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9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洪承畴早就知道铁枪赵原是沈渊的人,毕竟赵原练兵的本事和风骨在那放着呢。可是他却不知道,原来赵原还是沈渊的泰山老丈人!
  哎哟我去,这真是万万没想到……这时的洪承畴心里还在暗自想道:这位沈夫人说话也太客气了,这哪是我照顾他啊?我一个朝廷派来跟沈渊对着干的,那铁枪赵原不把我弄死就很照顾我了好不好?
  而这时的小寻夫人又转向了赵宏图,向他笑道:“赵大人旧日里对我家沈郎多有提携教诲,这次奴家也带来了礼物,正好一并谢过赵大人厚意。”
  这时的巡抚赵宏图和洪承畴,俩人都是暗自苦笑,脸上却还得十分礼貌地谢过。
  赵小寻夫人接着说道:“除了回家看看我爹之外,这次北上而来,奴家的夫君沈郎有两件事,想拜托两位大人照顾。”
  “耶!这话说得就太见外了!”赵宏图闻言连忙说道:“有事您吩咐就是,还啥照顾不照顾的……是不是洪大人?”
  ……是你大爷!洪承畴这句话,差点从嘴里脱口而出!


第1985章 我心如月云中驰、天下归心、四海皆知
  他心里恼怒地想道:这老王八蛋怎么啥事都拽着我?还好他不知道,我从会试考中那时候开始,就是沈渊一直在照顾我……
  而这时的赵宏图心里却暗自想道:怎么样?到底还是把你这个小狐狸拉下水了吧?嘿嘿嘿!
  你还不知道吧?沈渊还没考中举人的时候,我们俩就是盟友关系!
  此时的赵小寻姑娘则是在心里暗自好笑,要不是知道此行毫无凶险,沈渊也不可能派她到江北来。
  所以沈渊既然能派她来,此行必定是无惊无险。赵小寻还能看看自己的爹,顺便给这两位捎几句话过来。
  这对于沈渊来说也就是家常串门的事,可是却把这俩相互不知道底细的家伙,弄得紧张不已!
  在这之后赵小寻才缓缓说出了她的来意……原来是沈渊要在江北一带做生意。
  ……
  要知道淮扬一带是鱼米之乡,也是天下最富庶的膏腴之地。所以沈渊拜托两位大人两件事,其中之一就是要他们给江南过来做生意的商人放行。
  这就相当于让他们把扬州一带巨大的市场向江南产品敞开,这对于赵宏图和洪承畴来说,其实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因为现在南北双方虽然剑拔弩张,但是却远没到大打出手的程度。而且沈渊名义上还是听从朝廷调度的,最起码没有明目张胆的彻底造反。
  他在江南自称统帅,人家也没说自己是皇帝啊?
  同时北方朝廷也知道,自己现在是除了穷得直哼哼没别的本事,想打仗他们也打不起。所以他们表面上也并没有发出什么诛杀国贼沈渊,说沈渊有谋反之意的言语。
  因此表面上看来,南北双方还是和平状态,这种情况下商人之间的流动是可以放松一点的。
  然后赵小寻还说了第二点,就是江北向江南一带投资建工厂,赵巡抚和洪巡阅使也不要加以阻拦。
  这就更没问题了,因为江南的商人到这里做生意毕竟还是来了人,而江北的人拿钱往南边跑,他们想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岂不是更加容易?
  所以这两条要求,赵宏图和洪承畴当时就一口答应了下来。谁都知道这是他们过去跟沈渊的旧日情谊,还有不愿意招惹这位江南王的畏惧,两种心思同时在起作用。
  而在这之后洪承畴也笑着向赵小寻说道:“洪某的亲族家属,也都在江南,还请沈兄代为照顾一二……我在这里先行谢过了!”
  这话意思可深了,洪承畴如今当上了封疆大吏,自然家里也是吃喝不愁,其实是用不着沈渊照顾的。
  不过他这么说,其实是表露出了他对沈渊的信任和依靠之意。
  而这时的赵小寻刚刚笑着答应下来,却见赵宏图又向她笑道:“既然沈先生都说了,欢迎江北的富商到南面去投资建厂……”
  “正好我宦囊所积,多年以来也有几个银子,不如就请夫人带回去代为经营,这点小事您不会不帮忙吧?哈哈哈!”
