叫他布朗!”妮可在一边补充道。

    “也是我父亲这个人不喜欢读书,他不知道莫泊桑先生曾经创作过一个举世闻名的于勒先生!”布朗郁闷的答道。

    “您这个心情我非常能够理解,您看我姓莫奈,而且正巧也是学画画的,所以就经常有人拿法国大画家莫奈先生来调侃我。”莫奈“同病相怜”道。

    “但好在您那是姓啊,这个没法选择、所以不会有人怪你没有文化,而我这是名字。哎,其实如果不是害怕父亲不高兴,我早就想改名了!”

    “理解、理解,对了布朗你是做什么的啊?”莫奈岔开话题问道。

    这回布朗有些骄傲的答道:“哦,我自己开了家小诊所!”

    其实也难怪他这么骄傲,因为在美国作医生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都不是国内的同行可以比拟和想象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医闹和道德绑架。

    到了晚上两人激情的时候,妮可忽然向莫奈问道:“托尼,你觉得凯瑟琳漂亮么?”

    莫奈迟疑了一下,然后答道:“还、还行吧!”

    妮可锤了他一下,娇嗔道:“这个时候了还撒谎,下午我就发现你看凯瑟琳的眼神不对劲,还说你没在打她的主意!”

    对于妮可的这种“验谎”方法莫奈还真就没法反驳,因为这就是最真实的身体反应啊,唯一的缺点就是只有测试这种谎言的时候才有用,而且一般的审讯者也不会用这种审讯方式。。。。。。

    于是莫奈苦笑着辩解道:“这个、按照中国话来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我只是看看,又没做什么,甚至我今天都没跟凯瑟琳说过两句话!”

    “反正我就是看你的眼神不老实,对了、我忽然发现你是不是专门对别人的妻子感兴趣啊?你看我是这样、凯瑟琳也是这样。而温蒂和珊珊这样的未婚小姑娘明明都对你有好感,可你却连碰都不碰,我估计如果当初你和温蒂那什么了,她就不会出卖露丝!”妮可好奇的问道。

    “你这都什么思想?我不碰温蒂,一是因为那个时候我刚来纽约,一切都还没稳定下来呢,哪里有心思找女人?二来我跟她还没熟到那个地步。至于珊珊,她实在是太小了,既不符合我的审美而且我也不忍心对那么可怜的女孩下手。至于你,那是我那天被你给灌醉了,然后被迫的,这怎么能怪我?”莫奈解释道。

    PS:建了个书友群953551424,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创意或者想探讨剧情的话,欢迎加群,咱们集思广益,一起把这本书写好!另外拜求收藏和推荐票!
………………………………

第四十一章 镭

    “托尼,你这个头疼应该就是最近工作太辛苦了,注意一下休息、多出去走走就会好的!”这天,莫奈因为头疼到新认识的于勒医生这里诊治。

    说到这里,于勒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神神秘秘的拿出一个小药瓶对他说道:“对了,我这里有一款新药,虽然价格贵了一点,但这里面可是加了镭哦!”

    “镭?你指的是居里夫人发现的那个新元素?”莫奈试探着问道。

    于勒点点头答道:“没错,就是这个,看来托尼你懂得还挺多啊,这可是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发现,特别的稀有,不过我想你肯定是消费得起!”

    如果不是莫奈知道20世纪初欧美曾经出现过一阵子“镭滥用”的热潮,没准还会以为于勒是得知自己对他媳妇动心思之后想要暗害自己呢。。。。。。

    现在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会相信,但在在居里夫人1898年发现镭的放射性后,“辐射”在接下来几十年里被西方的人们当做“健康和活力的源泉”,当做包治百病的万灵药。

    这是因为居里先生曾将镭放在手臂上做实验,那块手臂皮肤立刻发红、坏死、结痂,一个月后才重新生长。

    于是商家立刻抓住机会,认为把镭抹在皮肤上,有机会让皮肤“焕发新生”,因此一时间,涌现出来很多奇葩的,用今人眼光看起来荒诞不经的各种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含镭面膜、含镭美甲、含镭面霜、含镭香烟、含镭牙膏、含镭巧克力、含镭矿泉水,甚至连避孕套都要加点镭进去才过瘾。。。。。。

    直到“镭女工”的出现,大家才意识到可怕性,结束了这荒唐而又可怕的一幕。(其实这种事一直都没断过,不信大家到网上搜一下各种智商税有多少新花样。)

    于是莫奈连忙摆手道:“不、不用了,给我开点常见药就行。额、而且我建议你最好离这种镭产品远一点,这玩意儿我听说对人体没什么好处!”

    “你这是听谁说的?不会又是那位海姆立克老先生吧?”于勒问道。

    因为莫奈也说不清楚镭对人体产生伤害的具体原理,于是便岔开话题问道:“咦?你也知道海姆立克老先生?”

    “当然知道了,急救法和可乐治疗胃结石都是最近我们医疗圈里面特别火的话题,只是我没想到居然都是发生在托尼你的身上,可惜我认识你太晚了,否则可乐治疗胃结石这篇论文我就能发表了!”于勒很是遗憾的说道。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忽然护士敲门进来对于勒说道:“布朗医生,宋先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