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9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沈渊入主江南之后,差不多所有被冤枉的囚犯都得到了释放,而剩下的就是那些真正有罪的穷凶极恶之人。
  不过这些人关在监狱里也浪费粮食,他们中间也确实有不少是因为没饭吃,快要饿死了才抢劫杀人的,所以沈渊给了他们一次机会。
  在这些囚犯里凡是身强力壮,愿意出海服务的,只要在海外服役三年,就可以免除所有罪责,并且领到这三年的工资,回国重新开始生活。
  当然在这三年中间,他们死走逃亡一概不理,一旦有违规行为,就立刻会受到包括枪决在内的严厉处置。
  如果这些人里面有重大立功行为的,还可以得到额外奖励,并且这个任务全凭自愿,谁愿意去谁去。
  ……
  沈渊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因为这次远赴海外修建补给站的任务十分危险。
  沿途很多地方都是敌方军队的占领区,同时在海外水土不服,生活会很艰苦,工作量也肯定不小。
  这些人虽然带着足够的医药、武器还有生活必需品,伤亡估计还是少不了。所以统帅沈渊才想到了用这些凶悍的死囚,去海外开拓的主意。
  毕竟他们在外面,肯定是要跟敌军打起来的,所以这些人越凶悍越好。而且由于他们是身负重罪后,自愿被派到欧洲航线上去的,所以心中的怨言也会少一些。
  这些戴罪之人虽然在大明境内很不好管理,但是到了异域他乡却好管多了,毕竟他们到了外面连逃跑都没用。
  在很多地方一旦跑出补给站围墙,等着他们的就是拿着长矛,看着你直流口水的黑蜀熟……更何况他们只要三年之后回到国内,就有这几年的工资拿!
  所以这一千人里只有两百个左右,是真正的部队战士和管理人员,剩下八百多全是经过了武装和战斗训练的重刑犯。
  负责带领这支部队的,是一个咱们的老熟人……刘穷理。
  ……
  这家伙在京师同乐楼一战,差点骗过了沈渊的眼睛,之后就成了沈渊手下的高级谍报员。
  刘穷理的性格坚忍,善于与人打交道,能屈能伸分得清事情轻重,同时他的生存能力也是出奇的强。
  这些能力都是远赴海外的船队领导必须具备的,更何况这刘穷理,现在身手武功也还行,而且还是一位建筑方面的大行家!


第1981章 白云沧海正横流、二百勇士、八百死囚
  所以这次队长非他莫属,而沈渊的英格兰仆人小贝也将跟随刘穷理一起出发,远赴欧洲。
  小贝这次的任务是负责翻译,同时要在需要的时候冒充欧洲商人,争取连哄带骗,把沿途需要的所有补给站都设置好。
  所谓的补给站,主要有三项功能:一是提供大量且干净的水源让华夏舰队更换,二是尽量收集热值高的燃煤,准备给蒸汽动力的船只加煤。
  同时他们还要收集当地的情报,获取来往船只的情况,在方便时传回大明。
  这种补给站要想在外地设立起来非常不容易,所以有的时候需要小贝出面冒充洋商,用花钱贿赂的方式获得当地的殖民者准许。当然这些补给站,是以欧洲商船补给站的名义出现的。
  同时没有殖民者的非洲沿海一带,那就要刘穷理和当地的土著打交道了。
  他争取从原住民手里购买深水良港附近的土地和煤炭,然后修筑房屋和蓄水池,同时还要和原住民打好交道。
  当然还有第三种情况,那就是需要打仗了,船队要直接把必须取得的地点用武力拿下来,强行修筑补给站。
  在这之后,他们就要用坚固的堡垒和火炮火枪,还有大量的武装囚犯来守住这里。
  另外还有第四种情况,按照沈渊给他们的布置,一旦发现必须设置补给站的位置,而对方的实力太大,出现了打又打不赢,骗又骗不过去的情况呢?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刘穷理留下密谍作为暗探,把当地哪里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哪里积存有煤炭这些情报都搞到手。必要的时候这位密谍还要装作商人,以商业活动作为掩护,暗地里囤积煤炭用于支援舰队。
  最后一点,当刘穷理沿途做好了所有的布置之后,他要带领剩下的人员和船上的一批货物,到欧洲设立商业站点。
  这个站点只是经营一些大明的土特产,里面没有丝绸这些值钱的东西,所以并不会引人注目。
  而刘穷理会就此在欧洲扎根,根基牢固以后他要在季风季节来临时,派出人员回程,沿途检查补给站的设立情况。
  于是这些返程人员最终回到大明的时候,就可以将欧洲的最新消息,和沿途补给站的情况汇报给统帅沈渊。
  这么多的可能性和这么多的处置方案,全都由沈渊一点一点地告诉了刘穷理,足足讲了两天……你就知道这里面问题有多错综复杂了。
  要不是刘穷理这个小子能力超群,他还真干不了这个!