  弄了半天赵宏图这个老狐狸,打得居然跟洪承畴是一样的心思。反正沈渊现在的强盛,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他统一北方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所以这时的赵宏图甚至开始向南方转移他的资产,这也是对沈渊极度信任和亲切的表现。
  如今这两位竞相表示合作,场面上的气氛一时之间融洽无比,赵小寻也是笑靥如花,一一答应了下来。
  在这之后,两位高官设宴招待这位小寻夫人,酒席间就听赵小寻说起了沈渊在江南做的一件件事。
  在这里面有沈少爷刚到广东时的艰辛,有他在朝廷和地方反对势力的夹缝中生存的困难。也有他一路纵横捭阖,打下那片江山的快意勇猛!
  洪承畴和赵宏图听着赵小寻从头讲起,渐渐说到沈少爷用起义军肃清贪官恶霸、赶走王公贵族、肃清江南吏治。直到现在江南一片歌舞升平,他们不由得心中暗自感慨。
  话说他们这些当官的,哪怕是位高权重,还不是在自己辖区内被这些势力挤得转身不得,处处受人掣肘?
  还得说是沈渊做事,真是干脆利落,让人羡慕不已!
  然后赵小寻又说到沈渊发展工业,他从纺织行业入手,重塑江南商界,逐渐将江南的人心和财源慢慢聚拢在手里,这两位更是赞叹不已。
  话说他们可是知道,那帮商人和背后支持他们的东林党,是一副什么德性。
  但凡你要敢提一句商税的事,这帮人上面发动朝廷的官员弄死你,中间能弄一帮同僚排挤你,下边还能煽动海量的百姓诋毁你!
  什么与民争利,什么只知敛财,无数的大帽子只管“噼里啪啦”往你脑袋上扣,非得把你弄得遗臭万年不可。
  可是如今,沈渊却用这般天马行空的手段,达到了这样奇异的效果!
  如今江南那些富商,全都被沈渊摆弄得团团转。他们不但要从沈渊手里购买设备,按照沈渊的规矩开办工厂,还得屁颠儿屁颠儿乐呵呵的给沈渊交税!
  这叫什么?这就是人比人,气死人!
  妈的就东林他们这些人,你哄着他们不行,捧着他们不行,反倒像沈渊这样杀他们一批垄断行业的奸商,然后再给他们一个赚钱的机会,这帮家伙就屁颠儿屁颠儿地跟着沈渊走了!
  看他们这帮东西在自己的辖区内到处拱包,而在沈渊的手底下却是服服帖帖地听沈渊使唤,这真是让赵宏图和洪承畴俩人越听越羡慕!
  在这之后就是沈渊开展外洋贸易,打造海军为大明开疆破土的事。听到这里时,这两位却是久久不言,默默无语。
  沈渊这样的眼界和能力,还真不仅仅是个枭雄之才。人家能放着现成的龙椅不坐,而是把目光转向了更深远的海洋。
  就这般胸怀与能力,真是常人难以企及,而且这小子也真是狂傲得没边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这两位心里都暗自觉得有点想哭……在他们的心目中,一个人最高的成就,也就是当皇帝了吧?
  可是沈渊就真的愣是拿那个破朝廷不当一回事,人家在给华夏民族谋一个万世之基……你听听人家这境界!


第1986章 倾起淮扬百千族、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在这之后,赵小寻姑娘也如愿见到了自己的父亲,父女俩数年未见,自然是异常掂念。
  赵原问起了沈少爷的近况,当他听到沈少爷在江南有如摧枯拉朽一般迅速成军,肃清吏治,富民强兵,收拢民心,心中不由得暗自激荡。
  可是在心情激动之余,赵原的神情也有些落寞,而这时的小寻姑娘却笑着对他说:
  “爹爹在扬州的这些日子,不但练就了一支强兵,而且还牢牢占据了淮扬,这本身就是大功一件。”
  “沈郎在这家里曾经对我说过,只要有父亲在这里,无论入主淮扬的是洪承畴还是绿成畴,任凭他是谁来,扬州也不会变成进攻江南的出发地。”
  “正是因为有您在这里,所以沈郎可以随时踏过长江,而北面的朝廷却难以对江南形成实质的威胁。所以父亲您一个人和您手下的这支军队,起到的可是定鼎天下的作用。”
  “少爷是这么说的?”听到了女儿的话,这名虎将赵原,不由得脸上又露出了几份喜悦。
  “那是自然,”只见赵小寻又接着笑道:“沈郎也早就知道父亲想要建功立业,让我赵家门庭光大千秋。”“沈郎说将来保证让您有仗打,而且还是一场抵抗异族,反抗侵略的大战。”
  “到时候只要父亲奋勇杀敌,妥妥的就是一位民族英雄,您就放心吧!”