  ……
  这支船队上面的一千人员,实际上就是华夏向外扩张的第一批远征军。
  船上还带着大量的粮食菜种、医生药物、火炮火枪,弹药和建筑材料,大批用于贿赂官员的金银,用于交易的货物,设立商栈的土特产……规模真是十分可观!
  这个任务对于刘穷理来说真是任重而道远,沈渊对他十分信任,刘穷理也是如履薄冰一般,把所有的事情都在心里过了一遍又一遍。
  最后一直到快要上船的时候,刘穷理还在就某些细节不断的向统帅发问。
  沈渊的仆人小贝则是哭得眼圈都红了,这家伙带上了自己心爱的铁观音和茶壶,把两个自己盘得通红的核桃装在布袋里,系在了皇家卫队的皮带上……怎么看怎么别扭。
  在大明生活了这么多年,小贝无论是语言和生活方式,都变成了一个标准的大明人,再加上即将远赴重洋心里舍不得沈渊,那这位贝爷哭得也是鼻涕一把泪一把的。
  旁边的刘启明笑着看向小贝,对身边的庞宝强轻声说道:“我可知道这小子因为啥哭……他是因为到了也没给自己取上个大明媳妇!”
  ……
  这边沈渊也安慰了小贝几句,然后又看了看准备登船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鬼佛行知!
  这位大明武学宗师、天下少有的顶级谋士,终究还是打算像沈渊所说的那样,到海外去亲自看上一圈。
  不久前他终于看到了那个圆形的大地,就是在沈渊办公室里放着的一个巨型地球仪。
  这一次航行所有的筹备过程,他也都看在眼里,对于航线航路心里也都有了数。慢慢的,这位鬼佛行知也开始相信了沈渊。
  不过他还需要自己亲眼看一看,亲身得到验证才肯甘心!
  这些日子以来,鬼佛行知始终都处在亢奋和难以置信的状态下,就像是身在梦境中一般。
  在这短短的几天里,他对天文地理、异域文化所了解到的一切,差不多推翻了他的整个人生观。
  不过那些域外蛮族,是不是真的像沈渊所说的那样贪婪凶狠,鬼佛行知还是决定眼见为实,自己去看一看才放心。
  行知的弟子紫烟姑娘却并没跟他一起去,毕竟航行海外带着一位姑娘极其不便,而且紫烟姑娘还那么漂亮。
  所以在异地他乡,紫烟的相貌说不定会带来很多麻烦,鬼佛行知直接把紫烟放在了广州,交给青夫人代为照顾。
  如今这位老僧连个随身的包袱都没带,还是一袭洗得发白的僧衣随风飘荡,就顺着跳板上了船。
  不愧是高手风范,竟是如此洒脱,出个国居然跟串门似的抬腿就走!
  ……看到他这个样子,沈渊都不由得有些暗自佩服。
  这些日子以来,沈渊趁着等待船队出发的时间,向鬼佛行知大量的普及了一些科学技术常识,同时还带他参观了炎黄港上制造军舰的船坞,在靶场上试射了各种火炮和火枪。
  甚至是军队训练,新建成的海军展望,沈渊都让鬼佛行知了解和很多知识。
  以行知大师这样的头脑,想要领悟这些东西的原理也并不难,所以现在这个老和尚的眼界,也不像从前那样狭隘了。
  但即便如此,他这次到海外还是会大开眼界。这些送行的人中间,只有沈渊的心里最清楚。
  这位行知大师随船队远赴海外以后,他很快就会发现世界各国的形势,和国际关系的本质。
  就像沈渊当初所说的,等他回来的时候,大明朝就又多了一个明白人!