  听到小寻这么说,只见赵原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沉默了良久之后,他才正色说道:“还是少爷知道我的心思……即使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
  等到赵小寻拜访江北之后,很快江南和淮扬一带的商业活动也相继展开了。
  首先就是江南的商人带来了大批商品,都是出自沈渊工厂的工业品,这些东西物美价廉,十分耐用,自然是深受江淮一带百姓的喜爱。
  由此江南的产品也以扬州为核心,渐渐的在淮河一带经营开来。
  同时也有大量淮扬一带的财团赶赴江南投资建厂,因为来淮扬的江南商人,很快就把江南的商业环境和发展前景,透露给了淮扬一带的富商世家。
  要说扬州一代的商人能够毫不迟疑地拿着银子到江南去做生意,他们也是心里早就有了计较。
  首先就是江南的商业之繁盛,尤其是商人阶级在江南得到的保护和重视,让他们这些商人的心里就有了底。
  要知道,虽然大明治下的江淮一带很少收商税,但是这些商人的钱却少花不到哪儿去。毕竟他们有官员需要打点,也要拼命地资助自家的子弟登上官场。
  而在江南一带听说只要照章纳税,按法经营,就绝对不会有人来找你的麻烦。
  在这点上的做法非常符合沈渊一贯的方式,所以这些淮扬商人自然是没有丝毫疑虑。至于另外一点,就是开办工厂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他们这些商人在这个时代的投资手段其实是很少的,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要跨行业实在是非常困难。无论是盐业还是运输,丝绸还是陶瓷,真正经营到如鱼得水的程度,无一不是有数百年的经验积淀。
  所以商人赚了钱之后,无非是买田地买铺面,想办法把自己的生意做得更大一些而已,很多投资手段甚至是只能保值,想要增值都不容易。
  耳闻江南的纺织工厂,一年的时间就给沈渊赚了一千多万两银子,这是何等巨大的利润啊!
  所以这些商人向江南一带疯狂投资,也是资本主义的必然流向。
  对于第三点就是沈渊的个人魅力了,说实话在长江沿线,沈渊因为平叛江南,清除恶霸清剿反贼,在淮扬一带的百姓心目中早就成了他们最出色的子弟。
  沈郎不管干什么,一向都是说到做到,哪怕就是跟他拿着刀杀出扬州城,跟数万敌军血战那些人,还不是一个个全须全尾的回来,然后每人拿着一千两银子摇身一变成了富翁?
  因此跟着沈渊干,从来不会吃亏,这件事已经成了淮扬百姓的共识,所以对于到江南做生意,这些商人自然也是毫无顾虑。
  ……
  不过这里边有高兴的,自然就有难受的,其中最烦恼的就是扬州的徽商世家沈氏家族了。
  这些事儿真是说起来都让他们没脸提,本来沈家是最早接触沈渊的,也是在沈渊的支持下最早获利的一方势力。
  可是到了最后他们却因为目光短浅,迟疑算计,最终却没赶上那波最大的红利。
  以至于到了现在,无数想要去江南投资的商家都来找沈氏家族要路子,而沈家自己却还没把钱投进去呢!
  这让沈家的家主沈玉楼简直恨不得把脸钻到裤裆里,把他给臊得都不行了。
  到现在他们才终于看明白了趋势,啥叫反贼呀?造反不成那才叫反贼呢,造反成功了的那叫开国皇帝!
  所以这沈氏家族后悔得肠子都青了,然后他们家族内部一经商议,终于还是决定再次去江南投靠沈渊,搭上他这班大船!
  随即沈氏家族派出了一个大型的慰问团体,沈玉楼专攻沈渊的老爹沈玉亭,还有几位族中的年轻子弟,则是朝着沈渊当初带走的沈河和沈清二人动起了脑筋。
  还有沈玉楼的夫人,她打算直接去江南拜访沈渊的母亲……这次走的是夫人路线。
  从他们的公关策略就可以看得出来,如今形势早已不是过去沈渊初去江南的时候,他们现在甚至对直接和沈渊商谈,都产生了难言的畏惧之心。
  在这之后,沈渊当然还会让他们在江南开设工厂投资做生意,不过从这一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