第1982章 自此入海成泥牛、为救一猴、再失一筹
  看着远去的白帆,沈渊送走了他派到海外的第一批开拓者之际。
  就在这同一时刻,京师的皇宫里,却有人正在大发雷霆。
  发火的这个人正是万历皇帝,他现在是怎么也想不通,这江南怎么就成了龙潭虎穴了?
  前前后后被他派出去的人有多少了?怎么去一个没一个,去多少没多少,一个回来的都没有?
  仔细算来从刘若愚到陆轻侯,再加上现在的行知大师,这些人就像是泥牛入海一般,到了江南连个浪花都看不着就没影儿了。
  ……这真是奇了怪了!万历皇帝气愤之下只觉得眼前金星直冒,太阳穴突突地跳着疼。
  要是别人也就罢了,以鬼佛行知的武功,他要想回京师,天下谁能留得住他?
  更何况行知大师可是万历手上一个重要的棋子,万历心爱的儿子朱常洵,以后还要行知来辅佐呢!失去了这个顶级谋士,万历可真是后悔不及。
  原本陆轻侯失手被俘,万历都没打算去救他的,最终还是叶向高的党羽向万历汇报了陆轻侯在江南的所作所为。
  于是当万历听说陆轻侯在江南屡次与沈渊为敌,居然两次差点就把沈渊弄得灰头土脸,他才起了让鬼佛行知去把陆轻侯救回来的念头。
  这位大明天子也顺便让这位行知大师到江南看看情况,回来之后让万历多少也了解一些江南的情形。
  万历可不知道,行知大师虽然一口答应下来,却压根儿没打算去救陆轻侯。,
  行知大师在紫烟姑娘从广州回来之后,就得知了江南那边的一些情况。于是他打算借机过去劝劝沈渊,不要弄得江南江北刀兵四起,各地百姓生灵涂炭。
  所以行知才欣然前往,不是为了替皇帝办事,而是打算私自行动。
  可是万历和行知都没想到,这位大师一到广州,就被沈渊直接打包发往海外,现在正在海上飘着呢。
  此时此刻,万历心中的怒火却是越烧越旺!
  ……
  在这一年以来,京师的情况日渐艰难,没有了江南一带的财源,可以说事事都是举步维艰。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北方朝廷不但不能再用江南的银子养活自己,反而他们现在还要再多花费大量的银钱修整兵器铠甲,训练军队士卒,准备在长江防线上跟沈渊死磕!
  如此一来,真是越渴越吃盐,大明朝廷立刻陷入了自立国以来最为严峻的低潮期。
  为了财政上多少能缓过一口气,万历到底还是逼着自己的儿子瑞王朱常浩,重新接管了万国博览会。
  就朱常浩答应接管博览会这件事,说实话就连万历这个当爹的都得领他的情,因为谁都知道,现在的万国博览会是个烂摊子。
  博览会现在不但像个鬼城似的,围墙里面破败不堪,荒凉得都直闹狐狸,而且里边的商家也早就没影了。
  因此这万国博览会真是谁接手谁倒霉,明摆着是个丢脸的活,更何况朝廷现在不但拿不出银子投进去,还眼巴巴等着博览会重新开起来之后收税呢。
  所以朱常浩看到国用艰难,对这个任命一口答应下来之际,万历都是十分感动。
  在这之后,朱常浩居然又干得不错!
  他就凭借着自己这张脸面,在京师权贵里四处化缘,硬是凑出了一小笔银子,之后朱常浩就用这笔钱雇人打扫卫生、除掉杂草、整修建筑,慢慢的将万国博览会又恢复了整洁。
  然后朱常浩亲自出去招商,苦口婆心地劝说各个商家到自己的万国博览会里去开买卖。
  他今天组织个参观团,明天在博览会里办一场宴会,后天又把杂耍班子弄到博览城里面表演,借此聚拢人气,慢慢的居然这个博览会又被他重新开了起来。
  博览会门口位置最好的商铺开始有人进去经商,当然有朱常浩的管理,所有的规矩都跟之前一模一样。
  而且这些商户的税钱,朱常浩给商家的承诺是:一年之内一分不收!
  这样一来就连朱常浩自己也没想到,万国博览会居然又渐渐的兴旺了起来。
  ……
  其实博览会死灰复燃的真正原因,是从南方来了一批南货商人,重新入驻博览会开始经商。
  不同于朱常浩之前找来的那些京师商家,全是些卖点心、卖杂货的,这批人可是扎扎实实的外地商人。
  他们经营的产品是南方的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